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电子地图 > 揭阳市地图 > 揭东县地图 >
白塔镇地图
白塔镇相关地区地图:

4.河北省沙河市白塔镇

概况:白塔镇地处沙河市中部丘陵区,镇区位于邢峰公路和南石公路的交汇处,是邯邢矿区北部和沙河市中西部的交通中心.镇域面积83平方公里,辖34个行政村,8850户,5.8万人,耕地面积3570公顷.白塔镇地下资源丰富,国家投资兴建的章村煤矿、显德汪煤矿均在镇辖区内,已形成冶金、煤炭、建材、制药、化工、商贸、养殖七大骨干行业。镇建成区面积3.3平方公里,镇区人口1.35万人,外来务工人员8500人。
沿革:1953年置白塔乡,1961年改公社,1963年改乡,1985年建镇。辖白塔、西郝、中关、下关、夭生、章村、温窑、下元、朱金紫、南金紫、王金紫、养儿河、权村、浅井、塔子峪、贾庄、樊下曹、林下曹、王下曹、秦庄、新村、白涧、显德汪、温庄、窑坡、栾卸、南王窑、东下河34个行政村。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对小城镇建设特别重视,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全镇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以建设“服务矿山企业和沙河市中西部乡村,辐射邻县的工商重镇”为发展目标,重建设,重投资,重管理,重绿化,已累计完成城建建设投资5.4亿元,其中投资2.3亿元的栾卸村“恒利庄园”被列入全国17个村镇住宅示范小区之一。2002年获“河北人居环境奖”,2003年10月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白塔镇先后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500家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省级精神文明示范区和省级重点镇。白塔镇地下蕴藏有丰富的镁、铁、铜等矿藏,3家国有企业章村煤矿、显德汪煤矿、咏宁水泥厂均位于镇辖区内,形成了冶金、煤炭及煤电一体化、建材、纺织印染、制药、化工、商贸、养殖八大骨干行业,是晋、冀、鲁东西走向经济轴线上重要的工商重镇,是邢台经济隆起带——“百里产业经济带”上最重要的工业强镇,2006年全镇实现总产值54.8亿元,财政收入1.9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98元。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全镇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明确了“实施沿海战略,新型工业突破”为核心的系列举措,形成围绕优势产业抓经济,利用区位优势抓建设,以人为本抓环境的发展模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先后被评为全国千强镇、全国500家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重点镇、省级精神文明示范区和河北省、邢台市重点镇。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依托优势,加大项目投入,打造经济强镇。,当前白塔镇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优势大于困难,机遇多于挑战,几年来通过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实施项目建设带动战略,使白塔镇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一是在坚持以项目建设统揽经济工作全局的基础上,拼命上工业,将白塔打造成为一流的经济强镇、工业重镇、能源城镇。按照国家产业政策,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高站位、高起点谋划了一批能够促进产业提升层次、企业提升本质、产品提高竞争力的好项目、大项目,并在争创全国驰名商标和知名品牌上取得新突破。按照大企业大集团支撑战略要求,重点谋划恒利集团、海生集团、安仁集团等8个投资亿元以上的技改项目和新上项目,使全镇经济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继续实施“3510”工程。“3”就是“三个工业园区”即:金马岭工业园区、恒利工业园区和张下曹经济开发区;“5”就是“5个工业基地”即:医药加工基地、建材水泥基地、基础原材料深加工基地、纺织服装基地、煤电一体化基地;“10”就是“10个重点项目”即:投资1.1亿元海生发电厂项目、投资3500万元海生纺织二期工程、投资300万元海生变电站项目;投资8600万元恒利铁矿整改项目;投资4800万恒荣铁矿整改项目;投资4000万元铁马铁矿项目;投资1700万元生源煤矿综合改造项目;投资1.5亿元的中关铁矿二期工程;投资120万元的王窑东矿区300万吨铁精粉项目等。二是切实加大加快金马岭工业园区的建设步伐,完善基础设施,实现路、水、电、气、通讯等七通一平,满足企业入园区需求,为项目建设提供有效的载体,为更多的商户入住园区奠定良好的基础,使之建设成为沙河市,乃至邢台市的一流园区。
