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圩镇地图
宝圩镇相关地区地图:
领导机构
2009年宝圩镇三套领导班子成员分工,陈朝光(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负责镇党委、镇人大全面工作。马盛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负责镇政府全面工作、分管机关工作。陈杰明:(镇党委副书记)协助镇党委书记处理日常工作、分管党群、农业、农村、畜牧水产防疫、村建规划、国土、工会、妇联、信访、科技等工作。陈文杰(镇党委委员、常务副镇长):分管工业、企业、政法、综治、教育、文化、调处、农村合作医疗、广播电视等工作。刘伟(副镇长、武装部长):分管武装、民兵、农金会清偿、殡改等工作,协助生猪管理。陈何生(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分管纪检、监察、党风廉政建设、政务公开、生猪管理等工作,协助殡改工作。陈广河(镇党委委员、镇人大副主席):负责人大、党政办日常工作,分管镇政府大院管理、后勤管理、统计、交通、保密、档案管理、自来水管理、邮电、供电、电信等工作。陈正坤(镇党委委员):分管民政、泥改、林业、水利、三防、物价、经营管理等工作,协助农业工作。钟红波(镇党委员):分管组织、党务、老干、共青团、党校、社会保障等工作。吴俊杰(镇党委委员):分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陈乾(镇党委委员):分管宣传、精神文明、安全生产、环境卫生、统站、劳动管理、质量检测等工作。李惠芳(妇联主席):代管妇联工作。经济状况
概况:2008年,全镇完成社会生产总值5.8亿元,同比增长10.2%;工农业总产值4.47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工业总产值2.37亿元,同比增长9.5%,农业总产值2.1亿元,同比增长5.6%;实现财税收入319.5万元,其中:财政收入4.5万元;国税完成125万元,地税完成1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50元,较2007年净增5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0.8亿元;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累计存款总额达1.08亿元。工业发展:全镇兴办了皮革制品厂、红砖厂、电子半成品加工厂、木业加工厂、竹器加工厂、毛织厂、玩具半成品加工厂等等,该镇的杂里布产品远销省内外,享有“全国杂里半壁河山”的称誉,全镇企业发展到600多家,其中有7家规模以企业。
农业发展:全镇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农业主要有水稻、蚕桑、四大名果、蔬菜、鱼、禽畜、花生、番薯、玉米等。全镇境内发展香蕉1.5万多亩,年产值约8000多万元,创建了茂坡无公害香蕉生产基地和钟作辉绿色香蕉生产基地,此两个基地生产的香蕉分别获得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和绿色香蕉质量认证。此外,该镇种植有荔枝2.2万多亩,是省扶持的“一乡一品”荔枝生产基地镇;现种植速生桉2.7万多亩。
交通设施
全镇公路建设、村道硬底化建设、村级办公楼建设、学校改危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全镇村道硬底化公路达38公里,实现了村村通硬底化公路。全镇11间中小学,已有9间被评为市一级学校,曾被评为茂名市改造老区农村小学先进集体。全镇11个村(居)委会,已有9个新建办公楼,村级办公条件明显改善,固本强基工作扎实有效。2005年,西岸村委会党支部被评为茂名市先进基层党支部。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5791男8291女7500家庭户户数4250家庭户总人口(总)15448家庭户男8071家庭户女73770-14岁(总)58960-14岁男34230-14岁女247315-64岁(总)853115-64岁男422615-64岁女430565岁及以上(总)136465岁及以上男64265岁及以上女722户口当地住在当地14979并镇社会意义
