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省电子地图 > 宜昌市地图 >
长阳县地图
长阳县相关地区地图:

地方气候

长阳县地势西高东低,绝大部分为山地,仅少量平坝坐落其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热量资源丰富,无霜期长,降雨充沛,雨热同季,从海拔几十米的清江河谷到海拔2000多m的高山,具有较明显的垂直地带分布的特点。其中高山区包括火烧坪乡、资丘镇、榔坪镇、渔峡口镇、贺家坪镇、都镇湾镇,气候温凉,年均温7.6℃,活动积温2210℃,无霜期193天,年降水1485mm,具有甘蓝、大白菜、萝卜、辣椒等多种蔬菜适宜生长的生物学特性及环境条件要求。火烧坪所产高山蔬菜远销韩日。岩松坪椪柑。

县情概况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跨东经110°21’至111°21’,北纬30°12’至30°46’。处鄂西南地区,东邻宜都,南交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西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巴东县傍长江三峡,北接秭归和宜昌市。距省会武汉320多公里、三峡机场32公里、长江水运码头红花套28公里。现有G42沪蓉高速和318国道纵贯全境,另外具有“中国山区铁路教科书”之美誉的宜万铁路也经过这里,交通十分方便。地势西高东低,东西长94.5公里,南北宽63公里。县域总面积3424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境内有土家族、汉族、苗族、满族、蒙古族、侗族、壮族等23个民族,其中土家族约占51%。县内重峦叠嶂,溪河纵横,秀丽的清江由西向东贯穿全境,有“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之说,有“夷水名疆”之誉。

历史沿革

长阳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这里是十九万年前“长阳人”的故乡,这里是四千年前巴人的发祥地,远古人类的足迹遍及清江两岸,创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下里巴人”千古流芳,“跳丧”、“哭嫁”古风依然。山歌、南曲、巴山舞被誉为“长阳三件宝”,风行华夏,名播异邦。长阳首置佷山县(夏、商、周时,为“荆楚”地域,秦时属黔中郡),至隋朝时改佷山县为“长杨”县,唐易“长杨”为“长阳”,县名自此始定。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设长阳县人民政府。1984年7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长阳土家族自治县。2004年10月,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共庆自治县成立20周年。

自然资源

长阳资源丰富,潜力无限。清江横贯长阳全境148公里,是长江在湖北境内第二大支流,汇入清江的大小溪河共428条,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达到400万千瓦,隔河岩、高坝洲两大水库有近40亿立方米的库容。随着清江梯级开发,长阳将成为湖北最大的能源基地;农业产品结构正加速调整,烟叶、茶叶、柑桔、牧草、长毛兔、杉木林、蔬菜、魔芋、中药材和优质玉米等十大基地已形成规模;工业拥有机械、电力、建材、造船、燃料、化工、轻工、纺织、仪器等多种门类;矿产有铁、锰、汞等三十多种,其中汞是湖北唯一矿藏,锰是全国九大锰田之一,煤是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铁矿贮量达9亿多吨;长阳物种繁多,县域内各类动物种类1000多种、植物种类3000多种,其中有金钱豹、蟒、红豆杉、珙桐、银杏、苏铁、水杉等7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长阳生态优良,植被保护完好,拥有一处国家森林公园和两处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73.6%。清江水体质量良好,整体水质达到国家Ⅱ级水质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林业、畜牧、药材、水产业发展得天独厚。驰名中外的皱皮木瓜、香菌、木耳、天麻、麝香、杜仲、栀果远销海外;全县交通畅达,通讯便捷,水运、公路通江达海。