二、科学规划,加强城镇建设管理,打造精品城镇。,2006年6月白塔镇投资50万元聘请上海复旦大学规划设计院对《白塔镇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把白塔镇作为沙河市副中心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同时把金马岭工业园区定位于承接地下矿业向地上产业转换的重大工业项目布局区,成为现代化园林式城镇新区。按照“一路一河一公园”,“两区四片一小区”建设规划思路,使城镇建设一年大变样,二年见成效,三年城区面积和人口翻一番;同时深入开展镇容镇貌的治理整顿,突出打好城镇环境治理攻坚战,强化群众的城镇意识,规范人们行为,营造城镇管理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使镇区面貌有了明显改观,不断提高城镇品位和综合承载能力。
三、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提高农民收入,打造和谐城镇。:城镇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收入,所以白塔镇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紧紧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突破口,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逐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一村一策。一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优质粮、小杂粮的种植和苹经济果林作为农业特色园区,根据土壤性质种植中药材,形成以栾卸恒利山庄万亩银杏园为中心的中药材基地,提高土地利用价值。二是对交通条件差、相对偏远,有耕地的农村改变以往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农民进行蔬菜、药材等种植,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使农业产业结构多元化,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和城乡和谐快速发展。
四、加强基础建设,提升城镇功能,打造城镇经济发展新平台。,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我们始终把居民普遍关心的居住环境、道路、供水、排污等热点、难点问题作为重点,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思路,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3年来,共完成城建投资5.8亿元,投资1.6亿元的恒利国际中学已面向全国招生,且社会反应十分良好;新建煤砰石发电厂4座,年发电能力41000万千瓦时,极大缓解我镇工农业用电的压力;投资120万元的镇文化中心全面建成,功能设施齐全,为全镇人民提供了休闲娱乐提升文化品位的场所,同时加大环境绿化力度,使全镇绿化覆盖率达到27%,人均公共绿地3.8平方米。在不断完善中心镇区建设的基础上,以点带面,加大周边乡村的建设力度,不断扩大城镇辐射力和带动力。投资2.3亿元恒利庄园全面建成,恒利庄园山清水秀,环境宜人,四周是郁郁葱葱万亩银杏生态林,是全国17个村镇住宅示范小区之一,并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措施。,我镇将按照“城乡统筹、创新机制、强化管理”的发展思路,转变职能,加大投入,努力把我镇建设成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农副产品流通的“集散地”,农民走向市场的“桥头堡”。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镇区人口控制在9万人左右,镇建城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全镇社会总产值达到428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6亿元以上。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工业、商业、金融、交通、科技、文化等一系列产业全面进步,成为辐射带动周边200平方公里范围内广大农村繁荣发展的“明星镇”。一是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培育发展优势产业。制定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改进融资方式,激活民间资本,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到我镇投资兴企和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培育壮大我镇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二是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生态环境。按照“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并重”的思路,加快住宅小区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完善镇区内路网建设,以恒利万亩银杏林为基地,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服务,致力把白塔打造成为“沿海强省中的新型产业基地,河北南厢东出西联的重要枢纽,冀南生态旅游名镇”。

