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台湾省电子地图 > 台南市地图 >
东区地图
东区相关地区地图:

二、中山市东区街道历史沿革

1、建置前的历史沿革,(1)清以前的归属,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间,今东区街道是属于东莞县的文顺乡管辖,后文顺乡改为香山镇,包括石岐、张家边、沙溪、大涌、环城、三乡、神湾、翠亨、五桂山、南朗和珠海的前山、唐家、下栅一带。南宋绍兴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香山镇改为香山县。立县初,今东区街道属仁厚乡(现今石岐、郊区、环城、深湾一带),和永乐乡(现今张家边、库充一带)管辖。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仁厚乡分为仁厚坊和良字都,永乐乡改为得能都,今东区解答仍分别属其两都管辖。清道光七年(公元1872年),仁厚坊与良字都合并,改为仁良都(现今石岐、港口、郊区、环城、石鼓等)。得能都仍沿旧称。今东区分别属其两都管辖。光绪初年(约公元1880年),改仁良都为镇,仁良都仍用旧称,得能都与四大都合并,改名为东镇(即今张家边、南朗、翠亨、长江等)。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改镇为区,全中山设9个区,仁良都改为第一区,东镇改为第四区。(2)民国时期的归属,民国14年(1925年)4月15日,香山县改名为中山县,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但行政区域不变。今东区街道仍属第一区和第四区管辖。民国19年(1930年),全县将各区的名称按地方命名,一区改为仁良区,四区改为东镇区。次年又全部恢复旧名。民国37年(1948年),各区设小乡,原四区的库充、亨尾、新村、紫马岭、大鳌溪、小鳌溪、长江、五堡、三角塘等村属建成乡;老富头、白沙湾、齐东、牛起湾、土瓜岭、山际尾、大柏山、细柏山、濠头、上下坡头等村属五凤乡;一区的沙岗、槎桥等属旗鼓乡。(3)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归属,解放初,各区乡仍按旧名称。1952年土改结束后成立新政权时作了调整,把乡划小了。建成乡则分成库充乡、鳌溪乡和长江乡;五凤乡则分为濠头乡、起湾乡和柏山乡等;旗鼓乡把沙岗、槎桥等地合并为沙岗乡。1955年8月,一区改为沙涌区,四区改为张家边区。1957年3月,撤区并大乡时,东区境地属濠头乡、张家边乡、环城乡。6月石岐郊区并入环城乡管辖。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濠头乡命名为燎原公社,张家边乡命名为胜利公社,环城乡命名为郊区公社,沙涌乡命名为钢铁公社。1958年10月,全县合并为7个大公社时,原胜利公社和濠头公社均划入张家边大公社,钢铁公社和石岐郊区公社并入环城大公社。1959年10月石岐改为镇。1961年8月,恢复区建划,下辖公社。环城区下辖环城、库充、沙涌等公社;张家边区下辖濠头、长江、张家边等公社。1963年撤区并公社时,则划为张家边公社、环城公社和石岐镇(1969年撤销镇)。1983年11月,把公社改名为区公所;1986年12月将区公所改为镇。当时将长江村和长江乐园合并成立长江管理区,后又将大鳌溪入该区管辖。2、建置后的组织沿革,1988年1月7日,中山市批准升格为地级市后,环城、张家边、郊区、东区等划入城区范围内,1988年,经中共中山市委《中委(88)20号》文件批准成立中山市人民政府东区街道办事处,属中山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同年8月8日正式挂牌。其辖区为环城北部划出搓桥、沙岗、新村、大鳌溪、小鳌溪、新安、库充、亨尾、白沙湾、起湾、齐东、老富头、三溪、紫马岭、土瓜岭等15个行政村以及郊区划出的长江村和4个社区;东区街道辖区面积71.4平方公里,人口37507人。街道成立以来,东区街道办事处的办公地址几经搬迁,初期设于中山市孙文东路19号,1991年1月迁至中山四路,2000年11月又迁于中山五路63号的东区街道办事处新办公大楼内至今。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代码及城乡划分代码,510402攀枝花市东区辖:9个街道1个镇,510402001大渡口街道:510402001001112江边街社区,510402001002112大渡口社区,510402001003112华山社区,510402001004112东方红社区,510402001005112金福社区,510402001006112光明社区,510402002炳草岗街道:510402002001112竹湖社区,510402002002112西海岸社区,510402002003112二街坊社区,510402002004112红星街社区,510402002005112湖光社区,510402002006112民建社区,510402002007112望江街社区,510402002008112新华街社区,510402002009112紫荆山社区,510402002010112学园路社区,510402002011112地龙箐社区,510402002012112地龙井社区,510402002013112凤凰社区,510402003南山街道:510402003001112观景台社区,510402003002112春江路社区,510402004向阳村街道:510402004001112石华社区,510402004002112朝阳社区,510402004003112向阳五村社区,510402004004112钢花社区,510402005弄弄坪街道:510402005001112东风社区,510402005002112烂泥田社区,510402005003112新风社区,510402005004112冶金街社区,510402005005112金鹏社区,510402005006112民乐社区,510402005007112高峰社区,510402005008112大花地社区,510402005009112凉风坳社区,510402006枣子坪街道:510402006001112大地湾社区,510402006002112枣树坡社区,510402006003112团结社区,510402006004112马鹿箐社区,510402007长寿路街道:510402007001112冶金东街社区,510402007002112健康路社区,510402008密地街道:510402008001112金桥社区,510402008002112宝石社区,510402008003112矿运社区,510402008004112上密地社区,510402008005112佳运社区,510402008006112江北路社区,510402009瓜子坪街道:510402009001112四合院社区,510402009002112青年路社区,510402009003112新民路社区,510402009004112永康社区,510402009005112北部社区,510402009006112攀北社区,510402009007112兰尖社区,510402009008220延林社区,510402009009112马兰山社区,510402100银江镇:510402100001220马家弯社区,510402100002220五道河社区,510402100003112倮果社区,510402100004112双江社区,510402100005220小得石社区,510402100006220二滩社区,510402100200220双龙滩村,510402100201112五道河村,510402100202112倮果村,510402100203112攀枝花村,510402100204220密地村,510402100205112沙坝村,510402100206112弄弄沟村,510402100207220阿署达村,510402100208112华山村

