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电子地图 > 黄山市地图 > 休宁县地图 >
白际乡地图
白际乡相关地区地图: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1970年通过村民投劳,政府资助建设了白际百丈冲水电站(一级开发),装机容量150千瓦,1986年又建设了石壁山水电站(二级开发),装机容量200千瓦,在当时为白际的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当时建设资金不足,施工质量不高,机械设备淘汰不能正常运转,加上经营不善,1996年电站停止发电,厂房闲置,设备报废。为充分利用山区水利资源,2006年8月乡政府与歙县旭翔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恢复白际一、二级电站合同,现已进行前期施工。为适应山区发展需要,1996年架通了高压电,从屯溪阳湖支线沿榆村延伸至白际,使用电得到保障,年用电量达12万度,并于2006年4月实行同网同价。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乡政府就逐步实改水工程,1986年完成结竹营村石壁下组的改水,1994年完成白际村店村组的改水,2000年完成白际村江湾组的改水,特别是2003年至2004年二年间,完成了新屋、严池、团结、胜利、望岭山、结外、结里七个村民组的改水和对已改水的村组饮水设施改造,受益户600户,受益人口2100人,全乡有96%的村民用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信息畅通工程得到实施,随着源白公路的贯通,2004年到2005年间沿公路沿线架设光缆,建立了白际移动基站和严池移动基站,用户达380户,2006年开通程控电话,终端用户92门,其中个体89门,占96.7%,把移动、电信信号接入深山区,彻底解决白际通讯不畅难题。

灾害防治

白际乡98、2002年遭遇两次大洪水,冲毁一座大桥和多处碣坝、护岸,两座房屋因水毁部分倒塌。因新建源白公路和项山公路,山体植被遭到破坏,导致两公路沿线山体多次多处滑坡,幸未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乡政府对洪水和地质灾害的防治非常重视,制定了防洪预案和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并组织落实,及时修复水毁水利设施,对易发、多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的地带进行严密监控,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650男861女789家庭户户数584家庭户总人口(总)1650家庭户男861家庭户女7890-14岁(总)4000-14岁男2170-14岁女18315-64岁(总)106415-64岁男55315-64岁女51165岁及以上(总)18665岁及以上男9165岁及以上女95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623

茶叶经济

白际乡历来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林、茶经济。山区特色主产林茶。其主要产品是商品材、毛竹和传统炒青茶。2001年以来,实施了公益林管护和退耕还林等生态林业工程,发展毛竹,茶叶生产方面,广大农民的观念更新,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着重开发名优茶—毛峰、千岛玉叶,新安源银毫口牌,农民收入得到很大的提高。其2005年度的主要经济指标为:粮食产量242吨,产值27万元;油料15吨,产值4万元;茶叶25吨,产值36万元;商品材550立方米,产值4万元;毛竹3万根,产值24万元;竹笋400吨,产值82万元;生猪40吨,产值41万元;副业45万元;外出务工545人,创收103万元,工业含量低,仅2.4万元。国民经济总产值54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405元,与2002年以前相比,农民收入翻一番。

环境旅游

白际乡四季分明,雨水均匀,温度适宜,气候宜人,青山绿水,生态极佳,景点众多,观赏值高,是生态旅游、度假、避暑的胜地。村庄分布在崇山峻岭之中,森林覆盖面广,天然林、人工林郁郁葱葱,品种数百,有数百年的水口林、春天的山野百花缤纷,争奇斗艳,把整个白际装扮得分外妖娆。群山巍峨挺拔,终年云雾缭绕,水系瀑布成群,挂潢山岩,有百丈冲瀑布、龙井潭瀑布、油煎豆腐瀑布等,还有岭脚山温泉,年平均温度50℃左右。置身于白际山间,山清水澈,心旷神怡,白际的地理位置极佳,前有千岛湖,后有黄山,离这两大世界级景区近在咫尺,开发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将在徽州与淳安之间形成一个旅游带,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通过旅游业的开发,带动餐饮业、工商业的发展,拉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解决一些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加快白际的脱贫致富步伐。旅游发展建设内容:在各瀑布点分别建一座观瀑亭,共3座;开通各景点之间的旅游线路10公里,贯穿于森林景区;在旅游线上建4座亭台、楼阁,供旅客观景、歇息;在温泉景区,建一个浴池和一幢避暑山庄,让旅客欣赏大自然美丽风光之余,尽享温泉浴的快乐。

社会事业

随着白际乡政府的建立,各项配套设置相继健全,各项职能得到发挥,1955年开通白际邮班,1958年建立了乡广播站,开通高音喇叭和农户小广播,1957年建立了乡文化站,1985年建立了电视差转台,转播浙江台节目,至1996年建立卫星接收台,接收发射安徽台卫星节目,2005年建立了白际村有线电视区域网,转播中1、2、4、7、少儿、安徽、湖南、上海、东南、浙江十套节目,终端用户220户,及时传递中央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各类致富信息、丰富了广大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1950年开办白际小学,在上世纪70年代前,曾以自然村设立小学,白际乡政府所在地设立中心小学,自然村设立7所村小。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推行,出生人口减少,以及国家对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出台,逐步合并了村小,现有教师7名,其中代课教师1名,学生数80人,入学率99%,升学率94.3%。中心小学新教学楼已完成土建建工程。投资13万元,于2001年新建了白际乡卫生院,改善了农民的就医条件,现从业医生1人,私营诊所4个,从业医生4人,其中白际村1所1个,项山村2所2个,结竹营村1所1个。1954年建立乡林业站,主管营林生产、林政管理,从2000年以来,承担管理公益林25062亩和退标还林1416亩项目的任务。1956年建立供销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个私经济的发展于1998年转为个体。

建制沿革

1952年建乡,乡址在店村自然村,取名际声乡,据传是取村口百丈冲瀑布飞流直泻发出的涛声之意。1953年迁址新屋自然村,改名白际乡,以地名为乡名。1956年改为人民公社,1982年恢复乡制,辖3个行政村,11个村民组。其中在1972年前为10个村民组生产队,72年项山生产队分两个队(团结、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