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自贡市地图 >
自流井区地图
自流井区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地理

自流井区位于四川盆地南部浅丘陵地带,有优越的自然环境。釜溪河是沱江最大的一级支流,也是穿越自贡城区的唯一河流,被称为“自贡的母亲河”。由荣县的旭水河和内江市的威远河在自贡城区上游双河口汇成干流,于富顺李家湾汇入沱江,全长73.2公里。自流井区气候属东亚季风环流控制范围,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7.5℃—18.0℃,日照1150—1200小时,降水1000—1100毫米。自流井区有大量的天然气资源和卤水资源。国内最早进行大规模开采的气田就在境内,卤水资源中除含有大量氯化钠外,还有硼、钾、碘等30多种化学元素,为盐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此外,还有岩盐、型砂等可供开采。

交通概况

简介:自贡交通四通八达,形成了便利的公路、铁路、航空、水路通道和交通网络。铁路通达全国,经内昆铁路可直接抵达东南亚各国。自贡市距成都市269公里,可乘火车(需5小时)或汽车(需3小时)到达。从重庆去距离也相差不多亦通火车或汽车,快车5个小时可达。在四川省公路网中,有三条省道通过自贡市,也是川云中路、内峨路、省道207(资中-威远-自贡-泸州)、省道305(隆昌-富顺-自贡-井研-雅安)等高速公路的交汇处。自贡平均每平方公里面积有公路33.52公里,所有的乡都通了公路。从高速公路北上成都、东至重庆仅需两小时,至周边内江、乐山、泸州、宜宾等地市也有国家二级公路连接,便利快捷;纵横交错的市区干道使自贡城区交通通畅舒适。自贡市内公共交通线路通客车里程2233多公里,长途客运可达重庆、成都、昆明等省内外各地。此外,水运釜溪河环绕市区南流汇入沱江,通航里程489公里,300吨级船舶可直达长江。近几年自贡改建火车站、新建长途汽车站,一批公路客运点和7个航运码头的技术改造先后完成,交通更为便利。
自贡火车站:自贡站位于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火车站路,邮政编码643000。建于1958年。离内江站41公里,离安边站102公里,隶属成都铁路局重庆铁路分局管辖。现为三等站。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货运:办理零担、集装箱货物发到;整车仅办理笨重货物发到和煤炭到达;办理整车货物承运前保管。
自贡汽车客运总站:自贡汽车客运总站是集长途、市郊旅客运输,货物运输,餐饮,住宿,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型一级汽车站。距自宜高速路杨公桥进出口仅2公里。主要功能是为旅客提供“优质、安全、舒适、快捷、准点”的良好乘车条件,为参营单位及车主提供“公正、公平、规范、有序”的经营环境和一流服务。该站总投资6000余万元,占地面积72亩,站内设置了计算机售票和管理系统,电子动态显示系统,全方位监视系统,自动喷淋报警消防系统,X光“三品”检查仪。设有发车位38个,设计的最大容量为日发送旅客26000人次。车站具备高、中、普和大、中、小相配套的多元化运力结构,推行团体旅游包车、预售票等方便灵活的经营服务方式。现有省际、省内、市郊客运班线72条,日发班次1000余班,日运送旅客万余人次,通达广东、深圳、上海、浙江、云南、西藏等省市。自贡汽车客运总站是交通部命名的“一级汽车客运站”和“文明汽车客运站”,拥有交通部、团中央命名的“全国青年文明号”、省“职业道德标兵先进单位”及市“巾帼文明示范岗”、“文明服务窗口”等多项荣誉称号,是全市第一个“三化”建设合格车站,是自贡市两个文明建设的亮丽风景线。

行政区划

自流井区位于四川盆地南部。ZiliujingQu,510304,643000,区人民政府驻解放路,2004年,自流井区辖4个街道(五星街、东兴寺街、新街、郭家坳街)。

