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蒙古电子地图 > 呼伦贝尔市地图 >
鄂伦春旗地图
鄂伦春旗相关地区地图:

鄂伦春语

简介:鄂伦春语Oroqenlanguage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主要分布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和黑龙江省塔河、呼玛、逊克、嘉荫等县和黑河市。鄂伦春族的人口约4000(1982),居住在城镇和农村的青少年多使用汉语。无方言差别。
发音:鄂伦春语有元音18个,分长短。复元音只出现在借词里。根据元音和谐的特点,元音分阴性、阳性两类,阴性元音有:i、i:、e:、?#91;、?#91;:、o、o:、u、u:,阳性元音有:I、I:、Ε:、a、a:、婖、婖:、悥、悥:,一个词里只出现同类的元音。此外,元音在唇状上也保持一定的和谐。辅音有19个:b、p、m、f、w、d、t、n、l、r、扵、掵、∫、怱、j、ɡ、k、嬜、x。辅音嬜可出现在词首。能出现在词末的辅音比其他满-通古斯语言多。体词有格、人称领属、反身领属等范畴。名词有两对格,区别动作的对象和方向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领属附加成分除了附在体词后,还可以附在副动词后。动词有人称范畴,体的附加成分丰富;使动态和被动态的语音形式不同。祈使式有两类,一类是即时进行的动作,一类是可在做完某事以后再进行的动作。句子成分的位置比较固定。从句和主句大都由表示主句从句的位置(从句在前,主句在后)、语调和从句谓语的附加成分来连接,很少使用连词。词汇方面,反映狩猎生产活动和独特的生活方式的词比较丰富。

宗教信仰

一、宗教的形式:(1)自然崇拜,处在原始社会形态的鄂伦春族,对于自然界巾无穷无尽、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当然是无法理解的,认为自然界的万物一定是有灵的,因而对自然界产生一种畏惧心埋,于是就祈求,就崇拜。在鄂伦春人看来,太阳能给人以温暖相光明,是太阳神所赏予的。因此,每逢正月初一的清晨,都要向太阳升起的地方磕头,以敬拜太阳神。在所供奉神像的画面上,也多画有放光的太阳图象。如果两人发生了口角是非难分,或遇有委屈苦难之情时,便对太阳起誓或向太阳诉冤、祷告,以求澄清是非和解除苦难。当发生日蚀时,人们认为是天上的黑狗在吃太阳,便一边敲盆一边火声呼叫“卡日阿么克!卡日阿么克!”(呼叫黑狗)以驱黑狗救太阳。月亮,鄂伦春语叫“别亚”。人们认为月亮是夜里照明的值班神,负责注视地面百兽活动的情况,因此,许多地方都有向月亮磕头、以祈求月亮神能多赏予猎物的习俗。每到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都要供奉月亮,叩拜月亮神。当人们遇到苦难时,也要向月亮神祈求,以解除苦难。如果发生月蚀,也同样敲盆呼叫驱狗救月亮。鄂伦春族称北斗星为“得劳恩”。他们认为北斗星是指明方向的神,猎人夜间所以能辨明方向不迷路,是北斗星指路的缘故。因而有的人还在一块黄布上画卜北斗星的图象供奉起来。还有人认为北斗星是管仓库的神,或者是长寿星等,每逢年节还要给北斗星烧香磕头,以求多赏财富或延年益寿。鄂伦春人对打雷、闪电现象十分恐惧,因而有着许多传说。有的说打雷打闪是“恩都力”(天神)发怒的结果,如果打雷打闪历害就要磕头祷告,祈求“恩都”息怒。还有的认为打雷打闪是雷公雷母在惩恶除害,雷公拿着凿子和锤子,雷母拿着一面铜镜,当雷母用铜镜照射到恶魔时,雷公就照准用锤子敲打凿子,将恶魔击死。铜镜照射发出的光就是闪电,锤子敲打凿子的声音就是打雷。因而对恶人往往用遭雷击死来诅咒,当有人收到冤屈,为了澄清事实时,也用遭雷劈死来起誓。火神,鄂伦春语叫“托奥博日坎”。因为火对人们的生活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对火是既亲近又很崇敬。每年农历除夕晚上每户都要点上一堆篝火,并供上酒肉,初一早晨还要对灶火磕头祈求保佑。平时每当吃饭时老人们都要首先向火里投点食物或撒几滴酒,表示供奉。禁止往火里泼水,或用刀子、木棍往火堆里乱捅,也不准往火堆里吐痰等,怕触怒了火神,不再给人以温暖。猛烈的野火扑向村落或房舍时,人们往往要跪地向大火磕头,以求火神免灾。“白那查”,是鄂伦春族猎人最崇拜的山神。他们认为山里所有的飞禽走兽及其它财富都是由白那查掌握着,所有的猎物也都是他赐予人们的。因此对“白那查”的供奉也极为虔诚。猎民每当要打红围前,都要向“白那查”供祭磕头。在山上狩猎期间,每逢饮酒吃饭,也都要先用手指蘸酒向上弹三下,或将酒碗高攀过顶绕几圈,口中还念念有词,祷告“白那查”多赏猎物等,之后才能饮酒吃饭。若遇高山深洞或怪石奇树时,便认为是“白那查”住的地方,在经过此地时都要下马磕头,并不敢大声喧哗或胡言乱语。以防惊扰惹(112)怒了“白那查”。