2.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白塔镇

白塔镇系粤东重镇,位于潮汕平原的揭阳市揭东县西部各镇中心,地处揭东、揭西、丰顺、普宁三县一市交界处。省道“揭陆公路”横贯镇中心,“揭丰公路”、“白洪公路”、“白棉公路”在境内与“揭陆公路”汇接。全镇辖1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人口91946人,总面积6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359亩,山地面积23035亩。近年来,白搭镇委、镇政府领导班子高瞻远瞩,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坚持贸、工、农齐发展,积极实施“工业兴镇,实业富镇”、“科教兴镇”发展战略,促进全镇农村经济上新台阶。由于实绩突出,镇连年来被市、县评为“五好镇党委”、“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近几年,全镇共投资2亿多元,兴建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精心规划编制了《白塔镇镇区总体规划》,实行有序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目前已建成镇区面积5.2平方公里;在全县率先实现镇村道路水泥化;建成中心市场和农贸专业市场,配套水龙、排污等设施,其中,占地45亩的农贸专业市场,是揭东乃至全市最大的淡水鱼批发市场,商贸活跃,周边县、镇商贩到此批发鱼货;建成装机容量5万门程控电话的电信大楼,开通程控电话、数字移动电话基站;建成日供水1.5万吨的镇自来水厂及沿途乡村二、三级管网,全镇近一半人口饮上卫生洁净自来水;建成供电所,投资近1000万元全面改造农村高低压电网,并对原35千伏变电站进行扩容,l10千伏输变电站已建成投入使用。在大搞基础设施和精神文明硬件设施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广泛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和创建文明单位、文明户等各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社会风气、社会环境的同时,镇委、镇政府始终把经济建设摆在主战场位置来抓。一方面,通过制订实施《关于加快工业区发展的若干优惠措施》、《关于鼓励招商引进、兴办工业的奖励办法》、《关于对企业实行归口收费的通知》等一系列优惠措施,扶持发展现有企业和让利招商,大搞招商引资,促进全镇企业蓬勃发展。目前,全镇拥有大小工业企业200多家,形成食品饲料、服装毛织、五金注塑三大支柱行业。涌现出了永明工艺服装公司、骏兴毛织厂、华兴针织厂、永兴面粉厂、瑞鹏食品工业公司、汕塔饲料厂、国粤不锈钢型材公司,广塔实业有限公司、广通PVC管件厂等一大批固定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集团)。为扩大招商引资,加快工业群体建设,促进工业发展上新台阶,2004年初,白塔镇党委,政府经过实地踏堪分析和多方论证,结合新一轮中心镇的总体规划,从交通、供水、供电、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在镇区西北部曼头山新开辟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业园--红塔工业园。园区长期规划面积2000亩,中期规划1000亩,首期开发300亩,聘请湖南湘潭规划设计对园区进行整体规划院,实行封闭式管理。园区按照“政府服务,企业投资,合法经营,按章纳税,定向扶持,盈亏自负”的模式进行开发。实施借力发展策略。现有2家投资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自带技术、资金在园区内落户投产。进一步从用地、用水、用电、税费、资金、信息、服务、治安等方面为企业发展创造优越的软硬环境。另一方面,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在增加农业投入,大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致力发展水果、水产“二水”生产,促进“二水”基地为主的“三高”农业基地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目前,建成鱼池基地10100亩,放养甲鱼、鳗鱼等高中值鱼比例逐年提高;建成“古山二号”龙眼基地16000亩,橄榄、荔枝基地4500亩,竹笋基地1800亩,并积极创办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提高土地创值率和农副产品附加值。由于交通便利,企业众多,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市场配套,且自塔市场历史以来就有“揭阳四大墟镇”的美誉,因此,商贸活跃,市场辐射带动作用越来越大,带动全镇和周边地区的发展。

3.山东省昌乐县白塔镇

白塔镇,隶属山东省昌乐县,位于山东半岛内陆,下辖29个行政村,人口愈万,境内主要经济作物是芋头、西瓜、花生等,是昌乐县最大的芋头供应基地,产品远销全国。邮编:262424,历史沿革,白塔原是临朐县的辖区,1996年6月28日,撤销临朐县白塔乡,设立昌乐县白塔镇,将原白塔乡所属的刘家沟、西寺后、东寺后、窝铺、白塔、史家沟、北段、山坡西沟、克家洼、卧牛石官庄、魏家沟、后河野、西前韩、南高家庄、山坡、西后韩、董家庄、栗行、建新、前河野、洛村、赵庄、孙家沟、北洋河、南洋河、大沟、闫家河、黄冢坡等28个村和临朐县大关镇的池子村划归白塔镇管辖,镇人民政府驻原白塔乡人民政府驻地;将原白塔乡所属的庞家河、西双山河、东双山河、李家沟、王家沟、大高家庄等6个村划归临朐县辛寨镇管辖,邬家官庄划归临朐县柳山镇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