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陕西省电子地图 > 西安市地图 > 未央区地图 >
张家堡街道地图
张家堡街道相关地区地图:

产业

地区产业主要以商贸餐饮和房地产业为主。地区现有各类企业及工商户1600余家。2007年,地区生产值完成5.3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195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5亿元,人均纯收入达到5418元。截止2008年7月,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25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70万元。

地理

张家堡街道地处西安北大门,南与新城、莲湖两区接壤。距市中心6公里,辖内12.3平方公里,共有10个行政村、12个社区,户籍人口9.6万人,流动人口近10万人。

发展地位

随着西安城市建设重心的北移和区域城市功能定位的调整,在全市发展格局中,未央地位重要张家堡区位特殊。综合分析,街道具有“三大功能定位”:
一是北城核心:张家堡位处北城未央的核心地带,未央新城建设全面展开,地铁二号线从张家堡开始建设,大明宫遗址保护项目启动实施,西安中轴线未央路纵贯南北,交通主动脉北二环横穿东西;
二是首善之地:张家堡是当前未央区委、区政府和今后西安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也是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核心区域;
三是城市新区:就未央区全区而言,张家堡地区既是城市化最早的地区,也是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城市功能较为完善,市民素质整体较高,西安市档案馆、图书馆、妇幼活动中心和西安中学、城市运动公园等一批在西安市具有唯一性和标志性的单位均位于我辖区。

历史

张家堡街道1985年2月设置,位于辖区中部,街道办事处驻张家堡,以驻地取名,距区政府驻地4.75公里。辖境东部与东北部连谭家乡,西部及西北部与汉城乡为邻,南接大明宫乡和未央宫乡,土地总面积7.96平方公里。辖地分别由谭家乡和汉城乡划入。1993年,街道共辖8个村民委员会、16个自然村、39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20个居民小组,1个家属委员会。有3770户、12919人,其中:农业户2549户、10011人,非农业户1221户、2908人。辖区有耕地7288亩,主产粮、菜。1993年粮食总产量2215.5吨,年产鲜菜12417吨。1993年,有各类乡镇企业537个,其中:街道办10个、村办90个、个体437个,从业人员5906人。街道企业年总收入1亿4558万元,有总产值500万~1000万元的企业4个、总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村3个。多种经营年总收入1030.0万元。街道农村年总收入1亿6073.94万元,完成财政总收入200.03万元,超计划数的22.27%。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202元。相传元代即有张家堡村,清代在此设立农贸集镇,每逢农历三、六、九有集,现为辖区中部通往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是西安通往咸阳国际机场的必经之地。50年代中期为未央区人民委员会所在地,现驻有西安毛纺厂、西安润滑设备厂、西安塑料制品二厂、市种鸡厂、区第一人民医院、未央信用联社等企事业单位。1993年,辖区有中学1所、小学3所,设有街道文化站,为区文化馆所在地。商业门点南街有76家,东街有31家,西街有38家,北街有54家,商贾云集,商贸活跃,已成为新兴的工商业街区。在有关出版物中多“张家堡为回民聚居区,同治年间毁于兵燹重建”一说。经考证,此说有误。据《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载,清嘉庆年间,咸宁县在省城北部辖地有两个张家堡,一个在午门仓的菜园前村以南(今新城区联志村村南一带),另一个在白花仓(即现辖境内的张家堡)。在同一志书中又载:“菜园村、张家堡俱系回民所居,自同治后已无村落,菜园前村今为回坟。”而现辖域内的张家堡村民并无回民。可见同治年间毁于兵燹的不是现辖境内的张家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