行政区划

2000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辖9个镇、7个乡:龙舟坪镇、津洋口镇、高家堰镇、贺家坪镇、榔坪镇、资丘镇、渔峡口镇、都镇湾镇、磨市镇、乐园乡、麻池乡、黄柏山乡、火烧坪乡、枝柘坪乡、鸭子口乡、大堰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416782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龙舟坪镇47031,津洋口镇41010,高家堰镇22160,磨市镇32932,都镇湾镇35003,资丘镇30099,渔峡口镇20823,榔坪镇25495,贺家坪镇29647,大堰乡37379,鸭子口乡23458,麻池乡21011,黄柏山乡10210,火烧坪乡8431,枝柘坪乡16153,乐园乡15940。2001年1月5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对乡镇行政区划作出重大调整,由原来的9镇7乡调整为8镇3乡:1、津洋口和龙舟坪合并;2、麻池和都镇湾合并;3、黄柏山和资丘合并;4、乐园和榔坪合并;5、枝柘坪和渔峡口合并。2004年底,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辖8个镇、3个乡,5个居委会、154个村委会。截至2005年12月31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辖8个镇、3个乡,共有5个居委会、154个村委会。
龙舟坪镇:镇政府驻津洋口,人口82494人,面积340.1平方千米。辖4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湖口、龙门、枫竹园、隔河岩、津洋口、刘家冲、白氏坪、刘家坳、朱津滩、何家坪、龙舟坪、邓家坝、黄家坪、王子石、合子坳、胡家棚、三渔冲、晒鼓坪、厚丰溪、两河口、王家棚、土地坡、全伏山、郑家榜、西寺坪。
磨市镇:镇政府驻救师口,人口33386人,面积220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马磨河、救师口、三口堰、芦溪、磨市、黄荆庄、柳津滩、多宝寺、花桥、马安山、乌钵池、丰山、玉宝。
都镇湾镇:镇政府驻庄溪,人口55961人,面积518.3平方千米。辖26个村委会:庄溪、五尖山、嵩水坪、杨柘坪、丰岩、水竹园、向王桥、沙堤、麻池、璞岭、朱栗山、城五河、响石、塘坊河、樟木垒、高桥、晓溪、金福、十五溪、横山、龙潭坪、立志坪、雪山河、杜家冲、重溪、西湾。
资丘镇:镇政府驻桃山,人口41132人,面积383.3平方千米。辖19个村委会:水连、九龙、天池口、市贝、天河坪、杨家桥、柳松坪、五房岭、泉水湾、凉水寺、万里城、西阳坡、资丘、淋湘溪、陈家坪、竹园坪、黄柏山、对舞溪、中溪。
渔峡口镇:镇政府驻渔坪,人口37410人,面积294.3平方千米。辖16个村委会:渔坪、施坪、高峰、沿坪、布政、西坪、双龙、招徕河、龙池、赵家湾、枝柘坪、梁山坝、青龙、板凳坳、龙坪、岩松坪。
榔坪镇:镇政府驻榔坪,人口42151人,面积512.5平方千米。辖12个村委会:榔坪、社坪、关口垭、茶园、樟榔坪、马坪、长丰、文家坪、秀峰桥、八角庙、沙地、杜家村。
贺家坪镇:镇政府驻贺家坪,人口29624人,面积345.2平方千米。辖9个村委会:贺家坪、渔泉溪、堡镇、紫台、中岭、白咸池、龙王冲、蔡家湾、七里坪。
高家堰镇:镇政府驻州府口,人口21760人,面积210平方千米。辖11个村委会:高家堰、魏家洲、木桥溪、界岭、流溪、向日岭、古城、彭家河、佑溪、金盆、青岩。
大堰乡:乡政府驻大堰,人口37047人,面积237.2平方千米。辖15个村委会:大堰、三洞水、晓麻溪、松元坪、居溪、边家坪、桂花园、蔡家坪、赵家堰、石滚埫、钟家湾、清水堰、九柳坪、邓家冲、千丈坑。
鸭子口乡:乡政府驻杨家槽,人口24075人,面积220.7平方千米。辖10个村委会:厚浪沱、鸭子口、刘坪、天柱山、楠木坪、杨溪、古坪、马连坪、静安、巴山。
火烧坪乡:乡政府驻火烧坪,人口8005人,面积105平方千米。辖3个村委会:青树包、黍子岭、溜沙口。

