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浩特镇地图
巴彦浩特镇相关地区地图:
七、旅游资源
镇区风景宜人,庙宇轩昂,佛教文化、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交融。延福寺座落在巴彦浩特镇王府街北侧,1760年,乾隆为该寺赐名,并亲书“延福寺”匾额。阿拉善王府是游客目睹昔日霍硕特王府的首选场所。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南寺距巴彦浩特镇30公里、月亮湖距巴彦浩特镇东南约65公里、独具特色的“农(牧)家游”等推动了巴彦浩特镇旅游业的兴起,镇区寺庙、公园、乌日斯、“农牧家游”与南北寺、月亮湖、天鹅湖等知名景点构成了精品旅游线路,吸引着宁夏、陕西等外地游客,是一座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新型的塞外旅游城市。
四、自然资源
巴彦浩特镇资源富集,物产丰富,潜力巨大,蕴藏着无限商机。镇区周边已探明的矿藏有48种284处,已开采和待开采的优势矿产有金、银、煤、盐、水晶、麦饭石等。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现有可利用耕地1万亩。
三、自然环境
巴彦浩特镇属典型的中温带干旱地区,冬寒而长、夏热而短,无霜期在145天左右,温差大,年降水量少,仅为蒸发量的1/11,日照充足,年日照时间3200小时,日照强度1.64千卡/CM3,太阳辐射强度大,紫外辐射强,有利于发展保护地蔬菜生产。
六、城镇建设
巴彦浩特镇城市规划分为新、旧两区,中间地带为生态园景观区,城镇化进程加快,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镇区内楼群林立,绿草如茵,风格独特,蓝天、碧水交相辉映,绿地、街道整洁优雅,现代化气息日渐浓郁。现已形成“三纵四横”的交通网络,共有主干道23条,总面积60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9.52平方米;镇区园林绿化总面积647.7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5%,绿地率达33%,人均公共绿地57平方米;截止目前有路灯1839盏,主干道路亮灯率达99%;电话普及率为40线/百人;每百人拥有电脑台数为10台/百人。以健康花园、梅桂花苑、土尔扈特小区为代表性的新型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以新世纪广场、多功能体育场、生态公园及东关村改造、巴彦浩特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二、地理位置
巴彦浩特位于东经105°29′30″---105°59′3″,北纬38°59′30″---38°40′1″,东临贺兰山,西靠腾格里沙漠边缘,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原名定远营,蒙语意为“富饶的城”,素有“塞外小北京”之称。是阿拉善盟政治、经济、文化旅游服务中心。
八、经济发展
目前,巴彦浩特镇环保型工业专业区建设聚集效应逐步凸现,几年来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00余万元,基本实现“五通一平”。目前专业区入驻企业达到28家,形成了以绒毛、制酒、建材、皮革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初步形成了以绿色蔬菜业和高效舍饲养殖业为主导的两大产业、以巴彦浩特农牧业科技示范基地、西关村农业园区等基地为主的九大农牧业产业基地相互带动、共同发展的格局。巴彦浩特,从贺兰山岩画的图腾中诞生,从定远营弥漫的狼烟中走过,它将以崭新的面貌,前所未有的勇气,开创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