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隍城乡地图
北隍城乡相关地区地图:
主要产业
北隍城乡的主导产业及产品:一是捕捞业,全乡拥有机动渔船百余艘,8000多马力。主要捕获鲅鱼、鲐鱼、鲳鱼、花鱼、黄黑鱼等经济鱼类。二是育苗业,全乡拥有育苗场三处,育苗总规模2000多平方水体。主要育鲍鱼、虾夷贝、海参苗种。三是养殖业,全乡拥有养殖面积1600亩,放养海带1300亩,放养鲍鱼、虾夷贝、海胆、海参等海珍品300亩,形成了筏养、底播、圈养、工厂化、多品种、立体化养殖的模式,养殖规模逐年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四是加工业,全乡拥有冷藏厂两处,海产品加工厂两处,主要加工海胆罐头,鲜嫩海带丝、海带结,并出口优质海带、内销食品海带、出售鲜活鲍鱼、海参、虾夷贝、黄黑鱼等。特色产业,2006年全乡立足于虾夷贝、海参、鲍鱼、网箱养鱼等优势品种,重点培植,实现了养殖规模和效益的双突破。新增养虾夷贝600行,养殖总量达25万笼,养殖用海区3800余亩,全乡共收获成品贝1580吨,销售收入突破1500万元。同时做好虾夷贝苗种的购置,全乡保成3公分以上虾夷贝大苗2.5亿个,为今后生产发展奠定了基础。深水网箱养鱼项目,引导渔民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养鱼规模,全乡2006年底网箱养鱼达22个,养鱼100万尾。针对北隍海域适应海珍品生长的优势,今年把海珍品底播列入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在鲍鱼底播增殖上,将南方越冬保苗的280多万个优质鲍鱼苗种运回底播,稳定了北隍海域的鲍鱼存养量;海参底播,2006年底播海参苗325万头,占年初计划的85%。传统项目我们在加大发展优势项目的同时,兼顾海洋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努力实现养殖品种的多样化。在海带养殖面积压缩的情况下,全乡以精养高效为宗旨,共收获淡干菜800吨,加工出口菜110吨。鲍鱼育保苗保持良好势头,全乡共育稚鲍1800万个。捕捞产业效益继续保持稳定,2006年全乡捕捞业总产值达1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