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区地图
周村区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周村区有土地可利用面积19792.8公顷,按全国土地评级标准共分5级。水资源:周村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3595.93万立方米,其中客水16970.17万立方米。全区地下水总储量为1.35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粘土、石英石、磨石等。储量分别为:煤约300万吨、粘土约92万吨、石英石3000万吨、磨石120万吨。
生物资源:野生动物:如兔、獾、猫头鹰、麻雀、蜂、蛇、青蛙、鱼等。野生植物:松、柏、杨、山楂、花椒、菊花等。
经济发展
发展概况:周村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是山东省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近几年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目前已初步形成以纺织、机械、化工、电子、家具等行业全面发展、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二OOO年全区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2.47亿元,利润53291万元。近几年来,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周村区着力培植龙头骨干企业,使其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以雄鹰集团、众晶集团、飞狮集团为主的巾被生产企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全国最大的巾被生产基地。兰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坚固呢3000万米、牛仔服装600万件,是全国著名的坚固呢和牛仔服装生产企业,其“兰雁”牌牛仔服装成为国内四大名牌之一。宏信化工集团年产苯酐6万吨,增塑剂9万吨,拥有固定资产2亿元,生产能力在全国同类企业中列第三位,经济效益连续5年列化工部系统第一位。恒星集团是国家级大型乡镇企业集团,拥有固定资产5亿元,其造纸机械生产能力列全国第三位。与此同时培植形成了一批名、优、特产品,“凤阳”牌沙发、床垫,“雄鹰”、“飞狮”牌巾被,维尔舒毛毯、多星电热锅等,在全省、全国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周村是全国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试验区。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革走在全国的前列,1986年和1998年分别被列为全省和全国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试验区。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全区461家企业中98%以上实行了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造,国有、集体企业初步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了发展活力。周村的股份合作制改革被新闻界称为“周村现象”,被经济界誉为“周村模式”。“九五”以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不断深化,有10家企业成为省级规范化股份公司,同时,采取兼并、拍卖、出售、租赁等形式,放开、放活了一批中小企业,使其摆脱了困境。周村是著名的商品集散地。周村自古商业发达,明末清初就开始走向繁荣。1904年,周村和省府济南同时被清政府开辟为商埠后,很快就发展成为闻名省内外的重要商品集散地,素有“金周村”、“旱码头”之美誉。