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乡地图
红旗乡相关地区地图:
6、黑龙江省孙吴县红旗乡
沿革:红旗乡隶属孙吴县管辖。位于县境南端,小兴安岭山脊,辰清河上游,南、西南与五大连池毗邻。乡政府驻地距县城55公里。1976年9月,开始组建兴安垦区,有红旗、光明、华山3个生产队。1977年又建前峰、兴山、钟山3个生产队。1978年,改称红旗垦区,并接收从辰清公社划出的青山、富强、建设、五里桥4个生产队。1979年10月,改为红旗人民公社,1984年改设红旗乡。行政:红旗乡是个半农半林、以农业为主的山区乡。全乡总面积1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万亩。土地瘠薄冷凉,粮食单产不高。全乡共辖前峰、光明、红旗、兴山、钟山、华山、青山、建设等8个村。1992年末全乡总人口1934人,其中满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5%。乡政府驻地红旗村。
5、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新兴区红旗乡
沿革:红旗乡隶属七台河市新兴区管辖。位于市境西部,西、南、北三面与勃利县毗连。乡政府驻地距市区20公里。原属勃利县七台河区管辖。1956年3月,撤区划乡,设置七台河等3个乡。1958年9月,将3个乡合并为七台河人民公社,同年12月并人七台河矿区人民公社。1960年3月,政企分开,改称七台河镇公社,1961年5月分设七台河镇和茄子河公社,今红旗乡隶属七台河镇公社管辖。1966年9月,划归七台河特区管辖。1967年1月,从七台河特区城区划出,成立红旗公社。1970年5月,撤销红旗公社,1973年6月恢复红旗公社,隶属七台河市管辖。1984年3月,改为红旗乡。行政:红旗乡为城郊乡,全乡总面积4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万亩,是全市蔬菜主要产区之一。乡办工业有砖瓦厂、煤矿等。全乡共辖红卫、红升、阎家沟、红鲜、新村、红光、太河、新起、红新、红胜、红旗、东升、曙光、渔场、副业场、苗圃等16个村。1992年末全乡总人口2.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332人。乡政府驻地红旗村。
7、黑龙江省绥化市红旗乡
自然概况:红旗满族乡位于绥化市区西部三十六公里处。全乡幅员9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6,035亩,设5个行政村,19个自然屯,59个村民组,18,473口人。红旗满族乡处于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土地平坦、土质肥沃、雨量充沛,适宜玉米、大豆、水稻等粮食作物和瓜果、烟麻、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红旗满族乡现已形成了以玉米、大豆、水稻为主的粮食经济,以晚西瓜、晚茄子为主的瓜菜经济,以猪、牛、羊为主畜牧经济,三大经济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全乡粮食总产稳定在3.5万吨,瓜菜总产达到4万吨,畜禽总产时达到1500吨,社会总产值达到1.53亿元,乡村集体经济收入280万元,人民生活水平和乡村经济实力都有了显著提高。特色产业及发展潜力:北林区红旗满族乡是全省闻名的晚西瓜产地,西瓜生产已发展成为全乡的特色产业。全乡晚西瓜年栽培面积5000亩以上,商品量达1.5至上万吨。红旗""沁心牌""西瓜以其品质优、延晚熟、耐贮运、总量足,倍受省内外客商青睐。红旗满族乡党委、政府把发展西瓜产业做为调整经济结构重点项目,要通过增加科技含量、上规模、活流通、搞保鲜、初加工,进一步增加效益,叫响品牌西瓜,乡域内西瓜栽培面积要发展1000亩,商品量达3万吨以上,经济收入1,500万元。同时,要辐射带动乡域外西瓜生产的发展,形成以红旗乡为核心的规模化、特色产业基地,牵动全乡经济的跨跃发展。
荣誉:红旗满族乡是全省闻名的晚西瓜产地,年栽培面积以其品质优、延晚熟、耐贮运、总量足,倍受省内外客商青睐。1998年红旗满族乡被授予全区""西瓜生产第一乡""。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绥兰公路横穿境内,乡村道路四通八达,程控电话、有电视覆盖全乡,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卫生保健居全区先进行列,第三产业蓬勃兴起,金融、保险等部门齐全,为乡域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已撤并:四川省万源市红旗乡
2003年12月,万源市红旗乡撤销,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太平镇。10、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红旗乡
