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塘镇地图
长塘镇相关地区地图:
基本信息
长塘镇位于上虞市西南,与绍兴县富盛镇为邻,东接曹娥街道,南和汤浦镇接壤,北和东关街道紧紧相依。行政区域面积39.7平方公里,总人口1.4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78人),下辖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现有耕地面积11170亩,山林35000亩,水域面积850亩。交通便利,五长公路与329国道、新广公路与104国道相连接,距上三线高速公路蒿坝、东关道口均为8公里。长塘地形南高北低,南北长东西狭,南部低山丘陵与北部水网平原面积参半,俗称“五山一水四分田”。南部属会稽山余脉,地形特点是东西两边山岭对峙,中间形成一条南北约30华里的山沟。东面以罗村山为最高,海拔397.7米,另有井冈峰、龙会山、大坟山,西边塘山村以南的山岭海拔326米,另有狮子山、广陵山。北部水网平原属宁绍平原范畴,地势低平,平均海拔5米左右。山间溪流或向南流入汤浦镇长山溪径入小舜江或向北径入康家湖,并以康家湖为中心形成水网,为丘陵地带抵御抗旱防洪蓄水。康家湖是长塘最大的淡水湖,水域面积315亩,其他著名的水库有同天斗水库、靠溪岙水库、大岙水库、天打石水库,充分解决了长塘生活和生产用水。长塘原属绍兴,1954年归上虞县管辖,名称辖区数度变更,1992年撤并入东关镇,2001年11月又设为长塘镇。镇虽是新镇,但却以它独有的丰厚历史文化、秀丽山水风光,使长塘这个山沿小镇被誉为上虞市的文化名镇、生态新镇,享有“状元之乡”、竹笋之乡的美誉。
基本信息
长塘镇位于青秀区政府所在地的东南部,距区政府25公里,前身为长塘乡,1987年从原伶俐乡分出,2000年撤乡建镇,东南西北分别与伶俐、南阳,刘圩,邕宁区的蒲庙,兴宁区的三塘、四塘、五塘等乡镇为邻。湘桂铁路、邕江河、柳南高速公路分别穿境而过,主要交通干道为伶俐至蒲庙柏油路。全镇总面积265平方公里,辖9个村、1个社区、116个自然坡、334个村民小组、10070户、总人口38814人(其中农业人口37361人,非农业人口1453人),耕地面积48846亩(其中水田27169亩,畲地21677亩)。境内有南宁市仙葫开发区、柳铁邕宁站、五合中央直属粮库等大单位。2003年7月起,仙葫开发区托管那舅、五合两个村,人口1万人。2004年经自治区批准为广西小城镇建设重点乡镇。
社会发展
赣粤高速公路自东向西贯穿长塘镇途径11个村委会,长达18公里,长塘出口处位于长塘镇新区与吉(安)新(余)公路相连接,随着高速公路的通车及出口的竣工使用必将对长塘的经济带来高速度的发展。长塘镇近几年的发展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帮第一要务,创新招商手段,改进经营理念,打造发展平台,全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民营化,着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力推进工业化,依托高速公路全面发展本地经济。
经济发展
全镇经济以省农业为主,农业经济呈现三个特色带:邕江北岸山区三个村(长大、那曾、枫木)以种植甜竹笋和经济林木为主,南岸四个村(社区):长塘、天堂、定西、洞江村,以种植水稻、玉米、甘蔗、西瓜为主,上河片的三个村(那舅、五合、德福)呈城郊型经济特点,主要种植蔬菜、水果以及养殖业等为主。南岸的洞江、定西两个村,建设有两个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区,开发区内目前有200亩的葡萄种植基地,1000亩的良种甘蔗基地等。生态文明村建设成效显著。通过开展建设沼气池、卫生旱厕、人畜分居等10个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口居住环境综合治理建设,人居环境得到了彻底的改变,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二、企业
