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电子地图 >
揭阳市地图
揭阳市相关地区地图:

友好城市

泰国南邦市:泰国北部城市,南邦府首府,位于汪河左岸,清迈东南部。人口4.23万(1980)

人文习俗

揭阳地灵人杰,历代贤达志士辈出。宋代高士吴复古、明朝尚书翁万达、郭之奇、黄奇遇,清代杨世达、武状元林德庸、直隶总督郑大进,太平天国名将林凤祥、罗大纲,抗日名将翁照垣等均系揭阳籍名臣重将。另外有明代大儒薛侃,清末岭南大诗人曾习经,民国著名学者许地山(落花生),现代大学者洪子诚。境内居民主要是潮、客两众,民俗独特,民情奇趣成了浓郁而富有特色的潮州文化和客家文化。广东菜三大菜系中的潮州菜,其烹饪极具岭南饮食文化特点: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刀工精巧,焖、炖、煎、炊、炒、清、淋、焗齐备,清而不淡,鲜而不腥,郁而不腻,色、香、味、美俱全。揭阳菜以烹饪海鲜见长,汤菜、甜菜、素菜也各具特色,海鲜类如:生炊龙虾、鸳鸯膏蟹、红焖鱼翅,皆以新鲜海族为原料,清鲜甜美;清邺乌耳鳗、清汤蟹丸等汤菜,清纯鲜美、原汁原味。甜菜类如:绉纱莲蓉、金瓜芋泥等,甜腻相宜甘香可口,还有素菜名品如后菇芥菜、护国菜等,素菜荤做、香烂软滑、素而不斋,是广东素菜类的代表。揭阳菜除了注重刀工、拼砌精巧、造型赏心悦目外,还很讲究调味,每菜必配相应酱料佐食。此外,民间点心、小食品种繁多,用料讲究制作精细,乡土风味浓厚,属全国点心八大派系的潮州流派。民间艺术方面,则有石雕、潮州木雕、剪纸、嵌瓷、潮剧、潮州音乐和舞狮最为著名,多姿多彩,琳琅满目。

揭阳特产

乒乓粿:也称槟醅粿,是揭阳的传统小吃。由于潮汕话发音上的相近,潮汕民众大致称为“乒乓粿”。作为相传南宋末年,战乱四起,民不聊生,揭阳从民为抵御饥饿,用鼠曲草混合糯米碾成糯粉,制成粿品充饥。因为鼠曲草有一种特殊的香味,所以做出来的食品深受人们喜爱。后来,人们又用这种粉擀成皮,用爆米粉做馅,制成了独具风味的槟醅粿。1997年,被认定为全国首批“中华名小吃”。
蚝烙:蚝烙是揭阳久负盛名的传统小吃,它以海产品“蚝”(即牡蛎)为主要原料,加上适量的生粉和黄花,加水拌匀,然后用慢为煎烙而成。它既可作小吃,也可入宴席。据说还有明目、暖胃的作用。吃时蘸点儿鱼露,味道更佳。
揭西擂茶:揭阳的客家人素有煮擂茶的习俗,分为“净茶”、“菜茶”、“饭茶”、“米骨茶”和“烳米茶”等,春节期间,有配于小吃“米呈”的“米呈茶”,还有正月初七的“七样菜茶”和正月十五元霄节的“十五样菜茶”。夏秋季节,天气酷暑,人们劳作之后,经常不大想吃饭,往往以擂茶为午餐。中午时候,客人来访,主人家必定要煮擂菜招待。揭西擂茶既可作主食品,又可作饮品,还可作药饮,十分神奇。具有咸、香、甜、苦、甘等多种味道,喝之觉得喉咙清爽,荡气回肠,别有一番韵味。
埔田笋粿:埔田(和云路赵埔村)是竹笋之乡,潮汕地区粿条做工精细,两者融合一起,就是有名的埔田笋粿。
其它:侣云寺连理秋枫、奎地乌叶荔枝、邹堂青皮梨、华清竹笋、狮头油甘、潮州柑、竹蔗、高埔育梅、惠来菠萝、橄榄、永华茗茶、潮汕功夫茶、揭阳乒乓粿、揭阳酱油、新亨菜脯、新亨糖葱、咸菜、炮台南糖、棉湖瓜丁、河婆细粄、坪上青梅、五经富姜糖、线面、油炸豆干、豆酱、榕湖牌味精、红心胳皮蕉、珍珠糯米团、红焖猪脚、靖海鲍鱼。

