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寨镇地图
中寨镇相关地区地图:
发展
开发思路:村里山大、沟深、干旱是制约全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加上群众家底薄,商品交换意识差,农户生产生活水平偏低,致使全村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岷县把中寨镇兴裕村确定为整村推进参与式扶贫项目村,并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优先,三业并举,四项措施”的扶贫开发思路,充分利用当地群众传统养猪习惯和经验优势,在项目实施中,群众参与程度高,配合力度大。养猪致富:曾被县委、县政府誉为“致富能手”的村支书石孟塘成为全村养猪致富能手,依靠项目扶贫资金3400元修建圈舍14间,喂养栏猪23头,其中能繁母猪13头,育肥养猪8头,共产仔猪140只,年纯收入达2.3万元。全村养猪户专业户已由266户增加到350户,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1420元上升到3800元,全村贫困面下降了10%左右。全村经济已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工作思路:中寨镇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把提高执政能力进一步体现到增强抓劳务经济的本领上,在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大抓劳务经济。为了提高务工质量,镇上精心培育劳务特色品牌,多渠道开展劳务就业培训和跟踪服务,努力提高务工人员的“含金量”。促使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使外出人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加强劳务工作站建设,在各村成立了劳务信息员,通过劳务站与劳务基地的联系、信息员与劳务基地的联系,让农户了解准确可靠的信息。镇上还多方联系,组织考察,先后在上海、新疆等地开辟建立了四个劳务用工基地,与用工单位和企业建立了劳务协作机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劳务输出渠道。塔沟村农民后晓峰常年在河南砖场搞劳务,每年收入万余元。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达400多人,务工人员年收入均在8000元以上,为周围群众脱贫致富带了头,办了好事。兴裕村农民石培全在新疆石河子电缆厂打工学得技术后,办起了自己的厂子,吸收本村群众共同创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济
农业发展:岷县中寨镇把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增强农村经济的发展后劲,作为构建农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作为镇党委、镇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牢牢抓住增收龙头不松手,多渠道、多方式、多举措促农增收。在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优化步伐的基础上,把农业增长的重点转到质量和效益上,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结合实际,以地膜当归种植为重点,提出了产业开发的新思路和新举措,着力提升“药材、洋芋、草畜、劳务”四大支柱产业,走“产业富民、商贸活镇、科教兴镇、依法治镇”四条路子,围绕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的目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以峪谷、水坪、出扎、珠治、扎那、大哈、古庄等十个山区村为核心,做强做大中药材特色产业,全力实施地膜当归种植,努力使这一优势产业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成为农民多元化的增收渠道。种植业发展:为了切实提高地膜当归种植水平和经济效益,镇上采取“市场主导、政府服务、农户参与、协会运作、基地联动、党员带动”的方法,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加强技术培训,发展精品药材、无公害药材,在山区村力争实现人均1亩的目标。力争通过实施地膜当归无公害种植和精深加工技术的引进与开发,提升产品档次,延长产业链条。积极发挥和利用好现有农产品营销大户的窗口作用,培育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建立健全各种形式的中药材专业协会,在市场信息服务、经营行为、政策法规等方面为农民提供服务,组织引导农民进入市场,进一步扩大增收面。中寨镇已完成种植面积19840亩,占全镇总耕地面积32623亩的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