?商业1956年,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私营商业改造为合作商店。是年,由农民集资入股,在长塘老街拆除“元武曲”商铺,新建长塘供销社。以供销社为中心,每个片设一个代销点,统揽全乡购销业务。1978年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允许私人经商,供销社独揽的局面被打破。2000年,全镇个体商发展到108户。集市贸易从无到有。2000年上半年,长桥路开设集贸市场,每月逢二赶场;是年下半年,207国道周家至塘冲段开设集贸市场,每月逢九开市;还有罗溪、瓦子坪、梓溪等地都组织了集市贸易。?镇办企业长塘最大的镇办企业是长塘水泥厂。该厂于1994年进行可行性论证。1995年11月举行开工典礼,1996年重新奠基,1998年6月竣工投产。总投资1032万元,设计年产8.8万吨。由于缺少流动资金、生产技术和管理人才,1998年8月,采取租赁的形式承包给个人经营。至2000年底,承包者共上交镇政府200万元,缴纳税金150万元。该厂安置本地劳力100人。?民营企业1999年,长塘第一家民营企业长兴胶板厂建成投产。至2000年,相继办起了林建红砖厂、松梅竹业有限公司、蒋坪红砖厂、广发高档家什厂、长富胶板厂、长益胶板厂、长盛胶板厂、永兴竹业有限责任公司、碳酸钙生产厂、梓溪红砖厂、梓溪塑胶厂等骨干民营企业。2001年,民营企业完成总产值5000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40%。2002年,民营企业由1999年的1家发展到26家,安置农村剩余劳力696人。其中,投资上100万元,产值过300万元的有9家。
基本信息
长塘镇位于临湘市境里南部,距临湘市区29公里,东与白羊镇接壤,南与岳阳县筻口镇毗邻,西与岳阳市经济开发区西塘镇一河之隔,北与桃林镇为邻。地势东高西低,东部是高山,其余大部分是平原,属丘陵地区。有游港河、犁头港两大水系,其中游港河贯穿全镇。全镇共辖柳厂、车轮、工农、石田、河洞、新生、龙泉、长塘、共同、水圳、马安、柘屋、曹田、胡万、古洞、农科16个村、1个居委会、17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6万人,集雨面积5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344亩。2007年,全镇完成工农总产值3.6亿元,财政总收入3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52元。该镇是一个具有500多年历史文明的古镇。1936年以前属柳林乡,后称柳厂乡。建国初期属9区,1956年为柳厂乡,1958年属钢铁公社。1961年析出建长塘公社,因为乡境有一条两公里多长的小河,称长塘河,社名即缘于此。1984年社改乡,1987年改长塘镇。长塘镇交通便捷。镇中心往北30公里有107国道、京广铁路,甘(田)桃(林)线和临(湘)岳(阳)公路呈Y型交结于镇区,京港澳高速公路贯穿南北,村级公路四通八达,国、省、市、镇公路相互衔接形成蜘网。通讯信息网络已具规模,为市境程控电话安装起步最早的乡镇之一。现已安装程控电话4600多门。广播电视发展较快,数字加密电视已进入各家各户。该镇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黄金、铜、高岭土、钾长石、白云石、铅锌矿等矿产资源15种。这些矿藏主要分布在石田、工农、新生3个村。现已建成两个大型瓷泥矿区。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油菜、荸荠、棉花等。支柱产业主要有茶叶、化工、大米加工等,产品远销广州、青海、浙江,并出口澳大利亚、俄罗斯等10多个省市、7个国家和地区。该镇人民政府驻托坝。镇区位于镇域西南方,滨游港河东岸,与岳阳县西塘镇隔河相望,为长塘的政治、文化、经济、交通中心。明朝初年,有冯氏人户自江西迁徙到此,逐渐形成集镇。因河坝嵌入三面环水的河中,有似一只大手呈托起河面之势,故此而得名。抗日战争时期,日寇曾在此设立据点,作为三次进犯长沙的总指挥部,当地居民深受其害,留下了一段屈辱的历史。
基本信息
长塘镇位于安化县境东部,三面环山,南有海拔1075米的大峰山,西有890米的白花寨,北有664米的丫头山,东面毗邻桃江,与该县泗里河交界。1995年撤区并乡建镇,由原长塘乡、通溪乡及大荣乡9个村合并而成。辖先锋、枫树湾、田文、杨台、柳溪、瓦子、元坪、义溪、农丰、合群、蒋坪、邓家、兰石、大里、罗溪、卢家、羊撞、丘、南庙、中山、鸟咀、铁山、达资桥、官田、丫山、洞下、大湾、长塘、塘冲、相思、界牌、企岩、桃林、石花、大峰山、花桥、台石、李家、包家、雷家、乐丰、梓溪、黄金、大荣44个村、1个居委,总面积177平方公里。镇境东有沂溪河、西有伊水,还有6公里以上的小溪7条。山上盛产松、杉、竹、药材;土地肥沃,主要农作物有稻谷、红薯、花生、玉米等;地下资源贫乏,除石灰石、石煤储量较大外,只有少量零星的锰、铁、铀矿。2000年,镇财政收入6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0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