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县地图
肥西县相关地区地图:
人文遗迹
古镇三河:——此地原是巢湖中的高洲,古名鹊渚、鹊尾(渚)、鹊岸等,后因泥沙淤积,渐成陆地。南北朝后期称三汊河,明、清置三河镇(详见《附录》中《三河镇历史变迁考》一文)。自隋、唐至清代,皆属庐州府合肥县,1949年1月25日解放,设三河市(县级)。1950年4月撤市设区,属肥西县。1956年复设三河镇(区级),直属县。历史上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战争史之中著名的三河大捷发生于此,三河也是杨振宁的故乡。古埂岗古文化遗址:——在肥西县上派镇东1.5公里处,遗址呈台形,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1983年和198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两次进行发掘,共揭露面积45O平方米。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分为早、中、晚3期。早期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少量的红陶器表涂有红衣。生活用具主要有鼎、豆、壶、罐、尊、甄、杯等。中期仍以红陶为主,陶器以三足器和圈足器为多,平底器较少。主要器形有鼎、豆、壶、碗、钵、盘、鸟首耳罐、杯等。晚期仍以红陶为主,黑陶明显增多,主要器形有鼎、豆、罐、甑、钵、盆、碗等。生产工具有石铲、石镞、石刀、陶纺轮等。另发现平地起建长方形房址,地面经火烤,平滑坚硬。四周有圆柱形洞,排列有序。房中间有长方形陶灶,灶旁有陶鼎、豆、盆及炉箅,是安徽省首次发现较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2007年,在古埂遗址附近,建设了肥西第一个正真意义上的公园----古埂公园。
肥西区位
肥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省会合肥西南,地跨江淮流域之间,临肥水之南,滨巢湖西岸。地理坐标:东经116°40'52''-117°21'39'',北纬31°30'22''-32°00'21'';东连合肥市郊区,隔巢湖与肥东县、巢湖市相望;西与六安市拉壤;南沿丰乐河与舒城县、庐江县为邻;北抵寿县、长丰县。县境西宽东窄,南北长55公里,东西宽64公里;总面积2168平方公里,其中长江流域1583平方公里,淮河流域585平方公里;另有巢湖水面100平方公里。境遇变迁
1948年析合肥县地置肥西县,因位于合肥之西而得名。肥西县辖:上派镇、三河镇、花岗镇、高刘镇、官亭镇、小庙镇、山南镇、丰乐镇、桃花镇、农兴镇、新仓镇、肥光乡、长岗乡、高店乡、聚星乡、烟墩乡、北张乡、袁店乡、孙集乡、严店乡、清平乡、大柏乡、金牛乡、金桥乡、洪桥乡、四合乡、董岗乡、刘河乡、柿树岗乡、江夏店乡、南分路乡。1998年,肥西县辖12个镇、19个乡,27个居委会、560个村委会:(其余缺)北张乡、柿树岗乡、袁店乡、孙集乡、严店乡、清平乡、大柏乡、金牛乡、洪桥乡、四合乡、董岗乡、金桥乡、刘河乡。面积2186平方千米,人口密度433人/平方千米。2000年,肥西县辖12个镇、19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907219人,其中:上派镇91484三河镇17179桃花镇18138花岗镇26390高刘镇38695官亭镇31754小庙镇36869山南镇33815丰乐镇37310南岗镇32512农兴镇38027新仓镇15413长岗乡28080高店乡37280江夏店乡30041南分路乡20609聚星乡17013烟墩乡39567北张乡26666柿树岗乡29190袁店乡20544孙集乡31554严店乡26326清平乡34146大柏乡19639金牛乡17313洪桥乡16712四合乡20349董岗乡23773金桥乡18838刘河乡20093桃花工业园区虚拟镇11900,2002年,肥西县辖12个镇、19个乡:上派镇、三河镇、桃花镇、花岗镇、高刘镇、官亭镇、小庙镇、山南镇、丰乐镇、南岗镇、农兴镇、新仓镇、长岗乡、高店乡、江夏店乡、南分路乡、聚星乡、烟墩乡、北张乡、柿树岗乡、袁店乡、孙集乡、严店乡、清平乡、大柏乡、金牛乡、洪桥乡、四合乡、董岗乡、金桥乡、刘河乡。2004年,肥西县乡镇由31个调整为29个:清平乡并入三河镇,北张乡并入上派镇。调整后,上派镇常住人口12.9万人,加上流动人口等达15万多人。