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省电子地图 > 平凉市地图 > 崆峒区地图 >
东关街道地图
东关街道相关地区地图: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东关街道

东关街道位于潍坊市奎文区中部,东起虞河,西到白浪河,北至北宫东街,南接胜利东街,面积3.65平方公里。辖11个居委会,37417户,人口7.7万。2006年,全街道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6亿元,比上年增长63.8%;地方财政收入1919.82万元,比上年增长35.58%;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75亿元。近年来,街道结合中心城区发展趋势,把发展城市经济和创建和谐社区作为街道的两大重点。立足区位优势,积极优化发展环境,培植做强服务业。金融街、泰华三期等现代服务业大项目落户辖区,中央丽景、宝丽尚都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入建设,银海恒基、泰华商务大厦等商务楼宇建成使用,形成了四平路餐饮区、世纪泰华商贸区、电子一条街和潍州路商业区等各具特色的服务业经营区。同时,街道坚持以人为本,从满足群众需求出发,分别建起街道、奎文门和苇湾社区服务中心3处,创办"慈善超市"3处,建成"零失业"社区9个,引进社区托老、社区门诊、家政服务等服务网点150多处。街道还积极绿化美化社区,加强平安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后荣获"中国街道之星"、"全国和谐社区示范街道"等荣誉称号。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东关街道

镇情概况:埇桥区东关街道位于埇桥区繁华闹市区,东至京沪铁路线,西至东昌路,南至浍水路,北临沱河,面积约为2.5平方公里,辖7个社区、1个行政村。人口居住密集,现有4.2万人口。
区位优势:宿州主干道汴河路、胜利路、宿怀路贯穿全境,火车站、汽车站坐落其中,交通便利,区位优越;辖区内有金茂、商之都、美惠多等大型消费购物中心;有东关大街、大泽路商业市场,联络街干货批发市场,工人路钢材大市场;各类企事业单位200余家。有宿州学院,市委党校、实验中学、第七小学、第十一小学。有北苑小区、东武小区等中高档居住小区。东关街道是一个集居住、商贸和公共活动中心为一体的综合型街道。
社会经济:长期以来,东关街道党委、办事处充分考虑到辖区的区位优势,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争创一流的思想,始终把党建促经济作为重中之重,以优化环境发展经济为主线,以招商引资工作为抓手,以企业改制为突破口,发展民营经济,不断加快社区建设,全面推动东关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东关街道充分发挥和挖掘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深入开展“创建和谐温馨的文明社区”活动,以立党为公,执政主民为出发点,充分为社区单位和居民服务,坚持超前思维,超前规划,超前服务,全力推进社区建设。
荣誉称号:先后被评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省工会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市民政工作先进单位”“九五期间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城市流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连续三年被市评为先进单位,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连续二年被评为先进单位等。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东关街

街道概况:南阳市宛城区东关街道办事处位于市老城区东部,总面积7.4平方公里。总人口9.2万人。东关街道代码:411302001。
下辖社区:2006年,辖20个社区:河街社区、外号社区、市场社区、粮行社区、上游社区、书院社区、仲景社区、魏公桥社区、玄妙观社区、东拐社区、西拐社区、校场社区、宛城社区、向阳社区、红卫社区、建东社区、汉冶社区、防爆厂社区、工人一村社区、石化社区。
驻街单位:东关街道办事处为中共宛城区委,宛城区政府的派出所机构,重要肩负东关区、经济发展社区、城区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管理职能。辖管18个居民委员会,共有干部107人。东关区有:白河、汉城河、温凉河、护城河四条河流以及豫西南最大的公共绿地解放广场。有市直、卧龙区直、宛城区直单位173个,大中型国有企业5家。有全国闻名的南阳天冠集团和被列为全国500强之一的南阳群英集团(即帝豪集团)。
文物古迹:东关区古迹有:医圣祠、玄妙观及宛南书院旧址等。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东关街道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东关街道,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东关街道76853人。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东关街道

