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头乡地图
洲头乡相关地区地图:
交通网络
洲头乡依托黄金水道的长江,乡镇沿线、镇内公路设施良好,水陆交通便利。该乡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沿江公路上至九江市1小时,下至安庆市1.5小时,沪蓉高速公路、105国道、京九铁路线均经过宿松县,近在咫尺。长江水道穿境而过,到中心城市武汉市、南昌市、合肥市三个小时,到南京市5个小时,到上海市8个小时,均有高速公路直达。经济发展
“十五”期间发展成果:洲头乡十五期间总投资400万元,建设乡村道路25公里,水利建设总投资1088万元,建成堵口复堤一处,永久性防洪堤9.5公里,世行二期加灌项目等重点水利工程,利用社会和国家资金2300万元,建成移民建镇工程1500户。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筹资450万元,建校舍1200平方米,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入学率达99%,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十五期间,总引资额2000万元,建成日产3000吨自来水厂一座,华恒轻工有限公司和京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先后在该乡落户,已经对该乡经济发展形成极大的拉动作用。十五期间,该乡人均年收入为1548元,期末达到2100元。“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1、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在党中央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的思想指导下,洲头乡紧密围绕县委“三化”“三集中”战略,集中优势资源,夯实农业基础,蓄势腾飞,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开展村级公路建设,进一步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强力拉动地域经济的发展,努力使该乡在“十一五”期末经济总量实现翻一番,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000元,全面实现小康。2、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洲头乡“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战略是继续加大力度接应国家中部崛起的战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争取资金,进一步完善水利设施建设,利用国家村村通工程,加快村级公路和村镇建设。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和教育教学条件,争取达到“十一五”期末,建设1-2所寄宿制中学,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经济的增速和经济运行质量,推进城镇化建设,在原有基础上改造自来水厂,使水厂保证供水量和供水质量达到卫生标准,让群众吃上放心水,提高人民生存质量。3、重点投资项目:水利设施建设。共投资645万元,新建和改造提水站16座,排涝站1座,维修排涝涵闸2处,沟渠清淤21万立方米。改造乡村道路89公里,其中柏油路面41.5公里,砂石路47.5公里,总投资1127万元。投资350万元对自来水厂进行改造,达到日处理5000吨,水质达到国家标准。投资300万元,新建改造校舍7000平方米,建成1-2所寄宿制中学。投资247万元,对中心集镇的街道建设和农贸市场的规范。招商引资投资2000万元,进一步加快华恒工业园的建设,建厂房2万平方米,十一五期间,年产值达1亿元。招商引资投资1亿元,建设京洲食品有限公司出口生产基地和原材料供应基地,建成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划投资2000万元,征地500~1000亩建设洲头乡外商投资工业园区。
基础设施
洲头乡电力供应充足,乡内有110KV变电站一座。通信宽带网络终端,均快捷方便,各项服务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均基本完善。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政策的落实,安徽省列入长三角经济圈,招商引资迅速升温,省、市、县推出许多新的举措,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宿松县《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洲头乡制订了《洲头乡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服务承诺》,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乡委、乡政府的一号工程,增强了服务观念,强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的发展,各地企业纷纷落户本地,2002年日产万吨自来水厂落户该乡;2003年福建省泉州市华恒有限公司在该乡投资500万元兴建企业,2005年又投资2000万元,新上一条手袋生产线;2005年北京朱金九老总与该乡签约投资1亿元,建立1万亩出口绿色食品基地,已实现投资2000余万元,核心基地已建成,该项目主要是生产芦笋、荷兰豆、薯片等。朱总同时在宿松工业园区投资6000万元,占地60亩,建设30000KV的太阳能电池生产线项目。乡镇发展
洲头乡党委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狠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进一步促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认真落实县三干会精神,着力于努力实现棉花稳定增产,让农民持续增收,为此,乡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了乡六大班子联席会议,达成共识,围绕“增收调结构,依靠科技增效益,突出特色闯市场”的发展思路。农业发展:洲头乡以科教兴农为切入点,全面实行科学种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农民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农民们愈来愈感觉到“科学是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实行科学种植,科学管理。如棉花在大田育苗改为营养钵育苗,人工锄草改为药物除草,还有一般棉种改为抗虫棉种。同时,看准市场,及时调整生产思路,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不断更新,边引进新品种边淘汰老品种。如金坝村引进宿州无籽西瓜,洲头村引进山东大白菜。在茬茬安排上,因地制宜调整种植模式,实行棉花--油菜;棉花--小麦配套种植;还有棉花套种西瓜等。为了大力改进良种良法,乡农技站调进“湘杂3号”和“皖杂5号”等优质棉种3万斤,化肥1000吨,发放科技材料2万份。该乡的罗渡、乌池等行政村位于宿复一线两旁,利用土质好和交通便利的优势,建起了轮窑厂,特别是乌池村不仅有轮窑厂,还有水产养殖场,每年利税和规费达100万元以上。而且还解决了许多村民的就业,逐步开发利用2万亩水面和1万亩滩涂。招商引资该乡以招商引资为切入点,增加就业岗位,利用朱金久、罗华回乡创业的成功事例引凤还巢,计划新上招商项目2-3个,京洲公司指导周围农民种植了500亩荷兰豆,每亩可收800斤~1000斤,亩收入可达800--1000元。
政策服务:该以提高就业能力为切入点,夯实劳务人员就业增收的基础,组织力量加快建立健全包括信息咨询,职工介绍,就业培训,维权保障在内的劳务输出社会化服务体系;以落实农村政策为切入点,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继续巩固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补贴改革的成果,规范中小学收费,促进土地承包权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