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郊镇地图
南郊镇相关地区地图:
旅游资源
南广寺南广寺座落于南郊镇,建于宋绍兴二年,距今800多年历史,1993年批准重建,占地面积97亩,主要有山门殿、金刚宝殿、观音殿、地藏殿、法堂方丈楼等。南广寺是附近善男信女礼拜的去处,也是旅游者观光的景点。生态旅游发展
南郊镇,南郊镇东部为平原,西南属丘陵地区,中部莲花山、南部凤凰山等山地面积6000多亩,植被覆盖率达到95%以上。凤凰山是米河、淦河的发源地,流域面积500万平方米,总库容120万立方米的丁家水库依山而建,环境优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该镇针对周村周边地区缺少旅游度假区的实际,立足资源优势,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的实施,打好生态旅游品牌,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田园文化和休闲度假文化,提出了建设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思路。根据区域特色和发展优势,规划了凤凰山山水度假区、莲花山生态旅游区两大板块,从2003年开始,连续实施了4期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整理土地36500亩,建设了滑索、风车提水、采摘园等生态旅游农业项目15个,其中,腾蛟梅园成为国际梅品登录中心,年产梅花盆景50000盆,提水景观风车29台,生态林7000亩,初步构建起生态旅游农业区的总体框架。南郊镇,该镇按照生态旅游农业发展总体规划,以项目建设为主线,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民素质提高为重点,不断加大开发投入,使镇域生态旅游农业资源得到优化提升。一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该镇本着“项目跟着规划走”的原则,对农业基础进行改造,先后投入2500多万元,对山、水、林、田、路进行综合治理,建成塘坝、蓄水池、扬水站、机井等各类水利设施509座,其中桥、涵等343座,新打机井、配套旧井151眼,铺设管道102公里,开挖疏浚沟渠136公里,新修生产路121公里,植树34万株,项目区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桥、涵、闸、井、泵房、机电配套的标准农田格局,实现了“一地多种、一水多用、一田多收”,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二是加强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围绕梅花、红枫、速生林、樱桃种植等农业特色产业,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开发,建成腾蛟梅园、常旺樱桃园、红枫基地、文冠果示范园、莲花山千亩绿色生态示范园等特色农业基地9个,其中投资1100万元、占地100亩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文化梅园和占地200亩的优质农产品基地项目——红枫文冠果基地,已经成为技术示范和景观旅游相结合的特色品牌。三是加强农民素质培训。抓技术培训。通过专家授课、现场指导、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培训农民12000人次;抓示范带动。在项目区选择一批新品种、新技术,依托科研单位组织推广,实施沼气生态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等工程,建设户用沼气池680个,平衡施肥17000多亩,优质粮林基地推广新品种达到12个,使项目区成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推广示范基地。抓观念更新。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宣传引导,使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好处,成为农业综合开发的积极支持者和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直接参与者。新农村建设
南郊镇,一是实施节能减排进家庭行动。提倡使用节能家电、节水器具和高效照明产品,拒绝过度包装,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对节能环保知识、节约的好处等的宣传力度,营造节能光荣的社会氛围。同时积极开展全民创新行动,鼓励群众结合实际搞创新。目前一村民研制的用于蔬菜大棚的草苫和保温被卷放的新型大棚电瓶卷帘机正在进行推广。二是实施节能减排进企业行动。鼓励企业实施技改、节能减排管理和技术创新。鼓励企业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制定奖励政策。三是实施节能减排进学校行动。从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做起,加强节能环保基础教育,教育中小学生从小树立节能环保的观念,营造节能减排校园文化。四是实施节能减排进村庄行动。结合“环境综合整治月”和“村庄垃圾综合整治年”活动的开展,在村内开展清洁村庄活动,重点解决“三大堆”和“四乱”问题。结合沼气“一池三改”建设,引导实施农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目前已在山头、丁家等村开展沼气池建设。地方名人