鄂伦春人供祭“白那查”一般都到野外去,在山上找一棵粗大的树,在根部用刀斧砍出一个人外形,便是“白那查”,然后在其前而摆酒敬烟,下跪磕头祷告,以后凡从这棵树旁经过者都要下马敬烟磕头。(2)祖先崇拜,由于鄂伦春对氏族或本家族先人的崇敬,以及人死后灵魂永存观念的产生,便出现了祖先崇拜,鄂伦春语对祖先神叫“阿娇儒博日坎”,“阿娇儒”是根子的意思。起初,人们把母亲家族的祖先叫“阿娇儒”,后来逐渐把父亲家族的祖先也叫做“阿娇儒”了。鄂伦春族的每家每户几乎都曾供奉过“阿娇儒博日坎”,神像是用松木刻制成的偶像,或在一块黄布上绘制的一个半身人像,装在神龛内,由老人精心保管,搬迁时也随身携带。人们相信,人死后灵魂是永存的,因此,祖先不仅能够保佑子孙后代不断生息繁衍,而且还能为子孙后代祛病除灾,平平安安的生活下去。每到年节都给祖先神烧香磕头、化纸祷告。过去在每三年召开的氏族会议上,也要首先举行祭祖仪式。不仅全氏族的成员都要参加,而且还要请来各路的萨满跳神。对这种仪式鄂伦春语叫“乌门那特恩”,要在氏族长——“穆昆达”的亲自主持下进行。每个氏族成员都要带来许多酒、肉等祭品,摆放在祭坛上,然后焚香烧纸磕头。这种祭典仪式要进行几天,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几天。(3)偶像崇拜,随着鄂伦春氏族制度的逐渐瓦解,以上几种崇拜也开始逐渐消失,但又出现了偶像崇拜。他们把各种神根据自己的想象用木头刻制成千奇百怪、神态各异的偶像,也有画在布和纸上的。其形有大的也有小的,有穿衣服的,也有不穿衣服的,有和颜悦色的,也有凶神恶煞的等等。就是同一个神因各地及每一个猎户的想象不同而不同。偶像,鄂伦春语叫“毛木铁”,其形状大致有三种:一种是只有头和上半身,头上也只刻有眼睛和嘴,约有五、六公分高,其下部为尖形。这样的偶像一般要做许多个,供祭时就将其一个个插在一尺多长的板条上,使它们站立成一排,一排约有六个到十个。第二种是稍大些的,约有十公分高,眼、耳、口及手、脚俱全,供祭时用线绳串在一起吊起来。一组有四个到六个。第三种是单个较大的偶像,约有二十多公分高,这样的偶像不仅眼、耳、鼻、口四肢俱全,而且四肢还能活动,雕刻也比较精细,有的还给穿上皮衣服或布衣服等,这种偶像不多。画像鄂伦春语叫“阿尼罕”,大致也有三种:一种是画有人像的,人数多少不等,有的只画有一两个人,也有的多达十几个的。第二种是在一张画面上,即画有人像,也画有各种兽类及鸟、鹰的的图案。第三种是没有人像,只画有一对龙或一对蛇的。三种画面虽各不相同,但多数画面的一角都画有太阳或月亮,平时都装在用桦皮做成的神龛里,放在“玛路”的位置上,奉时时才拿出来。给偶像和画像上供,多是因家里有人得病,祈求神灵保佑早日康复,或猎人远出打猎,祈求神灵多上次猎物等。供奉的祭品多为天鹅、狍子、鹿,野猪等。不准用带利爪的野兽做品,认为用这样的野兽祭神,神灵会生气,不仅不会赐予,出猎后还可能被这种野兽抓伤。上供时要到野外先把偶像、画像摆好或挂好,将祭品煮熟后摆放在神像前,再供上酒和烟,然后凡参加上供的人都跪下磕头,要由一位长着祈祷,讲清这次上的目的,祈求各路神灵多多保佑等,同时还将祭品中的血抹在每个偶像的嘴上,表示神灵们已吃到了祭品。祭品不再带回家去,参加的人们磕完头之后就要坐上一圈边吃祭品,边说些吉利的话,直到吃完为止。上供是男人们的事情,除了老年妇女和女童之外其他妇女不准参加。除了对以上这些神的崇拜之外,随着与其他民族的往来,还吸取了其他民族的一些神灵为己所用,以求族人免遭灾难、大吉大利。如:“吉雅其博日坎”(财神爷),“玛罗博日坎”(保安神)、“昭路博日坎”(管牲畜繁殖和安全的神)、“卡达博日坎”(石砬子山神)、“居拉西柯依博日坎”(灶神)、“敖律博日坎”(狐仙神)、“库屯博日坎”(城市神)、“衙门博日坎”(官差神)、“土伦玛路”(管神的神)、“额得娘”(管天花的神)、“尼其昆娘娘”(管麻疹的神)等,并对其崇拜。
二、萨满及其活动:过去,鄂伦春人普遍流行萨满教。据考,萨满教在我国东北地区已有近万年历史,作为精神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发展是与人类早期幼稚的认识能力及对大自然的敬畏分不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萨满教自然被人们所弃,如今只成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萨满是鄂伦春族专门从事宗教活动的巫师,也被认为是勾通人与神之间交际的特使,因而特别受到人们的尊敬。萨满一词来源于通古斯——满语,含义是“激动不安”或“狂怒之人”的意思。据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萨满的,根据神的旨意和人们的传统观念,有这样三种人可以成为萨满:第一种是小孩出生时胎胞不破,需割开取出的孩子,长大后一定是萨满。第二种是得最病或怪病久治不愈,而请了萨满跳神之后就好了的人,很可能成为萨满。第三种是一个原来很好的人,突然得了癫痫病,咬牙切齿,乱蹦乱跳,这样的人好了之后也可能成为萨满。