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田镇地图
增田镇相关地区地图:
人文特色
东湖村位于乐安县城南30华里处增田镇,流传着一套鸡嘴猪嘴舞,当地人称之为“滚傩神”,是傩舞的一种形式。“滚傩神”是杨姓氏族内世代流传、祈求神灵保佑平安的一种古老祭祀仪式,风格古朴独特,授规森严,概不外传,延续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村中傩神庙(始建于清乾隆八年,现已倒塌)前曾写有一副对联“傩驱瘟疫丁盛畜旺,神佑乡里邑立村宁”。滚傩神后逐步演变为民间娱乐性的文艺活动,18个面具,12人组成,有《鸡嘴》、《猪嘴》、《板叉》、《唱文戏》、《提鬼》、《牛魔王》、《七星》、《踩爆竹》8个节目。每年农历正月初二开始,十六回马归位。“滚傩神”古朴原始风格独特,很少后人为之加工的痕迹。其“猪嘴”、“鸡嘴”造型动作及表演风格,在中国傩舞中实属罕见,中外专家学者对其历史渊源和传承衍变过程发生浓厚兴趣,有的专家甚至推断它为西汉年间流行的“猪头打鬼”的演变产物,是至今唯一幸存的最古老的傩仪和傩舞之一。基础建设
乐安县增田镇的王沙和温田,是农村典型的“梅花村”,农户居住分散,给电信装机带来了超乎寻常的工作量,为了让两个村的农民尽快装上电话,突击队员带着方便面,早出晚归走村串寨,仅一个星期就为100多家农户装上了电话。增田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完善,小城镇建设有新起色,乐南公路增田段硬化工程早已竣工,丰洛公路增田段已开工改造。村级公路明显改观。精心规划的小城镇“锦乡新城”开发有序。农网改造全面完成,移动通信履盖全镇。以前增田镇是乐安县最大沙场座落地,每天往返拉沙子的车辆不计其数,造成路面损坏严重。乐安公路分局通过增田镇政府筹资10万,乐安分局筹资20万的合资形式,在2008年7月15日正式对该路进行水泥路面的修建,现已完成。下辖村
增田村、长江村、带陂村、瑶前村、石陂村、东湖村、汤元村、温田村、王沙村、小池村、西边村特色经济
增田镇境内资源丰富,富藏稀土、云母瓷土等矿产资源和优质大理石,丞待开发利用;杉树、松树、毛竹等山林资源分布广,具有潜在发展优势,农副产品极为丰富。主要特色农产品有无公害蔬菜、西瓜、辣椒、烤烟,砂场为增田镇主要特色企业。自然气候
增田镇境内气候宜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1月份平均气温4.9℃;7月份平均气温28.7℃。无霜期约265天,一般在3月中旬至11月中旬,≥10℃积温3,595.2℃。年平均降水量1,510毫米,比县城少161.7毫米。增田镇境内属丘陵地带,地势东高西低,最高点是南部的东华岭,海拔672.1米;最低点是西部的脑风亭村,海拔约100米。乌江水系支流铜锣河东西贯穿全增田镇,境内共有10座小(二)型水库,大小陂坝100多座。旅游资源
增田镇罗山村:乐安古有“一龚二流三罗四线”之称谓,就是说,罗山村是仅次于流坑村的千年古村。村子里还保存着数10幢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与流坑古建筑不同的是,罗山明清古建筑有它独特的一面。罗山村的明清古建筑特别是明代建筑规模庞大,门前青石条长约10米,最别致的是牌门楼,呈燕尾形,全部是精细木雕,人物、山水、飞禽、走兽,工艺奇巧精湛,双龙盘珠、鱼跃龙门等图案栩栩如生。另外,建筑内的川房、房门、鼓门、柱头、桁条、祖台、石磉上均有各种雕刻。文物专家指出,罗山村的建筑工艺特别是木雕工艺在乐安县十分罕见,它能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而保存完好,是一个奇迹,这对于研究古代建筑艺术和封建社会习俗是一个宝贵的参考资料。历史名人:据乐安文物部门的同志介绍,罗山村自古以来,文化发达,宋、明、清以来,出了27位进士、举人。村子里看到的第一幢古建筑,便是明代恩科状元曾瑞来的故居。曾瑞来于明万历癸未年参加举贡应试,名列第4名,后万历皇上宠其才,赐为恩科状元,并制有皇匾。据村民介绍,曾瑞来后裔还藏有明崇祯三年制作,清朝同治八年复制的“天子门生”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