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排乡地图
中排乡相关地区地图:
行政区划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中排乡下辖12个村委会:中排、碧玉河、北甸、德庆、多依、怒夺、信昌坪、大宗、小龙、烟川、大土基、克卓。乡政府驻中排街。区划沿革
1953年与石登、维登划为第三区的中排片,1958年至1982年为中排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改乡。社会事业
教育文化:中排乡有学校51所,其中,完小12所,幼儿院1所,两师一校3所,一师一校34所;有156个教学班,其中复式班39个,幼儿教学班3个;适龄儿童1624人,在校学龄儿童1608人,入学率97%,幼儿园在园人数71人,小学在校学生巩固率为99%;教师177人,其中公办教师156人,合同代课教师21人,临时炊事员11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几年来,经过乡党委、政府、中心校和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中排乡先后有11所村完小开办了学生食堂。在学生食堂开办过程中,该乡政府对每开办一个学生食堂给予5000元的启动资金,村“两委”班子还多渠道筹措经费巩固学生食堂,各所学校也积极配合,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抓好蔬菜种植。通过开办学生食堂,学校的校容校貌得到了明显改善,进一步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学生流失情况也明显减少,有效地巩固了两基成果。科技兴农:中排乡农村科技应用主要体现在:1、2008年中排乡116个自然村,已通电自然村达到80%以上;电信行业正不断扩大业务范围。2、1990年起,随着农村电网的改造,碾米机、磨面机、打谷机和脱粒机等农产品加工机械得到广泛应用。3、2008年中排乡推广了玉米良种4.9万公斤,水稻良种0.7万公斤。玉米地膜栽培、玉米营养钵育苗移栽、玉米稀泥方块育苗移栽、水稻条栽、水稻旱育稀植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基础设施
中排乡现在各村委会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电视、通自来水。全乡现有75个村民小组通了电,通电农户3893户,354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418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68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218户。中排乡进乡道路为柏油路面,交通较为方便,乡内行政村主干道均为土路。连接澜沧江两岸的人马吊桥有4座。全乡共有152户农户建有沼气池,已完成“一池三改”的152户;装有太阳能农户31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8129亩。各村委会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居住为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本乡现在已有35户居住砖(钢)混结构住房,居住于砖木结构住房的农户有24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的农户有2707户,还有2838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全乡共有107条灌溉水渠。现在有电站两座即木瓜邑电站装机容量为480千瓦和松坡河电站装机容量为1600千瓦,现正在建设的碧玉河电站装机容量为10万千瓦,正规划建设的德庆河电站装机容量为2万千瓦。资源条件
土地资源:中排乡国土面积709.2平方公里,全乡耕地总面积49638亩,人均耕地面积2.23亩;林地面积452844亩,其中经济林地47460亩。
矿产资源:乡内矿藏资源,拥有丰富的铅锌矿、铜矿、铁矿、灰锑矿、水银矿、银矿、金矿、钼矿、软玉石等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开发历史悠久,明末清初的富隆铅锌矿,乾隆年间达到鼎盛,距今已达300余年。拥有储存量大的铅锌矿和铁矿床,李子坪铅锌矿山储量达100万个金属吨;碧玉河铁矿山储量达150万个金属吨,其它还有碧玉河铜矿山,目前已发现的零星矿点很多。
森林资源:中排乡也是全县的重点林业乡之一,森林覆盖率达42%,拥有国家级珍稀保护树种云南红豆杉、云南杉、棕背杜鹃、西南桦、榧木、香柏树等,境内还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滇金丝猴、豹、黑劲长尾雉和棕熊、老虎、野猪等。
旅游资源:中排乡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景区之一“老窝山”风景区被誉为“三江并流明镜台”,是三江风景巨幅上一抹醒目的笔触,地处澜沧江东岸,碧罗雪山的东面,西与福贡县一山之隔,北与维西县相连,南通兰坪县的石登乡和营盘镇。老窝山自然保护区是进入“三江并流”地区的始端,被称为“三江之门”,属高海拔原始自然生态环境,群山连绵,森林密布,飞瀑流泉,高山湖泊云集,分布着大小不等的十五个高山湖泊,被人们称作万瀑千湖之山,湖泊分布在海拔3500米到4000米之间,最大的湖是鸡夺鲁湖(傈僳语“欠国司马依比”),面积约5000平方米。老窝山风景区由德庆河的两大支流分老窝河片区和鸡夺鲁片区,鸡夺鲁河片区由鸡夺鲁湖、高湖十八湾和一个无名湖汇流成鸡夺鲁河。老窝河片区由念布依比湖和一个无名湖汇流成老窝河。老窝山片区的北部由8个湖的湖水汇流组成松坡河。整个老窝山自然保护区的高山湖泊形态奇异,出口的落差极大,形成无数高山瀑布,最高的瀑布近两百米,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景象相媲美。景区最高点海拔443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