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贵州省电子地图 > 毕节地区地图 > 金沙县地图 >
城关镇地图
城关镇相关地区地图:

新安县城关镇

概况:新安县城关镇位于洛阳市区西20公里处,陇海铁路、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东西横贯全镇,道路交通便利,设施完善,商业繁荣,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总面积7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6万亩。全镇辖27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总人口8.4万,其中农业人口3.8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蔬菜、苹果、桃、葡萄、石榴、药用菊花、朝天椒等多元化分布;工业结构形成以铝矿石加工、煤炭运销、建筑、商贸流通等行业为主的骨干工业群。全镇有个体工商户1400余户,有投资在千万元以上企业15个,其中投资在亿元以上、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缴纳税金超千万元的企业1个。2009年实现生产总值24.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亿元,工商税收完成8013万元,财政收入完成42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41元。近年来,该镇先后被授予省级“六好乡镇党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荣誉称号,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五个好乡镇党委”、“招商引资先进乡镇”、“文明乡镇”、“村民自治模范乡镇”、“双拥模范镇”、“残疾人工作先进乡镇”、“民政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连续多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目标管理”、“财税工作”、“招商引资”、“关心下一代工作”、“妇联工作”、“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依法治县工作”、“重点工程建设”、“劳动力培训转移”、“农村合作医疗”、“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特别贡献奖”等先进单位;连续五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十佳文明单位”。2007年获省级文明乡镇、省级环境优美小城镇称号。
农业:2008年底,有耕地32730亩,人均近0.94亩,其中涧河沿岸10个村,土地肥沃,灌溉便利。东部、北部水源缺乏,条件较差。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08年粮食总产量达20179吨。经济作物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在宋村、石庙、东高、西高、尤坟嘴、古路、林庄等村发展朝天椒1000亩;在上杨、尤坟嘴、刘村、王庄发展林药间作1000亩;在赵沟、王沟、尤坟嘴、上杨、宋村等中部地区巩固发展桃、杏、石榴、核桃等小杂果基地3000亩,该基地2008年被评为河南省无公害小杂果基地;在南庄、厥山、河南、安乐等南部地区发展涧川蔬菜、旱地瓜果3000亩。2008年,发放种粮补贴236万元,能繁母猪补贴47万元,退耕还林131万元,移民后期扶持补贴2098800万元。
工业: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突出“工业强镇、商贸富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2008年底,有非公有制企业45个,从业人员3352人,上缴税费6932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358万元,其中小企业125个,从业人员5210人。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中超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不断拉大产业链,2008年营业收入亿元以上,上缴税金上千万元,成为城关镇骨干财源企业。
招商引资:2008年,通过领导招商、专职招商及部门招商,共引进项目11个,其中工业项目7个,三产项目4个,到位资金12100万元,7个工业项目分别是:投资2000万元的恒基铝轧卷项目,新上了一条年产4000吨铝轧卷生产线,8月建成投产;投资1500万元的坤源机械加工项目,7月份投产后,生产销售形势较好;实现产值450万元;投资3000万元的华通金属制品公司精练钢生产线项目,形成日加工500吨钢坯生产能力;投资800万元的轻质隔墙板项目;投资600万元的建统粉煤灰烧结砖项目;投资800万元的继泰金属构件项目;投资5000万元的鑫源铝业有限公司铝扁锭项目。4个三产项目分别是:洛阳宇欣商贸公司的钢材销售项目、顺驰手机专营店、龙光足浴、上杨养兔厂,这些项目的成功引进,为城关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商业:充分利用城关区位、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服务、创优环境、加快商贸流通、饮食服务、房地产开发等第三产业发展,先后吸引大张盛德美、大事利鞋服广场、港澳家具城、容威家电超市、顺驰手机、龙光足浴等一批三产项目落户城关;新城中心市场、东商贸区、菜市场、紫霞街商贸市场等商业市场逐渐繁荣,建材市场、汽修市场逐步兴盛、品牌服饰、便民超市、连锁超市及饮食服务商店日益增多,呈现了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08年底,共有商业企业80余家,从业人员1858人,全年实现利税3000多万元;个体商户发展到5000余家,从业人员22800人,实现利税487万元。
林业:2008年把林业生态建设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加大财政投入,大力实施环城防护林、荒山绿化、通道绿化及村庄绿化工程,全年共完成环城防护林工程900亩,栽植速生杨12万余株,其中在厥山、王庄、寨湾3个村实施城西工业隔离带项目545亩,在北关玄帝庙、城关街羊角山实施城东防护林355亩;在西居委、上河、暖泉、河南、中居委、南庄6个村完成生态能源林工程435亩,栽植黄连木4万余株;廊道绿化完成57.49公里;在杨岭、厥山、林庄等10个村完成村庄绿化,营造围村林760亩,完成林业育苗75亩。
