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省电子地图 > 甘南州地图 >
卓尼县地图
卓尼县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沿革

卓尼县历史源远流长。从洮河沿岸的诸多古文化遗址表明,距今三、四千年前,境内已经有大量的古人类居住生息。从县境最西端的扎古录镇起,到最东北端的藏巴哇乡止,在全长174公里的洮河南北两岸,分布着诸多齐家文化、辛甸文化以及马家窑文化遗址。从大量出土的新旧石器时的陶器和石器证明,黄河流域的一大支系---洮河流域自然也是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自秦、汉时县境属临洮县地,归陇西郡所辖;三国时县初属魏雍州地,仍设陇西洮阳县,旋改为秦州陇右郡临洮县。以后西晋、东晋、十六国、前秦、南北朝、北周、隋唐至明洪武年间,历代建置废置变更频繁。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朝廷受卓尼吐蕃后裔头人些地为土官指挥佥事,管理部分番族部落,实行土司制。清乾隆改卫为厅,土司仍沿明制。民国2年(1913年),甘肃省政府作出了取缔土司制度的决定,卓尼辖地归临潭县统领,但民国政府改土归流的政策未动摇土司的统治地位。民国26年(1937年),"博峪事件"爆发,卓尼设治局成立。民国33年(1944年),洮岷路保安司令部接受整编,第一个非土司制的国家行政建置始在卓尼立足,与兼理军政之洮岷路保安司令部并驾齐驱,隶属于甘肃省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在岷县。1949年9月11日,国民党洮岷保安司令杨复兴率卓尼党政军警起义,实现了和平解放。于9月14日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卓尼设治局、国民党卓尼党部、三青团区队部和参议会等机构。1950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卓尼自治区工作委员会和卓尼自治局行政委员会成立,隶属于甘肃省岷县专区。同时,杨复兴宣布在卓尼废除土司制度。1953年10月1日成立卓尼县,隶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至今。

经典美食

贴锅巴:是将青稞面发酵和成面团,压为薄饼,贴于大铁锅内帮,锅底留适当水,待锅开即可用温火焖熟,与小麦面做成的馍相比,别有风味。
手抓羊肉:流行于牧区或县城居民家中,是将带骨的大块肉投入锅中,用旺火煮开,并佐以各种调料,煮熟后捞出用手抓食。在捞出的热肉上撒些许芫荽并拌以大蒜,为日常食用与待客的上等食品。
蕨麻哲则:是将大米煮到七、八成熟,捞出后用冷水冲去面汁,拌以酥油,放笼内蒸熟。另将蕨麻煮熟,食用时在一个盘内将大米饭和蕨麻各盛一半,加上白糖,浇上酥油乘热吃,味道绝佳。多流行于牧区。
麦索:是将快成熟的青稞穗摘下来,脱去麦芒皮壳,用石碾子磨成条索状,调以菜油、辣子、芫荽、青泥蒜食用,则另有一番清香味。
臊子面:是流行于当地农牧区藏汉群众中的一种食品,俗称"尕汤"。是用白面(小麦面)手工擀薄后切成如韭菜叶窄的长条,调上葱花和肉加工而成的臊子后食用。是家常便饭。
藏包:又称灌汤包子。制做时将肉剁切成馅,并不断地渗浇调料汁,包好上笼蒸熟后食用。灌汤包子皮薄馅嫩,汤满油多,色香味俱佳。

自然资源

卓尼县资源丰富,景色秀丽。县境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期间孕育出大量苍翠的山峰、清澈的河流、广袤的森林和草原。平坦肥沃的河谷冲积滩地,水草肥美的天然优质草场,为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牲畜品种中,以车巴沟的犏牛,北山的牦牛,完冒等的藏羊、蕨麻猪,新洮地区的紫羔羊最为有名。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当地的环境净化、水土保持、生态平衡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森林其间伴生的林副产品资源也有极丰富的潜力,有营养价值丰富的各种菌类、蕨类植物100余种,名贵中药材20多种,珍稀品种有羊肚菌、珊瑚菌、冬虫厦草、猪苓等;有国家一、二、三类保护的珍禽异兽金钱豹、水獭、猞利、梅花鹿、胡兀鹫、林麝、黑熊20多种。境内还蕴藏着金、银、铜、铁、铅、锌、汞、锑、硅、大理石、洮砚石、石灰石、石膏等金属、非金属矿藏,为卓尼经济的发展储备了丰富的宝藏。以洮河为轴心的大小河流辐射全部县境,丰富的水利资源不仅滋润着境内的森林、草场植被,又为灌溉、发电蕴藏着丰富的水能,全境可开发的水能蕴藏量19.76万千瓦,极具开发潜力。

