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港镇地图
川港镇相关地区地图:
面积人口
据当地政府官方网站资料显示,该镇面积53.5平方公里,人口5.5万,下辖20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
科普工作
川港镇科协以提高川港镇人民科学文化素质为己任,面向全社会宣传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科普工作的重点,一是坚持把科普工作范围扩大。提高川港镇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二是坚持科普落到实处,把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推广、技术攻关和画廊、板报等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科普工作;三是科普与科技育人相结合,大力宣传市场竞争、科技竞争的焦点是人才竞争,大力宣传科技人员的风范和业绩,同时十分注重青少年的智力开发和各种竞赛活动,培养科学精神和创造精神;四是坚持常规科普与科普宣传周相结合,提供健康、文明、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经济发展
川港镇人杰地灵,塑料、印染、电子铝箔、机械、服装等工业蓬勃发展;气候宜人,土地肥沃,有利于各种作物的生长,除生长粮食、油料作物以外,还种植薄荷、中药材、无公害蔬菜等特种经济作物;水产资源丰富,鱼、虾、河蟹、甲鱼等水产应有尽有,鸡、鸭、鹅、猪、羊产量可观,带动了蔬菜冷藏、保鲜加工等工业的发展。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个亿,财政收入超过4000万元,出口创汇5500万美元,城镇居民与农民人均收入5166元,是江苏省综合实力百强镇、江苏省示范工业园、江苏省文明镇、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镇、江苏省卫生镇。
科技人才
加大优秀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鼓励省内、外优秀科技人才通过调动、兼职、合作、技术入股、投资兴办企业等各种形式,来川港长期工作或短期服务,并实行来去自由政策。对我镇家纺行业、重点工程项目需引进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各级各部门不能加以限制。建立重要科学技术岗位招聘制和重大科研课题的技术开发项目招标制,企事业单位的重要技术岗位面向省内、外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围绕川港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点,加强引进内外智力工作,扩大引智规模,提高引智效益。积极吸纳储备年轻科技人才。凡自愿来通州市工作的大学本科以上的毕业生放开接纳。凡具有学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创办、领办民营企业,或在农村基层单位工作的,按有关规定积极与予补助。科技人员是实施“科教兴镇”战略的中坚力量。经济的振兴、社会的发展,需要科技人员共同参与形成合力。科技人员既是科协工作的依靠对象,又是科协部门服务对象。镇科协及所属团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科技人员办实事。一是镇党委、政府、总公司出台了一些对人才的激励政策,提高科技人员津贴等规定。二是召开科技人员座谈会,了解科技人员情况,听取他们的要求,及时向党委、政府、总公司汇报,发挥好政府与科技人员桥梁纽带作用;三是建立科技人员档案,大力表彰、举荐优秀科技人才;四是组织科技人员外出参观学习;五是在有条件的单位建立“科技之家”;六是切实帮助科技人员解决后顾之忧,为外地大学生解决住房问题等等。科技发展以人为本,在科技领域大力实施科技人才强国战略,把科技人才作为科技发展的原动力,不断培养造就各个层次需要的科技人才。在各种科技开发与应用实践中,努力形成尊重知识、尊重科技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调动起一切有利于科技发展的积极因素,推动科技事业快速、全面地发展。
环境条件
水文:通州川港滨江临海,境内河道纵横配套,全年无涝无旱。长江潮位历史最高为5.537米(1997),黄海潮位历年最高为5.3米(1997年)。空气: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于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其中,二氧化硫年日均值为0.012mg/m3(二级标准0.06mg/m3),氮氧化物为0.038mg/m3(二级标准0.05mg/m3)总悬浮微粒为0.109mg/m3(0.20mg/m3)。川港镇农村环境空气质量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水质:川港镇饮用水水源水质合格率100%,水质各项指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声环境:城区交通干线噪音平均等效声级值为61.9db(A),小于国家道路交通噪声标准。地质:境内地貌单元属江海平原区,地质构造隶属于中国地质构造分区的下杨子台褶带。地层主要为粉砂土层。地表数米余,为粉质粘土、粉土;深部以粉砂、细砂为主。地耐力一般为10-13吨/平方米。地质构造比较简单,相对稳定。气象: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为14.9℃。年平均降水量为1057毫米。
村庄名录
川港镇下属村庄:志浩村志南村川北村川港村川南村荣兴村保通村通海村竖积洪村大成村安东村八字桥村南兴村培德村保障村斜桥村川西村启江村双桥村三合口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