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蒙古电子地图 > 乌兰察布市地图 > 兴和县地图 >
店子镇地图
店子镇相关地区地图:

民营经济

发展势头迅猛。2004年,全镇民营企业发展到240家,实现社会总产值30亿元,比2003年增长57%,实现利税2.9亿元,增长38%,固定资产投入达到5.5亿元,增长31%。油棉加工业稳步发展,去年新增油棉加工企业14家,使全镇的油棉加工企业发展到109家,棉花加工能力达60万吨,占到了全省的十分之一,形成了华东地区最大的油棉加工基地。新型建材业初具规模。2004年,新上兴盛,蓝天等彩钢板生产企业3家,全镇新型建材企业已经发展到12家,年实现产值2亿元,利税达到2000万元。黑铁加工和粉皮粉条加工两个传统行业也实现了由家庭作坊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的迈进。招商引资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2004年,依托店子优势,狠抓招商引资。投资150万元修建了连接园区和潍高路的高标准道路,强化了载体功能。严格执行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在全镇形成了人人想招商、议招商、抓招商的浓厚氛围。全年引进项目24个,其中过1000万元的项目5个,实际到位资金达到1.9亿元,招商引资工作实绩列全县第二。文教卫生等公共事业蓬勃发展。教育事业在全县、全市保持先进地位,程控电话装机容量8000门,有线电视2000户。店子镇硬件软件一起抓,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目前,店子镇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西红柿生产基地,全镇拥有冬暖式标准大棚1.3万个,年生产优质西红柿、七彩椒6.3万吨,远销全国各地,出口俄罗斯等国,被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命名为“中国优质西红柿之乡”,是国家级优质大棚西红柿标准生产示范区。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近几年发展迅速,民营企业已发展到了240家。油棉加工业已成为山东省最大的油棉加工基地,年加工棉花能力60万吨,达到了全省的十分之一。2005年,实现GDP6.4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368亿元。全镇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382元。

交通建设

村组通公路率100%,通村水泥路9条,总里程60公里。通讯广视建设。移动、联通、程控电话、因特网、广纤传输电视全部开通,覆盖90%村庄。

集镇建设

建成区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00人,人均占有砖混结构房屋面积29.55平方米;燃气普及率98%;自来水普及率100%;人均享有绿地7.6平方米。

社会事业

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事业也得到协调发展,2005年被授予省级卫生镇、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市级文明镇、平安乡镇、安全生产红旗单位,县级计划生育示范镇、综合治理优胜责任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简介

郧西县店子镇地处鄂西北边陲,东至郧西县城95公里,北距西安230公里,省道上湖路贯穿腹地,距在建银武高速公路出口30公里。全镇版图面积250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28万亩,耕地面积30930亩,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94个村民小组,5790户,2.7万人。全镇地貌以山地为主,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1℃,平均降雨量700-900毫米之间,平均海拔650米,全年无霜期240天。店子镇是秦文化和楚文化的交汇点,历史遗迹众多。有唐代石窟群、明朝铁塔、古练兵场以及天宝山、乌龙山、千年白皮松等古树奇峰人文自然景观。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铁、金、硅、大理石等矿产贮量大、品位高,极具开采价值。近年来,该镇发展速度加快,集镇常住人口5000人,燃气普及率98%;自来水普及率100%;人均享有绿地7.6平方米;村组通公路率100%,通村水泥路7条,总里程60公里;移动、联通、程控电话、因特网、广纤传输电视全部开通,覆盖90%村庄。已形成马头山羊、烤烟、核桃、黄姜四大支柱产业和矿采、建材、农产品加工三大工业体系。店子镇镇政府驻店子,辖1个居委会、15个村委会:店子、张家坪、七里沟、李家坡、铁山寺、天宝山、马鹿坪、瓦架子、小坝河、檀树河、大坝塘、北山沟、前庄、南坡、牌楼、观喜岭。

经济建设

近几年来,党委政府坚持以农民财政双增收为目标,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和工业经济,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力转移率和二三产业对财政贡献率,形成了马头山羊、烤烟、核桃、黄姜四大支柱产业和矿采、建材、农产品加工三大工业体系,2006年全镇经济总收入1.3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2000元,财政收入137万元。

2、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店子镇

简介:店子镇南临淄博市,东与东营市接壤,全镇面积86平方公里,4.5万人。店子镇交通四通八达,潍高路、曹纯路贯穿镇域,南临济青高速公路,地理位置十分优越。2004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30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905.3万元,地方财政收入691.5万元。人均纯收入3950元。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排名第15位。2004年,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全镇粮食总产达56000吨,比2003年增长37.7%。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冬暖式大棚稳中有升,蔬菜产业的规模效益进一步凸现。水利、林业生产投入加大,投资120万元,提前20天完成了预备河拓宽治理水利工程,并圆满完成了河道确权划界工作。修建农村公路41.2公里,总投资达1000万元。完成绿色通道和路域治理21公里,绿化村庄4个,植树30万株,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业税税率降低了3个百分点,农村两工减少50%,农民负担总额减少348.2万元,人均减负41%。粮食直补政策得到落实,兑现补贴资金80万元,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步伐加快,非农收入占农民收入的50%以上。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50元,是该镇历史上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自然村有:辛张村,辛朱村,店子村,张侯村,张王村,耿郭村,前崔村,后崔村,般若村,马宋村,耿朱村,耿刘村,董官庄,沙王村,耿王村,梨园村,利城村,利蔡村,利王村,大刘村,大萧村,马兴村,大吾村,大王村,辛耿村,耿殷村,马庄村等初级中学:店子第一中学,店子第二中学(利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