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乡地图
中村乡相关地区地图: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中村乡
简介:中村乡地处三明市东南部,东与大田县的广平镇、沙县的大洛乡和湖源乡毗邻;西与本区的城东乡、莘口镇接壤;南与永安市的槐南乡交界;北至莲花山麓,南北介于莲花峰和普禅山之间。距三元区政府驻地13公里。全乡有18个村(崐场),75个自然村,111个村民小组。2001年11月总户数3822户,总人口13729人,其中农业人口3507户13134人。2001年预计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12356万元,农村工业总产值2480万元,农业总产值446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800元。中村乡总面积201.45平方公里,南北长达17.2公里,东西宽为11.7公里。境内群山起伏连绵,四周高山环抱,最高山莲花峰海拔1502米,居三明市区群峰之首。乡政府驻地海拔360.3米,各村平均海拔679米,600米以上的村有10个,是一个典型的高山乡。主要河流东牙溪,全长约20公里,其支流散布全乡。主要气候特征为春夏之交晴雨相间,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多雾,全年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9.5℃,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零下6℃。18个行政村全部开通公路,乡村公路里程达103公里,省道102线贯穿境内回瑶、中村、米洋、筠竹等村,直通闽南“金三角”。程控电话光缆通达全乡各村(场),移动通讯覆盖全乡各地。自然资源:中村乡地处三明市水资源保护区,境内山清水秀,是游客观光和避暑的理想之地。有莲花峰、文笔峰、大众山、五瓶酒诱人的景观,南与普禅山对峙,东北与锣钹顶试比高的莲花峰是观看日出壮丽美景的好地方;有松阳八鹭塔、回瑶古窑址、筠竹石柱塔等名胜古迹,屹立在万山之巅,十分雄伟壮观的八鹭塔和迄今为止有历史悠久,被列为三明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的回瑶古瓷窑遗址,是访古怀旧的好地方;有当年红、白军相遇鏖战三昼夜而得名的深坑岭石梯亭,周围凉爽、惬意,是夏季度假消暑的好场所;有俗称为“仙人庙”的蓬仙岩天然石顶庙宇,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有开发旅游前景的东牙溪水库下游,环境优雅、清净,是游客夏季洗尘健身的好去处。中村乡森林资源丰富,是三明市重点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达76%,素有“绿色宝库”之称,这里群山环翠,资源丰富,地貌多姿,河溪交错,气候温和,林木葱茂,四季常青。全乡森林面积22万亩,木材蓄积量100多万立方米;毛竹林面积13.5万亩,立竹量1000多万根。盛产木材、毛竹、笋干、柑桔等。全乡可年产毛竹200多万根,年产白笋干100多万斤,清水笋罐头3500多吨。被誉为“玉兰片”的闽笋,以其色泽金黄,肉质肥厚,清香细嫩而驰名中外。中村乡人民团结奋进,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农业特色经济发展形势喜人。近年来,竹、果、菜、烟、菌、药六大特色农业已形成规模,成为该乡农业龙崐头产业,全乡有10个村建立反季节蔬菜基地,总面积达5000亩,品种20多个,年产值达900多万元,规模较大的松阳村反季节蔬菜基地种植规模达1600多亩,被评为“三明市97年度先进个体私营企业”;全乡建立了10多个毛竹丰产培育示范基地,总面积达3万亩;98年6月中村乡被评为全市10个毛竹丰产培育“十佳乡”之一,吉峰村被评为全市30个毛竹丰产培育“十佳村”之一;全乡有6个村种植中药材,总面积达3500多亩,其中坑源村种植面积超过全乡种植面积的40%,被市医药公司定为发展中药材重点村之一;全乡建立了三个食用菌种植基地,种植规模达150多万袋,其中珍稀食用菌种植品种达20多个。
乡村企业:乡村企业发展势头良好。通过实行减租薄赋,整体放活,龙头激活等措施,吸引了一批外商前来投资办厂,开发中村经济,形成了水电、笋制品加工、冶金、橡塑制品、特种水产养殖等五大行业企业。目前,全乡有乡办企业6个,村办企业7个,私营企业4家,股份合作制企业5个,个体工商户200多个。100万元以上的企业6个,近年来,每年外引资金都在800万元以上。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电力方面,兴建了35KV变电站一座,形成了连接大田、三明、回瑶三回路供电网络,东牙溪流域兴建电站9座,装机容量达4000KV,通信方面,全乡电话装机2000多门,电话普及率达70%,集镇本点还新建了移动通信网站,手机用户逐年扩展;交通方面,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目标,总里程达103公里;文化方面,各村均有文化活动中心或具有示范作用的宣教中心;科教文卫事业蓬勃发展。一是全乡有中学1所、完小8所、初小9所、幼儿园2所、学前班15个,教职工169人(其中中学教师56人),在校生2111人(其中中学生837人)。中村中学获区级“文明学校”称号、中村中心小学和杜水小学获省级农村示范小学、松阳小学获区级示范小学、中村中心幼儿园获市级农村示范幼儿园。全乡中、小学于1997年顺利通过了省级第二轮“两基”跟踪核查。二是各村的文化技崐术学校为提高全乡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发挥了积极作用,培养了一批立足农村,面向基层的农村实用能手,村民素质有较大提高。三是以创建卫生乡镇为契机,完善农村医疗卫生建设,扩建了中村集镇中心卫生院,配备了20多名专职医务人员,各行政村都建立了医疗室,村民小病可以得到就近医治,全乡婴幼儿在校生保健面达100%。四是实施“百课培训”农科教计划,科教兴农方兴未艾。全乡20多位村主干参加了村镇管理中专班和农广校中专班学习,全乡近一半以上的青年农民掌握了一至两门农村实用技术,农业科学技术进一步普及。五是计生服务所的整体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建立了“十室一校”多功能计生服务体系,新婚夫妇受教育面达100%,育妇孕期检查和生殖保健面进一步扩大,计生管理进一步规范。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中村乡