魏良辅(生卒年月不详),明戏曲音乐家,昆曲(南曲)始祖。字尚泉,原籍江西豫章(今南昌市),后迁居太仓南码头(今南郊镇)。魏良辅熟悉音律,初习北曲,因不及北人王友山,乃钻研南曲。他的家乡盛行弋阳腔,而他却厌鄙弋阳,为改变所处的艺术环境,于嘉靖年间(1522——1565)来到了当时南戏北曲十分活跃的太仓,居住在太仓南码头。在当地驻军中,有很多人通晓音律,魏良辅常与他们切磋技艺和商讨乐理。这时,他结识了驻地的一位南曲专家、太仓卫百户过云适,常向他请教,每次度曲都要等到过认为满意了方肯罢休。他还请教从安徽寿州(今寿县)发配至太仓的善弦索、北曲的戏剧家张野塘。当时张正在军中服役,对魏的求教欣然应允,两人结为挚友。后来魏良辅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张野塘。行政区划
辖杜家、山头、韩家窝、东陈、后辛、尚庄、皇住、南陈、西陈、郭家、丁家、新庄、樊家、演礼、北庵、小方、米山、前辛、八里沟、贾黄、李家、开河、姜家、清泉、苏孔、青龙、殷家、张楼、山障埠、北岭、商家、大柳行、西平、东平、山子、高塘、宋家、吴家、孔家、王家、徐家、永合、常旺、石佛、石埠、山旺、仙合、方家、刘家49个村委会。经济状况
农业: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基础条件,采取政策鼓励、科技引导与资金扶持相结合的措施,使农业向高产、高效、优质、低耗、规模化方向发展。在狠抓粮食生产同时,大力发展蔬菜业和畜牧业。1993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368万元。1994年农业总产值2955万元。1995年农业总产值4822万元。?粮食生产:通过兴修水利等措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粮食生产稳定增长。1993年粮食总产6114吨,耕亩单产498公斤。1994年大力推广土地规模经营,农业种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粮食总产6458吨,耕亩单产520公斤。1995年广泛应用农业科技,小麦选用优良新品种916、219553、莱州8834、淄农006和鲁元14号,玉米选用掖单20等高产新品种,通过精耕细作、秸杆还田和套种等技术,提高土地产出率。成功地实验并推广了夏玉米套种秋西葫芦和冬小麦套作马铃薯的高产模式,使农民每亩增收2000~3000元。1995年粮食总产7116吨,耕亩单产583公斤。
林果业:1993年绿化荒山1300亩,有林地9800亩,其中经济林405亩,通过省级荒山绿化达标。1994年加大对果林业的投入,6月,投资60万元,在全区率先完成千亩果树滴灌微喷示范工程,提高了果品的产量和质量。1995年,林业生产广泛应用新科技,建成丁家千亩果树示范园。银杏等名优品种育苗成功。是年,有林地100687亩,其中经济林4987亩,果品产量1534吨。南郊镇
畜牧业:1993年全镇有大牲畜1053头,羊1150只;生猪存栏1340头,出栏1648头;鸡7万只,产蛋637吨。1994年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办法,鼓励农民发展畜牧业生产。是年全镇有大牲畜1086头,羊1164只;生猪存栏2770头,出栏4155头;鸡12万只,产蛋1031吨。畜牧业收入720万元。1995年制定“规范化、区域化、专业化”的畜牧养殖规划,培植养殖专业村,初步形成了丁家、尚庄的肉食鸡养殖专业村,韩家、北安两处畜牧小区。是年畜牧产值780万元。蔬菜生产:1993年,全镇蔬菜种植面积251亩,产量6200吨。1994年,引进推广优良品种、改造传统种植结构。1995年,实施反季节秋西葫芦“双千亩”开发,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有关专家认为:“此项技术是西葫芦栽培史上的创新”。秋西葫芦栽培达到2000亩,亩产4000公斤,亩收入400元。丁家村利用国防坑道种植香菇2万平方米,年实现收入10万元。1995年末,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4005亩,年产量12015吨。
农田水利建设:1993年全镇有水库3座,水容量50万立方米;有水井150眼;全镇水浇田面积7500亩,占耕地面积的62.5%。1994年6月,投资60万元,完成丁家千亩果树滴灌微喷示范工程,节水率达300%。1995年投资16万元,完成了300亩果树微喷工程。是年底全镇有效灌溉面积65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