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安寺街道地图
崇安寺街道相关地区地图:
获得荣誉
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体系规范、完善,安全防范、综合治理、城市卫生管理、建立以“资源共享、共驻共建”为原则的社区党建联席会,开展了“同驻社区、共建家园”活动,街道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省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崇安区双文明建设优胜单位,多次被评为无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社区建设先进单位、市双拥模范街道等。崇安寺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体系得到了规范和完善,安全防范、综合治理、城市卫生管理也很有成效。科普教育
社区工作重点:街道重视社区科学技术普及,探索了适应新形势下的社区科普,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打造品牌,注重实效”为思路,以提高居民科学文化素质为主要目标,以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以社会化、群众化和经常化的活动为主要载体,把科普活动与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社区经济、社区文化和社区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动员和协调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街道科普工作得到了健康发展,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特色科普教育机制。通过创新性的努力,街道社区干部群众科普意识大大增强,有力地促进了街道“三个文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举办活动:以“创建文明社区”为目的,以“科普进社区”为手段,组建了由社区党员、离退休人员、医生、律师、教师、工人和学生等组成的“社区科普志愿者”队伍。区划调整、撤并融合后的崇安寺街道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整合辖区科普资源,以10个社区居委为单位,建立了解14个科普宣传小组,吸收科普志愿者860多名,科普宣传人员112个,在每个社区建立了系统的科普工作网络。依托社区科普工作网络,开展了创建“科普文明街道”、“科普文明社区”、“科普文明楼院”、“科普文明家庭”等系列活动。街道、社区依托各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文明学校,开展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全民科普宣传”、“公民道德宣传”、“青少年法律保持知识”、“健康保健知识”、“绿化美化社区”、“环境污染与保护”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普讲座、科普图片展宣传活动。通过空中老年大学和社区党员活动日、居民小组长会议等形式,定期组织社区中的老年人学习科普知识,每月至少一次;利用寒暑假组织社区青少年学生开展科普夏令营活动,参观无锡科普馆、上海科普馆,开展“爱我家园,保护太湖”的宣传活动,参与社区爱绿护绿志愿者活动和生态文明小区创建工作,启迪青少年从小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在科普宣传周期间,精心组织好大型户外科普宣传、咨询活动。围绕健康、环保、反对封建迷信、防非抗非、预防禽流感等主题,请各方专家、学者为社区居民群众举办讲座290多场,听讲群众2.6万人次,印制各类科普材料近5万份,组织千人观看“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图片展,开展“图书进社区,家庭读书乐”征文比赛活动,使科普知识进入千家万户。
设立团体:每个社区平均拥有200平方米的户外健身场所和价值1.5万元的健活动器材,有面积100平方米的社区文体中心,45平方米的社区科普学校,3000册以上书籍的社区图书(阅览)室,为各社区构置配套了电脑、电视、空调和照相机,市、区科协与街道、社居委还出资2.7万元在街道辖区的繁华地带和高级住宅小区中建起了三座12米标准科普画廊,2004、2005年与社区结对共建的市级机关作为深化机关文明创建工作的一项实事,积极主动为街道社区出资建成了三座标准科普画廊。座落在社区里的科普画廊,定期更换科普宣传图片和内容,每天吸引众多居民群众驻足观看,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深受广大市民喜爱。2005年在市、区、街道、社区的共同努力下,还在汤巷社区居委建立了“社区青少年绿色网吧”,受到了广大家长的欢迎,成为青少年的假期乐园。建立社区科普图书室。崇安寺街道科协通过与辖区单位的共建,争取各方支持,市政协、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地税局、市农行、市新华书店等30多家单位为街道社区居委赠送了2万多册各类图书和多台电脑设备。国家民政部为街道社区居委先后赠送9000册图书。这些图书深受社区居民,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喜爱,图书室还为中小学生办了借书证,科普图书室借书率已达到85%以上。建立了科普人才库。为了掌握社区内有特长的居民,崇安寺街道各社区建立了“社区特长居民登记表”,将居民的特长分类登记统计,组成各专业特长队伍。社区科普人才库有医疗、教师、书画、摄影、乐器、花卉栽培、编织、电脑、修理等十大类别的科普人才。为了让有特长的居民有用武之地,在社区居民中开展了“家庭才艺展”活动,开展民间工艺、收藏、花卉栽培、书画摄影等专项比赛,形成科普人才来源于居民、服务于居民的良好氛围。成立了社区俱乐部。在新街巷社区创办了全市首家社区俱乐部,活动面积达260平方米,拥有授课、健身、唱歌、跳舞、棋牌等活动功能,下设中老年健身小组、老年英语口语班、法律咨询小组、青少年科普兴趣小组、老年戏曲兴趣小组等八个小组,居民拥有了自己自娱自乐的好场所,真正成为社区居民之家。俱乐部成立三年来,共开展了300多次各类活动,有1.2万人次市民参加。同时面向社会开放,将科普教育辐射到社会各个领域。2005年暑假期间,街道又在青少年活动载体上作了进一步探索,成立了“新奇乐”社区青少年俱乐部,建立了青少年科普志愿者总队以及制作小组、文艺小组、书画小组、棋类小组、读书小组等“一队五组”,队长和组长都在社区青少年中推荐、竞选产生。通过搭建这一活动平台,让青少年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感悟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努力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科普教育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