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地图
道县相关地区地图:
风土人情
道县道江镇东门村是清朝大书法家何绍基的故里,村民立志传承先祖文化,他们自发创办了农民书法协会、何绍基书法院,村小学开设了何绍基书法课。目前,全村已有超过半数的农民在勤练书法,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民书法村。湖南省道县是一个小县城,但每年的龙舟比赛却是搞的有声有色。在这个小县里,每年的五月初一是全县人民的节日,龙舟比赛一比就是五天。参加的绝大部分是农民。在这里,龙舟比赛是一种民俗,更是一种文化。1、选“龙头”,每条龙舟人数一般在三十左右,在船头有一个人进行指挥,控制龙舟的方向,给大家鼓劲。称之为“龙头”。但这个“龙头”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当的。一般情况,每条龙舟上的桨手都是一个宗族的人,而“龙头”可以不是这个宗族里面最有钱的人,但他必须是里面最有威望的人。是这条龙船的领袖,全队的吃住等一切开销都由他负责。2、偷“龙骨”,所谓的“龙骨”就是拼凑龙舟的一块长条木板,在龙舟的下面。传说“龙骨”的好坏决定了龙舟行进的快慢。“龙骨”的获取是要“偷”的。偷“龙骨”的人到别人的林子里面砍伐,被别人发现后,迅速逃跑,人们就在后面追。人们的风俗中认为,只有偷取的“龙骨”拼成的龙船跑的才快。3、涂“鸡血”,龙舟比赛开赛之前,宰杀公鸡,把鸡血涂抹在船身上,以取“吉利”之意,寄予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愿望。龙舟比赛在道县每年端午前后都要开展,这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虽然现在的一些风俗已经和以前有所不同,但龙舟比赛融娱乐与竞技为一体的文化形式在道县却继承和发展下来,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撤销道江镇
2010年08月23日,湖南省民政厅发布《2010年湖南省行政区划调整公告(3号)》:撤销道县道江镇,设立濂溪、西洲2个街道办事处。新设濂溪街道办事处辖区范围为濂溪河以北区域,辖濂溪、寇公等5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18.2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人,办事处机关驻道州北路199号(原道江镇政府驻地);新设西洲街道办事处辖区范围为濂溪河以南区域,辖6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13.3平方公里,总人口8.3万人,办事处机关驻小江口路161号。行政区划调整后,道县辖2个街道办事处、9个镇、9个乡、4个民族乡。县人民政府驻地不变,属濂溪街道办事处辖区。市内公交车
道州公共汽车路线:1路(中医院-二水厂)中医院-政府南-县委路口-道州宾馆-濂溪路口东-西洲公园-营江路口-道县第二中学-月岩中路口-道州商业广场-环球街-物资局-文化路口-红星路口-小江路口-电力局-公园路口东-一中印刷厂-万家庄-纺织厂-万家庄南-二水厂.全程票价一元。2路(中医院-纺织厂西)中医院-政府南-县委路口-道州宾馆-濂溪路口东-西洲公园-营江路口-道县第二中学-月岩中路口-道州商业广场-环球街-物资局-文化路口-红星路口-道县第五中学-公园路口-潇水南路-万家庄西-纺织厂西。7路(火车站-五里牌汽车北站)正在建设中.火车站-清塘南-月岩西路-城管局-新华书店-潇水一桥东-上关乡-上关汽车东站-零公里-潇水二桥南-潇水二桥北-工业大道口-工业园东-实验中学/富塘东-五里牌汽车北站.全程票价一元。8路(敦颐学校-汽车北站)敦颐学校-潇水南路口-金都加油站-喜鹊圹-道州南路-党员会党校-物价局-红星东路口/人民医院-文化路口西-道江三小-公路局-营江路口西-道州中路-濂溪路口西-商贸城-师范中学-长征路口-富塘南-富塘路口-汽车北站.全程一元。12路(火车站-零公里)火车站-清塘南-月岩西路-城管局-城中-新华书店-潇水一桥西-潇水一桥东-上关汽车东站-零公里.全程票价一元.3路(凌角塘-长征路口)凌角塘-李家园-李家园南-富塘西路-富塘乡政府-工贸学校北校-荷叶塘路口-光荣院-乌家山西-长征路口东-长征路口.全程票价一元。5路(环线,火车站-火车站)火车站-清塘南-道江三小-文化路口西-人民医院-道州南路口-红星大市场-道县第五中学-公园路口-潇水南路-万家庄西-纺织厂西-道江镇南-寡婆凉亭-二水厂-万家庄南-纺织厂-万家庄-一中印刷厂-公园路口东-电力局-小江路口-文化路口-物资局-道州商业广场-道县第二中学-营江路口-西洲公园-濂溪路口东-道州宾馆-东阳村-长征路口东-乌家山西-荷叶塘路口-富塘路口东-潇水北路-工业园-汽车北站-工贸学校-长征路口-师范中学-商贸城-濂溪路口西-道州中路-汽车新站-公路局-月岩西路-火车站.