萨满分为“阿娇儒”萨满和“德勒库”萨满两种,“阿娇儒”萨满,即氏族萨满。最初一个氏族基本只有一个萨满,随着氏族组织的逐渐解体,分居各地的氏族成员因宗教活动的需要,又出现了各自的萨满。同时,由于氏族的女萨满也有出嫁到别的氏族去的情况,并继续从事宗教活动。这样在一个氏族就可能出现几个或许多个萨满,对这种脱离了原来氏族的或到外氏族之后才出现的萨满,一般叫“德勒库”萨满,意思是流浪者萨满;他(她)不属哪个氏族,可以到任阿一个氏族中去跳神,也可以搬到某一个氏族去居住。据说他(她)死后还可以随意到任何一个氏族中去附体,所以也不必有新萨满来继承。“阿娇儒”萨满,人们一般都认为是正神,是氏族自己的萨满,所以比较信任,其权威也要高于“德勒库”萨满。但是“德勒库”萨满则不服,往往因在某些法术上可能高于“阿娇儒”萨满而出现两个萨满对跳的情景,以图用自己的法术来压服对方,求得群众的信任。萨满,男女都可以充当,男萨满叫“尼饶”萨满,女萨满叫“阿西”萨满。男女萨满的地位是平等的。由于萨满不能自己给自己跳神看病,所以他(她)们可以互相给对方跳神,也可以互相结婚,但男女萨满结为夫凄的很少。(1)法具,鄂伦春萨满的法具比较多,也比较复杂,主要法具由神帽、神衣和手鼓三部分。神帽,鄂伦春语叫“萨满阿乌文”,其外形犹如唐僧帽,其骨架是用约十公分宽的厚皮子做成的,呈圆形,外面套有绣着各种花纹的黄布,里面有帽衬,上边一圈固定有用铁丝弯成并用各色布套着的九个三角帽顶,在每个角的尖端还系有小铜铃和各色的飘带,帽沿一圈缝有约一寸长的穗子,前脸垂有串珠,遮住眼睛及半个面孔。神衣,叫“萨玛黑”,是用犴皮或鹿皮缝制而成的,长约四尺左右,过膝,领口、袖口及前襟等部位都有各色云字花纹,并缀有各色贝壳纽扣等。腰上系有较宽的皮带,在腰带的下面缝有一圈各色的宽飘带,一直垂到脚面,前襟后背挂满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铜镜盘。整个神衣约有五、六十斤重,这种神衣从外表看酷似戏台古代武士的盔甲,花花绿绿、闪闪发光很是威风,稍一碰动就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手鼓,叫“乌托文”,是扁平的单面鼓,呈椭园形。其架子是用宽约五、六公分的木板弯制而成,鼓面是用退了毛的狍皮或小鹿皮做成的,做时要用狍头胶或骨胶粘合。鼓的背面钉有用皮绳做的十字形把手,上面装有三个铜或铁环,手指仲进就可将手鼓拿起。为使手鼓悦耳动听,还在手鼓背面的鼓架上钉两根穿铜钱的铁丝,当手鼓敲响铜钱就会发出哗哗的声响。用手鼓之前要用火烤一烤,便鼓面绷紧,敲击时便能发出更清脆宏亮的响声。鼓槌,长约一尺,是用狍腿皮包裹鹿筋或铁丝制成的。手柄处要系上一个皮绳套,用时可套在手指上以防脱落。一个萨满一般都有两面鼓,一是防击破备用,二是二神(萨满的徒弟)也能用。此外,还有一种法具叫“档”,是用术头刻制而成的四楞棒,长约有五十公分,上端系有各种花色的布条。萨满每当跳神完了之后,请来几个神就在“档上”的楞角用刀刻下几个豁口,是作,如对讲神降临次数的登记凭证。萨满死后,要将法具传给氏族内部新生的萨满继续使用。由于这些法具的保管都非常精心,(2)跳神,萨满跳神多为有人来请,或为病人治病,或为氏族祭祀,也有富裕人家为使神灵保佑自己的家业,或能打到更多的猎物而请萨满跳神的。每当跳神,主人家事先都要通知亲威朋友们来帮忙,听到的人们也都要扶老携幼前来看热闹。跳神都是在晚上进行,太阳一落山主家就在自己的家门前生起一堆篝火,看热闹的人们围着火坐上一圈。当夜幕降临,萨满便穿上神衣,戴上神帽,手拿手鼓和鼓槌走到篝火旁,坐在早巳准备好的“塔绕兰”(萨满坐的板凳或坐垫)上,闭上眼睛开始慢慢击鼓请神。这时有人要拿一团撒有“阿查”(能放出香味的爬山松叶子)的火炭,放在萨满面前,据说用火引路神才会附体。不久,萨满全身逐渐抖动起来,鼓声也开始加紧,这时的萨满似乎表现得精神恍惚,失去了知觉,表明神即将要附体了。突然,鼓声大作,萨满的全身开始抖动不已神衣上的各种铜器发出激烈地撞击声,这说明神已经完全附体。继而萨满开始抑扬顿挫地唱着讲起话来,这便是神通过萨满之口讲的话。开始要问主人家因何事请他来,坐在萨满后面的“扎日也”(即二神),就要替请跳神者答复是因何原因请贵神来的。如果是为了看病,就要请教该神是什么原因因得罪了哪位神,并如何赎罪等。这时神就会告诉因什么事触犯了什么神才得的病,并指出如何赎罪的办法,如烧香磕头杀牲上供等。也有的请的正着,正是被触犯的那个神,病人自己也承认触犯了那个神灵时,萨满便会狂怒起来,边说唱,边围篝火疯狂的跳起来,这时候跳神便达到了高潮。脚步随着歌声一前一后,一左一右有节奏的跳动,手鼓也随着歌声和舞步时紧时缓,时高时低的敲击起来,神衣上各种铜器随着舞步发出“哗哗”的撞击声。在萨满说唱时,“扎日也”也要随声附和,配合甚为默契,不仅要随和其音调,而且还要非常流利的应答萨满提出的问题。围坐篝火旁观看的人们,有时也要随声伴和,不时发出“者!者!”,“哎嘎!哎嗄”的声音。