简介:红旗乡位于临洮县北部,距县城60公里,兰州市50公里,总面积209平方公里。辖11个村,59个社,3216户,14356口人。平均海拔为1720米,为全县最低处。红旗自然特点:海拔低、气温高、光照足、水资源丰富。红旗支柱产业:建筑和劳务两大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红旗旅游景点:灵石寺、潮源寺、矛笼峡、吧咪山、洮河入黄河口等景点。特色:红旗乡独特的自然地理和气候特征,孕育了富有特色的农副特产。1.优质葵花全乡葵花种植面积达6000多亩,所产葵花粒大肉多香味浓郁,深受各地广大群众的喜爱。2.优质杏枣由于和杏果产业盛名远扬的东乡县唐汪镇隔河想望,受其影响,全乡包核杏、大结杏、大枣种植面积1000多亩,这些经济林果市场知名度高、声誉良好。3.砂地地膜西瓜在出卜拉、后庄等村种植砂地地膜西瓜1000多亩,西瓜大小适中、色艳瓤沙,品质上乘。4.优质羊肉由于当地自然放养的山羊饲料自然主要以当地独有的野生葱为主,所产羊肉味道鲜美、风味独特。
11、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红旗乡
该乡位于灞桥区西南部浐河川道。东靠白鹿原与狄寨乡接壤,南与长安县马兴乡毗邻,西隔浐河与雁塔区等驾坡乡相望,北与纺织城、席王乡交错相接。总面积26.52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委员会,23个自然村,88个村民小组。8493户,总人口32233人,少数民族有回、蒙、朝鲜、满、黎、苗、维吾尔等共73人。乡政府原驻三殿村,1991年迁纺南路。该乡南北狭长。半引公路纵贯南北,纺南路,咸宁路横穿东西,北有长乐路、西潼公路相通,中与水安路相连。境内有市区5路电车、8路公共汽车和62路、64路东郊客车通行。国棉三、四、五、六厂及水泥制品厂铁路专线从乡政府侧畔经过,交通十分方便。境内有西安电力机械厂、陕西省红旗水泥制品厂等中央、省、市企业。有西安半坡博物馆和荆峪沟风景旅游区。农业以种植为主,主产粮食、蔬菜等。全乡可耕地面积22309亩。1993年粮食总产量487.5万公斤,蔬菜产量3063万公斤,农业总产值1910万元。该乡所属的三殿、湾子、神鹿坊种植的蒜苗,鲜嫩肉厚、味香,享誉古城。种植的佛手瓜1991年上市以来,一直受到省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潜力很大。家庭饲养业有牛、羊、马、驴、骡、猪、兔、蜂、鸡、鸭等。果园面积481亩,栽植苹果、梨、石榴、枣、樱桃、柿子、桃、葡萄等共26084株,年总产量约17.6万公斤。全乡渔业面积11.64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湾子、神鹿坊、三殿、五星、高桥等村的西部浐河滩。水产品产量6.7万公斤。矿产资源、有粘土、沙、天然矿泉水、白土以及型沙。乡上根据白鹿原丰富的粘土资源,因地制宜兴办砖厂17个,主产普砖、多种空心砖以及平板瓦,年产值800万元。开办沙、石挖掘场3个,年产值40万元,天然矿泉水主要蕴藏在向阳沟的黑龙泉、黄龙泉地段,贮量丰富,水质好,含有人体所需的铁、锰、钼、锌、碘、臭氧、硅酸盐等多种微量元素,符合矿泉GB~5749~85标准,该村已办起饮料厂,生产出优质汽水、香槟等饮料,社会效益显著。1993年,有各类企业1615个。其中:乡办22个,村组83个,合作60个,个体1450个。百万产值企业10个,从业人员12125人,年总产值17866万元。工业类型有建材、轻纺、化工、机械加工、冶炼、铸造等20多个行业,产品畅销省内外。商业服务:从南至北,有高桥集镇,三殿供销系统,纺南路商业批发市场等服务网点。该乡有学校13所。其中中学2所,小学11所,有教职工282个,在校小学生4239人,入学率100%,巩固率99%,应届毕业率98%。地处纺南路的西安市灞桥区康复医院是在联合诊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医务人员16人,其中主治医师1人,医师3人,医士5人。内开设有中西医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防疫、计免科等。辅助开设透视、化验、手术等科(室)。新设立的精神病专科,在古城内外享有盛名。医院共有病床40张,观察床10张,年接待患者3.3万人。该乡除康复医院外所辖13个村,村村都有卫生所,共有乡医48人,其中主治医师3人,医士以上17人,乡村医生3人,卫生员15人。乡有文化站,各村有文化活动室。8、云南省宁蒗县红旗乡
沿革:红旗乡镇府驻地位于县城北7公里,海拔2250米,总面积229.50平方公里。人口11674人。辖6个行政村,54个自然村。有汉、彝、摩梭、普米等民族居住。民国时,属宁蒗设治局兴化乡。建国后,1950年称兴化区。1953年改称四区(包都区)。1958年成立红旗公社,1962年改称红旗区,1987年改称红旗乡至今。该乡中部为狭长的河谷地带,东西部为高山区,气候冷凉,主产马铃薯、荞子、燕麦等。河谷地带气候温和,主产稻谷、玉米、小麦等。建国后兴修6条水渠,有效灌溉面积6731亩。基建及社会事业:交通运输,由过去人背马驮发展到现在全乡6个行政村均通公路。文教卫生事业,建国前只有1所小学,学生不到百人,发展到现在有乡办中学1所,小学25所,其中完小8所,在校学生1746名。设有卫生院、电影院、文化站、农技站各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