上车一元,跨道县第五中学加收一元,跨文化路口加收一元,跨汽车北站加收一元。6路(火车站-凌角塘)火车站-清塘南-城南路口-营江路口西-道州中路-濂溪路口西-商贸城-师范中学-富塘南-长征路口-工贸学校-五里牌南-汽车北站-富塘西-凌角塘.全程票价一元。9路(工业大道口-人民医院)工业大道口-潇水二桥北-潇水二桥南-上关乡-潇水一桥东-潇水一桥西-道州商业广场-物资局-文化路口-文化馆-建委-文化路口西-人民医院.全程票价一元。13路(凌角塘-汽车东站)凌角塘-富塘西-汽车北站-实验中学/富塘东-工业园-潇水北路口-潇水北路-东阳村-濂溪路口东-西洲公园-营江路口-道县第二中学-月岩中路口-潇水一桥西-潇水一桥东-月岩东路-汽车东站.全程票价一元。15路(中医院-营江路口西/汽车新站)中医院-政府南-县委路口-濂溪北岸路-爱莲桥-道州北路口-濂溪路口西-道州中路-营江路口西/汽车新站.全程票价一元。16路(人民医院-爱莲桥)人民医院-文化路口西-道江三小-城管局-建委北-城中-新华书店-道县第二中学-营江路口-西洲公园-濂溪路口东-濂溪北岸路/周家坊-爱莲桥.全程票价一元。17路(汽车东站-敦颐学校)汽车东站-零公里-潇水一桥东-潇水一桥西-新华书店-建委北-道江三小-文化路口西-红星东路口-物价局-党员会党校-道州南路-喜鹊圹-金都加油站-潇水南路口-敦颐学校.上车一元,跨红星东路口加收一元。19路(道县第三中学-汽车北站)道县第三中学-供电所-寿雁法庭-寿雁加油站-农科村-寿雁中学-红莲塘-万家村北-寿雁东-富塘北-凌角塘-富塘加油站-富塘西-汽车北站.上车三元,跨寿雁东加收一元。学校线(一中-五中)道县第一中学-北大门-工业大道口-工业园-实验中学/富塘东-五里牌-工贸学校-长征路口-富塘南-师范中学-商贸城-爱莲桥-濂溪路口东-西洲公园-营江路口-道县第二中学-月岩中路口-城中-建委北-道江三小-建委-文化馆-道江五小-红星路口-道县第五中学.上车一元,跨道县第二中学加收一元。旅游线(宁远县政府南-道州火车站)宁远县政府南-水市路口-电力局-冷江路口-清泉路口-新百佳购物广场-五里桥-七里岗-石海山北-谢家南-柑子园东-柑子园-广文铺-五里牌南-白芒铺东-白芒铺南-红专-两村铺-枇杷长-上关东-零公里-东洲北路口-上关乡-潇水一桥西-城中-城管局-清塘南-道州火车站.上车五元,跨柑子园加收一元,跨白芒铺东加收一元,跨零公里加收一元.经济概况
道县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初步测算,道县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2013万元,比2003年增长11.0%,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4075万元,增长8.8%;第二产业增加值88849万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139089万元,增长10.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7184元;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35.3∶25.2∶39.5。初步核算,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600968万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5866万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135281万元,增长21.5%;第三产业增加值259821万元,增长14.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GDP为10009元,增长17.0%。。“十一五”期末,全县生产总值实现79.43亿元,年均增长13.85%;财政总收入3.6亿元,年均增长23.3%;三次产业比由33.5:18.6:47.9调整为29.6:26.3:4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0.