近几年来,周村区坚持把发展第三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市场建设原则,依托纺织、沙发、家具等产业优势,大力兴办市场,先后建设了纺织大世界、沙发、沙发材料、不锈钢、摩托车、小商品等一大批大型专业市场,并建设了精品商厦、金桥商厦、金谷大厦等一批现代化商业设施。其中投资近亿元的纺织大世界成为山东最大的纺织品批发市场,名列山东十大专业市场第3位,全国“双百强”大市场第20位。周村已基本形成了以城区市场为主体,以集贸市场为基础,以专业批发市场为特色,高中低档网点相配套,批零兼营相结合的流通格局,有力地带动了周村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指标: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3亿元,比上年增长18.3%。一、二、三产业比例为4.7:52.7:42.6。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3亿元,比上年增长110.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地方财政收入25317万元,比上年增长21.4%,完成各项税收收入50417万元。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6.2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4.8亿元。贷款余额52.7亿元。保险收入完成8744万元。
农业:农业农业综合开发四期工程通过国家验收。结构调整成效显著,蔬菜、畜牧业、苗木花卉等高效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2.3%。农林牧渔总产值6.8亿元,比上年增长7%。农业机械总动力172936千瓦,农用汽车1056辆,农用拖拉机1391台。灌溉总动力43486千瓦,农用有效灌溉面积9587公顷,占耕地面积比重为80.3%。年末实有耕地面积11945.3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23445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242.4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9202.6公顷。粮食总产7.03万吨,平均耕亩单产571.5公斤,播亩单产329公斤。蔬菜、瓜类种植面积8261.5公顷,高架茄子1000亩以上规模的种植基地10个。张周路花木基地341.4公顷。优质林果面积400公顷。年产食用菌1.34万吨。投资634万元建设生猪机械化定点屠宰厂、淄博富尔种禽厂和淄博大有良种繁育厂。年内出栏肉猪62914头,牛1715头,羊12173只。奶类产量3921吨,肉类总产量11321吨,禽蛋产量22642吨。
工业:工业“中小企业壮大工程”顺利实施,工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全区新开工工业项目508个,完成投资26.5亿元,其中列入“中小企业壮大工程”的50家企业开工项目53个,25个重点项目中有12个竣工投产。投资过千万元的工业项目65个,其中过亿元的项目14个,有6个项目列入市工业“三○工程”。全区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7家,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增长39.2%、23.9%和24.6%。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7.3亿元,销售收入198.9亿元,增加值60.4亿元,利税13.1亿元,利润9.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2%、35.3%、30.2%、22.6%、20.5%。企业总数4183个,职工8.5万人。规模以上企业191个,完成工业增加值25.8亿元,实现利税6.2亿元。省级以上著名商标、名牌产品有:凤阳牌商标、玉兔牌商标、兰雁牌商标及凤阳牌软体家具(中国家具知名品牌)、兰雁牌牛仔服和牛仔布、飞狮牌毛巾和毛巾被、鲁梅牌蚕蛹、多星牌家用电器、北方牌实木家具、玉兔牌酱油和食醋等。
