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镇地图
范镇相关地区地图:
概述
范镇地处泰莱平原中部,位于泰安市与莱芜市接壤处。总面积68.52平方公里,人口6.2万人,辖4个管区,39个行政村。全镇四面环河,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全镇建有占地120亩的蔬菜批发市场1处,年交易额超过亿元;建有占地800亩的农业科技示范园1处,全镇冬暖式大棚超过3000多个;全镇种植大蒜2万亩、生姜1万亩,农经比例达到3:7。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建有工业园区1处,园区规划面积13.6平方公里,建成面积5平方公里,累计投资5.6亿元,2000年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园”,园区现有企业32家,其中泰安复发中记食品有限公司、山东泰山史宾莎涂料有限公司、第一山毛纺织有限公司、泰安维海太阳能公司、泰安鲁普耐特塑料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过千万元。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9.8亿元,增加值达到3.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650元。
乡镇简介
范镇位于瑞昌市以南,全镇13个行政村,总面积为160平方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极为便利:近靠市区,东与九江县相连,南通德安县。省道瑞南线穿境而过,为武宁,修水等县通住九江必经之路。镇政府驻地范家镇,距市区17公里。40米宽的沿河大道路面全部水泥硬化,人行道铺设彩色道板,商铺林立,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信息中心。规划集镇:按现代集镇建设要求,以范家铺为中心连接港下刘、楼下曾、蔡家铺等自然村,形成“一河两岸”的集镇格局。规划出生活区、工业区、文教区、行政区。
建置区划
范镇始建于明,以范氏得名范家庄,后逐渐形成集镇,遂为范镇。镇境,1912年分属泰安县好义区和兴仁区。1928年分属第四、第五区。抗日战争时期属泰北行署祝北区。1945年分属祝山区、栗林区、角峪区。1946年建范镇区。1957年建范镇乡。1958年建范镇公社。1984年建范镇办事处。1985年建范镇。镇以政府驻地村得名。1999年,全镇辖范东、范西、唐北、员北、田庄、谷庄、岔河、沟头、大王、临溪、付庄、吴庄、前杨、后杨、孟庄、马庄、店子、东张、张梭、倪庄、杨梭、谢台(谢家台头村—戚嘉军)、戚台(戚家台头村)、王台(王家台头村)、江庄、崔官、施庄、上卜东、孙卜东、刘卜东、郑寨子、贾寨子、张寨子、刘寨子、于家河、大辛、东辛、籽粒官庄、兴隆39个行政村,57个自然村。
镇属学校
瑞昌市范镇东山小学,瑞昌市范镇中学瑞昌市范镇八都小学,瑞昌市范镇八都民办高级中学,瑞昌市范镇北溪小学,瑞昌市范镇学区,瑞昌市范镇源源小学,瑞昌市范镇红岗小学,瑞昌市范镇良田小学,瑞昌市范镇长春小学,瑞昌市范镇陡岗小学,瑞昌市范镇高泉小学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优良,自然资源丰富:南以幕阜山支脉分水与九江县、德安县为界,北以幕阜山余脉与高丰镇依山为邻,东接桂林办事处,西与横港镇山水相连,阡陌相望。境内小一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10座,大小山塘500多座。九源河、高泉河、横港河三条支流汇于高湖堰,流经11个村。沿河两岸田陌纵横交错,土质肥沃,形成了九都源,良田畈,东山畈,源源畈、八都畈五个2000亩以上的优质水稻生产基地。水田面积16000多亩,山地面积18000多亩,山林面积110000多亩,形成了“万亩优质稻基地”、“万亩苎麻基地”、“万亩香樟基地”、“小山竹基地”、“优质水果基地”五大优势产业基地。建成了一个“水稻高科技种植示范片”,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良的气候环境被江西省确定为“无公害农产品(水稻)基地”。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灰石、方解石、红砂岩、原煤等,极具开采价值。
工业发展
大力实施“工业立镇”战略,全镇已经初步形成了纺织服装、化学化工、机械制造、包装印刷、食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先后引进复发中记、史宾莎涂料、东南彩印、奥奇重工、联合化工、丰隆毛纺织、中泰服装、鲁普耐特、裕源、双锴机械、天光太阳能等国内、外企业30余家,其中有新加坡、加拿大独资企业,中英、中美、中韩等合资企业,高科技化工项目以及太阳能等项目。
农业发展
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农业,初步形成了生姜、大蒜、有机蔬菜、奶牛、桑蚕五大农业产业支柱,着力发展农产品仓储、冷藏、深加工企业,全镇已建成复发中记公司、丁丁食品公司、弘泰洋食品公司、华源冷藏厂、等农字号项目12处,年蔬菜储存加工能力突破3万吨。积极策划、申报、实施农业开发项目。先后实施了镇北万亩农业开发项目、优质小麦良种基地项目、辛店片3000亩土地整理项目和埠东岭扬水站改造项目、埠东岭万亩土地综合开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