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市电子地图 > 璧山县地图 >
丁家镇地图
丁家镇相关地区地图:

教育科学

学校位于重庆市西部,璧山县南部腹心地带的丁家镇,距重庆市区约40公里,紧靠成渝公路,距离成渝高速公路出口1公里。学校于1939年江西九江同文中学几名地下党员筹建,其前身为私立璧南初级中学。1940年上期招收第一届初中学生,1953年8月,由政府接管,命名为"璧山县第三初级中学"1958年招收第一个高中班,1959年2月,更名为"四川省璧山县丁家中学"1997年,重庆直辖,学校更名为"重庆市璧山县丁家初级中学"2005年7月,由于全县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与原璧山县丁家镇中合并为现在的"璧山县丁家初级中学",系县直属初中。有在职教师120人,其中高级教师15人,中级教师58人;33个教学班,学生人数达1700多人。学校占地面积为50亩(包括分部)。其中建筑占地14834平方米;活动场地16400平方米,绿化占地5200平方米。学校有综合楼一幢,教学楼三幢。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创新意识,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从严治校,创建特色,强化创新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争先意识、拼搏意识,围绕课程改革,扎实开展教育科研,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各项管理,努力打造璧南名校,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学校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是老百姓心目中最好的学校之一。
地址重庆市璧山县丁家镇丁广路43
邮编,402764区号023

重庆市璧山县丁家镇

简介:丁家镇位于重庆市璧山县南部,地处成渝高速公路的黄金主干道上,距县城26公里,重庆市区32公里,是璧南经济、文化中心,渝西经济走廊重镇,素有璧南商都之美喻。全镇幅员面积85.12平方公里,其中城镇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3.5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3个社区,总人口7.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2万人。境内海拔在330-339米之间,浅丘起伏、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
历史:丁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始建于明代。抗战时期,周恩来、邓颖超,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爱国将领冯玉祥曾在此战斗、生活、工作过,上海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九江同文中学等曾迁此地。改革开放以来,勤劳智慧的丁家人民在丁家镇党委、政府领导下,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求真务实,以“工业强镇、农业稳镇、商贸兴镇”为指导思想,坚持走城郊型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路子,全镇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1998年跨入重庆市20个小城镇建设示范镇,2002年11月列为重庆市百个经济强镇和商业小城镇,2003年列为重庆市首批启动的45个中心镇之一,2004年2月被国家建设部等六部委列为全国重点镇,2006年被命名为重庆“花卉之乡”。
优越良好的投资环境:丁家镇基础设施完善,成渝高速公路和渝隆路穿镇而过,1999年9月18日开通了成渝高速公路丁家立交桥道口,丁健、丁广、丁正公路在此交汇。有110千伏变电站和35千伏变电站各一座,日供水6000立方米,日供气3万立方米,程控电话装机容量16000门,污水处理厂1座,移动电话机站、邮政、光纤网络电视俱全,文教卫生机构健全,设施完备。丁家人本着“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你发财、我发展”的原则,实行开放开明的投资优惠政策,坚持行政服务系统高效优质,着力打造丁家一流的对外形象。蓬勃发展的镇域经济,丁家人充分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来镇兴办企业的海内外客商已达510家。2006年,工业产值达13.8亿元,基本形成了以优势传统产业(塑料制品、食品、建,材)为基础,以支柱产业(汽摩机械加工、日用制品)为先导,以重点企业(榄菊公司、民发公司、盾之王公司、榕佳公司、清川公司、鼎昌公司等)为骨干的适应市场经济的乡镇工业体系。日新月异的新城区建设,丁家镇新城区位于成渝高速公路丁家立交桥道口处,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自1998年开发建设以来,水、电、气、路、通讯、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完善。已引进广东榄菊日用制品公司、天津油管厂、福建福海化油器厂、上海保温材料厂、上海清川塑胶公司、重庆民发汽配、双友公司、渝西、渝川、渝人公司等一批知名品牌企业落户新城区,投资总额达两亿多元,重庆首届花卉博览艺术节在此举行。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
丁家镇生态植物园:丁家镇生态植物园根据本地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区位优势,坚持资源、市场、规模、科技、效益五优先原则,积极调整农业结构,确立产业化项目。丁家镇素有种植花卉苗木的悠久历史,是璧山县三万亩花木基地的核心区,同时也是重庆市三大花卉苗木生产基地之一,积极打造10000亩长五蔬菜基地。坚持走“公司+农,户”、“市场连基地”的路子,并与二、三产业相结合,涌现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渝西、渝川、渝人园林工程公司、金桫椤公司、绿海蔬菜研究所等)。同时,形成了集种植、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为一体的植物生态园,使丁家镇的农业开发更加独具特色。经30余年的发展,目前全镇花卉种植面积达13000余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0%以上,品种多达400余个。花卉企业和业主达40余家,其中二级园林企业3家,三级园林企业1家,带动农户4000余户。主要集中种植在莲花坝村和丁健路(丁家至健龙)、丁广路(丁家至广普)、渝隆路沿线靠场镇周围的天灯村、凉风村和石垭村。近年来,该镇农业农村工作紧紧抓住花卉苗木产业优势,着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采取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相结合,有力地促进了全镇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已成为全镇农业主导产业,其年产值达到近2亿元,从业人员4500余人,人均年增收约15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