旅游资源

东区境内既有壮丽的山河奇景和旖旎的亚热带风光,又有遗存丰富、风貌古朴的新兴旅游城区,还是四季宜人的疗养胜地。除河谷在四、五月份较炎热外,低山无酷署,中、高山全年无夏。在11月、12月和次年的1月,海拔1400米以下地带月均气温保持在10~16°C。因此中、高山地区适于夏季避暑,低山河谷地带适合冬季疗养。来东区旅游可参观矿石采选、钢铁冶炼、提钒、取钛等现代生产基地;凭眺壮丽雄伟、气势磅礴的崔嵬群山和奔泻咆哮的江河;欣赏城市景观,游览自然风光,赏鉴历史文物,考察地质地貌。探奇揽胜,美不胜收,已吸引国内外许多游客参观访问和旅游。地质博览境内地处攀西裂谷,地质构造复杂,地史演变古老,地形地貌特殊,有“地质博物馆”之称,可观察到海西早期层状长岩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层状岩体发育良好的层状和韵律层结构及其赋存钒钛磁铁层和世界上最大的钒钛磁铁露天采场。还可远眺晋宁造山运动形成的基底与盖层之间的区域角度不整合面,在荷花池观察由钠铁闪石、霓石花岗岩及英碱正长岩组成的A型花岗岩及金云火山等。岩溶奇观兰尖铁矿至大黑山一带属岩浆喷溢造山的典型地带。在兰尖铁矿,可看到冷凝的层状辉长岩、橄榄辉长岩等钒钛磁铁矿岩。在光头山上可看到火山喷发的遗迹,突兀挺立,四周峭壁悬崖,山锥上部有一颈状内收,乃岩浆充塞火山喷口冷凝的结晶。山锥外围有环形分布的喷流火山角砾岩、熔结凝灰岩,皆若巨柱直擎主锥。在喷流火山角砾岩和熔结凝灰岩外还有梅花玉形若梅花,干枝清晰,实属罕见。金沙夜月金沙江削山劈岭横贯境内。“金沙水拍云崖暖”,境内江段水势平稳,旅游泛舟饱览万里长江上游的钢城雄姿,体味“金沙夜月”、“金沙夜渡”的意境。在月光、水波的衬托下色彩迥异,与两岸灯火辉映,夜渡陡增奇异神秘。钢城灯火东区城市建设布局错落有致,分中有聚,独具一格,楼房鳞次栉比,夜幕降临时万家灯火,自上而下宛如光的瀑布,五彩缤纷,绚丽壮观。境内炳草岗公园、南山观景台可俯瞰市区,更是观赏钢城灯火景观的最佳位置。大黑山风景区位于金沙江之北,东区弄弄坪片区和攀枝花至密地片区之上,与仁和区务本乡接壤,面积3300余公顷。景区内森林茂密,藤蔓缠绕,间有局部草地,多悬崖奇峰,并有石林1处,溶洞3处。最高处老鹰岩海拔2920米,攀枝花电视转播台和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建于此地,铁塔高耸入云甚为壮观,风景区气候凉爽,距市区较近,到此避暑休闲的市民和游客甚众。南山观景台设于大渡口片区金沙江南岸前进村台地上,与弄弄坪片区隔江相峙,可眺望攀钢及十九冶生产区、生活区,大渡口、炳草岗、攀枝花至密地片区亦尽收眼底。夜晚各片区灯火通明,重叠交错,江中倒影,与两岸浑然一体,是观赏钢城夜景的最佳去处。奇果名花境内四季有花期。果品除芒果、石榴、葡萄、西瓜、荔枝、桂圆、番木瓜、香蕉外,还有3000亩枇杷、300亩台湾青枣和120亩花卉基地。民族采风东区境内共有35个少数民族,包括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各民族多有自己的语言,有的还有本民族的文字。宗教、信仰、住房、服饰、习俗风尚亦各有特征,民间传说、音乐舞蹈别具风采,还可参加和观赏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活动。攀枝花旅游一条街位于金沙江和雅砻江交汇处倮果,集美食、购物、娱乐、接待、住宿和咨询等功能为一体,共占地1.2万平方米、开发商屋72套。东区与泸沽湖、海螺沟、大理、丽江、昆明、瑞丽等国内著名风景区毗邻,一两天之内皆可到达。从攀枝花出发北去西昌可游览邛海、螺髻山,参观卫星发射基地;南下滇池、洱海,可观赏六诏风物;西去丽江、大理,可漫游泸沽湖,了解国内仅存的母系社会文化;转道中缅边境,还可领略异国风情。