旅游景观

阿子滩景区:景区位于县城西北部,辐射阿子滩、申藏、完冒三乡。主要人文景观:创建于1560年的"阿子滩大菩提宝塔"。宝塔内藏《甘珠尔》大藏经等经典三百多卷,还供有宗喀巴弟子之袈裟,历世达赖喇嘛、班禅、策墨林活佛和西藏摄政王的衣物,更珍贵的是内藏有至尊喀巴大师的头发,宗喀巴母亲的衣物、阿抵侠的骨质舍利许多宗教文物。创建于1583年的完冒白石崖寺。由拉卜楞寺等十八任赤哇、第四世热丹加措活佛嘎藏图卜旦嘉措创建的沙冒寺。菜子村唐墓群。牛头城遗址,是吐谷浑所筑之洮阳戌故地。达架、甘布塔、官洛、俄藏、土桥暗门,均筑于1533年1月,通称其为"明代边墙",为宋明时期的重要军事要塞。主要自然风光:完冒天然草原。斜藏大山。申藏铁占山药水泉,年喷出量约3600立方;申藏什路药水泉,年喷出量2500立方,每年"中伏三"病人远道汲饮或洗浴,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卡车、拉力沟森林生态旅游景区,景区位于县城西卡车乡、大族乡境内。主要人文景观:洮西地区古代著名的军政重镇阳坝古城遗址,著名的唐代八棱碑、唐彩绘陶骆驼、彩绘砖像等珍贵文物便出土于此。古城隔河又有烽燧墩壕等古代军事设防遗址。脑站汉墓群和录巴唐墓群遗址。寺洼文化和土著一号文化的脑站台子遗址;还有多架、麻地卡等齐家、寺洼文化遗址。由穿山引水隧道、拦河大坝、发电厂房等宏伟建筑物组成的县境内目前洮河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多架山水电站,装机容量7500千瓦。拉力沟森林生态旅游度假村。具有古老佛教古刹风格的拉力沟嘛呢寺。主要自然风光:郭乍沟省级紫果云杉保护区。积雪长年不消的"迭山横雪"。两块千仞削壁对峙如门的"石门金锁"。壁立千仞,飞瀑如链的卡车沟九天门。令人叹为观止的卡车沟九天门溶洞、吐雾洞、石林及九九八十一洞穴。大日卡峡。
石门峡景区:石门峡景区位于县城东部洮砚乡境内。主要人文景观:创建于1606年的石门寺,还有下达勿寺,亦称"藏王寺"、包家寺等。开创西藏策墨林传承制度的藏王策墨林一世家族墓-藏王坟。被洮水南、西、北三面环绕的"水抱城庄"纳儿村。甘肃省调水项目-引洮工程遗址。主要自然风光:石门峡,有清康熙初年所建之龙王庙,并御封"石门金锁"美称。峡内洮水蜿蜒其间,水面清幽碧透如镜,在当地还流传着大禹治水而开峡和鲁班开峡的美妙传说。中国三大名砚·洮砚石料集散地露头喇嘛崖,从宋代即闻名于世,有"洮州石贵双赵壁"、"端溪、歙州无此色"之称。