节能减排:建设环保全年区属单位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67亿元,完成更新改造投资7.4亿元。具有三级以上资质的建筑企业22家,房屋与土木工程企业15家,装饰装修企业7家,从业人员9745人。建筑业总产值47371万元,利润788万元。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2.3万平方米。淄博新区周村片区发展规划通过评审,政务中心于5月正式启用。加大工业炉窑治理力度,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完成浊河治理二期工程、西坞扬水站工程和人畜吃水工程。植树60万株,新建绿地91.7万平方米。造林绿化面积393.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18.5%。新建大型垃圾中转站10个。成立环卫科学研究所,研究开发出小型高效节能扫路车,投资40万元购置大型高科技扫路车。全年污染防治总投资2882.95万元。
贸易旅游:贸易旅游共有各类市场48个,贸易成交额678656万元,比上年增长2.46%。商业、餐饮业企业685个,批发零售贸易完成238855万元,餐饮业完成41859万元。外贸直接出口完成10112万美元。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9家。合同利用外资547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2.4%;实际利用外资3029万美元。年内新增个体私营业户140家,新增注册资本10517万元。旅游景点主要有毕自严纪念馆、民俗展馆、三仪堂印刷展馆、千佛阁。
市场建设:【市场建设】年内,全区市场建设总投资2.75亿元,总面积24万平方米。年初确定的8个重点项目有4个列入全市“三○工程”(胜利家具广场、沙发家具加工区、沙发材料市场扩建工程、鲁中旧机动车交易中心),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38亿元,面积19.74万平方米,年交易额62.95亿元。主要有:1、胜利家具广场。由丝绸路街道办事处胜利村承建。2002年10月开工,2003年7月竣工,10月开业。投资4500万元,建设面积4万平方米,营业面积3.5万平方米,可容纳业户300余户,同时建有2万平方米的停车场和商务中心楼1座。2、沙发家具加工区。投资1500万元,建设面积1.5万平方米,有30多家加工企业入住。3、贾黄建陶市场。由南郊镇贾黄村承建,2001年6月开工建设,2003年8月竣工。总投资2000万元,建设面积1万平方米。4、金耀汽贸商城。由周村金耀有限公司承建,2002年7月开工,2003年8月竣工。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3.17万平方米,建设面积1.28万平方米,营业面积1万平方米。【大街古商业城保护开发】2003年投资8000万元,进行大街古商业城保护开发。采用旧工艺、旧材料,对丝市街、银子市街沿街老房屋102座进行维修,恢复古街区古朴的历史风貌。完成大街、魁星阁以东广场、演艺广场及银子市街南段的路面铺设,面积1120平方米。拆迁2.5万平方米,建设与大街古街区风格一致的仿古建筑2万余平方米。完成民俗展馆、三益堂印刷展馆建设,收集各种生活、生产、娱乐等古用具,采用塑像、声、光、电等表现手段进行布展。建设千佛阁景区,重塑庙内神像,成为大街古商业城北入口的龙头景区。另外,编写《大街——活着的千年古商城》、《周村百年老字号》、《周村历史名人》、《周村方言》等书籍,介绍大街古商业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商业文化。
河流水系
周村区境内主要河流有7条,皆属小清河水系。分别为孝妇河、范阳河、泔沟河、淦河、米沟河、玉带河、青杨河。孝妇河,孝妇河全长蜿蜒曲折117公里,仅淄博市境内流程就达77公里,横穿博山、淄川、经张店、绕周村入桓台马踏湖,后经广饶、博兴等地入小清河注入渤海。范阳河,该河分南、西两支,南支发源于区境内宝山、五股泉、博山区青龙湾一线;西支发源于邹平县长白山、白云山、跑马岭一带。两支流在萌山水库汇合,后至张店区马尚与孝妇河汇流。区境内南支长17.5公里,西支长16公里,流域面积199.9平方公里。泔沟河,泔沟河起源于邹平县的白云山东南山麓,从王村镇西阳夕村入境,至城北路办事处沈家村北,在邹平县汇入孝妇河,境内长度17公里。流域面积98平方公里,旱季常断流,河道最大行洪能力125立方米/秒。