历任领导人

市委书记:陈燕发(1992.03—1993.10):1930年10月出生,广东揭阳人,陈喜臣(1993.10—1998.05):1943年3月出生,广东潮州人,江东海(1998.05—2000.09):1945年1月出生,广东清远人,林木声(2000.09—2004.01):1956年4月出生,广东汕头人,李本钧(2004.01—2004.10):1952年6月出生,广东台山人,万庆良(2004.10—2008.02):1964年2月出生,广东五华人,陈弘平(2008.02—):1954年9月出生,广东揭阳人
揭阳市长:陈喜臣(1992.10—1993.10):1943年3月出生,广东潮州人,江东海(1993.10—1998.05):1945年1月出生,广东清远人,林木声(1998.06—2000.10):1956年4月出生,广东汕头人,唐豪(2000.11—2003.04):1953年10月出生,广东化州人,万庆良(2003.04—2004.09):1964年2月出生,广东五华人,陈弘平(2004.10—2008.02):1954年9月出生,广东揭阳人,陈奕威(2008.03—):1962年4月出生,广东潮安人

揭阳名人

杨遵仪:地层古生物学家。广东揭阳市揭东人,温家宝在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构造专业学习时的导师。1908年10月7日(农历戊申年九月十三日)生于广东揭阳,于2009年9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并留校任教。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资助的留美研究生。1936年进入美国耶鲁大学研究生院,在地质学家C.O.Dunbar教授的指导下习功地层学及古生物学.于1939年获理学博士学位,并以优异的成绩获美国SigmaXi科学荣誉学会会员称号。同年回到祖国,先后任中山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及两广地质调查所所长等职。1946年回清华大学地质系任教授。1939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对无脊椎古生物的门类有深入研究,尤其是对腕足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的研究造诣颇深。组织领导了对古生代与中生代之间生物绝灭事件的成因、二叠系与三叠系界线及其上下矿产形成规律的研究,并选择中国南方三个二叠-三叠系界线剖面作为国际候选层型,从而推动了这一研究的深入开展。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杨遵仪转任北京地质学院教授。先后担任地质学院的副总务长、专修科主任,水文系、石油系、普查系和地质系主任等职。曾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市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以及《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地质学报》、《古生物学报》等专业学术期刊的主编、副主编或编委。还担任过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冈瓦纳分会以及其他一些国际地质学术组织的负责人。1980年杨遵仪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1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并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庄世平:1911年出生于广东省普宁县果陇村(今属广东省普宁市),早在1949年就在香港创办南洋商业银行,第二年创办澳门南通银行。然而靠着他的审时度势、对经济、金融的广博知识以及不懈努力,他在香港这个经济社会中,渐渐拥有了巨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南洋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也在70年代一跃而成为香港中银系统的第二位。从1959年起,历任第二至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2007年4月浦东中学新建体育馆命名为“世平楼”,纪念校友庄世平。庄世平的生平拍摄成电视纪录片,在揭阳广播电视台播出。