康多峡景区:景区位于县城东北部康多、杓哇和恰盖三乡境内。主要人文景观:创建于1587年的恰盖寺。创建于1676年至1685年的杓哇寺、康多寺(亦称康多下寺)、多玛寺(亦称康多上寺)。康多、多玛、杓哇三寺与西藏三大寺噶丹寺、哲蚌寺、色拉寺一样,有同样的加持力,所以康藏、安多藏区的信教教民若朝拜西藏三大寺,必先朝拜卓尼康多、多玛、杓哇三寺,如因路途遥远而不能朝拜西藏三大寺者,均以朝拜卓尼康多、多玛、杓哇三寺为荣。独特的土族塔板房鳞次栉比。黄捻子河-香子沟度假村。主要自然风光:著名的康多峡与莲花山、冶木峡连成一处。峡壁立千仞,飞瀑如链,千树交柯,万木竞翠。每至秋季峡内层林尽染,似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娇艳,峰回路转,又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白石山,史称"露骨山",白石山裸岩,白雪皑皑,高耸霄汉,山上沟谷纵横酷似骷髅林立。风光秀丽,牧草肥美的扎尕梁草原。风光绚丽,景色幽雅的寺古林、寺古峡和国玛滩草原等。
九巅峡景区:景区位于县城东部藏巴哇、柏林两乡境内。主要人文景观:包舍口古城址,遗址中曾出土北宋古钱及各色陶片,是后凉五屯护军中石门扩军迹址,亦是宋王韶进军洮州时设的军事重镇。九巅峡摩岩石刻群。古栈道遗迹,在峡内岩壁上现仍清晰可辩。清康熙年间所立之"番屯交界碑"。桥道堡古堡遗址。纳路寺、牛营寺等。主要自然风光:九巅峡峡长约十余公里,两岸群山竞秀,石壁耸立,其间苍松翠柏耸立云表,或倒悬崖头,峡内巨石相叠,惊涛怒吼,巨浪滔天。融优质天然草场、石林、灌木为一体的柏林、藏巴哇天然草场。麻路藏族风情旅游开发小区,景区位于卓尼县西南部,辐射扎古录、刀告、尼巴三乡和车巴、立竹、塔乍三沟。主要人文景观:古刹贡巴寺座落于群芳绿茵中,经堂佛殿气势雄伟,寺内收藏有许多奇珍异宝。又因其创建者喇嘛噶绕"白佛"曾戎装抗俄,率兵捍卫伊犁边境而使寺名大震。还有大乍寺、雅当寺等名寺。唐代大将军哥舒翰创立之神策军重镇-迭当什,其板筑夹棍遗迹犹存,并有迭当什古城墓葬。明代边墙古长城之起点-峪古儿墩。素有"金盘宝地"之称的麻路小镇。集寺洼文化和齐家文化特征的录日岔台子遗址。车巴沟内沿途村寨均为传统藏族木楼板房,展示出林牧结合区典型的藏族村寨风情。麻路香山(柏香山)旅游度假村。主要自然风光:车巴、立竹、塔乍三沟茂密的原始森林是众多珍稀野生动物繁衍栖息区,素有生物"基因库"之称。"九眼泉"绝壁石崖,冬季冰瀑尤为壮观,泉顶为"九龙山"旅游点。柏香山-神女湖。四季香气四溢的柏香山形似神女,被清澈见底的湖水所环绕。千年神潭-白地漩和白地滩民俗帐蓬城。国家二级矿泉水-什巴温泉,水温36℃另有哇车矿泉、强岔矿泉,也被视为"圣水",病人远道汲饮。洮水流珠景观,洮水流入扎古录乡塔乍地段后,脱开草原川地,渐入峡谷区,河水在石岸上左击石突,水花飞扬,每逢冬季气温骤降,湍急之河水溅起水花,形成无数冰珠涌向下游,成为洮州八景之一。

