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省电子地图 > 襄樊市地图 > 谷城县地图 >
茨河镇地图
茨河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1、围绕特色抓发展,突出重点增效益。一是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前庄500亩贡米基地为龙头带动优质稻生产,以豆制品协会为平台发展豆腐乳30万提,品牌效益显著提高。二是着力开发美丽襄樊“后花园”,围绕茨河“庙有灵气、水有神气、山有名气、地有人气”的独特旅游资源,兴建“来会、承恩居、庙岗”等旅游休闲山庄。2、全面建设抓统筹,关爱民生促和谐。一是投资350万元从胡家泉至社区铺设7.8公里供销水管道,可解决1.2万人吃水难.。二是“一建四改”完成建沼气47个,改厨80个,改灶90,改圈105个,改厕180。三是新修一条镇中学到303省道600米长公路。四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救助3400人次,报销医药费30.6万元,,城镇低保和农村特困救助1100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计划生育保持了先进位次。

下辖

茨河镇下辖15个村:白龙庙、下磨石、陶湾、后庄、前庄、承恩寺、石嘴子、庙岗、石井冲、金牛寺、胡家泉、断层沟、青鞍山、马家湾、杨村。1个社区:茨河街社区居委会。

人口

全镇总人口21473人,其中男性11165人。全镇生产总值12847万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6174万元、1100万元、424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8%、12`%;一、二、三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65%、15%、25%调整为53%、10%、35%。农业总产值中,粮食作物3395万元,亩平1212元;经济作物88万元;渔业340万元。农产品总产量:粮食16885吨(其中小麦5943吨、水稻9138吨)、油料作物469吨,瓜果274吨,肉类2037吨,水产299.2吨,禽蛋885吨。全镇税收43万元,财政收入454.09万元,支出454.02,农民人均纯收入3218元,比上年增长11.4%。全镇个体工商经营户325户,经营总额4550万元,税金36万元。

重要景点

①承恩寺,承恩寺坐落在在谷城县东南五朵山北,始建于隋大业年间(605—617年),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相传隋炀帝的女儿曾在此饮浴甘泉,治愈癫头,重生乌发,容貌更加美丽。炀帝即命修建此寺,赐名宝岩寺。唐时改称广德寺。宋元以来,兴废频仍。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重修,天顺年间(1457—1464)改为承恩寺。此外,清代及以后也进行过不同程度的维修。承恩寺的建筑布局是以南北中轴线为主,设立主要建筑,两侧分别有附属建筑。跨进山门,分两道沿古树蔽天的石阶而上,到天王殿。殿面宽5间,进深3间,连台基高11.4米。进天王殿穿过四合院,拾级登“水安招提”门,则进入大雄宝殿。殿面阔进深各5间,高19米,重檐叠拱,雄姿卓越。殿中有泥塑金饰毗卢佛一尊,高10米,雍容大气,形象逼真。天王殿前侧有钟楼,建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内悬明宪宗所赐万斤铜钟,高2.3米,口径1.57米。钟身除署款为汉文外,满铸梵文,并以龙凤花纹装饰。大钟铸造精良,轻轻击打,清脆悦耳之声袅袅不绝;重击之下,钟声悠扬可达数十里以外。此外,寺有八景:万铜钟、玉带水、狮子山、金字山、卧牛池、玉石碑、龙泉池、锁风桥。古称“峰峦环拱,聚气藏风,水远贯通”。