孙淑伟:揭阳人,国家跳水运动员。1992年在巴塞罗那第25届奥运会上夺得跳台金牌,创中国在奥运跳水史上男子第一枚金牌纪录;也是我国第一位在世界大赛上获“三连冠”的男子跳台跳水选手。其中1990年当选为全国最佳跳水运动员;1991年被评为世界最佳男子跳台跳水运动员,成为《游泳世界》杂志历年来选出的最年轻的男子最佳运动员;1993年评为中国十佳运动员。退役后,孙淑伟本打算先完成中山大学的学业。国家队领队周继红却“破格”将他召回国家队,不是再当学生,而是执教鞭,给从各省上来集训的新人当教练。
傅海峰:籍贯:广东揭阳市惠来生日:1983.8.23,身高:1.83米,体重:70公斤,项目:国家队羽毛球运动员,傅海峰是揭阳人的骄傲,是揭阳下一代的榜样。04雅典奥运08北京奥运双双得冠。傅海峰左手握拍,1998年进入省队,2002年之前都一直是男单选手。2002上半年,为了出征全国锦标赛,缺少男双的广东队让19岁的他改打男双,经过短短几个月的训练,傅海峰便和搭档夺得全国亚军,随即被国家队看中,入选国家队。傅海峰与蔡赟的技术特点有明显的互补性,蔡赟网前技术精湛,可为傅海峰制造进攻机会;身高1米83米且弹跳出色的傅海峰的后场攻击力在国家队中数一数二。
许银川:1975年8月出生,广东揭阳市惠来人。“被誉为当今中国象棋之王”中国象棋特级国际大师。许银川五岁开始学棋。师从全国著名象棋教练章汉强,12岁调入广东棋队。现任广东省象棋队运动员。1988年许银川获全国少年冠军,1989、1993、1999、2000年广东省队获全国团体冠军主力队员。广东队获2000年全国体育大会象棋团体赛冠军,许银川是主力队员之一。1991、1997年许银川获全国个人赛第三名,1993年、1996年、1998年、2001年、2006年、2009年六次获全国冠军,1995、2000年获全国亚军,是1989、1993、1999、2000、2001、2002年六届全国团体冠军广东队及2004年“将军杯”、2006年“启新高尔夫杯”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冠军广东队主力,2003年首届象甲联赛中许银川获得最高胜率奖。许银川三次获得“五羊杯”冠军,2007年1月许银川再获第27届五羊杯冠军。1994年首届“高科技杯”冠军,1995年第六届“银荔杯”全国象棋冠军赛获得冠军、第一、二届“嘉丰房地产杯”王位赛冠军,同年许银川在“阿信杯”第五届棋王挑战赛中夺魁,获得挑战权。许银川是第七、八、九届亚洲杯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队员,1995年第七届亚洲名手赛冠军,1999年和2003年分别获得第六届、第八届世界象棋锦标赛个人冠军,2001年获得BGN世界象棋挑战赛冠军。2005年获得威凯房地产杯全国象棋排名赛冠军、世界象棋大师赛冠军。2007年11月,许银川又获得第10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冠军、第2届亚洲室内运动会象棋个人赛冠军。2007年12月,当选第六届“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许银川是继赵国荣、吕钦之后第三位集世界、亚洲、全国冠军于一身的“全冠王”。许银川有“少年姜太公”之称谓。2010年1月在上海卢湾体育馆以2比1的总比分击败洪智,夺得2009年中国象棋年终总决赛冠军,独揽50万人民币大奖!现任广东省象棋队运动员。
郑佳欣:祖籍广东揭阳市惠来,16岁开始从事广告模特工作,1996年就读于电影学院表演系,曾经主演和参演了十多部电视及电影,包括《小李飞刀》《梦醒五棵柳》、《少年张三丰》、《低头不见抬头见》、《古宅魅影》等。郑佳欣就读于电影学院表演系,其同学中有赵薇、陈坤、何琳、黄晓明等。郑佳欣曾经主演和参演了十多部电视及电影。在古龙笔下的《小李飞刀》中,她扮演的武林第一美女林仙儿被观众认可,且一路走红。在中央八套播出的《钦差大臣》中,她又扮演昆曲名旦胭脂。虽然这是一部正剧,女演员在里面的戏份不多,但郑佳欣扮演的胭脂一出场,就让人眼前一亮,为这部严肃的正剧增色不少。