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5.2倍;工业产值达到56.3亿元,年均增长3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723元、6439元,比2005年分别增加5591元、3506元,年均增长12.3%、15.1%。价格总水平涨幅增高。道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5.4%,比2002上涨5.4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5.3%,上涨5.3个百分点。在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指数为113.3%,上涨13.3个百分点;衣着价格指数为103.4%,上涨3.4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指数为99.3%,下降0.7个百分点;娱乐教育文体用品用服务指数为101.8%,上涨1.8个百分点。就业再就业工作继续加强。据劳动部门统计,2004年末道县就业劳动力41394人,下岗职工再就业321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经济发展环境得到改善。通过积极开展“三整治一调处”和创建平安道州”活动,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了社会稳定。食品药品质量监督和安全生产等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农村税费改革成效显著,农民负担明显减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不够稳固,发展速度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缺乏长效机制,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快,生活质量不高。农业,2004年道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4682万元,比上年增长8.0%。主要农产品中,粮食总产量273796吨,比上年增加26932吨,增长10.9%,扭转了粮食产量连续4年下滑的局面;大豆12200吨,减少10.8%;烟叶2240吨,增长56.2%;蔬菜489700吨,增长3.5%;水果70510吨,增长0.3%。全年出栏肉猪86.5万头,增长8.9%;出栏牛7.24万头,增长10.0%,家禽出笼927万羽,增长4.1%。水产品产量17191吨,增长4.5%。围绕培植壮大“六优”,建基地、创特色,树品牌、上规模,一批优质烤烟基地、蔬菜基地、水果基地、按树基地、养殖基地等建设取得新的成绩。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2004年,道县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比例为46.9∶4.9∶41.1∶6.5∶0.6。养殖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2.2%,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7.6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47千公顷,增长4.5%。经济作物中,烤烟种植面积1.36千公顷,增长56.3%;油料种植面积3.72千公顷,下降3.9%;棉花种植面积0.05千公顷,增长25.0%;蔬菜种植面积19.7千公顷,增长0.5%。工业和建筑业,道县工业基础完善。特别是近几年,通过深化企业改革,整顿经济发展环境,大胆引进民营资本,放手发展民营工业,道县工业实现了二次创业。基本形成了冶金、皮革、纺织、建材、化工、食品等六大工业支柱,“道州牌”皮鞋荣获湖南省“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称号。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2004年,道县全部工业增加值65343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941万元,增长25.3%。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6367万元,增长1.6%;集体工业增加值1466万元,减少3.1%;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313万元,增长474.2%;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2651万元,增长11.8%。