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电子地图 > 淄博市地图 >
张店区地图
张店区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张店区处在山东省自然区域十字交叉枢纽地带,是全省各类资源组合的重要节点。张店区位于山东省中部,北纬36°4′30″-36°54′00″,东经117°55′40″-118°12′20"。
气候特点:张店区地处暖温带,属半干旱、半湿润的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13.9℃,年均降水量628毫米。

历史沿革

张店区古称黄桑店。因地处交通要冲,过往商旅多在此栖身。宋代,黄桑店中有一张氏店门庭大,客房多,生意兴隆,遐迩闻名。后来黄桑店之名渐被张家店取代。至元代,称之为张店。1955年4月,正式成立淄博市张店区。在春秋时期,成为五霸之首——齐国的重要商旅之道。燕昭王因乐毅伐齐有功,封其为昌国君,昌国故址就在今天的张店区东南沣水镇城东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之后,在昌国城设昌国县。至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废昌国县,更名逄山。宋末金初,张店渐为兴旺。至元代,张店已发展为淄川县三镇之一。黄桑店石碑在今张店美食街,系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之弟所题。这也成为黄桑店作为张店城区旧城的直接证据。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张店行政区划几经变化,但始终分属长山、桓台、淄川、临淄、青州五县边缘分区管辖。1946年6月张店第一次解放,其多县分治的历史宣告结束。1948年8月至1954年4月,张店的建制和隶属关系发生多次变化。1948年8月8日,张店市划归淄博特区管辖。1949年8月,淄博工矿特区成立,张店市划归淄博工矿特区领导。1950年3月,淄博工矿特区与清河专区合并,成立淄博专区。张店市整建制划归桓台县领导,并改建为桓台县第九区。1950年11月28日,山东分局批准成立张周市。原属桓台县第九区的张店,改为张周市第二区,中共桓台县第九区委改为中共张周市二区区委。1955年3月9日,淄博工矿特区改称为淄博市,原张周市建制撤销,张周市第二区改为淄博市张店区。1955年4月25日,张店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风土人情

清末至民国期间,民间住宅城乡不同,而且贫富悬殊,等级极严。城中士绅大家的房舍讲究配套,分主房、配房、客厅、书房、门房等,并带有后院,名为“二进二出”。门楼高大宽阔,迎门为影壁,上多镶嵌砖刻或书写的“福”或“寿”字。有功名者,门前左右竖有旗杆、置石狮一对;无功名者,门前亦多放有上马石或石鼓。房舍建筑讲究美观坚固,石砌墙基,青砖垒墙,前出厦。房脊及四梢用特制的雕有鹿、麟、龙、虎、翎毛、花卉、吉祥文字的砖瓦装饰,俗称“哈巴狗子张口兽”。门窗宽大,窗棱构成各式图案。城中一般的殷实富户崇尚四合院,每口三间,多为两头里间。北屋为正房(两头挂耳),东、西、南屋及耳房不得高于正房,主、配房区别极为明显。房舍多砖石结构,以瓦铺顶,墙皮一般用黄泥衬平,石灰泥抹光。城镇中的普通居民住宅多砖基土坯墙,用麦秸、谷草披顶,瓦顶极少,亦有半草半瓦的。博山、淄川人名曰“海青”,张店、桓台把石、砖、坯三结构的房子称为“海青房”,且多是一院多户,几代同居。工人无房者很多,大都住在有产者搭盖的矮小龌龊的窝棚里。农村居民住房多聚族而居,一户一院。地主富豪多为四合院,贫苦农民一般只建北屋,土墙草顶,篱笆围墙,三辈同居。建国后,城乡人民的居住条件逐步得到改善。现在农村中改建、新建的住房多是四开间北屋,皆砖石结构,窗户用玻璃镶饰,室内宽敞明亮,房舍排列整齐有序。城镇楼房林立,房内水、电、暖气设施齐全,职工多住公房,一般是三口之家的小型家庭。同时,有些城区的民房仍是独门独院,迎门多有影壁,近年来时兴镶嵌瓷砖画或瓷砖大“福”字,亦有喜欢在影壁下种木本花的,壁上画与壁下花相映成趣,十分雅致。境内民间住宅,建筑最有特色的当属博山民宅。地炕是博山居民特有的冬季取暖设备。铺建时于房根挖穴盘灶,室内就地下挖砌火道烟洞,使之串通遍地而顺于室外,上铺黄板、窑碛为地面,生火后烟火串满炕洞,遍热地面,暖气腾腾而上,室内受热均匀,且不烟不呛。现在城区有些私房,尤其是老年人居住的房子,多铺有地炕,供冬季取暖用。