投资环境

一、市区新城区,市区新城区位于市区莲花大道以东的渔湖半岛,粤东“黄金水道”之称的榕江南北河交汇盘绕,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水陆交通便捷,区域内道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特别是引资30亿元建设市区城市设防综合工程及配套市政设施正在加紧推广,揭阳文化中心、环岛堤围29公里“金腰带”五千年中华历史文化景观长廊、市区污水处理厂等重大项目计划2008年9月底前完成,新城区的投资环境将进一步优化。目前,新城区规划占地面积50平方公里,计划引资200亿美元,按照“打造精品城区、建设山水城市”的思路开发建设,力争成为潮汕北部都市圈的重要战略地区,成为极具活力和广阔前景的现代新兴城市。二、空港经济区,地处潮汕三市“金三角”的揭东县登岗镇、炮台镇、地都镇三镇交界,东邻汕头市,北接潮州市,西靠揭阳市区,延伸区包括曲溪、玉窖、云路等镇(街),占地面积190平方公里,可开发土地60平方公里。初步计划设置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保税区、物流仓储和商业服务5个功能区。三、大南海(国际)石化综合工业园,位于惠来县东南端近海区域,规划占地面积72平方公里,是汕潮揭石化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列入广东省“十一五”重点发展的石化基地。该区具备水陆交通便利、港口条件优越、水电供应充足等三大投资优势,规划港口仓储区、核心石化发展区、中心公园、服务中心、精细化工区和远景工业发展区等功能区。四、揭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揭东县与揭西县交界处,以卅领国营农场为中心,距揭阳市区约18公里,距揭普高速公路出入口约14公里,距国道206线约19公里,总面积约66。7平方公里。整个开发区域均为未开发利用的丘陵山地,土地资源丰富;周边有龙颈水库电厂、大北山水库电厂以及供水能力10万吨/日的自来水厂,水电资源十分丰富。该区将重点发展机械制造、IT硬件、生物制药、不锈钢、新材料及节能与环保产业。五、揭阳大南山工业区,位于大南山华侨管理区,占地面积6.2平方公里。具有四方面投资优势;1.水陆交通便捷。距国道324线3公里,深汕高速公路隆江出入口6公里、揭普惠高速公路葵潭出入口10公里,距甲子港15公里。2.生态环境良好。地处丘陵地带,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宜人。3.土地资源充足。工业区土地全部属国有土地,绝大部分为山坡地(非耕地);工业区内的林业用地已变更为非林用地,全部可供开发利用。4.基础设施完善。建有小型火力发电厂1座,供水能力1000吨/日的自来水厂1座,固定电话、宽带上网、移动通信覆盖全区。
能源资源:全市建成220千伏变电站5座、110千伏变电站31座、风能电厂2座,基本形成以220千伏输变电线路为骨干、110千伏线路为配套的供电网络。计划总投资400多亿元的惠来电厂1号机组顺利投产,2号机组即将投产,3、4号机组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计划投资100多亿美元的乌屿大型核电厂已完成关键性地震地质调查,进入项目初可研阶段;计划投资600多亿元的LNG接收站已成立合资公司,着手建设5个卫星站;500千伏榕江和220千伏紫峰、铁山等变电站工程正在抓紧建设。