养殖业:养殖业为城关镇的支柱产业之一。2008年底,大家畜存栏649只,猪13085头,羊9210只,家禽107435只,出栏生猪13635头,牛568头,羊8511只,家禽131018只,有各类饲养专业户420户。2008年底,在塔地、大章、宋村等发展规模养殖小区8个,其中大章新安永基牧场占地30亩,猪存栏1500头,母猪230头,牌楼的曙光养殖有限公司,猪存栏420头;厥山养猪场,猪存栏600余头,其中母猪270多头;塔地的黄牛养殖场牛存栏200头;上杨的新安县风草地养殖有限公司,占地6亩多,兔存栏可达6000多只;安乐的养牛厂占地60多亩。这些养殖小区采用公司加农户的运作方式,实行养殖、防疫、销售一条龙服务,增加了群众收入。
旅游开发:坚持以城市建设和创建环境优美小城镇为载体,改善旅游环境、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先后建起了以净化、绿化、美化山水相依为标志的世纪生态园、翠屏山生态园、慕蓉山森林公园、西湖生态园、铁路公园、绿苑、滨河游园等园林生态景观和防风降尘的环城隔离带;建成了气势恢弘、蕴藏深厚文化的世纪广场、地质广场、体育中心等文化广场和具有河洛文化风韵的民俗文化村、紫霞街;围绕提升城市品位,开发建设四星级酒店项目,协议已签,按照园林式星级酒店标准进行设计;围绕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开发建设汉函谷关防古一条街,正在进行拆迁安置;围绕娱乐、休闲、郊游,开发建设鹿鼎山庄,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文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文化工作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建成示范性文化大院18个,标准化文化大院10个,新农村书屋15个,为群众文化活动搭建了平台,2008年筹资120万元,新建镇文化服务中心,建筑面积600平方米,使城关镇文化建设又上一个新台阶;组织“科技、文化、医疗”三下乡活动,送科技知识到田间地头;利用文化院、远程教育站点等抓好实用科技培训,公民道德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科技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成立门球队、秧歌队、锣鼓队、舞龙舞狮队、书画协会等团体,在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日进行比赛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成立红白理事会,禁毒协会等群众组织,在移风易俗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启动了对汉函谷关的拆迁、恢复重建工作。另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健身房、KTV歌厅,钢琴、古筝、舞蹈等培训班也如雨后春笋相继成立,不断丰富着人民的业余生活。至2008年底,境内发现古文化遗址7处,县城的“汉函谷关”及安乐、林庄、厥山的夏、周文化遗址等,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卫生:2007年,投资110万元新建城关镇卫生院,建筑面积3650平方米,设有19个科室、医护人员58名,增设各种现代化医疗设备,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其下属的精神病院,建筑面积3030平方米,拥有医护人员30个,是全县唯一的1所精神病院。2008年底,实现了全镇村村都有达标卫生室的目标。积极落实国家惠民政策,2008年新型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5.5万人。
新农村建设:以农村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开展道路综合整治,高标准整治310国道城关段。对脏、乱、差进行全面整治和清理,在国道两侧绿化带内栽植雪松和蜀桧,提升了绿化标准和档次;取缔了东出口汽修市场,重新铺筑了路沿石和人行道采砖,补栽了行道树。对西出口进行了绿化、美化,墙体重新粉刷一遍,对店牌、广告牌进行了规范;对新峪路景观大道、工业大道、李仓路、尤三路、林蔡路、高速路沿线城关段的路林进行补植补栽,修枝打杈、涂白及培护路肩、清除杂草等。强力开展村容村貌路容路貌整治,建立农村长效保洁机制。以公路沿线各村为重点,带动其他村认真开展了以“三清七集中”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路容路貌整治活动;对城中村及县城周边15个重点村,合理建立垃圾池,每村聘请2名保洁员,配备服装、工具,保证每人每月300元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全天保洁。其他经济条件较薄弱的村,根据实际情况,农户房前屋后垃圾自行清扫,村主干道、重点部位由村党员干部分包路段,义务劳动定期清扫,从而在全镇范围内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建立督察考核及奖惩制度,镇督查办坚持每周检查评比,党政班子定期深入各村现场督查,促进了村容村貌路容路貌整治工作扎实开展。全镇村容村貌路容路貌整治累计投资80余万元,出动人力4000人次,清运垃圾2万立方米,拆除违章建筑38处,修复残墙断壁92处,粉刷墙体17137平方米,绿化空地3000平方米,农村卫生面貌明显改观。立足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为民办实事。抓住县10件惠农实事机遇,进一步完善村级公共服务体系。扎实办好为民实事,积极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在后峪、刘村、杨岭等12个村新修通组入户道路30公里,并创建标杆路7公里,文明示范路15公里;在厥山、河南、暖泉、寨湾等村新建文化大院11个;在上河、北关、王沟、刘村建成达标村室4个;在石庙、东高、王沟建成达标卫生室3个,实现了全镇村村都有达标卫生室的目标;在后峪、火虫驿、古路等10个村建成村级连锁超市10个;在林庄、王沟、王庄等村完成特困户危房改造30户;在后峪、牌楼、南庄、林庄等村建成农村户用沼气1420座;在石庙、后峪完成土地三项治理500亩;在古路、林庄、宋村、西高、牌楼完成人畜吃水工程5处,解决了2000口人吃水难问题。
扶贫开发:2008年底,有4个村,280户,1104人处于贫困线以下,占全镇人口的1.2%。镇党委、政府抓住国家扶贫机遇,对贫困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在林庄、赵沟等贫困村,实施村组道路4公里,安全饮用水工程1处等基础建设工程。2008年,移民后期扶持1134户,3498人。

