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镇地图
宝山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状况
宝山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凝心聚力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以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以平安建设为基础,以经济发展为保障,以和谐宝山建设为目标,未雨绸缪,真抓实干,推动了全镇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2005年全镇完成工业生产总值4.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8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2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68亿元。完成国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41万元,完成合同利用外资264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00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4亿元,在经济考核中位居全市第七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农业建设先进单位”,“林业生产先进单位”,“财政收入先进单位”,“平安镇”等荣誉称号。1、农业经济。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镇内土地、四荒资源丰富和大农业发展基础较好的优势,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工作思路,在培植壮大林业、畜牧、果品、黄烟、蓝莓五大基础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农业品牌创建和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工作,实现了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2005年以来,新造生态林1.8万亩,高速公路两侧新造林8640亩;新培植养殖大户13户,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16个;种植黄烟32.5万公斤,直接增加农民收入310万元。大力实施了以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小(二)型水库四座,桥涵九座,塘坝五座,大口井八眼,拦河坝七座,高位水池二座,投资90万元建设了李家沟水库综合配套工程;新购玉米联合收割机11台,小麦联合收割机35台,大型拖拉机11台,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小城镇建设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工作思路,镇党委政府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严格的建设管理、完善的制度保障,推动了镇驻地城镇化建设的有序发展。2005年完成城镇基础设施投入2126万元,开发建设文教卫生设施、商住楼、农民公寓、通用厂房等各类建筑31480平方米。投资380万元将原镇供销社房改造成集农机销售、维修、农机人员培训为一体的农机商城;完善了“三纵三横”的道路网,投资100万元对镇驻地主要道路进行了硬化、亮化、美化,共硬化道路1810米,安装路灯60盏,栽植苗木1200棵,并组建了护路保洁队伍,对所有环镇路进行常年养护,确保了道路畅通;对原镇政府楼周边约40亩地进行了综合改造,规划建设了商贸中心一处,有效解决了镇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难”的问题;胶南利群便利店、维客购物中心、黄岛国货中泽连锁超市宝山分店等相继落户该镇,进一步完善了镇驻地功能,膨胀了镇驻地规模,提升了城镇化水平。
下辖村庄
大窝洛村林子村小窝洛村东宅科村,白家屯村黑埠沟村七宝山村从家屯村,尚庄村胡家村冷家村王家小庄村,上柴村下柴村李家沟村前沟村,罗戈庄村大陡崖村小陡崖村滕家村,瓦屋大庄村董庄村雷家庄村金沟村,柳家屯村中山前村东山前村西山前村,埠石村付家屯村肖家屯村吕家村,向阳村张八朱村金岭村陈朱屯村,荒庄村金槽沟村大张八村庙王村,黄山后村小张八村抬头村薛家沟村
重点工程
2005年,500千伏变电站、青莱高速公路宝山段、瓦韩路拓宽三项重点工程同时在该镇开工建设,总投资8.8亿元,占地1632.28亩,涉及23个村、1300户群众。该镇党委政府对三大工程建设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发展宝山、振兴宝山的难得机遇,牢牢抓在手上。镇党委政府在成立重点工程指挥部的基础上,层层宣传发动,将群众工作做到炕头、街头、地头,面对面向群众讲政策,心连心保群众利益,严格资金兑付,确保了赔付资金第一时间送达村民手中,受到了群众的广泛支持和赞誉,为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主动加强了与施工单位的联系,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了重点工程的顺利推进。到目前为止,500千伏变电站土建工程已全部完成,已建设铁塔72个,开通线路4条;瓦韩路路基任务已全面完成,不久将开始路面沥青铺设;青莱高速公路正在加紧施工,两侧可视范围内的绿化工作已全部结束。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9509男15246女14263家庭户户数9976家庭户总人口(总)29227家庭户男15024家庭户女142030-14岁(总)52460-14岁男27050-14岁女254115-64岁(总)2025315-64岁男1068615-64岁女956765岁及以上(总)401065岁及以上男185565岁及以上女2155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8151
招商引资
几年来,宝山镇乡镇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1年末,全镇民营企业发展到792户,其中50万元以上的大户23户。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2.6亿元,利税实现2635万元。镇党委、镇政府一般人重审镇情、分析了限制宝山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是缺乏雄厚的资金,科技含量高的项目,缺乏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确定了利用该镇的资源优势(土地、粮食、劳动力、农副产品)、区位优势(临城、靠路)、环境优势(水电设施齐备、交通便利),实施招商引资战略,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把外地的资金、人才吸引到宝山来,使乡镇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到2002年,全镇共引进项目3个(汇丰木业有限公司、东兴大酱厂、聚兴通用机械厂),引资总共400万元。现已全部建成投产。镇把引资重点,放在粮食、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资源开发上,计划引进外资1500-2000万元,引进高新项目3-5个。
近年发展
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团结和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发挥优势强支柱、突出特色调结构、扩大规模增效益、力争项目强基础、建设集镇活流通,煤炭产量产值明显突破,烤烟支柱日益巩固,农科推广普遍加强,种植业内部结构得到优化,畜牧养殖取得新进展,特色产业较快发展,产业化经营迈出新步伐,产加销体系逐步健全,紫云宝乌洋芋、三酱风味、黄豆腐、干酸菜等特色产品市场前景看好,增收渠道有效拓展,农民负担持续减轻,扶贫济困力度加大,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发展。2006年末,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2418万元,比上年增8%;农民人均纯收入2163.2元,比上年增8.3%。财政总收入2362万元,比上年增37%;财政总支出2124万元,比上年增29.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2770亩,总产量2619.6万公斤,比上年增2.6%。收购中上等烟205万斤,产值1255.3万元;种植业收入7210万元。出栏肉猪80490头,肉牛226头,肉羊2090只,鸡43169只,畜牧业收入6021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2262.14万元,工资性收入2132.8万元,其它收入568.56万元。在今后的发展建设中,全镇人民将在团结进取、求真务实的镇党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工作全局,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巩固和壮大烤烟、煤炭、马铃薯、生猪、玉米五大支柱产业,发展“紫云宝”乌洋芋、经果林、宝山黄豆腐及“三酱风味”酱、蔬菜及干酸菜和生姜、魔芋、药材五类特色产业,强化劳务输出、商贸服务、特色农产品开发和加工运销、农村先进实用技术四条增收渠道,着力夯实农田水利、交通网络、集镇建设三大基础,依靠科技增效益,突出特色闯市场,改革开放促活力,统筹发展创和谐,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