重要项目:一、惠来电厂,惠来电厂项目是由广东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新建电源项目,总体规划建设2×60+6×100万千瓦机组,总计划投资400亿元。2007年2月,该厂1号机组正式投产,年发电量将达30亿千瓦时,年产值近10亿元,年税收将达2亿元。惠来电厂2号机组也将于2007年6月底投入商业运行。3、4号机组目前正抓紧推进前期各项工作。二、潮汕民用机场,潮汕民用机场位于揭阳市揭东县登岗镇与炮台镇交界处,是潮汕三市的中心,距离潮汕三市市区各为20公里左右。整个机场建设预计投资额超过40亿元。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广东省“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预计2011年底投入使用。三、揭阳市区城市设防综合工程,揭阳市委、市政府于2004年作出引资30亿元建设城市设防综合工程及配套市政设施的决定。工程项目共106个,涵盖防洪、交通、绿化、环保、文化等项目,主要内容是榕城及渔湖堤围(44.92公里),沿堤围道路及绿化带(39.8公里),市区主干道整修改造等项目。整个综合工程将依据“两河四岸”景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需要,把堤围建设和市政建设、生态建设、环保建设、旅游建设、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开发揭阳水文化,打造揭阳的山水城市。四、液化天然石油气LNG项目,计划总投资600多亿元,已经和中海油签订了框架协议,力争今年底完成可行性研究和各项专项评估。成立中海油石油揭阳城市燃气和能源合营公司,计划于2007年底前在揭阳先行建设两至三座LNG卫星站以启动揭阳工作。五、揭阳(惠来)石化综合工业项目,位于惠来县东南端近海区域,占地面积30平方公里,是汕潮揭石化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列为广东省“十一五”重点发展的石化基地。该区规划有港口仓储区、核心石化发展区、中心公园、服务中心、精细化工区和远景工业发展区等功能区。总计划投资300多亿美元,已与新加坡和邦集团签订了协议,前期工作正在抓紧开展。
市政建设:先后建成榕江、榕东、梅东、环市北河大桥等桥梁4座,市政道路从建市初的11条16.2公里增加至103条124公里,市区绿化覆盖率32.24%,人均占有绿地面积5.05平方米。50平方公里新城区总体规划基本完成,正在抓紧招商开发建设。引资30亿元建设市区城市设防综合工程及配套市政设施加快推进,黄岐山森林公园、榕江大型音乐喷泉等建成投入使用,市垃圾处理场首期工程建设和临江北路、黄岐山大道改造基本完成。旧城改造稳步实施,市区建成区面积从建市前7.8平方公里扩展至36平方公里,市区规划区181平方公里正在掀起建设热潮,揭阳作为新兴中等城市已初具规模。
经济开发:揭阳试验区是一个年轻而充满魅力的工业港区。于1992年8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行使市级经济管理和审批权限,下辖渔湖镇和溪南、凤美、京冈三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0.5万人,面积44.22平方公里。2003年初,被省政府批准列为揭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揭阳试验区地处粤东潮汕平原中部,揭阳市区东南部渔湖半岛,与汕头市中心相距20公里,与潮州市相距30公里,水陆交通便捷,现有多条公路干道直达揭阳市区、206国道、揭阳火车站和正在筹建的潮汕民用机场,榕江南北河三面一环绕,5000吨级货轮可直接靠岸作业,区域完整,地势平坦,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广阔的经济腹地。揭阳试验区设立以来,经济发展速度迅猛,交通、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新区建设初具规模,形成五金电器、石英钟、模具、塑料制品、化工、食品饮料、皮革、造纸等地方特色的产业,成为揭阳市对外开放的重要阵地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观光旅游