工业结构持续调整。200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中,水泥10.74万吨,增长9.5%;皮鞋72.2万双,增长52.6%;化肥2.31万吨,增长27.9%;饮料酒3560吨,增长53.8%;家具5929件,减少12.6%;生铁16650吨,增长19.6%;日用陶瓷1873万件,减少8.7%,锰矿石成品矿40010吨,增长0.3%;十种有色金属23629吨,增长147.8%。建筑业发展较快。建筑业生产平稳增长,2004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3506万元,比上年增长30.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55万平方米,增长31.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3.83万平方米,增长34.3%。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2004年,道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342万元,比上年增长44.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519万元,增长86.6%。投资总额中,基本建设投资23651万元,增长140.0%;更新改造投资7014万元,增长121.3%;房地产投资932万元,增长84.6%;其他投资32931万元,增长57.9%。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2004年,道县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亿元。工业园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拉通工业大道1600米,硬化800米,已平地1100亩,初步形成1平方公里规模;潇水二桥已完成全部基础及下部构造,正加紧桥面施工;长征路建材一条街已形成土路基,完成400米水泥硬化;滨河路景观带已完成规划设计,进入拆迁阶段;文化路改造全面完工;改造通乡通村公路160.67公里;小水电开发稳步推进,破土动工电站容量11.6万千瓦;农村水利设施条件不断加强,大力实施人畜饮水解困工作;电力建设力度加大,城市电网和农网改造稳步实施。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2004年,道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616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6461万元,增长14.2%;餐饮业10771万元,增长9.6%;其他行业384万元,增长6.4%。招商引资来势较好。2004年,按照“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的指导思想,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位的工作来抓,全县共引进项目109个,其中,引进境外项目14个,实际利用外资1031.3万美元,增长243.8%;引进内资项目94个,实际利用内资5.06亿元,增长61.3%。邮电,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道县全年邮电业务总量9450万元,增长43.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2万户,减少21.7%;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7万户,增长19.4%。互联网用户1300户。财政、金融与保险,财政收入运行平稳。2004年,努力培植财源,强化收入征管,道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1245万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802万元,比上年增长10.6%。财政支出27036万元,比上年增长16.4%。财政收支结构不断优化。