也有的萨满在说到病因是什么魔鬼在作崇之后,为表示要制服魔鬼或与魔鬼去进行搏斗,便当场作法,如吞针、吃火炭、用刀砍手臂、赤脚蹚篝火等。最后,萨满要回到原地急速的旋转,并发出“嘿嘿”的声音,这时要迅速上来七、八名彪形大汉,手拉手的把萨满围住,当萨满转到十几圈后,便会突然向后仰倒在大汉们的怀里,并瘫软得一动不动,说明神灵已离去,跳神仪式也就到此结束。鄂伦春人还有一重大的祭祖仪式“乌门那特恩”,其规模更大,也更隆重,这个仪式是在氏族长的亲自主持下进行的,全氏族的成员在几个月前就开始筹备,如布置场地、修理神具,准备祭品等。祭奠的那天,从各地请来的萨满,带着自己的神具,氏族成员们带来许多祭品,将其摆放在挂有祖先画像或神偶前的祭坛上。当太阳一落山,便点燃起几堆篝火。篝火的堆数,要根据请来的萨满数而定,即请来几位就点几堆篝火。夜幕降临萨满们便戴戴上自已的神衣神帽,各自坐在篝火旁开始击鼓请神。在各位萨满中,氏族的“土如恩”萨满一般是年岁较大,有威望,并且技艺高超者,所以一般都由他来带头,其他萨满也听从他的指挥。如当击鼓时,“土如恩”先敲,其他萨满随和,就是“神灵”附体之后的说、唱,舞等动作,也是互相配合协调的。如某一位萨满在说、唱的时候,其他几位则听着,或随声附和,并随着他的节奏轻轻地敲打神鼓。当舞动的时候,开始都是围着自己的火堆转,舞到高潮时,几位萨满就变换着各种队形和动作,边跳边在各火堆间来回穿行,这时是最精彩的时候。在以后的几天里,几位萨满则分别单独表演,这对每个萨满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其技艺如何,能否赢得群众的信任,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他们都要使出浑身的解数认真表演。一般说每个萨满各有长短,有的能唱、有的能跳,有的以魔术见长,有的是功夫过硬。祭典仪式一般要在春、秋两季举行,活动的天数要根据萨满的人数和活动的内容而定,如果请来的萨满多,活动内容也丰富,有时多达十几天甚至半个多月。在这期间人们不仅看萨满们的精彩表演,而且还要举行赛马,射击、摔跤等体育活动。鄂伦春族的萨满带有一定的专业性,一旦成为萨满就要终身从事宗教活动。据说最初萨满为他人跳神是不要任何报酬的,他们认为跳神是神授意的,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他们和大家一样靠参加生产劳动来维持生活,没有任何特权,因而很受人们的尊敬。人们为了感谢为其跳神治病,只是自愿地送些礼物,如酒、肉、衣物等。随着私有制的生产和发展,萨满们虽然也参加生产劳动,但是为人跳神时也逐渐开始收取报酬,并且越来越重,有的甚至在跳神前就讲好价钱。(3)占卜,占卜,鄂伦春语叫“阿嘎坦”,当病人久治不愈,猎人外出不归,猎马丢失或久猎不得时,为知吉凶便进行占卜,并祈求神灵保佑。占卜者多为老年人,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用猎枪或大斧占卜。占卜者首先将枪或大斧用烟火熏一熏,驱邪净污,然后放在枕头上,用一只手握住枪托或斧柄,低头祷告问卜,然后向上举。据说问对了就能把枪或斧子轻轻举起来,如当问到病人是否由某一位神灵作祟时能将枪或斧头举起,说明问对了,于是占卜者就给那位神灵上供磕头,祈求病人早日康复,如果没有举起来,还要继续问,再举,直至能够举起来为止。占卜猎人外出不归也是如此,当问到猎人能否于某日回来时将枪或斧头举起,就说明猎人还健在,家里人也就放心了,其他依然。二是用烧野兽肩胛骨(哈拉巴)的方法占卜,如占卜外出打猎或办某件事是否顺利,就将已啃光肉的肩胛骨(多用狍子的)放到火里去烧,烧一会儿就拿出来看被火烧裂了的骨缝儿,如果骨缝是顺茬并且很清晰,就认为一定很顺利,否则就不顺利。第三种是水盆占卜法,当猎人几日打不着猎物时,就将一干净的水盆放在月光下,并向月亮磕头祷告,祈求月亮神多赏猎物。第二天如果看到盆内有野兽毛,就认为以后一定能打到野兽,盆内有什么野兽的毛,就可以打到什么野兽。第四种是用立筷子的方法占卜。作法是将一支平头的筷子边祷告边轻轻地立在盛满水的碗内,据说祷告对了就能立住,立不住就说明祷告错了,就再祷告,这种占卜方法是妇女们所常用的,如今占卜之俗已基本不存。

鄂伦春族习俗

到新生乡去旅游,要经过90公里山路。沿途经振边酒厂、卧牛湖风景名胜区,跨越法别拉河时,可见采金船采金场面。春看达子香花红胜烈火,夏观绿色林海浩瀚无边,秋望漫山遍野红叶凝丹,冬赏白雪皑皑纯净天地。路边有无尽的白桦林,四季风景处处展现美丽的画卷。山道弯弯,一会儿下坡,一会儿上岗,非常有趣。鄂伦春人还举行一年一度的篝火节发展变化,伴随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在鄂伦春猎民的家里已难寻觅那独具的习俗,家家都是彩电、洗衣机、音响等电器以及衣柜、沙发等家具摆满屋子,有的家庭也已装上电话,和汉族家庭没有明显差别。但是,如果逢上喜庆日子,他们会从箱子或衣柜里翻出民族服装穿上,你可一睹民族服饰的风采。
