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登乡地图
古登乡相关地区地图:
能源基础
全乡成矿地质条件较好,矿床分布广泛,矿产资源丰富,其中:汉白玉、硅、锡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具有很大的开采价值,但长期以来一直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水力资源丰富。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6.5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4.49万元,占总收入的21.02%;畜牧业收入59.00万元,占总收入的50.64%(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096头,肉牛111头,肉羊123头,土鸡5735只);林业收入6.00万元,占总收入的5.15%;第二、三产业收入7.00万元,占总收入的6.01%;工资性收入3.50万元,占总收入的3.00%,其他收入18.00万元,占总收入的15.45%。农民人均纯收入1247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50万元,其中:外出务工人数27人(占劳动力的4.66%),无省内务工人,到省外务工0人。
发展
乡党委、政府围绕县委县府提出的“写好四篇文章,做好五项重点工作”的经济发展思路,锁定“农、工、商”三个主攻方向,“农”即:以“八角玉桂强乡,畜牧水产富民”为目标,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全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工”即: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为中心,加快该乡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商”即:以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提升集市功能,发展商品贸易,推动我乡小城镇建设。极大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党的建设不断得到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1、围绕农民增收目标,积极推进八角低产林改造和种桑养蚕项目。全乡完成八角低产林改造12000亩,占全乡八角林面积46000亩的30%;种桑面积1500亩,年产值可达300万元。2、围绕以工促农目标,积极招商引资。近年来共引进企业4个,总投资1142万元。其中耘发木业有限公司、香料厂、音洞砖厂均实现当年引进,当年投产,百合水电站在建。3、围绕小城镇建设,积极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0万元的百合街道过境油路;完成4条村级砂路56公里,6条屯级路32公里;完成投资80万元的东莫易地安置新村建设,安置20户87人;完成沼气池建设2474座,入户率达75%。4、围绕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示范屯建设。那乐村那乐屯列为全县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完善了道路硬化1300米,球场、文化活动室、凉亭等基础设施建设,民房改建率达85%以上,沼气池入户率达100%。5、围绕和谐社会,积极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300万元,完善中、小学校“八室一场”建设,促进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小学生入学率达99.41%,中学生入学率达95.66%;公共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百合卫生院通过一级甲等医院评定,积极开展农村初保、母婴安全等项目,孕产妇入院分娩率达75%;社会治安逐年好转,两案发生率逐年下降,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文化教育
该村建有小学3所,校舍建筑面积527平方米,拥有教师5人,在校学生117人,距离中学15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17人,其中小学生75人,中学生42人。
基础设施
截止2009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小路,无路灯。全村有121户通自来水,有88户饮用井水,有88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40.74%)。有158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6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73.15%和31.4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9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9户(分别占总数的8.8%和8.8%)。该村到乡道路为小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5公里,距离集贸市场15公里。到2009年底,全村有5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6个自然村已通电;有9个自然村拥有电视;有9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5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其他结构住房为主,有1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206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经济发展
2002年未全乡经济总收入实现1019.38万元,其中:农业收入411.61万元,占总收入的40.38%,林业收入80.64万元,占总收入的7.89%,畜牧业收入388.10万元,占总收入的38.07%。其他收入46.48万元,占总收入4.56%;现金收入313.49万元,占总收入30.75%,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601元;粮食总产量达428.92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296公斤;大牲畜存栏7850头(匹),生猪存栏21836头,山羊存栏26143只,总出栏18454头(只),肉产量达699砘。从经济收入的结构情况可以看出,经济收入主要是实物折价收入,而现金收入只占总收入的30.75%,因此,增收工作依然十分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