风土人情

自贡灯会的艺术特色:气势壮观、规模宏大,灯景交融,是自贡灯会的总体特色。瓷器,普普通通的日用品,用它装莱、盛饭是人人都感到再自然不过的事。然而,用它来扎成灯具,就是自贡人的独出心裁了!瓷器龙,用两万多件日用瓷器餐具扎制,那颗龙牙是倒竖起来的汤勺,那飘忽的龙须,是一串串小酒杯,那蜿蜒的龙身则是一排排扣起来的青花玲珑碗所构成。彩灯闪烁之时,仿佛龙的血液在流动。一位观众在留言薄上写道:“用瓷器餐具做成如此漂亮的灯,真是奇巧、奇妙!”,青霉素小瓶经过精细的清洗,再用复杂的流程配制出的彩色水灌注,就制成了晶莹透明的“龙”、光彩照人的“孔雀”、宛若梦境的“荷塘月色”。药瓶做成的灯,在广州展出时,一位华侨赞叹道:“真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啊!”,蚕茧是制丝的原料,用它来做灯,是自贡人民的独创。经过取蛹后的空茧,处理后粘制成栩栩如生的“龙”、“凤”;竹子剥成薄如蝉翼的蔑片,编制成篮子、扇子,是南方人的绝活,自贡人则将它做成了内体透明的彩灯,地方风情跃然而出。那玻璃吹塑的灯、扎染料扎成的灯、镀银玻璃制成的灯......都表现出神奇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牛与自贡古盐场:说起自贡千年盐史,不能不提到牛。据说,民间是这样形容当年的自贡,“山小牛屎多,街短牛肉多,河小盐船多,路窄轿子多”,这其中两多都与牛有关,这反映了牛在当时盐场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说牛兴场旺、牛亡场衰,一点也不为过。过去自贡盐场盐业生产的主要动力就是役牛,它在推水和驮运等作业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自贡盐场的牛常年保持在3万头左右,据记载在盐业鼎盛时期的役牛达10万头之多,其单位面积内牛的密度绝对可以称得上全国之最。后来发展和改进了汲卤机车,牛力推卤才得以逐渐减少。自贡盐场有许多围绕牛而兴起的行业。如专门负责给牛治病的牛医、牛市上的掮客牛行户。另外还有购买牛只专门代为井主包推井卤和打捞井内器物的牛推户,这些牛推户大都具有较为专门的技术和工具。还有一个以牛为原料的行业就是专门制造牛骨、牛角器皿的行当,因其制造工具为脚踏车的手拉车,老百姓又叫他们为“车车铺”。这些以牛为原料的行业在自贡极为发达,可以说牛也解决了许多人的生计问题。自贡因牛多,以牛为原料的一些东西也就成了自贡的特产,并且围绕着牛也产生了其它地方所没有的一些独特现象,十分耐人寻味,可以说牛渗入了自贡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自贡有的地方叫做牛屎山或牛屎巷的,人们一看便知那里的牛肯定多;有的专门被请来踩踏牛屎作牛屎粑的零工被唤作牛屎客;另外,人们把那些不学无术、妄自尊大的纨绔子弟叫做牛屎公爷。过去自贡地区柴薪昂贵,人们把牛屎作成牛屎粑,干了以后作为燃料;将牛屎泼在山坡草地上,春天草坝上会生出一种菌子,吃起来非常鲜美,被叫作露水菌。另外自贡以牛肉为原料作的菜也非常有名,如“火边子牛肉”,“水煮牛肉”,“火爆黄喉”,“粉蒸牛肉”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美味佳肴,也是川菜中的精品。