在周村区自上而下建有河东、丁家、周村和王家庄四座小水库。2001年对王家庄水库至周村凤阳路河段进行了综合治理工程。工程总投资459.3万元,铺设污水管道5788米,硬化河床2000平方米,砌石墙3200米,建设小坝7座,铺设人行路面6197平主米。淦河,淦河是泔沟河的支流,源于凤凰山北麓,流至周村城区西南汇入泔沟河,长为7公里,属季节性河流。2000年,周村区实施了淦河综合治理工程。工程完成河道清淤土方6.6万方,硬化河床5600米,完成河底防渗4500平方米、河岸防渗12000平方米,铺设污水管路5030米,新建1座总库容4万平方米的塘坝,配套橡胶坝6座,建设溢流井73座,检查井120座,铺设人行道5000平方米,完成绿化面积9000平方米。米沟河,米沟河起源于山头村一带,自南而北流经周村城东建国村、桃园村至后沟,在邹平县汇入孝妇河,境内长度14.85公里,流域面积14.95平方公里,属季节性河流。2001年10月实施了米沟河综合治理工程。工程总投资300万元,工程完成河道清淤土方1.5万方,硬化河床2000米,完成河底防渗2000平方米、河岸防渗8000平方米,铺设污水管路2000米。玉带河,玉带河俗称中央河。系范阳河西支白泥河最上游一段。发源于邹平县白云山的跑马岭及境内西宝山南麓一带。境内流域面积31.03平方公里,属季节性河流。青杨河,青杨河发源于博山区双堆山一线中低山区,流经岭子镇西部边缘,经章丘市汇入小清河。区内长度7.3公里,流域面积16.55平方公里。气候特征
周村区境内春季平均50天(4月1日~5月20日),回暖迅速,干旱多风,十有八年春旱。夏季平均为108天(5月21日~9月5日)温热多雨,雨热同季,自然灾害较多。秋季平均为61天(9月6日~11月5日)雨量减少,气温下降快,秋高气爽,十有五年秋旱。冬季平均146天(11月6日~3月31日)干冷少雨雪,多北风和西北风,十有五年暖冬.,日照,周村区境内年平均日照时数2513.5小时。最高年份2663.1小时,出现在1987年;最低年份2376.6小时,出现在1999年。月平均最多日照时数在5月份,为263.8小时,月平均最少日照时数在12月份,为160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57%,年最多日照百分率60%,出现在1987年。年最少是照百分率54%,出现在1999年。日照百分率最高月份是4月,为64%,最低月份在7月,为48%。日照量别日数≥60%的年平均为221天,≤20%的年平均为69天。气温,周村区境内年平均气温13.5℃,最高年平均气温15.0℃,出现在1998年,最低年平均气温13.1℃,出现在1986年。年平均最高气温19.8℃,极端最高气温为40.9℃,出现在2002年7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16.5℃,出现在1990年1月31日,年平均最低气温为8.9℃。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1.8℃,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8.0℃。4月份升温较快,平均每4天升高1℃;11月份降温最快,平均每4天降低1℃。气温稳定≥0℃年平均302天,稳定≥10℃年平均为225天,稳定≥20℃年平均135天,年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以上的积温为4598.0℃,≤0℃以下的负积温为-73.3℃。风,周村区境内主要风向西南风(南至西南风),其次是西北风(西至西北风)。年平均风速为2.2米/秒。春季风多,风大多西南风;夏季风小风少,多东南风;秋季西北风增加;冬季西北风明显加强。8级以上大风,每年四季都有发生,平均每年5天。大风日数3~5月出现最多,12月最少。年最大风速为16.0米/秒,风向北北东,出现在1995年6月23日。湿度,周村区境内年平均水汽压12.1毫巴,年平均相时湿度66%。水汽压年最大40.0毫巴,出现在1991年7月23日,年最小为0.3毫巴,出现在1986年2月26日。相时湿度年最小1%,出现在1996年4月19日。根据资料统计:湿度的大小与风向风速有直接的关系,一般在西南风和西北风时湿度较小,东风和东南风时湿度较大。3~5月份湿度最小,7~9月湿度最大。蒸发,周村区境内年平均蒸发量为1682.6毫米,比年平均降水量多1093.3毫米。6月份蒸发最大,为252.1毫米,1月份最小,为38.9毫米。风土人情