教育品牌

“新阳光作文”,是“新阳光作文教学新体系”的简称,也是“新阳光作文教学流派”的简称,成功研创于1996年8月18日!,“新阳光作文”,新在阳光!取形放射思维,寓意阳光精神!源于世界文学、脑科学、成功激励学、领袖策略!特别汲取了世界级畅销书作家托尼·巴赞思维导图之精髓。“新阳光作文”,倡导“智慧写作,阳光阅读”!冲破“文无定法”的传统作文理念,探索出从“手中无法,心中无法”,到“手中有法,心中有法”,再到“文无定法,妙笔生花”的作文教学新思路。“新阳光作文”凭借“成就思想,创造快乐”的神圣教育理念,旨在以作文训练为途径,引导孩子们挖掘生活、整合知识、丰富想象,帮助孩子们构建生活、知识、想象三度思维空间,从而促进孩子们个性思维的发展,帮孩子们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格。“新阳光作文”独家研发有:新阳光作文系列课程标准教材;由《张智华新阳光作文》(共六册)和《魔力构思图谱》、《我写我快乐》组成;突出了:系统指导,梯级发展,无限创意!具有四性:系统性、趣味性、层次性和创新性。每个单版分上下两期授课。其编写理念和思维模式很有时代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先从培养孩子们的作文兴趣入手,进而使其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再帮孩子们布局谋篇,接下来则让孩子们作文思想深、意境高,独具风格。与传统的学校作文教学不冲突,不重复,但,又绝对不同于学校作文教学。“新阳光作文”系列课程,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执教讲师的教学方式和全体师生的互动方式上,以其鲜明的特点,令中小学生欣喜若狂!其独特的教学体系已经被广大中小学生及家长、语文老师所接受和认可。自1996年8月以来,从“新阳光作文的家乡——三峡宜昌”逐渐遍及祖国各地,乃至海外……树立了优秀的口碑。经过不断地探索,“新阳光作文”被社会各界公认“简明易学,实用高效”。教育界普遍采用!“新阳光作文”的重要标志是“有智慧”!“有智慧”就是具有“德慧、智慧、体慧”三慧!即:“和谐、智慧、生命”,正对应着一个人“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新阳光作文”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有思想的人!

风土民情

长阳文化灿烂,素有“歌舞之乡”之称,山歌、南曲、巴山舞被誉为“长阳文化三件宝”,奇石、盆景、根艺被誉为“长阳文化产业三件宝”。长阳巴山舞曾获全国广场舞比赛“群星奖”金奖,大型土家婚俗歌舞剧《土里巴人》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2006年,土家族“撒叶儿嗬”入选国家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在2007年十四届全国广场舞蹈比赛中荣膺群星奖。长阳山歌、南曲、长阳薅草锣鼓和都镇湾故事入选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由我县“农民兄弟”王爱民、王爱华与苗族姑娘组成的“土苗兄妹”组合在央视第13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原生态唱法中荣获金奖。长阳山川秀美、风情浓郁。长阳风光秀美,景观独特,素有“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的美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湖北省对清江流域进行梯级开发,长阳境内形成了“一坝(隔河岩大坝)两库(隔河岩水库、高坝洲水库)”的独特景观,清江已变成绵延数百公里的梯级长湖,为绝佳的观光旅游、休闲度假胜地,与神农架、武当山、长江三峡齐名,并称为湖北四大甲级旅游资源区。长阳清江画廊旅游度假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长阳被命名为“湖北旅游强县”。长阳民风淳朴,民族风情浓郁,民俗多姿多彩,内涵丰富的传说故事、炽热流畅的吹打乐、哭中有喜的哭嫁歌、散发泥土芳香的薅草锣鼓、婀娜多姿的花鼓子、风味独特的土家菜肴等,无不充满着浓郁的民族民俗风情。《巴土文化丛书》(第二辑)和《土家族文学原创丛书》共20册、450多万字,这些生动的文字,讲述了从古“长阳人”到巴人,再到现代的土家人所经历的艰难与曲折,揭开了一批“千古之谜”。《巴土文化丛书》,内涵纵贯古今,涉及长阳土家族的历史、文化遗存及土家族的发展,是对土家族历史和人文精神的一次全方位解读。全套《丛书》约300万字,由《廪君》、《长阳土司源流研究》、《巴地域研究》、《巴人源流研究》、《村落空间与民间叙事逻辑》、《长阳近代兵事史话》、《长阳名人传略》、《土家族撒叶儿嗬》等10册组成。其中《长阳文艺搜存集(初编)》、《长阳文艺搜存集(续编)》两部,是长阳历史上自明清以来之集大成的文化艺术资料总汇。《土家族文学原创丛书》,这是多角度记录巴人后裔生存状态、深度抒写土家人时代精神的一部“文学史传”。由《老巴子》、《巴人第一君》、《黄学儒的故事》、《天河坪档案》、《汪洋庄》、《至爱亲情》、《跟着太阳走》、《没有声音的叫喊》、《如期之约》、《孩子和风筝》等10册组成,约150万字。其中,“土家寓言大王”萧国松创作的土家族长篇叙事史诗《老巴子》特别引人瞩目,该书共23章、14000行、约70万字,内容涵盖了土家族起源、历史英雄人物、主要节日民俗及由来传说等方面,堪称是一部土家族的“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