家居:在鄂伦春人的家。游人可以看到典型的民族服饰。大衣叫“苏恩”,是冬天穿的皮袍,用狍皮精心缝制,狍皮为面、毛为里,穿起来非常暖和。皮靴叫“其克密”,是用16只狍腿的皮拼制成的短靴,以野猪皮或熊皮做底,以狍筋代线缝制。在雪地上穿着适用,轻便保暖。“灭塔哈”,是用狍头做的皮帽。用白桦树皮制作的器皿,有桦皮篓、桦皮盒,做工精巧,上面用彩色丝线刺上美丽的图案,是民族工艺。鄂伦春族菜肴风味独特。主要有“库明拉”(晒肉干)、糖拌“吉厄特”(都柿)、狍肉炒“昆比好哇”(柳蒿芽)、野猪肉炖“抗骨拉奴哇”(老山芹)、狍肉炒“给老搔”(黄花菜)、还能吃到“依恩”(猴头蘑)、“莫锅”(木耳)、“豆嫩阿特”(桦树蘑)、吃红鳞、金线、柳根池等冷水鱼,喝“吉厄特啊拉嘿”(都柿酒)。
风景优美:石头人风景区距离乡政府10公里。它依山傍水,剌尔滨河从这里流过,风光非常优美。夏季可顺河漂流,冬季可赶马爬犁。石头人度假村以“乌力楞”为单位,建设民族部落,以“塔路”、“铁克沙”、“迈罕”、“雅塔安嘎”四种“斜仁柱”为主要形式。“塔路”是用没有加工过的桦树皮苫盖在“斜仁柱”骨架上,然后用绳索捆牢。“铁克沙”是将桦树皮加工成很薄的一层,在锅里蒸煮晾干后,缝合起来,覆盖在“斜仁柱”的骨架上。较之“塔路”,用“铁克沙”覆盖的“斜仁柱”内光线好,缺点是怕冰雹。“迈罕”是用三幅白布接成长方形的布蓬,搭在两根竖起的木杆和一根横着的木杆上,然后四角插上细木杆,将布蓬上的绳套套在杆上,“迈罕”就搭成了。“迈罕”是出猎时的临时住所。“雅塔安嘎”又叫“恩克那力新哈汉”,与“斜仁柱”形状一样,是妇女分娩用的产房。游人看到的这些既能观赏又能让有能让友人居住的小木屋,叫“奥伦”,进去看一看还是很有意思的。这棵高大挺拔的落叶松,距地面两米左右高的树干被砍去树皮,在上面画一个脸形,用红布遮盖,这就是鄂伦春人崇拜的山神“白那恰”。新生乡政府还准备选一处树林较密的地方,建一处风葬点,显示树杈卡、吊棺、横担担棺等几种不同的风葬(也称树葬)葬式,使游人了解鄂伦春人从前的丧葬习俗。新生乡鄂伦春民族风情游,是独具魅力的旅游线路,热情、豪爽、淳朴的鄂伦春人用“赞达仁”(山歌)欢迎您,用“阿拉嘿”(舞蹈)欢迎您。鄂伦春民族乡位于扎兰屯市区最北部,驻地为滨洲铁路的一个小车站——南木,都习惯称南木乡。本世纪初,生活在格尼河上游毕拉河流域的鄂伦春族一个部落约60户、260人,为谋生存和开展新猎区,逐渐移动到绰尔河、济沁河、阿木牛河流域,即大兴安岭东麓浅山区游猎,使这一带原始森林开始有了人烟。1939年,伪满洲国强令居住在黑龙江省讷河、龙江等县的达斡尔族和蒙古族50多户约300余人迁到阿牛河中游(距南木20公里)一带,设立村公所,受伪布特哈旗直接管辖,次年中东铁路在南木设南木临时车站。从此,身居密木深处、几乎与世隔绝的鄂伦春人与居住在阿木牛的达斡尔人开始有了交往。1948年春,党和政府帮助这部分鄂伦春人下山定居,在阿木牛河畔建立了努图克。1949年又动员他们与达斡尔一道迁至交通便利的滨洲铁路455公里处定居,使他们第一次过上了真正的定居生活。1950年这里正式建站,取名南木车站。1956年撤消努图克,设立南木鄂伦春民族乡人民政府。鄂伦春猎民也由解放前主要从事脆弱的单一狩猎生产逐渐学会了农牧业生产,以农养牧,农牧结合。
(1)服饰:旧时鄂伦春人以狩猎为主,因而他们的衣服、鞋帽等都是用各种兽皮制作。鄂伦春皮袍做工精细,样式讲究。男皮袍“苏恩”领口袖头镶异色皮毛;女皮袍面上绣精美花纹和“吉哈布顿”(项圈)。鄂伦春妇女的绝活,是给猎手制做“密塔哈”(狍头帽子)主要起诱惑野兽的作用,具有实用功能。鄂伦春民族的皮靴,有用鹿、犴皮制做的“温得”、用狍脖子皮作底而毛朝外的“其哈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既轻便又保暖,适于在林海雪原上穿。随着生产内容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扎兰屯市鄂伦春居民平素多着汉族服装,但年长者仍愿意穿传统民族服饰。逢喜庆节日和重大场合,年轻者亦多穿着绸缎等面料的民族服装。
(2)饮食:淬瀹肉与吊烧,过去鄂伦春人没有锅釜之类容器,煮肉很难。《龙沙纪略》载:“东北诸部落,……无釜甑罂之属,熟物刳木贮水,灼小石淬水中数十次,瀹而食之。”所谓灼石淬火,即将火烧石子不停地抛入刳成空心的的木头水容器中,将肉瀹熟。这种灼石淬水烩制而食之的方法虽原始,却为鄂伦春人所独有,堪称别有风味的“淬瀹肉”。吊烧即用兽胃煮肉,也是原始的煮肉方法,即将猎来的兽胃洗净,放进水和肉块,吊在火上烤。等到胃烧焦了,水也达到沸点,里边的肉也八分熟了。这种办法很适应游猎生活。古俗“敖布”,鄂伦春民族乡的老一辈猎民至今仍保留着古俗“敖布”的残余,即猎物平分,人人“敖布”一份。未实行定居前,鄂伦春人在深山密林中猎获野兽,特别是熊、鹿、犴、野猪等大型猎物,驮回驻地后,不论本部落或外地人,也不论男女老幼,每人平均分得一份,其中要把最鲜嫩、最有营养的犴肝等奉南给深受尊敬的老人“阿亚莫列根”(狩猎能手、英雄)承包到户后,这一习俗仍被保留,老弱病残或鳏寡孤独者仍可分得猎物而不受歧视。