周村号称“天下第一村”,是中国北方商业重镇,民俗活动异彩纷呈,驰名齐鲁大地的“周村芯子”是其中最独特的娱乐形式。每当逢年过节,由儿童装扮剧中人物站立在几人高的细细的芯子上,由人抬着行走,招摇过市,险中求趣,令人叹为观止,最为当地人喜闻乐见。周村芯子的渊源大概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传说泰安奶奶即碧霞元君是周村长山人,3月15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每年从三月三周村人就开始张罗着迎泰安奶奶回娘家,公推几个老成持重的人,背上泰安奶奶的画轴,快马加鞭,直奔向泰山,三叩六拜请了神灵,返至淄川地界,即有一人先行奔回周村报信,准备接驾,自此日开始,至三月十五奶奶生日,周村便开始一年一度精彩的社火祭祀表演。龙灯、狮子、竹马、旱船等应有尽有,老百姓想着点子活跃节日气氛,聪明的周村人从高跷和蜡烛灯台得到启发,依靠周村发达的织机技术,创造了别具一格的周村芯子。后来,周村人把芯子这一独特的民间表演形式搬到了元宵节来展玩,成为周村元宵节的一大特点。芯子的抬轿是民间工匠精心设计制造的木质框架,以规模及剧情不同彩饰成亭台楼阁、石桥彩虹、山川、云端或花卉等,精雕细刻,造型优美。踩芯子的人物,往往高悬空中,看不出有立脚之处。其实这是靠底座中通出的那根叫“芯子”的小铁条支撑的。这铁条也被装扮成树枝,花束或其它道具,使人看不出来,抬轿上面有高七、八寸,宽五寸的小平台,芯子伸出平台之上。最上端,为演员们打制了一对脚踩的铁耳,上端在齐腰的地方,打制了一个T型铁腰卡。演出前,用白布、棉絮将演员从足到腰和支撑他(她)的铁棍紧紧捆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装扮着各种戏剧人物的孩童,或站或坐或悬空于这些铁芯子上,彩服则巧妙地将支柱遮掩起来,这些戏装孩童便有亭亭玉立之感。常见的周村芯子戏曲人物造型有《天仙配》、《麒麟送子》、《昭君出塞》、《吕布戏貂蝉》和聊斋故事等。现在也有以新故事为题材的,如以热播电视剧《大染坊》的周村陈六子为造型。一台大芯子所要出动的人员,十六个扛芯子的,外加十六个换班,一个吹哨子的,四个拿护杆的,五个锣鼓班子,两个推旋络的,四个扯旋络的,三个推招子的。为了扮演者的安全和保持抬芯子走时的平衡,芯子支架上置有两根长飘带,一前一后交由地面人员拉扯控制。芯子左右侧又另有两位同样妆扮的青年汉子,他们手执长长的钢叉和软叉,是芯子的护卫和开路者。担任“踩芯子”的孩童一般5岁至11岁,全乡全村精心挑选出来的,既要扮相俊秀,又要体形轻巧,还得有点一站一坐几个小时的吃苦耐劳精神。上芯子前不给水喝,饿了就吃奶糖和鸡蛋,踩芯子虽然是一件苦差使,但周村的小孩最大的梦想就是踩一回芯子。听行家说,保持芯子平衡的最大秘密是在芯子底层空间里,那里非规则地排列堆放着大小不等的石头,压箱石头的位置和多少,对整台芯子的平衡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巧妙的放置压箱石头,是检验一台芯子制作师傅水平高低的标准。周村芯子常常是一连出动十几台,鱼贯缓行招摇过市,芯子的队伍由三部分组成:最前面的招子(名旗),中间的旋络(花幡),最后才是芯子。旋络是其标志,用上好的绸缎扎制,主要由飘带和花节组成,层层嵌套,有的上面还缀有小镜子,远远看去光芒四射,耀人眼目。招子就是矩形或三角形的小旗子,写着芯子的名称。路边的观众伸着脖子往后看,看到招子和旋络,就相互喊道:芯子来了!芯子来了!,芯子是周村古城扮玩的最大看点,看热闹的百姓真是目不暇接,盯着这一台,又怕漏掉那一台。但见彪形大汉们身穿红、黄、蓝纯色服,精气神儿十足,抬着芯子,一走一颤。踩芯子的金童玉女们衣着华丽、头上身上珠光宝气,脸部施以京剧的重妆,或凤冠霞帔,或金盔铁甲,脸上化着浓妆,婉转妩媚,他们高高地站在枪杆上,或荷花上、花瓶上,个个超凡脱俗,酷似天仙下凡,一路高高地招摇而来,惹得路人连连称奇,有人一叫好,芯子便停下来让人细细观赏,小酷哥靓女们便很得意,水袖甩得更加卖力,整个身子飘动摇摆,观众更是满目生情。比如《白蛇传》,两个演员扮演青蛇、白蛇站在第二层,走了桃花运的许仙则高居第三层,三人都身穿彩服,飘洒自如。最吸引人的是能上下翻动的“转芯子”,孩子们一蹬一蹦,芯子就上下翻动不停,煞是热闹好看。旌旗铺展、绣带飘扬、锣鼓助阵的芯子一个接一个一路走过,十八杠芯子一路上浩浩荡荡蜿蜒数里路,将古城的大街小巷都绕遍,路人扶老携幼紧紧跟随。每一台芯子风格迥异,讲述着不同的故事,有才子佳人,有斩妖除魔,有忠孝节义,有诗书传家。一台台芯子,就象一座座流动舞台,凌空而来,飘然而去,韵味十足,迷人之极。听周村一些老艺人说,解放前给泰安奶奶过生日时,每个街口都有供桌,最多的时候出了72台芯子,而且还不兴重样的,连潍坊济南的人都来观看,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显示了天下第一村的绝世风采!,庙会和元宵扮玩是中国人的狂欢节,周村人心里更是有芯子情结,过年看不到芯子,心里就不踏实。2004年,是周村开埠100周年,芯子等一些古老的扮玩形式逐渐恢复生机,在给老百姓以精神享受,传承民族文化、挖掘其内涵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商业和旅游业发展。地质地貌