金融机构存贷款保持合理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4707万元,比年初净增29976万元,增长15.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5528万元,比年初净增25078万元;企业存款余额15455万元,比年初净增65万元。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7660万元,比年初净增12876万元,增长15.2%,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22043万元,比年初净增6981万元。保险事业稳步发展。2004年全县全年保费收入4178万元,比上年增长74.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90万元,增长5.9倍;健康人身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930万元,增长113.8%;寿险保费收入2358万元,增长28.9%。各项赔款与给付支出1273万元,增长25.5%。教育和卫生,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4年末,道县共有各类学校420所,其中社会力量办学25所。各类学校中,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1246人;普通中学45所,在校学生42826人,增长1.1%;普通小学110所,在校学生54924人,减少7.3%,幼儿园16所,在园幼儿数3463人。医疗卫生保健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10个,卫生技术人员1968人,卫生机构床位数900张。其中,县级综合医院2所,卫生技术人员474人,床位数455张;卫生防治防疫机构2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比重为84%。自然地理
道县位于潇水中游,东邻宁远县,南界江永县和江华瑶族自治县,西接广西全州、灌阳县,北连双牌县。地理坐标在东经110°11′~110°56′,北纬25°09′~25°50′之间,南北长77千米,东西宽62.6千米。道县属南岭地区,县境四周高山环绕,群峰耸峙,中部岗丘起伏,平川交错。整个地势从四周向中间倾斜,呈盆状结构。山地占总面积的44.7%,丘陵占11.4%,岗地占24.6%,平原占14.9%。土壤共有9个土类,水稻土占道县土地面积的12.1%,红壤占47.7%,黄壤占9.3%,黄棕壤占4.9%,黑色石灰土占7.8%,紫色土占3.3%。此外还有山地草甸土、潮土、红色石灰土。道县东南有九嶷山,南有铜山岭,西有都庞岭,北有紫金山。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150多个,且多与邻近山脉连成整体,最高峰韭菜岭,一诲拔2009米。整个地势从四周向中间倾斜,呈盆状结构。山地占总面积的44.7%,丘陵占110%,岗地占24.6%,平原占14.9%。把截大岭:Bǎjiēdàlǐng,在道县东部,最高处海拔699.5米,山如长把,中为九嶷河截断,故名。
苦菜园:Kǔcàiyuán,在四马桥镇大井头村,海拔699.5米,此岭满山遍野是一片苦菜,得名。是把截大岭最高处。
九嶷山:Jiǔyíshān,九嶷山得名于舜帝之南巡。《史记·五帝记》:“舜,葬于江南九疑。”《水经注·三八·湘水》:“九嶷山蟠基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举,各导一溪;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疑,也作九嶷。”峰峦叠峙,深邃幽奇,千米以上高峰有90多处,多为砂页岩、花岗岩、变质岩组成。主峰畚箕窝,海拔1985米,在宁远县境内。道县部分在县境东南部,距县城48公里。东起癞子山(海拔1834.6米),西至丰村大岭,横跨30公里,南北纵跨29公里。在四马桥镇有大风坳、牛銮心、西岭、大河坳等山,在洪塘营瑶族乡有老虎坳、大风坳、野人冲、锅巴山、大盖坳、小盖坳、彭子厂岭、老山冲源、茶坳等山,在蚣坝镇有丰村大岭等山,组成道县东南山地区,是人稀地广之地,中山地貌类型。大风坳:Dàfēngào,在四马桥镇滴水营村,海拔910米,面积200公顷。坳高当风,得名大风坳。
牛銮心:Niúluánxīn,在四马桥镇社头村,海拔1036.6米,此岭园形,远望宛似牛心,取名牛銮心。