有利于减少行政管理成本:便于行政管理。从镇政府的机构来说,有党委、政府、人大、纪检、监察、人事、团委、妇联等等多个部门组成,政府下属有7大办,每个办又分为若干个职能部门;县直属镇的单位有28个,这些政府机构的单位,每月至少要有一次派人到90多公里远的化州参加会议,办理有关业务,从宝圩到化州90多公里,来回一敞,车船费至少要30元,时间至少要花7个小时,这样的行政成本有多大,业务往来有多艰难,谁都会明白。其余的不说,就拿书记、镇长两人的车船费来说。两人每周不少于三次到县里开会,办理各种业务,从宝圩开车去化州来回一敞,油费要90多元,如果加上食宿,车船维修费用,每次不少于200元,长期下去,政府的行政经费要多大,负担有多重!如果宝圩划归高州,宝圩去高州36公里的路程,大大地节省干部的旅差时间,费用上可以为政府节约巨额的开支,极大地减少行政管理本。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舞活和带动地域性经济。首先是打破茂名市进出大西南的经济瓶颈,便于经济贸易的发展,北宝公路到高州,经过宝圩境内只有4公里路程,对于茂名人来说是这样的:茂名——化州——宝圩——通大西南,而化州——宝圩这段路现实中是极少车辆行走的,而从行政上来说,茂名人要来宝圩调研工作,往往是要绕到化州,再到宝圩,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浪费财力,宝圩这个交通枢纽对于化州来说,毫无作用。如果宝圩并入高州,宝圩这个交通枢纽位置将会变成茂名——高州——宝圩——广西直通大西南,宝圩会变成这条直线型的交通巨龙,成为茂名、高州与广西进行经济贸易的中转站,在经济上会舞动粤西,与大西南进行经济贸易。其次是为商人打造投资的宽心平台,使商人倾心涌跃地投资于宝圩。宝圩离化州90公里,化州商人来宝圩投资没有兴趣,历来化州极少有商人来宝圩投资办企业,凡是来宝圩投资办企业的商家老板,都是以高州人为主。如果宝圩归属于高州市,宝圩是自己的县域行政区,在自己行政区域投资是一种赏心悦目的心情,他们会涌跃地来宝圩投资办企业,宝圩会成为高州企业商家投资置业的运集地方之一。宝圩企业的屈起,经济贸易必将繁华,宝圩繁华的经济将会全面地带动宝圩——石板——南圹——高州一带经济的起飞,从而更加有力地拉动化州播扬——时代一带周边地域性的经济发展。茂名西部贫穷落后的山区镇,在化州地域上无人想来的地方、无人敢来的地方将会变成一条活生生的经济巨龙,多年沉睡的茂名西部必将出现经济繁华的亮丽风影线。
有利于建设交通强镇:更好地发挥交通优势的强劲作用。宝圩在化州管辖4公里的省道路段,对于茂名、高州人来说,是进出大西南,通往全国各地的捷径,是交通的咽喉,茂名的油车、高州的水果车、香蕉车以及禽畜车,每天多数是经过宝圩。高州市政府对于通往宝圩公路的路段建设非常重视,想方设法把它建成一级的公路,建设的热潮如火如荼。而宝圩对于化州人来说,是一个象人们心目中的西伯利亚一样偏僻,宝圩的交通对于化州人是无价值和作用,市政府把梅石线的省道降级为县通镇的公路。宝圩去播扬的宝圩境内路段,晴天仍是尘土飞扬,雨天是泥泞不甚的路段,沿线群众从解放以来没有享受过市府的沥青和水泥硬底化的路面(2005年10月止),宝圩高水桥已经96年建好,现在通车虽然告别了行走低水桥在雨天夺命的日子,但在宝圩行车回回去去,都无法走出宝圩那曲曲折折的迷路,过路的司机进入宝圩象进入一个迷谷,可见宝圩的交通问题在市政府的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淡薄理念?如果宝圩并入高州市,这4公里进出大西南路段与高州道路连成一体,成为高州市的交通大动脉,洛湛铁路修通,如果宝圩归高州市管理,宝圩一定会融入高州交通网络,宝圩自然而然地发挥其交通位置的强劲优势,宝圩交通将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前进。