气压与风

东区年平均气压值为878.0毫巴,6月最低,11月最高。高低之差9毫巴左右。全年主导风向:夏季和冬季均为东南风。年最大风速达18.3米/秒,年平均风速夏季2米/秒,冬季1.1米/秒。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2.2天,年静风频率为46%,2~5月上旬为风季,秋季风速最小,大风日数最少,静风频率最高。雪、霜、雾东区年无霜期在300天以上,海拔1400米以下基本无冬季,夏季长达半年左右。1983年12月降大雪为历年罕见,2000年冬季阿署达村独降小雪。境内平均霜日在14.2天,初霜期在12月中旬,终霜期一般在2月,无霜期平均287.6~308.1天。一天中霜的持续时间很短,阿署达村霜期稍长,一天中霜的持续时间也较低海拔地区稍长。东区雾日十分少见,年均2.9天。

交通

台1线,县道159号:西区-东区-竹崎乡,县道159甲:东区-番路乡,台湾铁路管理局纵贯线,嘉北车站,阿里山森林铁路,北门车站

矿产资源

金属矿主要分为黑色金属矿和有色金属矿。铁矿首数钒钛磁铁矿,其次有磁铁矿、赤铁矿、菱铁矿。钒钛磁铁矿以铁为主,伴生有钛、钒、铜、钴、镍、硫、铬、磷、镓、钪、铂等10余种有益矿石,储量大,分布集中,伴生组分丰富,开采条件好。境内主要有朱家包包、兰家火山、尖山、倒马坎、公山五大矿区,表内、表外已探明。钒钛磁铁矿工业储量8.1亿吨,国务院批准工业储量6.64亿吨,可利用工业储量4.78亿吨;二氧化钛储量2.76亿吨;五氧化二钒储量615.8万吨。铁、钛及钒已被开发利用,成为攀枝花市的支柱产业。非金属矿主要为饰面石材资源,可作为饰面石材开发利用的岩浆岩有太古至下元古代中粗粒石英闪长岩和海西期二辉辉长岩、角闪辉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绿粒正长岩、中粒正长岩、斑状粗面岩、辉斑玄武岩等。另外可作为饰面大理石和板石开采的有砾岩、石英岩状砂岩、大理岩等。粘土岩、砂石是境内分布较广的矿产,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多已被掩盖。梅花玉花岗石境内储量较丰且块度大,不仅可做玉石开采利用,还可加工成板材,有较高市场价值。经勘探,东区境内有一定储量的宝玉石资源。建筑石料正长--闪长岩分布在弄弄沟,保有储量418.9万立方米;大理石分布在炳草岗,保有储量382万立方米,都是境内主要的建筑石料。此外,蛭石、硅石在倮果还有一定储量。

降水与湿度

区境内气候干燥,年降雨量在80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为24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9%。阿署达村、五道河村等与炳草岗片区海拔区域相比,降水量相对增加,蒸发量减少,气温降低,有利于作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