社会事业

教育文化:教育事业取得新成绩。马尚二中一期工程竣工启用。一批中小学校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落实了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体制,被评为全省农村教育工作先进区。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在全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增强了农民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荣获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称号,连续14年荣获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成功举办了“鲁能齐林杯”张店地区首届运动会。文化事业繁荣活跃,张店广播电视中心投入使用。
社会治安: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张店”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了社会稳定。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共查处各类违规违法案件1787起。加强社区建设,初步形成了功能完善、设施齐全、满足不同对象需求的社区服务体系,被评为全省社区建设示范区。
就业再就业工作:是年,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989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900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103%、142%;实现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0240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02%;城镇登记失业率3.6%。全区7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中心,6个街道办事处还分别建设了1处劳动力市场,初步搭建起以区职业介绍中心为核心,6个街道办事处劳动力市场为信息点,覆盖整个城区的服务网络。区财政设立了促进就业和再就业资金,全年共发放各项补贴169.88万元,免费为4704名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再就业优惠证”,组织已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689名下岗失业人员参加了职业技能培训。建立“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帮扶联系制度,开展了腾岗安置、送公益性岗位活动。
社会保障:确保下岗失业人员最低生活保障: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应保尽保。在支出刚性增长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提高低保标准,扩大低保范围,2003年共审批核定低保对象2313户、4719人,累计拨付低保资金385.9万元,较上年增加137.5万元,确保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二是加强资金管理,专款专用。设立低保资金专户,做到资金相对封闭运行,并及时拨付省、市属企业低保人员保障金,对资金使用情况定期审核,杜绝截留、挤占低保资金情况。三是完善低保人员管理,严格复核。对享受低保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对其家庭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复核,对家庭收入已超过低保标准的立即予以停发保障金,对家庭收入已发生变化而未超过低保标准的及时调整其保障金额,保证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都能及时领到最低生活保障金。2003年全区共储保105户、264人,进保331户、678人,做到不错保、不漏保、应保尽保。切实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提高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扩大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面,共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385.9万元,发放困难职工生活救助金75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1382.5万元。高标准完成军休干部住房改造,被评为全国军休干部安置管理服务先进单位。

行政区划

张店区下辖8个街道、6个镇。车站街道辖新华、胜利桥、兴学街东、兴学街西、安乐街、工盛、城南、华泰、王舍9个社区居委会。公园街道辖西苑、齐赛、小西湖、常青园、沁园、金信园、商园、王辛、北源、张辛、东源、一里12个社区居委会。和平街道辖桃园、和平、城西、城中、家俱城、体坛、太平、柳泉、东方9个社区居委会。科苑街道辖梅苑、瑞苑、潘苑、欣苑、丽景苑、泰苑、圣隆、潘庄、五里桥、莲池、科技苑、迎春苑、瑞景苑、丰苑14个社区居委会。体育场街道辖河东、商东、广场、河滨、东苑、人东、金乔、杜科、兴乔9个社区居委会。杏园街道辖洪沟第一、洪沟第二、洪沟第三、杏园、保安、新华街、新道街、良乡8个社区居委会。石桥街道辖华瑞园居委会;魏家、南营、北营、王东、王北、王南、东吕、赵庄、北石、朱庄、丁庄、马店、王埠、辛曹、南石、刘东、刘西、小庄、闫桥、郭家、杨楼、闫高、韩庙、甘家、罗斜、刘斜、小官庄27个村委会。四宝山街道辖李家居委会;尚庄、街子、解庄、曹一、曹二、曹三、马庄、隽山、江西道、榆林、彭官、万盛、凤凰、军屯、迎仙、东张16个村委会。南定镇辖朝阳、晴照、夏庄、五千米4个社区居委会;翟家、崔军、白家、马庄、三泉、漫泗河、南店、后南定、前南定、小董、小旦、大旦、田家、郭辛、岳店15个村委会。马尚镇辖西寨、金鑫园、新兴、冢子坡4个社区居委会;东北、西南、西北、东南、林家、九级、回民、石村、钱家、于小、台头、班家、张兑、周家、大套、小套16个村委会。沣水镇辖范王、北沣、南沣、寨子、城东、昌城、刘家、张一、张二、张三、仇家、炒米、东高、大高、河庄、高东、高西、梁鲁、张炳、唐炳、四角21个村委会。傅家镇辖傅家、浮山、高家、孙家、苏村、小徐、田家、南家、石家、房家、河崖、义集、营子、宋家、张冉、大徐、向阳、唐家、黄家19个村委会。中埠镇辖铁冶、中埠、于家、黄金、孟家、杨辛、小王、大王、边辛、张家、郭家、大寨12个村委会。卫固镇辖卫固、付山、大河南、北河南、东尹、西尹、孙庄、南岭、北岭、仁和、李楼、太平、小寨13个村委会。房镇镇辖房东、房西、范家、积家、麻营、院尚、北黄、东平、东孙、小孙、彭家、钟家、小高、高西、高南、高北、大张、小张、天乙、董家、于营、解营、曹营、西吕24个村委会。

自然资源

张店区辖区内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煤炭、铁矿石、铝土、粘土、石灰岩、陶土等矿种储量大、分布广、品位高,在山东省占有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