癞子山:Làizǐshān,于县城东南部,洪塘营瑶族乡与宁远县交界处,海拔1834.6米。因山中岩石裸露,树木稀少,形似癞子头,故名。
彭子厂岭:Péngzǐchǎnglǐng,在洪塘营瑶族乡茶花坪村,海拔1557.3米,面积100公顷,岭上原有彭姓建厂立宅,取名彭子厂岭。
大界坳:Dàjièào,洪塘营瑶族乡大洞田村,海拔1526米。因系自然界山,故名。
凉亭坳:Liángtíngào,在洪塘营瑶族乡,海拔1210米。与宁远交界处,昔有一凉亭得名。
老虎坳:Lǎohǔào,在洪塘营瑶族乡,海拔1318.2米。昔有老虎出没、得名。
锅巴山:Guōbāshān,在洪塘营瑶族乡,海拔1670.9米,状似锅巴,得名。
豪猪岩:Háozhūyán,在洪塘营瑶族乡佳竹洞村,海拔669米,面积100公顷。此山中有一岩洞,昔有豪猪出没,取名豪猪岩。
啄公岭:Zhuógōnglǐng,在洪塘营瑶族乡东江脚村,海拔615米,面积100公顷。山形如公鸡啄米得名。
狮子脑:Shīzǐnǎo,在洪塘营瑶族乡香花树村,海拔889.6米,面积133公顷。山形象狮子脑,得名。
石巴山:Shíbāshān,在洪塘营瑶族乡东江源村,海拔730.6米。
月岩:YuèLiàngYán,月岩在道县城西20公里处。岩有东西两洞门,东洞门长65米,宽40米;西洞门长105米,宽60米,宛如城阙,状极雄伟森严。入洞数十步,敞若广庭,洞顶空能见天,日光直照洞内。月岩酷似月亮,自乐边看象上弦月,自西边看象下弦月,从洞中看,空顶之空圈宛如明月悬空。“月岩”由此得名。因东西两门贯通,又称“穿岩”。是为道州八景之一。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游此洞,并住宿洞内。他在《楚游日记》中把道州月岩列为“永南洞目”第一。月岩内壁那厚厚的石灰岩层上,尚存宋代以来各种碑刻40余方,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道县境内河流属湘江水系。全县共有长度在5公里以上的河流63条,总长1019公里。其中主要河流6条,即:潇水、永明河、濂溪河、洑水、宁远河、泡水。发源于道县境之内的3条,境内流长161公里;均聚于潇水,地下水也很丰富,全县地下水总排泄量为5亿立方米,有地下河18条,较大的泉眼340个,有开采价值。
潇水:古称深水、营水、系湘江一级支流,道县县境水系干流。发源于蓝山县野狗山南端。经江华水口、沱江镇,过界牌流入道县境内,至井塘沙子河纳泡水,北流19公里至岑江渡两河口与淹水汇合(道县俗称两河口以上河段为沱江)。又北流17公里经道县城西门口(双牌水库入库站)纳濂溪河;再向东北流14公里至宜江口,汇合宜水;继续北流3.5公里至青口,汇集东来的泠水,北流而下113公里,经双牌至零陵区苹岛入湘江。潇水全长354公里,流域面积12099.09平方公里,河流坡降0.76‰。道县境内流长64.7公里,流域面积2441.75平方公里,河流坡降0.48‰。流域平均宽度56米,最大宽98米。形状系数0.26,不对称系数0.25。水量50.51亿立方米。潇水道县站出口断面多年流量每秒112立方米,属长年河。境内流经审章塘、蚣坝、祥霖铺、上关、万家庄、道江镇、东门、白马渡5乡4镇,由南到北贯穿全县。道县县城以下河段,四季可通航。以水清深得名。
濂溪河:古称营水,系潇水一级支流。发源于都庞岭东侧县月岩林场天岭冲东北。流经清塘镇、营江乡,至道县县城西关桥汇入潇水。河流长41公里,流域面积200.84平方公里,坡降9.38‰。水量1.80亿立方米。属长年河,水量小、河道浅,不能通航。以发源于营山得名。
洑水:又名宜水,系湘江二级支流。发源于桥头林场上崩塘。上游河道曲折,水流湍急。由北向南流经桥头、仙子脚,再向东流经寿雁(下龙洞以下又名宜水)、富塘、梅花、东门等乡,流于白马渡镇宜江口注入潇水。道县72公里,是县境内最长的河流。流域面积935.02平方公里。属长年河,上游不通航;下游从寿雁镇下龙洞起至宜江口(约27公里)流势较平,水量较足,四季通航。以发源于上洑山得名。
泡水:又称蚣坝河。系湘江二级支流。发源于湘源锡矿向家坪(另一条水系源于洪塘营瑶族乡黄皮冲),自南向北流经洪塘营瑶族乡、四马桥镇、蚣坝镇,于蚣坝镇金鸡洞上游纳横岭瑶族乡大河(黄皮冲水系),至沙子河注入潇水。全长50公里(大河长60公里),流域面积509.18平方公里。属长年河,上游不通航;四马桥至蚣坝,春夏雨季通小木排;蚣坝至潇水9.5公里河段,通木船及中型排筏。
淹水:又名永明河。系湘江二级支流。发源于江永县凉伞界,从江永上江圩至道县桐溪尾入境,经新车、清塘,于祥霖铺镇两河口(又名分江头)注入潇水。道县境内长16公里,坡降2.67‰,流域平均宽度19.6米,最大宽44米,流域面积472.50平方公里。属长年河,春夏水满可行小船。因河流经古永明县境而得名。