党政工作

党组织建设:以“讲正气、树新风、建绩效”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2期,培训入党积极分子73人。全年发展农民党员17名,其中35岁以下的10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4名,“双强”党员14名。
内设机构及其负责人名录:党政办公室主任丁云峰,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杨江林,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金建锋,村镇建设发展中心主任孟京民,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李春阳,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刘向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张东军,财政所所长赵笑波,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所长高作英,国土资源管理所所长赵玉峰,团委书记何海峰,妇联会主任卫丽君,

社会事业

进一步扩大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全镇2391人享受城镇居民低保,320人享受农村居民低保,全年发放低保资金153万元。给农村52名五保对象发放供养金4.99万元。救助孤儿23名,发放救助资金2.2万元。核定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对象362人,发放扶持资金21.7万元。经普查、鉴定,给175名残疾人办理残疾证,其中40人被确定为救助对象。为720名下岗职工办理了就业优惠证,安置60名“4050”下岗人员再就业。积极推行新型农民合作医疗制度,参保农民达到7479人。

城镇建设

模范村建设: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凤翔村各项建设累计投资超过90万元。在上年硬化村内道路、改造危房、建成引水入户工程、修砌排水沟、绿化村庄的基础上,又建成村委办公楼、连锁超市、村卫生所和休闲小区。全村修复残墙断壁650米,粉刷墙壁5600平方米,浆砌护坡1500米,建庭院大门40座、垃圾中转池3个、户用沼气池26个。
支持县城建设:在永宁大道两侧开发和京宁南路、翔梧南路、西关路、古城路、中盛路修筑过程中,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拆迁、供地工作,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为药监局办公楼、公安交警大队办公楼、农业局办公楼、城区派出所办公楼、计生服务中心办公楼、检察院技侦楼的建设创建良好施工条件,确保工程按期竣工。获县委、县政府“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一等奖。

地理位置

岚皋县城关镇位于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地处县域中心地带,镇域以县城为轴心,沿安岚路、岚紫路、岚镇路、岚城路呈辐射状,S207省道直达安康市,岚皋县境内河流岚河穿镇而过。城关镇是岚皋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岚皋县县政府所在地。

镇情概括

城关镇位于县城区东部,东接城郊乡,西连王范回族镇,南至洛河,北与小界乡相邻。镇政府驻凤翼中路北侧。辖西关、西街、东关、凤翔4个行政村、38个村民小组,有44866口人(含辖区城镇居民)。总面积8.5平方公里,有常用耕地27公顷。辖区内机关、学校、居民小区、市场较为集中,第三产业发展迅速。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5757万元,比上年增长15.91%;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1.59万元,比上年增长97.5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2元,比上年增加510元,仍居全县各乡镇之首。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绩效考核、财税贡献、发展民营经济先进乡镇。全镇辖4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人口3.98万人,镇域面积约8.5平方公里。该镇交通便利,通讯发达,省道八官线、三邓线穿越全境,已经形成了“三横三纵”的交通格局,有线电视已连通各家各户,电话和手机普及率分别达90%和60%以上。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农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房地产开发、餐饮服务、交通运输等产业体系,全镇经济呈现出生机勃发、百舸争流的良好发展态势。多次被洛阳市委、市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乡镇”、“发展民营经济先进乡镇”等多种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