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美乡地图
朵美乡相关地区地图:
特色产业
朵美乡属典型的干热河谷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优势,特别适宜热带、亚热带作物的生长。乡内物产丰富,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和蚕豆等,经济作物以甘蔗、花生、龙眼、香蕉、酸角而全县知名。近年来,板栗、核桃、油菜、蔬菜等经济作物也开始大面积示范推广,全乡逐步走上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多元化的发展道路。
人文地理
朵美乡乡内居住着汉、白、傈僳等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33.49%;各民族互相团结,共同发展。乡内水利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漾弓江和金沙江。漾弓江水系给朵美的农业生产和水力发电提供了优越条件。禾米大沟、金河沟、长坪沟等五条引水渠道貌岸然灌溉着中江、金河等五个村委会10000多亩的良田。金沙江由北向南奔流而过,调节着全乡的气候,又成为天然屏障。龙旦的金沙江地带,自然形成S形的太极图,又是难得的自然景观。
农村经济
2007年,朵美乡全乡共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11640.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133.95万元;畜牧业收入4746.73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6439头,肉牛4262头,肉羊117328头);渔业收入23.06万元,林业收入111.26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1341万元;工资性收入11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35元,农民收入以种养殖业等为主。全乡外出务工收入15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044人,在省内务工737人,到省外务工307人。地区生产总值14248.26万元,;完成财政总收入340.16万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万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673.1万元。2007年,全乡甘蔗种植面积达14834亩,同比增长9.84%,良种推广率达99%以上,工业蔗区交售糖业公司甘蔗8900吨,实现产值1911万元,蔗农人均增收1500多元。
人口卫生
朵美乡现有农户6517户,共乡村人口27342人,其中男性13930人,女性13412人。其中农业人口26198人,劳动力17842人。该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乡内居住着汉族、白族、傈僳族、彝族、壮族、苗族、纳西族等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9156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3.49%。医疗卫生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乡内有2所卫生院,14所村级卫生室。乡村医疗卫生保健网络初步形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铺开,覆盖率达85%以上。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正逐步消失到。计划生育工作继续推行“三为主、三结合”的工作方针,“奖优免补”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保持了低生育水平,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
社会保障
朵美乡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乡2007年参合率达89%以上,仅2007年上级补助资金就达95.68万元,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不断减少。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继续落实“三为主”、“三结合”的工作方针,全面落实“奖、优、免、补”政策,六年累计共兑付补助84.5万元,低生育水平逐步稳定,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
基础设施
截止2006年底,朵美乡已实现通(或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有路灯。拥有电视机农户5213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30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899户。该乡到县城道路为弹石路,乡集贸市场有3个。全乡共拥有汽车14辆,拖拉机542辆,摩托车3215辆。到2006年底,全乡建有沼气池农户2825户;该乡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06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4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606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以农水工程、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异地扶贫开发、温饱安居工程等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发展后劲。加大对禾米大沟、福田沟、金河沟、麦地沟、中江中沟以及长坪沟等沟渠的防渗漏及险堤险段改造力度。对禾米大沟的水毁闸门、沟段进行维修,切实保证了大沟的正常供水;实施了龙旦村委会人畜饮水工程;完成了上河川、后山等五个村委会办公楼建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