九嶷河:又名宁远河。系湘江二级支流。主流发源于宁远九嶷山。经水市、大阳洞至道县柑子园入境,经油湘(纳两条从宁远发源的小河),白马渡镇武家滩注入潇水。道县县内长20.2公里,流域面积62.16平方公里。系长年河,从螺蛳滩到白马渡镇青口10公里通机帆船。
上坝水库:上坝水库位于道县洑水上游。在桥头乡上坝村,距县城51公里,控制集雨面积85平方公里。大坝为圬工重力坝,坝高57米。正常水位401.5米,正常库容1517万立方米,灌溉面积为3.7千公顷。坝后电站装机3台共750千瓦。工程于1971年12月动工兴建,1980年枢纽工程完工。有两条总干渠及干渠、支渠。兼有灌溉、发电、养殖等功能。因库址在上坝村,故名。
乐海水库:乐海水库位于道县寿雁镇芽洞村与下乐海村交界地带阴河出口处。距县城20公里,距寿雁镇4公里。该工程属地下河—隆河水系,集雨面积2.4平方公里,引外集雨面积15平方公里。1971年动工兴建,1973年始建成小型水库。1974年10月动工扩建,1975年枢纽工程竣工,建成中型水库。主坝高31米,系粘土斜墙堆石坝,副坝3座,总库容1034万立方米,正常库容944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000公顷。兼有灌溉、发电、养殖等功能。水库多属石灰岩地质,但蓄水不漏,因地势低洼,溶洞虽多,但都内倾,水不外漏。为此,1986年3月广西大学潘教授等四名科技人员前来库区实地考察研究,取材教学。库名因地名命名。
廊洞水库:廊洞水库位于宜阳河上游,库址在梅花镇廊洞村,境内离县城20公里。水库属宜阳河水系,集雨面积36平方公里。坝高45.39米,坝型为粘土心墙堆石坝。总库容为105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91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666公顷。坝后设电站1处,装机2台共320千瓦,渠道电站装机1台125千瓦。水库1958年动工兴建,1961年建成为小型水库,1973年动工扩建,1977年建成。道县自然资源较丰富。现已探明的有色金属有40多种,储量为永州市之冠,被誉为“小有色金属之乡”。主要有锡、钨、锰、铜、铅、铁、锌、锑、银、铬、锂、铋、钠、钼、重晶石、石英石、大理石、高岭土等。其中,锡、钨、锰储量为湖南省第二,稀有金属锂为省内独有。蚣坝后江桥和祥霖铺的大型多金属矿床在全国榜上有名。据勘探,全县锡、钨矿的保有储量达160万吨、铅锌矿220万吨、锰矿3400万吨、铁矿1500万吨、锂矿40万吨、铷矿16万吨、高岭土1500万吨。县境内水系发达,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小水电开发潜力大,全县电能蕴藏量达34.6万千瓦。道县境内有高等植物186科612属1265种以上,其中苔藓植物有12科17属19种以上,蕨类植物25科33属47种以上,种子植物149科595属1199种以上。杜英科杜英属占全省杜英总数的50%。国家重点保护的稀有植物有资源冷杉、伯乐树、长柄双花木、福建柏、白豆杉、秤锤树、银钟树、黄枝油杉、青檀、白辛树、长苞铁杉、南方铁杉、任木、银鹊树、紫茎和红豆树16种,其中福建柏有纯林约500亩,散生于常绿阔叶林间的有6000余亩,分布面积与纯林面积均为国内之冠。道县境内已发现野生脊椎动物134种计22目54科。其中两栖类2目6科19种,爬行类3目9科23种,鸟类9目23科63种,兽类8目16科29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苏门羚、红腹角稚两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猕猴、短尾猴、穿山甲、水獭、大灵猫、小灵猫、水鹿、林麝、獐、鬣羚10种;属省重点保护动物的有狐、貉(狸)、豹猫、鸢、松雀鹰、短耳饕等17种,占总数的13%。境内千家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曾是华南虎重要分布区之一,1979年曾捕获一只。不过,近年国有道县月岩林场护林员巡山时未发现老虎的踪迹。
道县自然资源