(3)居住:扎兰屯市鄂伦春族居民旧时因主要以游猎为生,故无固定居住场所,一般多住“木刻楞”或“斜仁柱”。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鄂伦春族居民实现定居后,住上了砖瓦结构的固定房屋,室内陈设亦与当地汉族居民相近。
(4)礼仪:鄂伦春人以尊老好客为荣。青年人遇见长者,必须口称“阿亚”(平安),施曲膝请安礼。对远来的客人,以好酒、好肉、奶茶招待并安排住宿。互助友爱是鄂伦春人世代相传的美德。猎人狩猎归来,无论相识与否都可讨取,拿多少由其自便,主人不问,分文不取。狩猎时一人获猎物而另一个空手,则二人共同剥兽皮平分兽肉。对其他兄弟民族同样友爱无私,路遇相求,解囊相助,不问还期。
(5)传统艺术:赞仁达,鄂伦春语“山歌”。这里鄂伦春族歌唱艺术的主要形式。南木鄂伦春民族乡的鄂伦春老人几乎人人都会唱,在山场、密林中、田地里或场院中,随时都可以听到他们那别有风味、拉着长调的歌声。如有贵客临门,酒酣耳热之余,他们会连唱不休,直至通宵达旦。“赞仁达”有相对固定的曲调,但无固定歌词,一般也无需乐器伴奏,节奏自由,旋律高昂,刚健而悠扬。鄂伦春人有很高的即兴编词能力。在演唱时,他们根据情景事件即兴编词,用“讷依耶”、“希讷耶”等为衬词,表达自己发自肺腑的真挚感情。“赞仁达”中,情歌占有重要地位,且以语言朴素、感情真实、比喻生动而著称。吕日格仁,鄂伦春语“舞蹈”。鄂伦春人的舞蹈大体可分为娱乐性、仪式性和宗教性三大类。无论哪一类,其动作速度都是由慢至快,并以激烈动作结束表演。舞蹈表演一般不用乐器伴奏,而伴之于词曲,即边歌边舞。舞曲经常以“额呼兰德”、“额乎德乎”、“介边介回”、等词为衬词,同时还以“哲黑哲”“加黑哲”“达乎达利”之类衬词作为伴舞的节奏呼号。舞蹈,鄂伦春舞蹈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模仿动物动作或吼叫的舞蹈,如“群禽舞”是一种模仿数种飞禽动作及其鸣叫声的大型舞蹈。表演者分两队,相隔十余步远,一臂平屈于胸前,另一臂平举于后侧,舞步轻盈,臂、肘、腕、指都不停摆动,呈波浪形,表示雁飞。在“盖苏盖”的呼喊中,两队相遇,每人旋半圈,臂在头上划动半圆表示雁击长空,远望表演者臂腕摆动,恰似群雁翱翱。“盖苏盖”之场震耳,酷似群雁齐鸣。此外还有“布谷鸟舞”、“熊斗舞”、“野猪搏斗舞”、“树鸟舞”等粗犷豪放,模仿性极强。另一类是表现劳动生活的如“依如嫩舞”,表现猎后高兴地将猎物驮向马背的情形;“红果舞”表现妇女采集红果时的欢笑场面;“鲁力该嫩舞”场面较大,人们手拉手围成一圈,左右跳动,欢快无比。雕刻与刺绣,鄂伦春族有较高的雕刻与刺绣艺术,不但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且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平。鄂伦春人的各种精美桦皮制品几乎全部由妇女制作,如“宽给查”(桦皮桶),“红盖”(桦皮筒)、“卡密”(桦皮篓)、“奥纱”(桦皮针线盒)、“阿达勒”(桦皮箱)等,无不雕有不同样式和颜色的图案。这些雕刻花纹大体有三种,云雷纹作为中心图案,象征吉祥;回转达纹用于制品的边沿或花纹四框;组合花纹主要用于制品盖的中央。雕刻的花纹除少部分外,大部分没有象征意义,主要是为了欣赏。雕刻时先用纸剪好底样,绘在桦皮制品上,然后用自制的特殊工具“陶格陶拉温”(骨制刻刀)雕刻。在桦皮制品中,“阿达玛勒”是最精美的雕刻艺术品,这里待嫁姑娘的嫁妆。“阿达玛勒”为长方形,花纹染成红、黄、黑三色,各表示喜庆、吉祥和坚贞爱情。鄂伦春人的刺绣艺术主要还表现在皮革制品上,主要是“阿文”(皮帽)、“苏恩”(皮袍)“阿拉木西”(皮套裤)、“乌塔罕”(皮口袋)、“萨勒巴齐”(皮手套)、“卡巴达拉嘎”(烟荷包)以及马褡、鞍鞯上。其中皮手套、烟荷包最为精美。皮手套的图案花纹用各色薄皮贴绣而成,其中手背多为吉祥结或云彩卷图案,手指关节是桃形或菱形图案,指尖部分则有指甲状图案。烟荷包上的图案多象征纯洁爱情,制作精美,使人爱不释手。
(6)婚嫁:鄂伦春人在婚姻缔结上主要有求婚、认亲、过彩礼和结婚等一系列过程。求婚:男孩到15—16岁、女孩14—15岁,家里就要为他们张罗婚事。求婚由男家提出,男家父母看中了某家姑娘,就托媒去求婚、认亲;求婚成功后,媒人和男方的母亲等带着烧酒、野猪肉到女方家,男子给女方长辈嗑头,唯不给岳父母嗑头,即为认亲;过彩礼一般是2—3匹马、两桶酒、两口野猪;结婚:举行婚礼的前几天,新郎到女方家接新娘,女家的人要出来很远相迎。回去时,新郎再要早走一天,新娘由本家叔伯等送到新郎家,而且还要带上一些礼物。当主人把所有的男女双方的宾客让至坐位上后,新郎新娘开始拜天,两人面朝正南方向磕头,然后由新娘拜公婆及男方家长辈亲友。接着酒宴开始,把预积的干柴点燃,来宾围着篝火而坐,主人把酒和肉送到客人面前。席间新郎和新娘要给所有长辈磕头敬酒,受拜者一面向新人祝福,一面赠送礼品。酒至数巡,歌声大作,客人翩翩起舞,热闹异常,直到深夜。入夜,新郎新娘用一个碗吃“老考太”(粘粥),并同用一把刀,吃一盆肉,象征永远亲密,白头到老,永不分离。最后,由婶娘或嫂嫂给铺床,并看着新人宽衣后,两盖着一床被躺下后才离去。新中国成立后,鄂伦春除仍然实行氏族婚姻制外,婚嫁仪式多随汉族,民族婚俗已不多见。
