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源镇地图
大源镇相关地区地图:
造纸业发展
用竹造纸已有1700多年历史。大源交通十分便捷,紧连320国道和l04国道,杭千(杭州至千岛湖)高速公路切镇而过,出入道口设在镇旁。大源人杰地灵,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大源人勇立潮头,迎风搏浪,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经济,造纸、新型建材(金属门窗)已成为全镇两大支柱产业,誉满海内外,为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综合发展水平跻身全国“千强镇”第273位,浙江省最发达“百强镇”第84位及杭州市工业经济“十强镇”行列。现有各类工业企业1290余家,商贸企业1200余家,拥有农贸市场、商贸中心两大综合市场和金属门窗材料一条街。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4.33亿元,完成国地税总收入1.5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4577元。。由富【一方名村口村】?口村位于大源镇中部,全村有786户2548人,为造纸和纸制品经营专业村。199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6亿元,工业销售产值2.47亿元,村民人均收入7600元。有造纸和纸制品厂等企业40家,120多个纸张经销户。1995年,被市委、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亿元村、综合经济实力百强村。1998年,被杭州市列为财务管理规范化标兵村。【一方胜迹大源经纬整交点】大源经纬整交点即东经120°和北纬30°的交汇点,位于东升村岩山脚下。此处建有经纬整交点标志塔和科学公园,是我国13个经纬线整数交汇点中离城市和旅游区最近的点。东经120°是北京时间基准线,北纬30°是北半球中低纬度和信风带分界线,是充满无数“险、惊、奇、谜”的神秘纬线,因此大源经纬整交点的开放具有特殊的天文、地理、时空、旅游意义。?
资源特色
境内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良,自然风光优美,历史古迹众多。拥有丰富的矿产、竹木、旅游三大资源,非金属矿藏白云石、石灰石储量分别高达15亿吨、3亿吨以上,CaO、MgO含量分别达到55.3%和20.5%,品位居华东之首;林地面积10.2万亩,森林达覆盖率78.2%,林木蓄积量8.2万立方米,年产毛竹50万根;旅游资源特色明显,境内的“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有着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完整而清晰的地层堆积,是当今所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之一,较之浙江河姆渡遗址栽培稻早5000多年,把世界稻作起源由7000年前移到12000-14000年前,揭开了人类稻作文化历史崭新的一页。先后被评为95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八五”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三和中国二十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此外还有唐朝兵部尚书右仆射刘汾之女创建的大赦庵以及孝子牌坊、神农宫、荷溪古戏台、江田古村落等众多自然景观和人文古迹。
水土保持工程
1998年11月中旬,大源溪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启动。该工程是浙江省钱塘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的重要项目。总投资170余万元,重点做好绿化造林、山塘水库除险加固、改田造地等几项工作。大源镇通过溪堤护坡工程、蓄水工程、封育治理、改田造地等措施,开展水土保持工程,计划1999年4月完工。?
基本概况
大源镇位于缙云县城东部,由原来的章源、新化、岭后三个乡合并组成;位于县城东部,东邻仙居,南接大洋,西与溶江、胡源乡为邻,北与双溪口乡、仙居县为界,距330国道、距缙云县城35公里。全镇辖大源、麻车、高畈、郑念山、杨麻坑、余溪、岭头、上家堂、杨村、小章、宅坪、郑坑、马加坑、夏弄、有川、黄泥垄、双坑、稠门一、稠门二、稠门三、稠门四、金西塘、越陈、麻田、东畈、庙下、雅亭、寮车头、黄山岭、土鱼坑、怀义堂、黄连坑、岭后、黄岭、大峰、沙坑、吾山、柿坑38个行政村,有蒙古、哈尼、苗族、彝族、壮族、布衣、土家、畲族等8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1人),是革命老区镇;镇所在地大源村;海拔257.19米,全镇地域面积8·88平方公里,2008年人口21940;有耕地面积25970亩(其中水田5920亩),山林面积8·4万亩,山林覆盖百分之七十;境内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永安溪自南向北蛇行境内,折东流入仙居县境内,属灵江水系,溪水清澈,林木葱翠,空气清新,环境宜人。
镇中心幼儿园
1998年8月28日,由永庆村出资建造,民办公助、集体性质、政府一体化管理的大源镇中心幼儿园落成并交付使用。坐落在镇中心停车站旁,投资130多万元,占地0?3公顷,建筑面积0?15公顷,可容纳300余名幼儿就学。?
经济发展
大源镇紧紧围绕“主攻工业兴镇、调整结构稳镇、城镇建设旺镇、旅游开发活镇、招商引资强镇”的发展思路,确定奋斗目标,明确责任措施,优化软硬环境,转变干部作风,狠抓工作落实,迎来了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国民经济增长提速;开放型经济强势突破;工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矿石加工、竹木加工两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壮大,共有矿石、竹木加工企业30多家;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面貌日益靓丽;特色农业彰显优势,以生猪、肉羊、蕾竹、银杏、水产养殖为主的五大产业已初具规模;旅游经济优势明显;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200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887.1万元,增长16%;完成财政总收入300万元,增长5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50.2万元,增长38.7%;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67.6万元,增长25%;实现工业增加值1078.8万元,增长20%;招商引资实际进资6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增长9.6%,达到3511元。
历史沿革
历史上与大洋镇·方溪乡·石笕乡和现属丽水的严溪乡统称为里南乡。建国初分大源、小章、越陈、稠门、岭后五个乡,均属缙仙区。1956年大源、小章合并为章源乡,越陈、稠门合并为新化乡;1958年属缙仙公社,分章源、新化、岭后管理区;1984年改称章源、新化、岭后公社;1962年5月缙仙区撤销后隶属盘溪区;1984年恢复乡建制,分章源、新化、岭后乡。1992年5月浙江省境内实行“撤区、扩镇、并乡”,三乡合并为建制镇,取名――大源镇。省民政厅批准认定该镇为革命老区镇和38个革命老区村。缙云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本镇雅亭村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