周村区地势南高北低。以胶济铁路为界,南部多为丘陵,北部为平原。南部地势最高点在王村镇西宝山,海拔351.8米,最低处在大姜镇北部邓家村北,海拔高度约24.2米。地面坡降1.09‰,南北相对高差327.6米,最高最低处相距30公里。周村区地处华北平原坳陷区、济阳坳陷区的南部,为淄博凹陷的西北边缘。由于倾斜沉积盆地向北倾斜的簸箕状,形成自南而北由老到新的地层,为新生代第四系地层覆盖。地质构造主要为褶皱和断层。1、褶皱:周村区位于淄博向斜的西翼,地质构造比较简单,南部王村镇一带的岩层走向东西向偏南东至北西向,倾向北偏东。由彭阳至周村一带岩层走向呈北西至南东向,倾向北东,倾角较缓。淄博向斜的轴部位于萌山至高塘一线,呈南北向。此轴线以东为淄博向斜的东翼,地层走向为北东至南西向,倾向北西。2、断裂:境内主要断裂构造,有南北向禹王山断裂带和东西向碾子山断层及北东向朱家庄断层。次为次级断裂构造,主要有北西南东向小断层,其中多被中基性岩浆岩冲填,形成雁列状岩脉岩墙群。倾角陡立,分布极广。周村区南部地势最高点在王村镇西宝山,海拔351.8米。名优特产
多星牌产品:多星集团是一家建立现代制度的股份制企业。中国500家最大机械及电器制造企业之一,企业总资产1.1亿元,总占地面积4.8万平方米,主要产品不锈钢制品,小型家用电器、电热炊具、塑料制品等。注册商标"多星"牌,为山东省著名商标。飞狮牌产品:淄博第三毛巾厂始建于1968年,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如今已形成占地面积145000m2,建筑面积36000m2,总资产1.6亿元,员工2000余名,集科、工、贸、商为一体的国家大型(二)企业。企业拥有从意大利、德国、日本、瑞士、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引进的剑杆织机100台,分条整经机,匹染机、割绒机,电脑绣花机、筒子染色机,大刮地印花机等辅助设备143台套,国产主辅机883台套,主要生产多色纬、螺旋、丝光、缎档、割绒、绣花、提花印花、毛巾被、枕巾、浴巾、茶巾、面巾、服装等七大类1000余个花色品种,曾多次荣获国家、部、省优质产品奖和消费者信得过产品称号。
维尔牌产品:山东维尔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中国闻名的纺织基地淄博市周村区,离济青高速仅有三公里,是中国最早生产拉舍尔毛毯的厂家之一。近年来,已发展成为集科、工、贸一体,跨越纺织与新型建材行业的企业集团。其主要产品有纺织类拉舍尔毛毯及超宽幅(2.2-2.6m)拉舍尔毛毯、纬编亚克力毛毯,雕花工艺地毯、绗缝产品四大系列。现生产能力为年产高级拉舍尔毛毯300万条,雕花工艺地毯100万平方米,绗缝产品100万件,年纺纱能力1000吨,丝束制条3000吨,产品90%以上出口以日本、美国、德国、东南亚、俄罗斯、澳大利亚及以色列为主的国际市场。连续三年产品出口合格率98%,合同履约率100%,经济效益列省同行业前列,被评为山东纺织工业办公室重点出口产品生产基地,连续三年被评为市出口创汇先进单位,"维尔"、"维尔舒"品牌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公司于1997年和1999年分别在国内同行业中首家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为整体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与国际惯例接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司积极推行人才战略,真正做到人才有用武之地,做到留人、育人、用人,企业与员工共谋发展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