(7)丧葬:清代至民国初年,鄂伦春人丧葬主要是实行风葬,即用柳条编一个棺材或选一段粗树干,凿成空穴,将尸体置于内,将其架在树上或用一横杆搭在两树的树杈上,把棺材吊在横杆上,一年后埋在土中。火葬主要是用于患急病亡故的青年和孕妇。葬地一般选在有山有水的地方。鄂伦春人认为,人死后在冥阴界里要生产生活,因此要把生产生活用具放在棺材里殉葬,也有杀马殉葬的。葬仪中,周年祭最为隆重。民国末年至解放初期,鄂伦春族繁杂的丧葬习俗基本湮没。近代鄂伦春人亡故后,一般为其换上新衣服,然后用木棺装殓,进行土葬。
(8)鹿笛与狍哨:鄂伦春人在长期的狩猎活动中,发明了鹿笛和狍哨。用这种工具诱打犴、鹿,很见成效。鹿哨称“乌力安”,用松木削成牛角形,然后纵向锯开,将木心挖开,合上后用绳扎紧。使用时猎人将“乌力安”细端放在唇边用力吸吮,发出的声音很像雄鹿的鸣叫声,群鹿循声而来,便可射杀。狍哨称“皮卡兰”,即将一条一厘米多宽的薄桦树皮叠成扁圆形含在口里,发出狍崽样叫声,母狍或仔狍欢蹦乱跳跟随来,即可举枪射杀,也可将闻声而来的猞猁等物射杀。近年来,随着野生资源的有效保护,放下猎枪的鄂伦春猎民早已转产。“鹿笛”与“狍哨”已派不上用场。

鄂伦春自治旗

璀璨明珠:鄂伦春自治旗---兴安岭上的璀璨明珠,成立于1951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东北部,总面积59880平方公里,是全市面积最大的旗(市)。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蒙古、汉等21个民族的30万人口的这片热土上生息繁衍、相濡以沫。旗辖8镇2乡,猎区乡镇4个,猎民村7个。全旗鄂伦春族2050人,其中猎民830人。境内驻有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集团所属6个县处级林业局、大兴安岭农管局及所属6个国营农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农工商联合公司及大兴安岭面粉厂,设有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林管局和加格达奇、松岭两区。鄂伦春自治旗辖6个镇、1个乡:阿里河镇、大杨树镇、甘河镇、托扎敏镇、诺敏镇、乌鲁布铁镇、古里乡。境内有: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诺敏河农场、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宜里农场、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扎赉河农场、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古里农场、加格达奇区、松岭地区、大杨树林业局、甘河林业局、克一河林业局、吉文林业局、阿里河林业局。
绿色宝库:鄂伦春自治旗是一个有巨大开发潜力的绿色宝库。有林地面积4389万亩,占林地面积的50.16%。活立木蓄积量达2.9亿立方米,是我国木材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广袤的森林里栖息着野生动物150多种,受国家保护的一、二级野生动物30余种。林经济鱼类10余种。林间生长着300多种中草药、蕨菜、黄花菜、柳蒿芽、蘑菇、猴头、黑木耳、红豆、越桔等山产品享誉国内外。自治旗南部为宜农区,平均年产粮食2亿公斤,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粮食生产基地,主要农作物有大豆、杂豆、油菜、土豆等。
资源丰富:鄂伦春自治旗水资源丰富,地表水资源总量96.5亿立方米,占全市的35.5%。河流总流域面积5.1万平方公里,占全市的20%;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16.38亿千瓦时,优秀电站坝址20余处,总库容32亿立方米、装机容量25万千瓦、静态投资22.96亿万元的毕拉河口水利枢纽工程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地下水埋藏浅、易成井、水质好、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储量约2亿立方米(指矿化度小于2克/升的浅层淡水),有多处天然的饮用矿泉水开采点。地下矿产资源丰富,探明有开采价值的有煤、金、石灰石、铅锌等10余种。
