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地乡地图
大兴地乡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水平
2008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4319万元,比上年增644万元,增长率为17.52%,仅占全县农业农村经济总量的16%。农民人均纯收入1619元,比上年增长237元,增长率为17.15%,比全县人均纯收入1651元的水平少32元。2008年全乡粮食总产量649.9万公斤,人均有粮保持在400公斤以上。2008年全乡税收入完成97.82万元,比上年增24.68万元,增长率为34%。上级财政补助收入为477.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95.1万元,增长率24.8%。大兴地乡企业户数达242户,从业人员618人,营业总收入8566万元,工业销售产值(现价)1244万元,利润3512万元。区划及人口
大兴地乡下辖自扁王基、卯照、四排拉多、木楠、团结、鲁奎地、自基7个村委会,75个自然村,136个村民小组。2008年末,全乡有4737户,16452人,其中,农业人口4293户15598人,非农业人口444户854人,人口出生率为8.21‰,自增率为3.81‰。境内居住着傈僳、白族、彝族等8个民族,主体民族是傈僳族,占全乡总人口98%,其它民族仅占2%。大部分群众居住在海拔1000米~2300米的半山高山地带,村落相对分散,贫困程度深,扶贫难度大。按照国家核定的924元新贫困线标准,大兴地乡2008年末共有贫困人口9966人。民俗风情
大兴地乡是傈僳族聚居地,主体民族是傈僳族,傈僳族人民淳朴善良又勇敢,有自己的文字,独特的民族服饰和民间艺术风格,有男女老少都喜欢的射弩弓,荡秋千和傈僳调子。特色产业
大兴地乡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县内。2007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445.6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9.34%。大兴地乡现在正在发展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砍核桃加工业,该产业已成为老百姓现金收入的支柱产业。通过发展砍核桃加工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生活水平。2007年全乡砍核桃收入达480.1万元,占农村经济收入的13.07%;有效促进了劳动力转移,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富集或输出难的问题。乡镇概况
气候资源:大兴地乡地处北回归线北侧,属西南季风区,主要受印度洋热带季风的影响,表现为干湿明显,同时受复杂地形背景和大气环游的影响,地域差异明显,地形气候、地方性气候和局部性气候突出,寒带、温带、亚热带三种气候俱全,并随山势海拔的高低呈立体分布:海拨2600~3967米高山地区,年平均气温11~14℃,年降雨量1000~1200毫米,无霜期290天;海拨1400~2600米半山地区的自扁王基、卯照、四排拉多、木楠、团结、鲁奎地、自基等村,年平均气温14~20℃,年降雨量1200~1700毫米,无霜期330天;海拨890~1200米低谷地区的灯笼坝、依地坝、维拉坝等坝区,年平均气温15~28℃,年降雨量800~1200毫米,全年无霜,属亚热带河谷气候。水资源:大兴地乡过境河流为怒江,由四排拉多村委会维拉坝入境,自扁王基村委会灯笼坝出境,境内流程20余公里。境内主要河流有替命河、自基河、维拉坝河、芭蕉河等6条怒江支流,目前已开发3条河流,年发电量达37.2万千瓦时。
森林资源:大兴地乡林覆盖面积达45.8万亩,覆盖率为67%,林地面积26.58万亩,其中,用材林588.4亩,防护林218530.7亩,薪炭林598.5亩,其它3.3万亩;经济林木有核桃、油桐、漆树等。经济林木面积达6.19万亩(人均3.7亩)。药材有黄莲、秦归、党参、木香等。
其他资源:大兴地乡国土面积406.28平方公里(实地面积455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2.7%,有耕地2.8万亩(人均1.7亩),其中水田5200亩(人均0.32亩),旱地2.3万亩(人均1.4亩);大兴地乡矿产资源相对较少,主要有铁矿、铅矿、硅矿等,目前,云南省柯森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落户我乡进行探采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