东关街道位于秦州区中心城区。东起东桥头,西至南坑体育场,南起藉河北岸,北至罗玉河畔。区域面积1.54平方公里,下辖尚义巷、十方堂、忠武巷、盛源、仁和里五个社区居委会。辖区内有建设路、合作路、泰山东路、环城东路、新华东路等主次干道,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金融、房地产开发、医疗卫生等多业并举、共同发展的繁华街区。辖区有常住人口8876户,26803人;驻辖区单位62个,街道党工委下设1个总支,13个党支部。现有党员355名,其中男225名,女130名;在职党员51名,离退休180名,下岗待业90名,纯居民党员34名;流动党员22名。近年来,东关街道被省、市先后评为"省级文明街道"、"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人口普查先进集体"、双拥模范先进街道","天水市社区第八套广播体操比赛一等奖"、""天水市2002年春节文艺调演优秀组织奖"、"天水市迎新春强体魄建小康"公路自行车活动"优秀组织奖"、"卫生先进单位";尚义巷社区被共青团甘肃省委评为"五四先进团支部"、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安全文明社区"、中央文明办、国家民政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评为"全国百佳学习型社区";同时,东关街道选送的《俏花旦》节目,参加了中央文明办和文化部在江苏杨州市召开的全国文化进社区表彰及经验交流会,并同时荣获全国第四届四进社区文艺展演获得民间艺术文艺展铜奖,选送的《太极剑》、《唱着号子奔小康》两个节目被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化文物出版局分别评为一等奖、二等奖。东关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党建工作为龙头,以构建和谐东关为目标,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使"三个文明"建设都取得了长足发展。---街道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东关街道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星级社区"创建工作为抓手,从强组织、抓规范、求创新入手,建立健全了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组建了街道"四个中心"(党员教育管理中心、事务中心、服务中心和文化中心)和社区"三站一中心"(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站、社区工作站、社区服务站和社区文化中心)。按照"一街一特色"的思路,街道党工委倡议开展了"爱心党费"活动,救助了因病、因子女上学、因下岗失业而致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和弱势群体。---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东关街道紧紧围绕"共育'四有新人',共建文明社区"的工作思路,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以创建活动为载体,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了文明市民、文明家庭的评选和"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绿色单位"等系列创建活动。截止目前,已建成国家级文明单位1个,省级文明单位4个,市级文明单位16个,市级文明社区1个,区级文明单位25个,办事处级单位9个,各级文明单位总数占辖区单位的88.7%;目前,还建成绿色单位2个,绿色社区2个。通过持之以恒的创建活动,全面提升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文明素质和文明形象。同时,东关街道以"双四好"活动为载体,每年"八一"节期间为驻地部队送去价值上万元的慰问品。目前,在辖区上下,已形成了军地军民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支持,亲如一家的良好局面,谱写了新时期双拥工作的新篇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稳步推进。东关街道围绕"党委领导,警民结合,群防群治,扎根社区"的工作思路,调整充实了综治工作队伍,建立健全了城市安全防范体系,形成了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这几年,他们一手抓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居民群众学法、知法、守法,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一手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变上访为下访,做到重点苗头提前预防,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同时,积极开展"平安街道"、"平安社区"的创建活动,目前已有2个社区创建为"平安社区",22个单位创建为"平安单位"。自2000年以来,全辖区未发生重大恶性案件和较大群体事件,一般刑事案件逐年下降,从而维护了辖区的稳定,为构建和谐辖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民政及社会劳动保障工作迈出新步伐。东关街道广开就业门路,千方百计解决居民就业问题,实现保障扩容。一是充分发挥街道、社区、企业单位的各自优势,免费对剩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尤其是"4050"人员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在街道社区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积极拓宽服务领域,想方设法增加就业岗位。二是完善低保保障机制。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属地动态管理"的原则,对符合低保政策的人员,落实了应保尽保的政策。三是给抗美援朝退伍军人发放慰问款,及时落实发放"三红"、"三属"人员抚恤费。四是组织辖区文明单位与特困户结成长期帮扶对子,开展了以"帮思想、帮工作、帮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帮扶工作,并组织辖区各级党组织与贫困党员结成帮扶对子,较好地解决了辖区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也促进了辖区的稳定和谐。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东关街道

东关街道办事处位于济南市历下区东北部。东与建新街道办事处相连,以山大路为界和历城区接壤;西以东门护城河为界,与东门街道办事处相接;南以济南三塑集团南墙为界,与解放路街道办事处相邻;北至泺河小区,以胶济铁路为界,与天桥区接壤。面积2.5平方公里,下设7个社区居委会,总户数为2万多户,户籍人口6万余人,流动人口8000余人,居民小区7个,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4万余人,辖区内有经一路、历山路、东关大街3条城市主干道,有名街巷10余条。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150多个。其中,有山东教育学院、山东商职院、济南工艺美术学校3所大中专院校,有省教研室、省教育科研所、省地矿局、省物价局、省纺织设计院、省环保科研院,省地矿实验研究院、市测绘院等30多家省市部门和科研单位。街道办事处机构正式编制74人,其中行政编制31人,事业编制43人,现有在职职工80人。办事处下设东关医院、东关老年公寓、社区服务中心、长盛小区管理处、东关幼儿园5个事业单位。东关街道办事处是济南市建立最早的街道办事处之一。她的前身是1952年东关地区成立的两个街道居民委员会。1954年春天,在两大居委会的基础上,建立两个“街道办事处”:第一街道办事和第二街道办事处。1955年,济南市将第一、二区合并,改为称济南市历下区,同时将东关地区的两个办事处合并,改为“济南市历下区东关大街街道办事处”。1959年,全市大办人民公社后,1960年4月改为“历下人民公社黄台分社”。1963年3月复称历下区人民委员会东关大街街道办事处。文化大革命开始后,1967年2月,改称为“红卫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2月又改称为“历下区革命委员会东关街道革命委员会”,1978年10月根据济革发[1978]123号文件,将济南市近郊北园公社所属的东关大队和菜市大队划规东关街道办事处管辖,1981年复称“历下区人民政府东关街道办事处”至今。东关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历下区北部的商贸中心,尤其是近年来新增上百万平方米商业设施,为东关地区的商业繁荣、经济腾飞奠定了雄厚基础。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东关街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委提出的“四个创新”和区委提出的“创满意、争一流”的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切实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有力地推动了全办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2002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430万元,同比增长29.88%;各项税收总额完成2140万元,同比增长28.92%,连续多年保持了全区10个街道办事处第一名的好成绩,为全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毫不放松地抓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切实把发展社区服务、推进社区建设作为加强城市基础工作,巩固基层政权,完善城市社区服务功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紧紧抓在手上,不断强化措施,加大投入,一大批居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得到解决,促进了社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先后荣获“中国街道之星”、“齐鲁街道之星”、“省精神文明单位”、“全省社区建设工作示范街道”、“市两个文明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