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渡镇地图
白马渡镇相关地区地图: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7113男15024女12089家庭户户数7443家庭户总人口(总)26965家庭户男14919家庭户女120460-14岁(总)66030-14岁男39600-14岁女264315-64岁(总)1863515-64岁男1014415-64岁女849165岁及以上(总)187565岁及以上男92065岁及以上女955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6900交通特色
潇水四季通航,有白马渡、青口两大码头,是永州市南部的水上交通枢纽。陆上交通河东部分硬化公路四通八达,但从镇政府到河西部分很不方便,如到申尾村要绕道经过白芒铺乡、上关乡、道江镇(或东门乡)、富塘乡、梅花镇5个乡镇,行程37公里。区划沿革
1951年以驻地命名建立清溪乡。1956年撤区并乡为原名。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5年撤区并乡与原青口乡合并为白马渡镇。特色农产品
白马渡镇特色农产品:水果、梅花、鸭子、稻谷、油菜、柑桔、烤烟、脐橙、桃子、樟木、杨梅乡村面貌
白马渡:昔有仙人赶牧八匹仙马,仙马惊散,其中的白马飞腾至此过渡,逐名白马渡。该村是白马渡镇政府驻地,设有闹子,逢农历二、五、八赶闹子。同时亦是水上交通的重要码头。辖白马渡闹子(十字街、新院子2自然村已连并)、新闹子、宋家、何家洞、大岭背、石坝(含石坝、石坝小院子2个自然村)7个自然村,分17个村民小组。总面积3.9平方公里,耕地1440亩,山林1560亩,672户,2723人。鸭子坪:明朝时,社复村有人在此放鸭,定居成村,取名鸭子坪。辖鸭子坪、对门村、王家3个自然村,分6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9平方公里,耕地674.26亩,山林750亩,276户,1091人。
社复:明朝时,一江西人在此开铺卖布,给人方便,赊出了很多布,人称赊布,后谐音为社复。邻村吴姓多从此迁出,故又称老院子(新院子在白马渡)。辖社复、开竹铺(开竹铺和矮车2自然村已连并)2个自然村,分4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380亩,山林1255亩,224户,837人。
泉家塘:村南有泉,村前有塘,取名泉家塘。辖泉家塘、刘家、魏家3个自然村,分7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531亩,山林741.5亩,232户,900人。
东山:该地曾临山建有道州东乡义学,故名东山。该村原有清溪区中学,后迁走。辖塘洞(原称塘下洞,含熊家、廖家2自然村)、梅田桥、红地、上尹、竹元脚(原写为竹园脚)、枧槽背、农科站8个自然村,分21个村民小组。总面积9.7平方公里,耕地3334亩,山林5100亩,810户,3398人。
瓜地:清时,社复村人迁来此地种瓜,得名瓜地。辖高山洞、旱田、藕塘、瓜地、野牛洞、龙外、鬼崽屋、牛凹岭8个自然村,分8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712亩,山林1712亩,286户,1255人。
海龙:远观此地,形如大海腾龙,得名海龙。辖香炉石、龙船石、上枧、大栗山、苦竹山、秦家、磨家山、龙外(含何家、李家、胡家3个自然村)10个自然村,分17个村民小组。总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1562亩,山林1800亩,485户,1977人。
清溪:小河清澈,取名清溪。辖陡坡、老屋(老屋、六旺2自然村已连并)、苦竹坝、新屋场、桃子园(含茶山院子、中间院子、苍门岩3自然村)7个自然村,分17个村民小组。总面积6.3平方公里,耕地1479亩,山林2634亩,472户,1945人。
报国:有山冲,取报答国家之意命名为报国冲,得村名为报国。该村与清溪村常统称清溪,系原清溪区驻地,设有闹子,逢农历一、四、七赶闹子,但规模较小。辖铺市、新屋、九冲垒、报国冲、凉亭、狮子藤6个自然村,分12个村民小组。总面积5.8平方公里,耕地1593亩,山林5800亩,376户,1629人。
南冲:地处高山南面,且有山冲,取名南冲。辖黄陡坡、新屋、老屋、沙子岭、凉亭边、黑山岭、秦家(该自然村与柑子园乡粮林村并称为深源洞)、梁家8个自然村,分1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6.1平方公里,耕地1147亩,山林6000亩,432户,1702人。
大坪地:地形平趟,得名大坪地。辖杨柳井、杨柳塘、对门村、大山冲、小山冲、亥竹、何家桥、堆子头8个自然村,分9个村民小组。总面积5.1平方公里,耕地1070亩,山林1650亩,336户,1389人。
大阳:明朝时,杨姓从衡阳迁来,居于此地几个村落,该村最大,得名大杨,后误为大阳。因村名原因又常被误会姓阳。该村与泉家塘村常并称为岩头背。辖大阳、胡家、黑湾、横车(原名河源车)4个自然村,分9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460亩,山林1000亩,333户,1221人。
青口:九嶷河于此地汇入潇水,青山相映,河水清澈,取名青口。该村原是青口乡驻地,设有闹子,逢农历三、六、九赶闹子,三县人都来此交易,热闹非凡。辖青口闹子(又名何家)、黄家、刘家、梨塘口子(常归入刘家片)、施家(又名养牛坪子)、寨子岭6个自然村,分18个村民小组。总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605亩,山林2265亩,705户,2928人。
宜山坪:建村于宜山之麓,地势平坦,取名宜山坪。辖宜山坪、响堂屋2个自然村,分6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1平方公里,耕地345亩,山林126亩,252户,946人。
古木洞:村后古木参天,村前田洞如茵,取名古木洞。辖古木洞、蒋家2个自然村,分16个村民小组。总面积7.1平方公里,耕地1276.25亩,山林4860亩,405户,1546人。
倒水洞:四面高山,水流背着九嶷河反向流往潇水,取名倒水洞。辖下周家、上周家、张家、夏家4个自然村,分7个村民小组。总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652亩,山林7100亩,209户,816人。
庙头:建村于古庙前头而得名。辖老院子、港子边、杨梅岭、魏家、三里塘、秀峰庙6个自然村,分11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0平方公里,耕地300亩,山林10445亩,307户,1277人。
武家滩:昔有武姓秀才,居家河滩之畔,故名武家滩。辖武家滩、郑家、戴家3个自然村,分7个村民小组。总面积4.8平方公里,耕地353亩,山林8460亩,236户,874人。
泥江口:宜水(现名洑水)于此地汇入潇水,得名宜江口,因江口泥泞,讹为泥江口。辖泥江口、滕家、石山庙、大河新村4个自然村,分8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260亩,山林2529亩,144户,657人。
雷家洞:昔为雷姓所居之地,故名雷家洞。辖雷家洞、拱桥边2个自然村,分10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640亩,山林2600亩,398户,1508人。
唐家山:明朝时,唐姓从零陵迁来,临山建村,取名唐家山。辖唐家山、小河边、鲁家山、许家洞、牛下河5个自然村,分12个村民小组。总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559亩,山林1680亩,360户,1448人。
樟武坊:村边昔有巨樟,取名樟木山,后讹为樟武坊。辖樟武坊、洞头上、沙漯里、清明塘、五家窑5个自然村,分1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8.1平方公里,耕地1580亩,山林21700亩,673户,2417人。
申尾:清时,由樟武坊分居,立村建宅,正值申时尾竣工,取名申尾。辖申尾、石马神、大漯口3个自然村,分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3.9平方公里,耕地519亩,山林3840亩,138户,58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