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坪镇地图
大坪镇相关地区地图:
圩镇建设
大坪圩镇始建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商贸活动历来活跃,是兴宁市西北部重要的商贸计算地,是大坪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年,大坪镇被广东省确定为中心镇。目前,圩镇建成区达2.6平方公里,23条大小街道,总长7220米,2145间门店,常住16500人口,其中非农人口6354人,外来人口3122人。圩镇新建有电信大厦、工商大厦、农贸市场、文化活动中心、老人活动中心、人民医院、停车场、机械化屠宰场等大型建筑场所,设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分公司、有线电视台。圩镇人均居住面积25.9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100%;圩镇的排水、排污、绿化等配套设施完善,架设路灯255盏,圩镇绿化率38%。现在的大坪圩规模不断扩大,功能日益齐全,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圩镇的辐射能力和带动功能越来越明显,初步具备了富有客家特色和风貌的小城镇。
人口数据
2002年底该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7889男14931女12958家庭户户数7574家庭户总人口(总)27515家庭户男14631家庭户女128840-14岁(总)65950-14岁男37860-14岁女280915-64岁(总)1924015-64岁男1012215-64岁女911865岁及以上(总)205465岁及以上男102365岁及以上女1031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7445
社会保障
麻栗坡县大坪镇2006年末总人口23587人,农户数5783户,农业人口23387人,少数民族8393人,其中少数民族以壮民族居多。地处边疆,由于战争等原因,目前,人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还有部分人民群众的生活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大坪镇党委、政府通过广泛宣传,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农村合作医疗等党在农村的政策宣传到户,经动员到2006年底,全镇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538人,农村五保户供养人数90人,享受低保人数317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共计20325人,参合率达86.91%。
社会事业
大坪镇有卫生院1所、村级医疗站9个,有高完中一所、乡完小1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开通光缆电信,安通程控电话2989门,闭路电视用户2858余户,建电信、移动、联通通讯基站三座,手机用户6000余人。场镇建设面积2。5平方公里,居民2300余人,集市贸易十分活活跃。全镇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共有16个党支部,2007年底有党员人数340人。教育事业取得显著进步。进一步巩固“普九”教育成果,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在校巩固率100%,小学、初中普级100%,小学毕业升学率达100%。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2004年投资78万元,修建了镇小学生公寓,2003年投资85万元修建了综合办公大楼,2000年投资115万元修建了教学楼。全镇计划生育率、综合节育率、人口出生率均在控制范围内,计生“三结合”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完成率达100%,对8户符合计划生育奖励政策的农户实行了奖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开通光缆电视,安通程控电话2050门,闭路电视用户1500余户,建电信、移动、联通通讯基站三座,手机用户4560余人。农业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镇政府采取“一路一筹”、“一事一议”的办法破土动工了盐(亭)剑(阁)公路大坪段改造工程,整治村道公路38公里,治理病害水库3座,完善红星村集雨节灌工程收尾工作。镇政府组建安全生产综合执法组,对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和场镇秩序进行定期检查和规范,切实杜绝重大事故隐患和治安案件发生,2004年被县委、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镇政府重视环境保护,加强对场镇环境卫生的整治,搞好水土保持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被县委、政府评为环境保护先进单位。镇政府还向农民兑现了降低农业税率、发放粮食直补金等一系列惠农政策。
人口数据
大坪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2062男6263女5799家庭户户数3597家庭户总人口(总)11533家庭户男5937家庭户女55960-14岁(总)24550-14岁男12490-14岁女120615-64岁(总)884315-64岁男468215-64岁女416165岁及以上(总)76465岁及以上男33265岁及以上女432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1475
农业状况
总面积7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860亩,山地面积8.44万亩,鱼塘35亩。总人口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万人,农村劳动力8000多人。主要作物为水稻、番薯、花生、玉米、黄豆、木薯等,南方常见作物均有种植。
行政区划
大坪镇下辖村:黄屋村东沤村上祝村联村鲁塘村平湾村谭屋村毛家村城溪村李屋村新南村五桂村下祝村大坪村官路村欧村村山口村龙兴村堆上村溪头村乌泥洞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