旅游资源

自流井区历史悠久,文化氛围浓厚。自贡历史上曾有过不需钻井就有卤水的一口“自流井”,因此现在的市中心就称为自流井区。千年的盐文化和蜚声海内的灯文化,形成具有独特的城市风貌和人文景观,蕴藏着丰厚的旅游资源。辖区内主要旅游资源有盐业文化及盐业历史博物馆,彩灯文化及其彩灯博物馆。现有文物景点20余个,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个。其中,在辖区内有国家级文保护单位西秦会馆;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爷庙;有自贡盐场历史中最古老的、井口最小的盐井“小桥井”;有清代精品建筑之一的“桓侯宫”;有具园林之景的优美建筑“涵院”;冯玉祥将军的题词“还我河山”石刻。
尖山农团风景区:四川省省级自然风景保护区——尖山农团风景区,位于贡井荣边镇(2005年6月15日,国务院批准调整自贡市部分行政区划:将沿滩区的仲权镇、舒坪镇、高峰乡、农团乡、漆树乡和贡井区的荣边镇划归自流井区管辖)境内,一般海拔400-480米之间,方圆287公顷。尖山农团风景区在1955年建成尖山湖后形成雏形,于1986年命名。风景农团区内均属深丘地貌,属岷江流域越溪河水系溜根河的发源地。乡内属大陆季风性气候,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湿润凉爽。多年平均气温17.1摄氏度,夏季最高气温36摄氏度,冬季最低气温2摄氏度,平均日照1106小时,平均无霜期300天左右,年降雨量1100余毫米。全乡总面积23.5平方公里,人口近5000人,耕地少,林地和宜林地占主体,全景区现有林地25000多亩,森林覆盖率已达70%,林大多为混交林,以马尾松、杉、柏、樟、楠、油茶、杜鹃和竹类为主,有植物品种300余种,林间鸟兽达200余种,白鹤、野鸡、猫头鹰、山鹰、野兔、野猪、野猫等国家保护鸟兽常在林间出没。全乡范围内无污染企业,森林茂密,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自然人文景观各具特色。1999年6月,经省、市有关专家考察评定,批准农团成为四川省第一个地市州级生态示范区2000年又被确定为国家天然林重点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潜力极大。尖山湖水域38公顷,水深18米,湖水四季丰盈,秀丽多姿。放舟湖中,碧波荡漾。寻幽水巷,笑语拂衣。自有“舟篷绝壁旋无路,水绕余峰见绿波”之感;驾艇飞驰,破浪乘风,更生万丈豪情。新建有宽2.5米、长68米、高于水面8米的湖面索桥,凌空飞渡,如虹出水。步行其间临风观景,看粼粼波光,观水天一色,顿感山水多情、物我两忘。
内(累)柴口:内(累)柴口又名汇柴口,官书上名叫柴市口。在自流井张家沱南岸,向左经一石板路走到山顶就是内柴口,是清代进入自流井的要隘。此地形成较早,据说要早于“自流井”。柴市是民生一项,在产盐地又是烧盐所需柴草的市场。在清代,柴市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很热闹,所以官家告示要贴在那里,甚至杀人的刑场也设在那里。汇柴口上曾经是樵夫、卖炭翁借以生计的地方,平坝上白着一周围干柴、浮炭,城里的人来此看中一挑,说声跟我走,就找到了买主。那段石板路浸满了劳动者的汗水,也记录了劳动者的辛酸。现在的汇柴口已经没有了柴草的影子。左边的富台山建起了许多宿舍,右边的光头山也有了树林、学校。这里成了山上街道的一段,是个满眼风光的所在。有诗人咏道:林木阴森隘口雄,石阶直上凌高空;山山相接白云涌,隘下平畴一望中。从张家沱南行,经观音岩的路,踏着石阶,直上汇柴口,站在口子上,向北眺望,电视塔、善后桥、釜溪河、滨江路、街道和人群,似乎身临世外,颇有“羽化而登仙”之感。若有闲暇,不妨走走内柴口,活动活动身躯,也顺便访古而知今。

土产特产

自贡调味盐:自贡调味盐是在优质自流井井盐基础上,制成的各种味道的调味品,是盐作为调味品的一大发展,一投放市场就受到消费者好评。自流井的盐,天下井盐最佳,得天独厚,堪称珍宝。而自贡的调味盐,又是自贡深厚盐文化的结晶和发展。
自贡竹丝扇:灿若云锦、薄如蝉翼的自贡竹丝扇是我国工艺品中的一颗明珠,扇面为桃形,形似纨扇,是用细如绢丝的竹丝精心编织而成的。它颜色嫩黄,薄而透光,绵软而细腻,恍若织锦。
牛佛烘肘:牛佛烘肘是川南古镇牛佛的名厨在川味烘肉的基础之上研制而成,故取名为牛佛烘肘,早在清康邪路熙年间就是宫廷贡品,产品具有色泽棕红、味鲜回甜、咸淡适度、肉质粑嫩、香乞浓郁、肥而不腻的独特风味,适宜不同年龄人士食用,是宾宴是不可缺少的佐餐佳肴、馈赠之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