揭阳是粤东古邑,见诸史载已有2200多年。市域内旅游资源丰富,史、岭、江、海各扬其胜,拥有闻名遗迹的山海胜景,情韵独持的园田风光,风格迥异的寺庙古迹,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四季名花佳果飘香,人杰地灵,名人辈出,轶事广传,素有“海滨邹鲁”、“国画之乡”、“小戏之乡”、“水果之乡”、“著名侨乡”之美誉。市区榕城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惯来被誉为“水上莲花”。揭阳倚山濒海,山川毓秀,名胜古迹甚多,主要旅游景点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榕城、揭阳学宫、双峰寺、黄歧山风景区、桂竹园风景区;惠来金海湾植物园、神泉海角甘泉和海市蜃楼、百花峰、铭湖岩。其中揭西县是更是奇山秀水,富有大洋度假村、京明温泉度假村、黄满磜瀑布群、广德庵洞天、百潭谷胜地、钱坑石灵寺风景区、龙潭飞瀑、霖田祖庙等著名景点。近年来,揭阳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发展,经几年的奋斗开拓,全市现已形成“一线九区”旅游总体格局。“一线”就是榕江水上游览线。“九区”即黄歧山名胜风景区、榕城仙桥桂竹园岩游览区、揭东金狮旅游区、揭西大洋旅游度假区、惠来南海海滨浴场度假区、惠来粤东金海湾植物园俱乐部、普侨区永华果林旅游村、揭东埔田生态农业旅游区。“一线九区”加上原具有一定规模的70多处景点,将形成揭阳的旅游系列产品,并逐步形成以市区为轴心,向全市各地辐射,连接潮州、汕头、梅州、汕尾的大旅游网络。全市旅游初具规模。已发展成为可供广大市民游玩、观光、休闲、登高、避暑、度假的好去处。揭阳八景是原揭阳县最为历史悠久的景色风貌。
黄岐夕翠:黄岐山在榕城东北八里,以山土色黄,故名。黄岐山成东西走向,绵亘十余里,主峰高近300米。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于此,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此处山上林木葱茏,磴径盘曲,风景秀丽,有明代的古塔和月容墓,半山亭、侣云庵竺冈岩、卧云洞。还有宋代文彩卓著的学者陈希伋读书处等古迹,以及历代名人游客留下的石刻墨迹。登上黄岐山,俯瞰榕江,如彩练萦绕,远眺村落,尽收眼底。看红日西沉、百鸟归巢,牛羊下山;听牧笛横吹,山僧木鱼,萦绕丛林。黄岐夕翠美,游人意忘返。故前人有《岐岭钟声》诗云:“寺隐深林锁暮烟,寒钟初动月娟娟,乍疑潮岸敲金石,欲谱梵音入管弦。青嶂望中闻鸟噪,白云堆里有僧传,焚香坐久浑无寐,一百八声霜蒲天。”每逢正月既望,重阳佳节,游人踏青览胜,红男绿女,登高怀古,络绎不绝,乃郊游之佳境。黄岐山是揭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象征。近年,由于政府大力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等,修建亭台庙宇,铺设石路,改造山貌,美化环境,以使其成为一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
樵楼晓角:谯楼原在县衙前院,用以击鼓报更及吹角司晨,明代天启元年(一六二一年)建进贤门之后,改移于进贤门城楼。进贤门楼分三层,下层为瓮城门,中层为城楼,上层为琉璃亭阁,四面配以花窗活牖,朱漆画栏,壮丽堂皇,为榕城五门之冠。该城楼职司报晓,每当晨曦初现,报晓号声随风悠荡,驱散晨雾,迎来朝晖,故称“谯楼晓角”。1937年修建环城马路,城墙拆除,独留此门,作为东面进城门户。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进贤门已失去“门”的意义,而成为街心花园的一部分。谯楼犹存,但成为历史古迹。建国后,由于周边建筑地坪不断增高,原城墙近三分之一被埋于地下,加上年久失修,整座城楼内外形貌受损严重,已难觅古八景风韵。近数十年来,曾多次进行修葺,恢复原貌,栽花植树,荷池喷水,使古楼重焕新姿。并常于楼上开展书画艺术展览和文娱活动,成为民众逸游小憩之处。进学考试者和旅游者多以走过此门为吉利。旅游者多在此候车。
双溪明月:双溪明月一景,在炮台镇东面,榕江南、北河合流出海处。据清人《韩江闻见录》载:“揭阳双溪之合流也,中秋夕,潮汛涨,月出桑浦石黾之尖,可于合流处得双月影,亦一奇也。”该处江面开阔,每逢月明之夜,泛舟游此,夜景陶人,故清代庠生卓伯先有“南溪水接北溪流,影落银蟾缟夜秋,我欲弄潮吹玉笛,徘徊如泛海中洲”的诗句。郭之奇在《两溪明月》中也有“长忆元晖如练语,更添月意作江情”之句。明代天启年间,为防倭寇侵犯,于此处填下巨石七堆,以阻倭船入侵,名为七星石。