旅游:优美的自然自然景观、独特的鄂伦春民间文化艺术及人类文明遗迹为鄂伦春自治旗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主要旅游景点有拓跋鲜卑旧墟石室嘎仙洞、鄂伦春博物馆、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相思谷原始景区、布苏里军事度假山庄、兴安森林公园、鄂伦春猎民村及民俗村等。
交通:鄂伦春自治旗交通相对落后,除了周边的小镇能够坐火车直达外,如果要去北京、沈阳、等地,需要坐汽车到33km以外的加格达奇,公共汽车需要40分钟左右(夏天35分钟左右,冬天由于积雪需要45到50分钟)火车需要一个小时左右。除交通外,电力、通讯、餐饮、医疗、娱乐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备。
各乡镇简介:阿里河河名、镇名。旗人民政府驻地。在自治旗北部阿里与甘河交汇处。阿里河为鄂伦春语,磷火之意。阿里河北依伊勒呼里山,南临甘河,水流湍急,纵贯镇区东部。夏季无风夜常有沼气自燃现象。吉文河名、镇名。地处吉文河与甘河交汇的山间平原地带。吉文为鄂伦春语,一种河边野蒿名,鄂伦春人用以晒木耳、肉干、野菜等。镇以河得名。甘河河名、镇名。在阿里河镇西50多公里。甘河纵贯镇区南部。甘河为鄂伦春语,大河之意。镇以河得名。克一河河名、镇名。四面环山,克一河流经镇区南。克一河为鄂伦春语,紧靠山弯流的河之意。镇以河得名。大杨树镇名。地处大兴安岭东南麓低山丘陵地带。大杨树为汉语。早年,在甘河北岸的冲积平原上生长着六棵大杨树。商人以此为通商地点的标记,放木排的人作为停木排的地方。大杨树由此得名,顺延至今。乌鲁布铁镇名。地处大兴安岭东麓低山丘陵区。境内森林茂密,沟谷纵横,山地丘陵平原错落其间。甘河、奎勒河流经境内,甘奎以两河得名。乌鲁布铁为鄂伦春语,孤山之意。乌鲁布铁是鄂伦春人定居地区。西日特奇托扎敏乡政府驻地。地处大兴安岭北段,自然资源丰富。托扎敏意为托河路的鄂伦春人。西日特奇,鄂伦春语,红柳之意。小二沟诺敏镇政府驻地。地处大兴安岭南坡低山地带。诺敏河自西向东流经镇区境内。镇以河得名。小二沟为鄂伦春语,小河流之意。四面环山,境内资源丰富。斯木科地处诺敏河南岸。斯木科为鄂伦春语,“塔头沼泽地”之意。宜里宜里镇政府驻地。位于查勒河南岸。地处低山丘陵向河谷平原过渡带。宜里为汉语。古里乡政府驻地。位于多布库尔西岸。古里为鄂伦春古代部落名称。讷尔克气位于讷尔克气河东岸。地外丘陵超伏、次生林带。讷尔克气为鄂伦春语,山之意。齐奇岭位于甘河北岸。齐奇岭为鄂伦春语,“矗立的山峰”之意。加格达奇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驻地。版图为本旗。加格达奇为鄂伦春语。“生长樟子松的地方”。四面环山,有“林海码头”、“林海明珠”之称。海尔堤在小二沟南7公里。地处低山丘陵次生林分布地带。海尔提为鄂伦春语,榆树之意。额尔肯在小二沟南15公里,诺敏河西岸。境内丘陵起伏,土质肥沃。额尔肯为鄂伦春语,倒树根之意。富饶在大杨树西南25公里,地外丘陵缓坡,土质肥沃。1980年建村。居民均为汉族,以农为主。富饶为汉语。毛家铺在乌鲁布铁西北7公里,甘河东岸,地处河谷平原。早年一毛姓人家在此居住。居民均为汉族,以农为主,毛家铺有“鱼米之乡长”之称。春亭阁在乌鲁布铁东10公里,春亭阁河南岸。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宜农耕。居民均为汉族,以农为主。村以河得名。朝阳在乌鲁布铁西北15公里,甘河东岸。村沿铁路东西分布。1956年建村,为鄂伦春人定居的猎村。乌尔其在乌鲁布铁西北20公里,乌鲁奇河与甘交汇处。地处河谷平原,土质肥沃,宜农宜牧。乌尔其为鄂伦春语,鱼多之意。吉峰在吉文镇西南征北35公里,吉文河西岸。吉峰为鄂伦春语,“密林”之意,境内多山,有石灰石矿藏。索图罕在克一河镇东18公里,索图罕河与春一河交汇处,索图罕为鄂伦春语,“多水獭”之意。铁古牙在吉文境内。鄂伦春语,做桦树皮器皿的地方。布苏里在吉文镇境内。鄂伦春语,多草的地方。特勒在克一河镇境内。鄂伦春语,鸟鸡多的地方。温库吐在诺敏镇镇内,鄂伦春语,三角山汇合口之意。铁博格热奇在诺敏镇境内。鄂伦春语,黑桦树之意。西奇在诺敏镇境内。鄂伦春语,树木多之意。库勒在诺敏境内。鄂伦春语,地下火之意。哈牙斯德在托扎敏乡境内。鄂伦春语,榆树岭之意。红花尔基在托扎敏乡境内。鄂伦春语,“急流翻浪花的河道”之意。浪格古达在托扎敏乡境内。鄂伦春语,山高柳多之意。
鄂伦春之歌:《勇敢的鄂伦春》是一首民歌,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鄂伦春族人民的精神面貌。许多80后在上小学的音乐课上,都曾学到过这首歌。歌词如下: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烈马一呀一杆枪,翻山越岭打猎巡逻护呀护山林。鄂伦春本旗县的鄂伦春族唱《勇敢的鄂伦春》用的都是鄂伦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