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镇地图
大桥镇相关地区地图:
行政区划
大桥镇辖14个行政村、3个社区。产业经济
大桥镇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在巩固建材企业在该市的骨干地位的基础上,依托资源优势,扩大建材产品覆盖面,积极发展竹木深加工和绿色(无公害)食品加工业。2005年实现镇内生产总值2420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5196万元,第二产业13864万元,第三产业5140万元。体制内税收收入3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76元。2005年度,白菇产量1500吨,产值450万元,生猪出栏2.9万头,产值1656万元,苗木产量617亩,产值374万元。地方特色
大桥镇多为客家人。人民热情好客,民风纯朴,村民做红、白两事,仍然按照传统习惯进行。大桥镇的特产主要有:石头猪、大桥猪、本地鸡、酸姜、大桥河鱼、禾花鱼、玉米、优质米、番薯等。饮食文化独特,禾花鱼、麻包豆腐、懒人豆腐、花生豆腐等是本地人精致的农家菜。区位概述
大桥镇位于南部县西北部,距国道212线10公里,省道建盐路4公里,距县城51公里,位于著名升钟湖旅游线上。公元前206年曾置新井县,三国时期是阆中至成都古驿道上的重镇、宋“陈氏三状元”故里,至今仍保留大量文物古迹和遗址,曾是有名的盐卤中心。大革命时期是苏维埃政府所在地,解放后一直是大桥片区十万人民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乡镇简介
大桥镇地处仁化县南部,与韶关市东郊相连,距县城24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国道106、323线贯穿全境。全镇总面积169平方公里,总人口1.3万人,辖6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71个村民小组。2005年全镇完成国民生产总值9344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567元。旅游景点
1、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程思远先生旧居景区,程思远先生"旧居"位于距南梧二级公路88公里处北面900余米的大桥镇两岸村,结构为平顶四合院式。参观者络驿不绝。程副委员长系我国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国共两党关系史上的风云人物,为全国人民熟悉,更为广西人民熟识,亲历国民党的兴衰,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发展和辉煌,一生身居高位而始终襟怀坦荡、热爱祖国,关心家乡。其旧居坐落于一风水"虎地"的"虎背"上,右前方为长年供大程九个自然村4000余人饮用水的阳露清泉。该泉与大桥江上的鹰寨泉为同一地下河脉,泉水清澈,几百年来当地历以无数次极旱季节,而清泉水却长流不息,除满足饮用外,还长年溢出灌溉附近稻田,实为一天然奇泉。从阳露泉往东南方向走100米,便是程思远的祖坟,这卦地周围是一层层叠起的稻田,唯有祖坟稍为突起,古人传说此地属"飞凤饮水",程思远之所以出名,除了他一生刻苦努力之外,祖坟坐落地理位置好也许是一种巧合。2、宾阳八景之一--石璧山:石璧山位于大桥江中下游之廖平圩附近,距南梧二级公路2.5公里,交通方便。石璧山为历代"宾阳八景"之一,诗曰:朝霞石壁产英豪。石壁山体东西长700米多,南北宽200多米。全山平地拨起,耸入云天,高低趋一,犹如一巨大墙璧,故有石璧山之称,山上奇石花木,层峦叠彩,雄伟、美丽、壮观。清朝举人陆生兰游于此地,题曰:五岳归来不看山,都缘巅峰少姿颜;峭然一壁凌空际,却在平坡散漫间。
3、水美古塔--秀峰塔:大桥水美秀峰塔始建于清朝初期,距今约300年历史,塔高30米,共五层。塔周围是"吨粮田"示范片,古塔经风历雨,"目睹"大桥大地上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4、鬼斧神工--"三仙"洞:"三仙洞"与石璧山遥遥相对。岩洞最高处50余米,总长500余米,最宽处约300平方米,其中一段有一顶上宽畅圆形"天洞",奇丽无比,令人赞口不止。相传古代有三位仙人来到廖平地游玩,见此地之风景优雅,山境悠然,就在山间修炼。修炼功德成就,羽化登天,成为仙人。后来人们敬仰他们,在山洞口竖造塑像,年年尊拜,称作"三仙",故三仙洞由此得名也。诗曰:石经弯弯连山巅,壁峰屹屹顶中天;三星炯炯耀环宇,仙境悠悠会众贤。
5、一衣带水--大桥江:大桥江位于镇西面,南梧二级公路穿江而过,全长2000米,河面宽50-100米,水深2-3米,河床平坦,水清见底,流而不急。江水常年流水、永不干枯,可在江上划船、撤网、垂钓,随着江滨小区的开发,大桥江将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