玉窖乔榕:玉窖即北窖桥。初建于宋末,明代修城时,改建为三孔石拱桥,并设开关,形成水上城门。清又改建成单孔拱桥。桥之靠河处,有二株大榕树,盘根交错,蓊郁繁荫,状如华盖,气势雄伟,自成一胜。古有诗称“何年同托根,初在石坦上,岁久侵土膏,盘结类柱磉,株似跨鹤形,枝如连理想……”又有:“环城奇树傲群峰,栽入清溪翠影重,夜月阴高招舞鹤,雪涛秋卷吼吟龙,居然汉史称千植,不向秦时羡五封,我倩橐驼移越土,明湖一为蹑仙踪。”清时古榕已枯,后人虽重植,但不奇特,且周围有高大挺拔之木棉数十株,因而又称为“玉窖棉荫”今古迹依稀,尚存名于世。1938年,国民党县政府将墙城拆掉,沿城墙一周改建为环城马路,北窖桥于是成了环城路上的一座公路桥。
双峰晚钟:双峰寺旧址在磐溪都之双山,宋绍兴十年,僧人法山所创建。后移于榕城之马山巷,占地面积二万七千平方米,为我县规模最大之古寺院。明代洪武二十四年(公元一三九一年)冬十月,全国大毁寺观。翌年,将揭阳各地被废的宁福(在榕城)、花果(在仙桥)、丰化(在白塔)、宝福(在桂岭)、双山(在桂岭)、资福(在梅云石马山)、福城(在亨罗山)等寺田产,并归双峰寺所有。清雍正六年(一七二八年),双峰寺被飓风摧毁,知县陈树芝庀工修复。昔时寺内,耸竹修篁,庭树垂荫,曲径通幽,每当夕阳西下,鸟雀归巢,钟鼓铎钹,木鱼笃笃,梵经陈闻,也别有情趣。
南浦渔歌:在南门街口环城路外,昔时为一片河边浅滩,倚城临水,为渔人泊舟之处。此处河面宽阔,水流平缓,觜鱼(俗称刺鱼,又名凤鱼或鲚鱼)群集,渔人捕之,日间渔舟数,设计围捕,由远而近,敲木柝、击船板,仿平吆叱之渔歌,然后众网渔鱼。晚间渔民则集中滩地,摊卖鱼鲜,灯火点点,弦曲渔歌悠悠悦耳。由此得名。南浦,在揭阳的文明史上,曾经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拥有华丽的岁月,神妙的气韵,皎洁的风采。时光悠悠,江水滔滔,人生无穷己,昔日的“南浦渔歌”,今已难觅其芳踪。南浦的诗意盎然变成了一种空灵的形态了。不管历史多么悠久,风景多么美丽,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必然要被现代化所替代。
钓鳌仙迹:钓鳌桥,今称吊桥。据清《一统志》记载:城西二里为南北二河之襟带,当春湖逐浪,舟楫过往,似箭离弦。传说唐时吕洞宾(纯阳子)成仙后,曾现舟于此,题诗于桥边云:“桃花浪暖禹门高,平地雷声惊怒涛,愿借天家虹万丈,垂钩直下钓金鳌。”后以“钓鳌仙迹”名景。建县之前已有桥,置县之后建成五孔石桥。明初被水冲毁,另在靠近北河处建成木桥。明中叶,又在原址建成三孔石拱桥,后复遭水劫。清初改建成二墩石桥。由于南北二河水差高低,每于春雨过后,北水南泻,群鱼逆水而上,傍桥垂钓者甚多。明代邑举人曾敬有《鳌桥钓浪》诗云:“谁筑鲸鲵金背高,跨天双烁锁波涛,临流若问丝纶手,不钓凡鱼只钓鳌。1965年,揭阳县人民政府为改善西关一带交通状况,将吊桥改建为长20米、宽7米的钢铁桥。20世纪90年代初,再次将吊桥改建为24米宽的钢筋混凝土桥。
紫陌春睛:紫陌山亦名鸟木山或笔架山,在榕城南面五里许,与仙桥山隔河相对,山高五十米。昔时山上遍植桃李,山坡有僧寺、书轩。每当春晴,山明水秀,桃李吐艳,景色迷人。传明嘉靖御史郑一初曾在此读书及聚徒讲学。清康熙二十三年文人郑濂曾作《紫陌春晴》诗:“春郊晴望日迟迟,立马褰帷问俗宜,初绿小桥杨叶短,新红古院杏花垂,几村鸡犬疏篱隔,十亩原田薄雾滋,处处枝头啼布谷,但教深耨起疮痍。”庠生卓伯先也作有“独乘烟艇过前溪,一片春陂路不迷,芳草未销辞客梦,乳莺初傍酒人啼”的吟咏。揭阳红亭,揭阳红亭(又叫进贤门)位于原揭阳古城东、北二城门之间,始建于明代天启元年(公元1622年),距今已有380年的历史。因为揭阳古城不像一般的古城那样只有东、南、西、北4座城门,而是有5座,多出来的一座就是进贤门,所以它又不是一般的城门。揭阳红亭分上下两部分,下为石筑城门,上为三层门楼。门楼通高16.77米,纯杉木结构。首层三进5间,四周配以花窗活牖,南、北两侧各有一门亭,屋面四周起翘。上层为八角亭阁,屋面是八角攒尖琉璃顶。整个建筑古朴大方,是潮汕古城门建筑中的佼佼者。明、清时期,城楼上设有更夫,每当残月西斜,晨曦初现,更夫吹响报晓号角,角声随晨风传遍全城,“谯楼晓角”因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