有利于人才资源的配置:改变山区文化环境的落后命运。人生活在地球上,追求是舒适环境,环境的好与劣同政府有着重要的关系。宝圩距化州90公里,从宝圩乘车到化州来回一敞,至少要用7个小时,由于路远,往来困难,谁会接受这颠扑流离式的生活?以凡是上级分派来宝圩机关工作的一般干部,往往表现着不舒畅的心情,来到宝圩工作过的干部都有一个同感,表面上服从组织的安排,实际上内心是沉重的,他们都认为宝圩是个山区,是化州人遗忘了的角落,是工作的死胡同,即使报到宝圩工作,也是出于某种无奈,前脚踏入宝圩报到,后脚又想跑了,没有一个安心于宝圩工作的人,宝圩只有人要申请调离的地方,没有一般干部申请要来的地方,因此来宝圩工作的人,他们跑的跑逃的逃。2001年以来,从大中专毕业生中分来宝圩的教师,没有三分之一来宝圩报到上班的,造成宝圩教师严重缺篇,宝圩教育部门被逼着要从社会上招聘人员来当教师,才暂时缓解一下教师的紧张局面。不但来宝圩工作的人是这样,就连县机工作的人,他们坐着单位舒适的小车,到宝圩一下车就叹声着,宝圩啊宝圩,太远了,来去难哪。如果宝圩归属于高州市,化州人心里装着要到宝圩90公里的漫漫长路就会消失,化州人90公里的路会变成高州人36公里的路,来回一敞化州要7个多小时变成来回一敞高州只用1个半小时的时间,工作往来大大方便,如果宝圩划归高州市管理,造就了优越的人文环境,宝圩将会有吸纳各种人才到来的优越条件,沉睡多年的宝圩文化一定会有各种人才迅速屈起,从而彻底地改着一个乡镇文化的发展命运。
有利于电力资源的管理:宝圩水力资源丰富,单是宝圩境的河段,就有三个水力发电站,这对于宝圩的经济发展极为有利;但是网电的传输管理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现在化州供给宝圩网上用电的壶垌变电站,地址在那务镇的新时代傍边,距宝圩约有15公里,由于路程远,每逢打雨刮风季节,造成宝圩常停电,有时停电时间长,电压也经常出现不稳定的因素,停电、电压问题,严重地束缚着宝圩经济的发展。南方电网的高州石板变电站,就在宝圩圩3公里远的地方,如果宝圩归高州市管理,电价就不需说,3公里的用电线路,无认是晴天雨天刮风天,总比15公里的线路,管理到位得多,使用安全得多,电压稳定得多。
有利于提高社会治安管理的综合能力:宝圩镇的中心圩离广西300米,离石板镇4公里,离播扬镇14公里,作案的不法分子看清楚宝圩是个交通便利的地方,来得快,走得安全,而且宝圩离化州远,调动大批警力难,管理不到位这个特点,他们往往会选择宝圩这个地方作案,流动式的作案团伙经常流入宝圩,中心圩经常出现盗窃现象。如果宝圩归高州市管理,从地理和交通上,消除了化州4公里这个狭窄的地带,形成宝圩、石板、高州一体化管理的宽广区域,极大地提高社会治安管理的综合能力。
有利于为建立一个和谐社会的良好环境:中国有句俗话“生在淮南就是枳,生在淮北就是橘”,茂名边远的山区镇宝圩的行政区域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但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当今科学信息化和交通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时代,宝圩山区镇的区域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种历史的山区地方,不论上级划拨多少资金,出台多少优惠政策,都是暂时的,最终都无法解决山区闭塞贫困落后的问题。在茂名市政府的统一领导构建下,如果把一个地方的行政区域作为调整,贫困山区的命运将会变成一个新天地。宝圩在茂名市府的领导下,划入高州管理,就会摆脱了从宝圩到化州90公里的漫漫长路,使宝圩从历史的窟窿中跳出来,变成了离高州36公里的近城乡镇,便于行政管理和各种人员的沟通往来,便于群众进城处理各种社会事务,更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的融合和谐。一个化州人望而生畏,不愿到来的地乡镇,会变成高州人想来,争着要来的边贸乡镇,从而彻底改变宝圩人进城难办事难的命运,更有意义的是,又有一个山区贫困的落后乡镇在茂名大地上划上圆满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