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坊镇地图
戴坊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综述:经济指标稳步增长、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05年,镇区生产总值完成1.109亿元,同比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2020万元。财政收入可比增长3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客商企业5家,合同资金31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4年的1660元上升到2005年的1765元,同比增长了6.3%。同时在文教、卫生、交通、通讯、民兵预备役、民政等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为戴坊镇今后的发展垫定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镇区生产总值完成1.109亿元,同比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2020万元。财政收入可比增长3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客商企业5家,合同资金31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4年的1660元上升到2005年的1765元,同比增长了6.3%。同时在文教、卫生、交通、通讯、民兵预备役、民政等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为戴坊镇今后的发展垫定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戴坊镇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8386亩,总产量达43465吨,是乐安县第一的种粮大镇。2005年戴坊镇共种植烤烟3700亩,共交售烟叶10818担(1081800斤),顺利实现了万担镇的目标,成为了乐安县的烟叶第一大镇,进入了江西省烤烟生产重点乡镇行列。发展民营企业、树立特色品牌:戴坊镇凌仁食品厂是一家专门生产豆腐乳、霉鱼片的食品加工厂。该厂生产的产品在乐安县获得了一致的好评。该企业在镇党委、政府各项政策的帮扶下,由以前的手工作坊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化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成为了戴坊镇的一项特色产业。
城镇设施
优化城镇环境既是发展经济、提升城镇品味的需要,也是改善群众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戴坊镇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创建文明村镇的一项硬性指标切实抓好,以此提升戴坊镇在外的知名度,推动戴坊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商品的流动速度,活跃城乡经济、文化。戴坊镇以329省道为依托,拉大戴坊镇小城镇建设规模,现已形成了两个中心:即商贸中心和行政中心,镇工业经济小区、农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化设施目前也已初具规模,戴坊正以一个崭新并富有生气的新形象逐渐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乐安县戴坊镇着力培养“双强”(自身创业本领强,领民共富本领强)型村干部,充分发挥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戴坊镇20个村有40%的村干部领办或创办了富民项目。戴坊镇本着“让村干部成为富民能手,让经济能人走上领导岗位”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村干部的培养力度。通过组织村干部外出参观学习、邀请致富能手因材施教等措施,戴坊镇一大批村干部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放手大胆创事业。戴坊镇还大胆向群众举荐经济能人和年轻干部,提升基层队伍整体素质和为民办事效率。戴坊镇有近10个村的一批特色种养致富能人,走上了村领导岗位。戴坊镇还大胆向群众举荐经济能人和年轻干部,提升基层队伍整体素质和为民办事效率。农业生产
巩固粮食生产的基础地位:巩固粮食生产的基础地位。2005年戴坊镇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8386亩,总产量达43465吨,是乐安县第一的种粮大镇。大力发展西瓜种植产业。2005年戴坊镇种植西瓜1600多亩,仅礼品西瓜就有560多亩。大力发展西瓜种植产业:2005年戴坊镇种植西瓜1600多亩,仅礼品西瓜就有560多亩。镇党委、政府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及现状,在发展烤烟生产这项主导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西瓜种植业。并且将西瓜种植从粗放型管理转为精耕细作科技管理型,西瓜产业已成为继烟叶之后的一项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统筹兼顾,加快养殖业的发展。
统筹兼顾,加快养殖业的发展:戴坊镇在养殖业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涌现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养殖专业户,如养鸡、鸭专业户、养猪专业户等,基本上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发展趋势,戴坊镇养殖总产值由2004年的1650万元到2005年的3800万元,同比增长了25%,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做大做优烤烟生产、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做大做优烤烟生产、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2005年戴坊镇共种植烤烟3700亩,共交售烟叶10818担(1081800斤),顺利实现了万担镇的目标,成为了乐安县的烟叶第一大镇,进入了江西省烤烟生产重点乡镇行列。为了进一步加强烤烟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烟叶生产收购的需要,便利生产指导和烟农交售烟叶,不断提高产后各环节的商品质量,戴坊镇与烟草部门积极合作,投资150万元新建烟叶收购站,并以烟叶收购站为龙头企业,架起烟农与市场的桥梁。戴坊烟叶收购站占地6667平方米,主体工程建筑面积1652平方米,集烟叶收购、烟用物资仓库、烟站办公、烟技员培训及食宿、用餐等生产设施为一体。烟叶收购站的建立,大大的提高了烟叶的商品质量,规范收购流程,适应隔离收购,实行公平、公正、公开收购烟叶,确保产区烟叶的商品信誉,方便烟农交售烟叶,实现烟叶产区拉动力。创新烟叶生产的组织形式,是新形势下增强烟叶生产调控能力,确保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烟叶生产组织管理的发展方向。戴坊镇党委、政府在创新组织方式工作中,以烟农协会这一经济合作组织形式,在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时,探索出了一条有效途径。具体的方式是以村组为单位成立烟农协会,对于面积比较大且分散的村,根据情况分片成立烟农协会,对面积小且相对集中的村,以村为单位成立烟农协会。烟农自愿填写入会申请,烟农协会选举会长一名、副会长一名,理事2-6名(原则上100亩为基数配2名理事,每增加100亩增配1名理事)。通过烟农协会会员之间的言传身教,宣传烟叶生产和优惠政策,通过算帐对比,调动了农民的种烟积极性。戴坊镇党委、政府把烟农协会看作一个整体,加强技术培训,统一农事操作,考核和兑现了有关扶持政策,解决了过去较难解决的技术落实问题,有效地提高了为烟农服务的水平。这一系列的措施为戴坊镇烤烟生产的发展垫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