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镇地图
走马镇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沿革
万州区走马镇,清代至民国初属市郭里九甲,1940年置走马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现代发展
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走马镇也积极推动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走马镇是九龙坡区规划的五个都市后花园镇之一。上邦国际高尔夫社区和“世外桃源”国际会议中心项目落户于此。“走马观花文化旅游节”,已纳入重庆市“一会一节和”重庆春季旅游赏花季的内容之一。在全市规划的十八个组团八个功能区中,走马镇是一个独立的功能区,主要是为组团服务,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度假、商住和金融、文化、物流等产业。以旅游、休闲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已经成为走马镇的支柱产业。下一步,走马镇将以打造“口岸重镇、文化名镇、旅游强镇”为重点,全力打造三大板块。即:以上邦国际高尔夫社区和金马湖、缙云山旅游开发为重点的都市农业板块;以发展城市工业、朝阳产业和物流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板块;以打造历史文化名镇为目标的小城镇建设板块。高度重视走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对外招商引资,打造好走马故事与走马观花文化旅游节等文化旅游精品;加强走马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力度,逐步培育古镇商贸、旅游环境,逐步形成“走马观花、走马古镇、走马故事”等文化旅游品牌。历史文化
青石铺就的古驿道上,清晰的马蹄印随处可见。驿道旁,传统的木梁瓦房鳞次栉比。几人合抱的参天古树下,雕梁画栋的古老戏台旁,字迹斑驳的石碑牌坊边,端坐的老者宁静而安详,似乎仍在静待着那些背驮云南茶叶、巴蜀山货的马帮逶迤而行……。这里有一个雅俗共赏的名字——走马。九龙坡区走马镇位于九龙坡区西部,成渝高速公路路口,西临壁山、南接江津,是重庆主城的西大门,距市区21公里。幅员面积30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155个社,人口20600人。三块招牌传承文化,2005年,走马镇口传文学—民间故事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12月,走马镇被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2009年,走马镇获批“中国曲艺之乡”和重庆市首个“故事创作基地”,获评“重庆市十佳魅力小城镇”;2010年9月,走马镇又被重庆市政府确定为市级中心镇。在全国,同时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曲艺之乡”三块“国字号”招牌的街镇实属罕见。以此为契机,走马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古镇文化立体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化、曲艺文化大众化”的文化兴镇思路。整旧如旧、原汁原味的古镇风貌,是走马历史文化名镇魅力所在,是展示走马文化的平台和窗口。目前,走马镇已完成古镇改造及风貌设计,形成古镇修建性详规,恢复关武庙建筑群,修复古成渝驿道3公里。下一步,将逐步恢复文昌宫、南华宫、万寿宫等建筑群;打造刘家、邓家、孙家大院等院落群;恢复茶馆酒馆、剧院等临街商铺群;恢复古驿道,收集成渝古驿道上的历史遗存和典故,浓缩修建成渝古驿道三街四驿七十二塘口等景观,修建驿道博物馆,配套开发明清时期的商铺、民居,打造驿道文化区。走马民间故事是当地特色文化的核心灵魂和内涵所在。走马镇正在积极筹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展示走马独特的民间文化。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对“走马民间故事”以及重庆乃至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展示与开发。民间曲艺在走马群众基础深厚、活动氛围浓郁。今年,走马镇将成立“走马故事说唱艺术团”,抓好“民间文化特色校园”建设,结合“唱读讲传”活动,举办民间故事大赛,推动民间曲艺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