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电子地图 > 泰安市地图 > 岱岳区地图 >
下港乡地图
下港乡相关地区地图:

旅游资源

下港沾泰山之灵气,泽泰山之精华,为泰山周围最封闭、原始状态保存最完整的休闲地。良好的植被条件形成了绝佳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景观,进入下港,犹入世外桃源,空气清新、气候怡人,可谓“开然氧吧”;地理环境独特,地貌类型多样,堪称“五里不同景,十里不同天”;悠悠齐长城,巍巍黄巢陵,众多的历史古迹,尽显浓厚的文化底蕴。下港乡委托山东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编制的《泰山东缘——山外山休闲度假区旅游开发建设规划》已通过山东省旅游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并已列入泰山旅游总体规划。“仙源知何处,东缘物华新”。下港具备了旅游大开发的各项条件,迎合了未来人群的消费心理,是“泰山东缘的香格里拉,齐长城脚下的伊甸园”。(1)旅游景点开发:境内有大小旅游景点六十余处,其中齐长城、黄巢陵极具开发价值,另有安门水上乐园、点将台、天外山寨、轿顶石、相公湾、齐鲁天池、千年栗子王、核桃王等自然人文景观也很有开发潜力;“田园超市”自采自购,寓购于乐,尽享田园风情。(2)历史文物遗迹开发:下港乡有齐长城、黄巢陵、姜女庙、关帝庙、十王庙、牛王庙、胜泉寺、圣水寺等众多历史文物遗址和遗迹。(3)休闲娱乐设施开发:境内水面丰富,河道宽畅,山谷幽深,山壁陡峭,攀道崎岖,很适合搭造“水上乐园”、“水上跳伞”、“水上运动”、“开然溜冰场”、“河溪浴场”、“跑马场”、“运动靶场”、“攀岩”等多种游乐场所。(4)度假村开发建设:境内林木茂密,部分地段森林覆盖率高达95%,自然含氧极为丰富,素有“天然氧吧”之称,加之水源丰富,气候清爽,环境幽静,最适宜休闲度假、静心养性。境内适宜兴建“度假村”和“别墅区”。(5)旅游商品开发:境内有板栗、核桃、苹果、山楂、桃、杏、李子、樱桃、苹果枣等特争干鲜果品;有青山羊、黑山羊、散养柴鸡、柴鸡蛋、野生菌类“松蘑”、“栗蘑”、“云莪”;还有何首乌、灵芝、泰山女儿茶、泰山奇石(香港“回归石”、“20世纪”石均出自境内)。

工业发展

下港乡共有企业29处,从业人员1600人,全部为私营企业,涉及机械制造、铸造、食品加工、包装装潢、档案制品、精细化工、建筑安装、旅游开发、商业服务等十几个行业。其中泰安市金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通过全面推行“ERP”网络化管理和ISO9001:2000、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公司先后被授予省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山东省铸造行业综合实力五十强企业”、省级“诚信守法企业”、“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市百强民营企业”、“市优秀民营企业”等荣誉称号。泰安市农星种业自行培育的“鲁麦22号”小麦新品种在省及黄淮冬小麦产区大面积推广种植,98年累计推广面积达到了4700多万亩,99年被评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泰玉二号”玉米新品种2005年通过国审,取得了国家新品种保护权。“玉米多抗性、高配合力雄性不育系的组建配套及利用研究”课题于2001年7月4日通过省级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公司先后被评为“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文明信用企业”,“农星”商标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2006年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董事长张华利被推选为泰安市科技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津贴。

建置区划

相传此地远古时期为一片水域,有上、下两个港,故名上港、下港。乡境,1912年属泰安县下梭地方。1928年属第四区。1941年属祝山区。1944年属第五区。1946年复归第四区。1949年属第十三区。1958年建下港公社。1984年为下港办事处。1985年改下港乡。乡以机关驻地村得名。1999年,全乡辖谷山、木营、盘坡、黄芹、过马滩、上港、大林、石河、西圈、陈寺峪、石槽、勤村、彭家庄、杨台、开山、东祥沟、西祥沟、东峪、赵峪、下港、茅茨舍、马蹄峪、八亩地、上里、下里、杨庄、、朝阳、辛庄、胡家峪、周家庄、黄峪、水泉峪、小安门34个行政村,178个自然村。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40473男20958女19515家庭户户数12424家庭户总人口(总)40363家庭户男20884家庭户女194790-14岁(总)80550-14岁男41700-14岁女388515-64岁(总)2857215-64岁男1487415-64岁女1369865岁及以上(总)384665岁及以上男191465岁及以上女1932户口本地住在本地40085

自然资源

下港乡物产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境内有大小山峰200余座,最高海拔915米,平均海拔700米,森林覆盖率82.6%,经济林面积达11万亩,果品年产量10万吨,其中“东岳”牌板栗驰名中外,年产量1万吨,已被国家绿色食品检测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是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

农业发展

下港作为泰山一翼,是农业大乡。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其以林果为主体的丰富多样的特色物产,全乡林果面积11万亩,年果品收入超过亿元,是名副其实的林果之乡。境内有板栗、核桃、苹果、桃、杏、山楂、梨、李子、中华贡枣、苹果枣、樱桃、柿子、软枣干鲜果品;木材林面积11万亩,主要有:刺槐、杨树等;生态林面积7万亩,主要以松树为主;农作物面积2.7万亩,除了种植传统农作物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外,特色农业生产成为下港乡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了以桑园、玉米制种、蔬菜制种、生姜、姜黄、大蒜、花卉苗木、有机蔬菜等经济作物为主的新型农业;畜牧水产业生产改变了传统饲养模式,形成了规模养殖、科学养殖、特色养殖新格局,目前存养量牛950头,青山羊25000只,绵羊1500只,猪5500头,散养柴鸡15万只,肉、蛋鸡规模养殖场55处,蜜蜂500箱。下港立足实际和优势,继续搞好特色农业生产,2007年度继续把桑蚕生产、制种业、生姜大蒜作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重点,计划新发展桑园1000亩,玉米制种4000亩,蔬菜制种5000亩,生姜2500亩,大蒜2500亩,早春马铃薯3000亩,无公害蔬菜4000亩;继续抓好果园培优工程,引进以枣、柿子、杏、核桃、樱桃为主的优良品种20个以上,嫁接改造各类低产园5000亩,发展优质干杂果2000亩,种植和繁育各种苗木花卉2000亩。特别是突出抓好泰山东麓金港万亩林果精品园建设和省长示范园、大林示范园的标准化管理,实现林果生产的新突破;充分发挥独特的地理优势,依托老山套、金鸡窝、山沟沟等品牌,培养一批规模饲养场,散养鸡养殖达到60万只,羊饲养量达到15万只,新建畜禽基地10处以上,优质畜产品基地4处,形成“山上栽板栗、山下植桑园、圈内养牛羊”的农业发展格局,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加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