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镇地图
白石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强镇、农业稳镇、特色发展”战略,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做足内部文章,注重特色发展,特色产业逐步显现。目前,白石镇已形成“两基地、两产业”发展格局,即轴承配件基地,来料加工基地,畜禽产业和苗木业。如以鑫龙轴承有限公司为主的轴承企业已有7家,年产值达5000万元;来料加工遍布全镇,参与来料加工人数近2000人,年发放来料加工费近300万元;土鸡年饲养量100万羽,出栏数80多万羽;万头养猪场2个,3000头养猪场2个,生猪年饲养规模达3万头;苗木种植企业8家,总面积为2000亩,其中大苗1600亩,小苗400亩,苗木已成为320国道一条亮丽的风景线。此外,钙业、塑料、木制品、砖瓦等行业相继在白石落户,食用菌、羊进一步拓展,规模分别为550万瓶袋和1000只左右,白石镇已成为常山县发展食用菌重点乡镇之一和波尔山羊的种羊繁育基地。基础设施
忠垫公路横穿本镇,半小时可达县城、2小时可达重庆。加密电视入户率50%以上,电信宽带已进入千家万户;农电网改造基本完成。招商引资工作初见成效。已引进了陶瓷工艺、矿石开采、茶叶种植加工等项目。石材加工厂、瓷砖生产、方家河电站、鸡蛋及母鸡深加工、场镇超市等项目正待招商开发。坚持“麻雀招商理念”,实行项目办理全程代理制和“保姆式”服务,努力营造不欺生、与本地人同等待遇的发展环境。人口
2006年末各项指标完成如下:全镇总户数3788户,其中农业户3324户,非农业户464户,总人口13913人,按性别分:男7231人,女6682人,按职业分:农业人口13219人,非农业人口694人,按民族分:白族12832人,傈僳族683人,彝族333人,汉族55人,傣族3人,回族1人。政府干部职工有58人,其中公务员有22人。工业概况
白石镇因地制宜发展乡镇企业,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1年企业总产值3235万元。目前,效益较好的企业有:1、乐昌市永石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公司创建于1996年,装机容量1695千瓦时,年产值150万元。2、乐昌火车站装卸队,创建于1969年,有65名工人,拥有较先进的装卸设备,年装卸量100万吨,年产值110万元。发展规划
一、继续抓好烟叶产业发展。计划2009年烟叶种植面积5000亩,收购烟叶12500担,全镇烟叶产值达900万元以上。上中等烟叶比例达到85%以上,烟叶亩产量达到140-175公斤,烟叶退税为镇财政增收60万元以上,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5万元以上。继续加大镇财政对烟叶生产的扶持力度,办好黄烟示范片工程,扩大示范片工程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引导全镇烟业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二、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步伐。在大力发展我镇“一乡一品”工程的基础上,加快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重点完善好白石水果、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一是种植规模在今年基础上略有增加,2009年辣椒种植面积达到5500亩、西瓜5200亩、增加果树种植2300亩。二是重点对涧水村至坪尾村的老林场一带进行开发,引进资金和现代管理模式,尝试股份制经营承包,农民零风险土地入股,提高果树种植的规模化、合作专业化程度。三是继续做好各类经济作物的示范片开发种植,重点扶持上黄300亩芹菜示范片和水井200亩荷兰豆示范片。四是加大对果农种植技术的培训力度和投入,大步提高果树种植管理水平,大幅提高果树种植经济效益。
——大力发展林业经济。要充分利用本地优势,结合生态保护,大力发展经济林种植,要创新工作思路,深化改革,积极创建白石林业生态镇,积极引进资金,发展林业经济。计划2009年完成当阳经济林8000亩的种植项目,植树造林750亩。
——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抓好生猪的品种改良和山地养鸡增加“三元杂交猪”的饲养比重工作。加强畜牧防疫工作,重点扶持上规模的养殖场,进一步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养殖效益。进一步推广云南昆明昆星农牧开发中心开发的“添加剂”养猪方法,明年内“添加剂”养猪方法占养猪户80%以上。全镇生猪饲养量力争达到15000头,“三鸟”出栏65000只。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水利设施方面。一是做好现有水利设施维护、保养工作,特别对山塘水库的除险加固,加强对东、西圳的维修;二是争取完成修建新田黄烟灌溉水利工程(1.8公里)和改造镇机关片群众食水工程任务;三是要重点解决我镇东落河床问题,刻不容缓。东落河床问题是我镇一大隐患,受2007年的8·20和2008年的6·13洪灾影响,河床再次被抬高了一米多,直接威胁到我镇东落两个村小组700口人的生命安全和河床附近近300亩农田的生产;四是在引导农户充分利用好现有地头水池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农户再建一定数量的蓄水池,增建地头水池100个。
——交通建设方面。进一步改善现有公路质量,对部分路面窄、路况较差的村道进行拓宽、维修。加快乡村公路硬化速度,2009年底,全镇要实现镇通村公路100%和村通自然村公路80%水泥硬化任务。四、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加快农房改造步伐,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按照奔康房改造实施方案,全面加快农房改造步伐,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建新拆旧”政策,改善农民群众居住条件。2009年争取完成150户农房改造。
——大力发展新型燃料能源开发。继续推广沼气能源,2009年进一步扶持沼气池建设,计划再兴建200个沼气池,并逐步普及推广,切实改变我镇燃料能源使用状况,有效缓和能源与森林资源之间的矛盾。
——大力改善农村人口食用水条件,提高农村人口生活质量。进一步加大食水工程的建设力度,在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加大财政投入。2009年将继续解决1000以上农村人口食用水问题。五、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平安白石
——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为改善我镇敬老院孤、寡、残老人的生活条件,加大资金筹集力度,做好规划安排,争取明年完成我镇新敬老院的建设这一民心工程,并投入使用。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加强镇卫生院医疗器械的更新换代,提高医疗队伍整体素质,改善医疗环境;支持农村卫生站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卫生站的看病能力和医疗水平;切实做好基本医疗、妇幼保健、农村合作医疗等各项工作;加强对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和预防工作。
——切实做好人口与计划生工作。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队伍建设;加快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重心下移,推进村级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保持低生育水平,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重点解决性别比偏高问题,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引导,确保人口结构、性别比例有明显降低。
——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深入开展普法教育,着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大力推进依法治镇和以德治镇进程。严厉打击“双抢两盗”、“黄赌毒”和“六合彩”等各类违法活动和刑事犯罪,逐步提高社会治安控制能力,营造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环境。加大信访工作力度,防止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积级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确保社会稳定。
——加强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工作,强化监督,彻底清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严格控制雷管、炸药的使用,坚决禁止无证非法采石、采矿、开办加油站等。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抓好文明村(户)的跟踪管理的同时,继续搞好文明创建活动,切实搞好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倡导新风尚,移风易俗,推陈出新。努力创建小康文明村活动,加强全镇社会的诚信建设,全面提升公民的现代文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