道县降水量统计表:1985道县1503毫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9℃,年平均降水量1,503毫米,日照时数1,600小时,无霜期309天左右。1990道县1228.8毫米年内气温最高39.2℃,最低一1.5℃,降水量1228.8毫米。1992道县1326.2毫米年内气温最高37.6℃,最低一5.4℃;年降水量1326.2毫米。1995道县1829.8毫米年内气温最高37.8℃,最低-2.3℃;年降水量1829.8毫米。1997道县1513.1毫米年内气温最高36.2℃,最低一1.8℃;年降水量1513.1毫米。2000道县1321.0毫米年内气温最高36.4℃,最低-4.4℃;年降水量1321.0毫米。2001道县1407.5毫米年内气温最高38.0℃,最低-17℃;年降水量1407.5毫米。2002道县1407.5毫米年内气温最高38.0℃,最低-1.7℃;年降水量1407.5毫米。2003道县2280.3毫米年最高气温36.6℃,最低气温一2.3℃,年降水量2280.3毫米。2003道县2280.3毫米年内气温最高36.6℃,最低一2.3℃;年降水量2280.3毫米。道县森林覆盖率统计表发:1993道县达46.38%荒山造林28860亩;森林覆盖率达46.38%。1993道县达46.38%到年底,全县共造林1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6.38%。1995道县达46,98%造林1.65万亩,森林覆盖率46,98%;农业机械总动力839万千瓦。
道县人口出生率统计表:1992道县当年17.01%当年人口出生率17.01%,死亡率6.,1993道县19.58%人口出生率19.58%。1993道县为14.8%当年人口出生率为14.8%。2001道县10.05%人口出生率10.05%。2002道县10.41%人口出生率10.41%。2002道县6.85%人口出生率6.85%。2003道县10.51%比上年增加0.39万人,增长0.6%,人口出生率10.51%。2003道县10.51%年末总人口66.23万人(少数民族3.81万人);城镇人口9.60万人,人口出生率10.51%。2004道县9.61%7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09万人,人口出生率9.61%,2004道县为9.61%计生工作整体水平有所提高,全县人口出生率为9.61%
道县最高气温统计表:2003道县36.6℃年最高气温36.6℃,最低气温一2.3℃,年降水量2280.3毫米。2006道县38.6℃年内最高气温38.6℃,最低气温一3.3℃,年降水量1207.9毫米。
道县农村人均居住面积统计表:2002道县32.4平方米农村居民思格尔系数为52.2%,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2.4平方米,增长1.3%,其中钢筋混凝土住房占57.4%,比上年高10.2个百分点。2003道县增长1.3%农村居民思格尔系数为52.2%,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2.4平方米,增长1.3%,其中钢筋混凝土住房占57.4%,比上年高10.2个百分点。
道县农作物产量统计表:1985道县产量1680吨:粮食总产量23.60万吨,比上年增长3.4%;油料1145吨,比上年下降14%;烤烟5245吨,比上年增长64.9%;柑桔6130吨,比上年增长22.4%;茶油1680吨,比上年增长29.2环,鲜鱼3073吨,比上年增长18.2%。1986道县比上年增长29.2:粮食总产量23.60万吨,比上年增长3.4%;油料1145吨,比上年下降14%;烤烟5245吨,比上年增长64.9%;柑桔6130吨,比上年增长22.4%;茶油1680吨,比上年增长29.2环,鲜鱼3073吨,比上年增长18.2%。1988道县1300吨:粮食总产量24.25万吨,甘蔗11228.4吨,柑桔6347吨,烤烟2529吨,花生1644吨,红瓜子710吨,茶油1300吨,肉猪出栏27.41万头,家禽249.3万只,其中灰鹅11.8万只,鲜鱼4249吨,新增旱涝保收面积4100亩。1990道县1600吨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一9一180吨、烤烟4689吨、甘蔗36263吨、柑桔l万吨、红瓜子479吨、花生1151吨、茶油1600吨、肉猪出栏28.91万头、家禽出笼199.5万只(其中道州灰鹅22.1万只)、水产品3900吨、木材0.7万立方米。1991道县796吨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183927吨、烤烟2912吨、甘蔗107221吨、柑桔18540吨、花生1640吨、红瓜子474吨、茶油796吨、肉猪出栏29.02万头、家禽出笼214.3万只(其中道州灰鹅24万只)、水产品4913吨、木材2.69万立方米。1999道县2163吨主要农产品产盆:粮t27.69万吨,烤烟3426吨,甘蔗6.6万吨,花生6203吨,红瓜子377吨,茶油2163吨,柑枯2.14万吨.生猪出栏59.25万头,家禽出笼600万只,水产品1.28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