地方特产

羊肚菌,别名狼肚采,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湿润地带,特别适应在针阔叶林区的草甸、山谷冲积扇、林间空旷地、森林采伐滑道边生长。羊肚菌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营养丰富,香气宜人,有独特的口感和风味,是一种既无污染又富于营养疗效的天然滋补佳品。黑木耳,湿润时呈半透明,呈褐色,胶质,内面光滑,外面密生柔软短毛,干燥后呈革质,色呈黑褐。黑木耳野生于一些阔叶林的枯死干枝上。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烹制各类美味佳肴的高级佐料,是绝佳的保健食品。有润肺生津、滋阴养胃、益血活血、补脑强心、镇静止痛的功效。蕨麻,学名鹅绒委陵菜,又称人参果、长寿果。根肥厚,呈纺锤状,块根味甜美,含淀粉、糖类和蛋白质,营养丰富,既可鲜食,又可制干或磨粉食之。具有健脾益胃、益气补血等功效。蕨麻在县内分布很广,凡海拔在3200米以下的河谷平滩、阴湿草地上均有生长,春秋采挖。以春季萌芽前采挖的质量最佳。洮砚,洮砚,全称洮河绿石砚,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齐名,是中国三大名砚之一。洮砚以其坚润的石质,绚美的色泽和独特的工艺蜚声海内外,是古今中外画家的案头珍品。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所说"洮州绿石含风漪,能淬笔锋利如锥"。洮砚之所以名贵,首先是因为用来雕刻洮砚的石料,其质地光细如玉,碧翠流波;色调不淡不艳,秀润雅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得之为无价之宝。"古人称之为"洮州石贵如赵璧"、"端州歙州无此色"。它产于卓尼县洮砚乡喇嘛崖底,堪称地下宝藏。此石广含山之秀色,深蕴水之波痕,故有"洮砚贵如何,黄标带绿波"之称。洮砚又以其雕刻精巧,匠心独运,雅致大方,颇得中外骚人墨客之推崇。洮砚以其传统技艺和现代造型的完美结合独树一帜,闻名遐迩,远销日本,东南亚各地,为我国的民族文化增添了新的光彩。当代诗人、书法家赵朴初作诗赞道:"西北东南辟砚田,精工方欲夺前贤。看教墨海翻澜处,喷薄风雷震大千"。蕨菜,蕨菜,多年生草本,凤尾科蕨属植物。期幼菜茎叶卷曲如小儿拳,是上等山珍,味鲜可口,营养价值极高,既可鲜食,又便于腌制。经腌制的蕨菜色泽翠绿,茎叶鲜嫩。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性温、味甘、气香,具有滋肺阴,补肾阳,益精髓、止血、止咳化痰,益气止汗,爽身明目,益寿等功效。对年迈、体弱、消化不良及多种慢性病也有疗效,向来是一种珍贵补品。冬虫夏草在州内玛曲、碌曲、夏河三县均有分布。生长于3000—3600米高原草甸地带,分布面积约3万亩,储量约0.2万公斤,年产量1500公斤,收购量1000公斤。黑紫羔羊,河曲马,系山谷型藏羊的一种优良裘皮用羊。产于临潭、卓尼的龙元、总寨、三岔、冶力关、洮砚等地。此羔皮具有被毛柔软、毛尖黑亮,毛根黑紫色,花纹美观等特点,而且吸热保暖,皮板轻柔,是名贵的裘衣用皮,故驰名古今,在国内外均享盛誉。河曲马,河曲马体形结构匀称,耳长敏捷,胸深广,背长腰短平直,四肢关节筋腱发育壮实。毛色以黑、青为主,也有骝、栗等色。河曲马繁殖性能好、遗传性稳定,性情温顺,气质稳静,对高寒多变的气候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骑乘,行走自如,特别以善走沼泽草地而著称。因其适应性强,具有挽乘驮载兼用的体形,役用性能颇佳而享誉骑兵与各地农牧民。

行政区划

卓尼县辖3个镇、13个乡、1个民族乡:柳林镇、木耳镇、扎古录镇、纳浪乡、大族乡、卡车乡、刀告乡、尼巴乡、完冒乡、阿子滩乡、申藏乡、恰盖乡、康多乡、勺哇土族乡、洮砚乡、柏林乡、藏巴哇乡。卓尼,系藏语,意为松树。1939年设卓尼设治局,1950年改置卓尼自治区,1955年改为卓尼县。2000年,卓尼县辖1个镇、15个乡、1个民族乡:柳林镇、木耳乡、纳浪乡、洮砚乡、藏巴哇乡、柏林乡、卡车乡、大族乡、申藏乡、恰盖乡、康多乡、阿子滩乡、完冒乡、扎古录乡、刀告乡、尼巴乡、勺哇土族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9565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柳林镇14403、纳浪乡7165、木耳乡8952、大族乡5570、卡车乡4635、扎古录乡6032、刀告乡4419、尼巴乡4390、完冒乡3450、阿子滩乡6779、申藏乡7660、恰盖乡3154、康多乡2268、勺哇土族乡1726、洮砚乡6974、柏林乡3653、藏巴畦乡4426。有汉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土族、蒙古族、黎族、苗族、白族、羌族、鄂伦春族、土家族、侗族、撒拉族、满族、壮族等民族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