乡情介绍:中村乡地处炎陵县南部,距县城45公里,东与下村乡、平乐乡交界,南与龙渣瑶族乡相邻,西与桂东县汤市乡接壤,北与船形乡、水口镇毗邻,106国道纵贯南北。全乡平均海拔520米,年平均气温17.5℃,无霜期273天,年平均降雨量1682毫米,是一个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力资源丰富的山区乡。全乡辖10个行政村,75个村民小组,区域总面积108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40785亩、耕地面积7108亩。现有总户数2039户、总人口7627人,拥有农村劳动力4836人。境内有中国早期共产党卓越领导人何孟雄故居、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周家祠、第一次插牌分田旧址、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何炳麟故居等革命纪念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11万伏的变电站1座,水电站装机容量14070kw,以此为依托先后引进民营企业11家,投资1000万元以上企业4家,主要为电站、硅锰、硅铁等生产企业,在深渡村铲子垅形成了一个工业发展集中区。白鹅、石蛙等特色养殖产业日益壮大;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历史事件
中村分田运动:1928年3月,毛泽东批准炎陵县举行“三月暴动”,3月13日亲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经炎陵县夏馆、县城、霍家(三河)、王家渡(鹿原)、炎帝陵、船形到中村集结。3月19日,在中村周南学校召开师委和地方党组织联席会议,批准酃县特别区委改为县委,成立酃县赤卫大队和共青团酃县委员会,并研究开展分田运动的政策与方法。随后,对部队进行了一个星期的政治训练。毛泽东亲自上政治课,分析中国革命的性质与特点,明确提出武装割据,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并在中村墟头召开了三千人参加的军民诉苦大会,动员群众参加分田运动。会后,分派部队和地方干部在道任、联西、中坪、田心等8个村实行插牌分田。这次分田运动,是随后制订《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的重要依据。
特色产业: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乡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加大特色产业投入,全力发展支柱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农村经济现代化进程。茶叶:以“神炎春”为产业龙头企业,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发展茶叶产业,已完成茶叶基地开发近600亩。神炎春”公司茶叶产品已进入销售市场,并成功参加了“中华茶祖文化节”活动,通过茶产品展示,引起了全国茶业龙头企业“君山茶”等知名企业的关注,赢得了各方好评。小水电:通过招商引资,提供全程协调服务,已开发电站8座,装机24140千瓦。营林造林:大力鼓励农户营林造林,目前共新造经济林1500亩,能源林生态圈项目已完成前期勘察工作。白鹅产业:已有30余户农户养殖酃县白鹅6000余羽。石蛙养殖:兴办2个了股份制石蛙养殖场,成品蛙已畅销省外。旅游产业:境内有早期革命家何孟雄同志故居、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周家祠(周南小学)、中国土地革命第一次插牌分田纪念旧址、军民诉苦台等红色旅游景点。
招商引资:航凯公司:投资1100万元,建成8000KVA硅锰冶炼炉一座,主要生产产品是工业硅锰,年上缴利税150万元,安排就业人员200余人。中鑫铁合金厂:总投资500万元,建成3600KVA铁合金冶炼厂一座。华苑硅厂:总投资800万元,建成8000KVA工业硅冶炼炉一座。凯迪公司:武汉凯迪控股投资有限公司已实现流转山地开发经营3000亩。华宇金属制造公司:落户县九龙工业区。其主要产品钽、铌硬质材料广泛用于计算机、航空航天、飞机制造、军事装备等高科技领域,总投资2500万元,年产值达到4000万元以上。多元合金冶炼公司:总投资550万元,主要生产精品硅碳锰系列产品。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中村乡
该乡隶属于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面积:96k㎡,人口:5386人,邮编:331514,辖上溪、横溪、大坪、礼坊畲族、双岭等5个村委会。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中村乡
简介:中村乡位于宁县南部,银西、早长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现辖22个村委会,154个村民小组,39710人,土地面积154.6平方公里。农业:中村乡农业资源丰富,经济条件优越,是一个以烤烟、黄豆、瓜菜、畜牧生产为主的农业大乡,商贸、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建材业近年发展迅速。该乡农户靠发展瓜菜、苹果、烤烟、中药材、花卉收入过5000元的农户达70%以上,过1万元以上的农户占40%,2万元以上的农户占20%,5万元以上的农户占10%。
经济发展:中村乡是一个年拥有烤烟、苹果、瓜菜、中药材、花卉特色产业面积3.5万亩的乡面积占到了总耕地面积的42%以上,全乡2.2万农民的科技经营特色产业的水平普遍提升。去年以来,中村乡依托乡上县上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投资120万元,调动了以农民为主体的总投入资金1415万元,全面进行了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农宅示范点建设、易地移民搬迁项目工程建设。全乡共修(改)建乡村道路39条152公里,其中建成柏油路3条32公里、砂石路31条94.7公里牞拓宽整修土路基5条25.3公里。18个村的小康农宅示范点、2个移民安置点全部砂石路到家。供水、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也都发生了根陇东性变化。
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丰富,有庆阳市旅游景点、省级保护文物政平唐塔、张氏书房,年参观者上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