教育事业

随着农村外出打工人数逐年增多,留守孩子的学习、生活和管理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为确保留守孩子平安快乐学习,茨河镇中心学校开展了“四亲活动”,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留守孩子存在的主要问题可概括为“四个缺少”:一是情感上缺少关爱。二是行为上缺少管教。三是学习上缺少辅导。四是维权上缺少帮助。留守孩子的正当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维护,特别是与行为上缺少管教相对应,部分留守孩子存在安全隐患。针对留守孩子中“四个缺少”问题,尤其是缺少情感关爱是最核心、最关键、最基本的问题,茨河镇中心学校开展了“四亲活动”。开展“四亲活动”的主要内容即亲情式关爱,亲情式管教,亲情式帮学,亲情式维权。一是增加亲情式关爱。通过加强留守孩子与其父母亲的交流沟通、加强留守孩子与其监护人的沟通、营造全社会关爱留守孩子的氛围等措施,让留守孩子享受到各种各样的亲情关爱。学校设立了“亲情沟通电话”、“心理驿站”,由班主任老师督促学生定期与父母亲沟通。二是强化亲情式管教。通过强化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和镇村干部的协同监管、强化校内对留守孩子的监管、强化家庭对留守孩子的监管,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监管网络,确保对留守孩子的管教不出现断层或空档。提倡“三关”管教,即把留守孩子当做是熟人的孩子,多一份关注性的责任管教;当做是好友的孩子,多一份关心性的友情管教;当做是自己的孩子,多一份关爱性的亲情管教。三是落实亲情式辅导。通过老师结对帮扶、学生结对帮扶、集中定点义务辅导等多种措施,保证留守孩子的家庭作业有人监督完成,有人进行学习辅导。四是配套亲情式维权。通过落实法制副校长、开设法制课、加强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开设留守孩子法律服务窗口、提供义务法律援助、特别是加强对留守孩子的安全保护等措施,确保留守孩子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

特色产业

承恩贡米:永乐初年(公元1405年左右),明成祖朱棣巡察襄阳,驾临茨河承恩寺,乡官献地产稻米蒸饭为食。帝观之精色纯正,嗅之淳香扑鼻,品之甜润可口,不禁龙颜大悦,御赐为承恩贡米。朱棣回朝后,迅即拨银万两修缮承恩寺,以彰茨河献之功,从此谷城茨河“承恩贡米”名声鹊起,历久愈盛。承恩贡米产于谷城茨河承恩寺周边优质稻田,自然环境优美,周边古树环绕,稻田由五眼泉和胡家泉两条著名泉眼泉水浇灌,水中富含人体必需的钾、钙、碘、硒等二十多种微量元素,加之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组织生产,米质优良,口感独特,香气四溢,营养丰富。茨河山水育珍稀,十里稻香醉心脾,此米从今封贡米,秋秋朝贡莫愆期
湖北特产—楚韵腐乳:著名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襄樊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离城30公里的谷城县茨河镇依山傍水,303省道穿境而过,清澈的汉江顺流东去,优越的地理位置留住了“八一电影制片厂”湖北分厂,丰富的旅游资源造就了皇家寺院承恩寺,天然矿泉水灌溉着万亩良田,绝佳的自然资源孕育出了一个湖北特产—楚韵腐乳。茨河镇区座落在一个石膏矿上,楚韵腐乳正是得益于汉江水长期浸泡石膏矿,用此水加工豆腐,恰如其分的微量元素,成就了茨河镇豆腐的色、香、味,堪称“襄樊一绝”。新鲜豆腐经自然发酵,用天然有益菌秘方和传统工艺加工而成的腐乳,是享誉襄樊的地方名优特色产品。该产品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乳酸蛋白和氨基酸,具有开胃健脾、抗衰老、防癌症等功效。楚韵腐乳的自然发酵工艺无厂可比,独特的石膏矿水无厂可比,独特的口味无厂可比。经考证全国20多家腐乳厂产品,楚韵腐乳色、香、味都优于这些厂,尽显楚国传统美食的芳香韵味。小产品闯进大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已登录湖北特产榜,由普通的特色产品开发成为馈赠佳品,列入襄樊市政府采购计划首选,在豫西南、鄂西北、武汉等地已小有名气。茨河腐乳采取了现代工艺和传统配方相结合的生产方式,运用香麻油、辣椒、生姜、花椒等10多种原料精制而成。因其色泽鲜艳、味道鲜美、质地细腻、后味绵长的特点受到广大客户的青睐。产品自投放市场以来一直供不应求,已远销襄樊、武汉、北京等城市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