2004年底,肥西县辖12个镇、17个乡。2005年12月19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肥西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通知》(合政[2005]148号):一、撤销新仓镇、长岗乡、大柏乡、江夏店乡、金桥乡、聚星乡、金牛乡、孙集乡、董岗乡、刘河乡、洪桥乡、四合乡、袁店乡。二、将原桃花镇的田埠村并入上派镇。三、将原严店乡的九联村、建设村并入三河镇。四、将原刘河乡整建制并入严店乡。乡政府驻严店。五、将原长岗乡的长岗居委会和岗北、焦湖、贾郢、南仓、南庄5个村委会并入高刘镇。六、将原大柏乡整建制和原长岗乡的新民、将军、段冲、马岗、袁中5个村委会并入小庙镇。镇政府驻五十里小庙。七、将原金牛乡、洪桥乡整建制并入山南镇。镇政府驻山南馆。八、将原江夏店乡、金桥乡整建制并入官亭镇。镇政府驻官亭。九、将原孙集乡、董岗乡、四合乡整建制并入花岗镇。镇政府驻花岗。十、将原新仓镇整建制并入丰乐镇。镇政府驻丰乐河。十一、将原袁店乡整建制并入柿树岗乡。乡政府驻柿树岗。十二、将南分路乡更名为铭传乡,并将原聚星乡整建制并入。乡政府驻南分路。十三、将农兴镇更名为紫蓬镇。十四、保留南岗镇、高店乡、烟墩乡。肥西县总面积2123平方千米,总人口96.85万人。辖11个镇、5个乡:上派镇、三河镇、桃花镇、花岗镇、高刘镇、官亭镇、小庙镇、山南镇、丰乐镇、南岗镇、紫蓬镇、高店乡、铭传乡、烟墩乡、柿树岗乡、严店乡。2006年,安徽省民政厅《关于同意将肥西县南岗镇整建制划归合肥市蜀山区管辖的批复》(民地字[2006]41号):同意将肥西县南岗镇划归合肥市蜀山区管辖。安徽省民政厅《关于同意将肥西县烟墩乡整建制划归合肥市包河区管辖的批复》(民地字[2006]71号):同意将肥西县烟墩乡划归合肥市包河区管辖。2007年11月,为确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建设顺利进行,经安徽省政府批准,将六安市寿县刘岗镇的红塘、柳塘、四冲3个行政村划归合肥市肥西县。这3个村总面积为17.53平方千米、人口4033人。所获荣誉,2010年8月14日至15日,由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辽宁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鞍山市人民政府主办,海城市政府承办的2010年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在海城隆重召开。会上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我县成功跨入2009年全国百强县榜单,位列第94位,为安徽省唯一入选全国百强的县;在同时出炉的中部百强县排名中,我县位列第10位,成为安徽唯一进入中部十强的县。基础设施
区位优越,是合肥市辖三县之一,县城距合肥市中心仅17公里,全省第一家县级工业园区——桃花工业园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部分。交通便捷,沪蓉、合宁和合六高速公路以及206国道、312国道、合铜公路、合界高速、合铜黄高速穿境而过,宁西铁路、合九铁路、合武铁路贯穿全境,骆岗机场距县城12公里,新建的新桥机场就坐落在肥西高刘镇。派河、丰乐河经巢湖通达长江,铁路、公路、水路、机场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县内电力充沛,通讯发达,基础设施配套完善。200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4.6亿元,是05年的3.1倍,比上年增长21.8%;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68.1亿元,是05年的4.75倍,比上年增长6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4.5亿元,是05年的8.14倍,比上年增长47.6%;财政收入20.2亿元,是05年的2.78倍,比上年增长27.5%;地方财政收入10.2亿元,是05年的3.14倍,比上年增长2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5亿元,是05年的2.33倍,比上年增长23.3%;农民人均纯收入6047元,是05年的1.88倍,比上年增长11.7%;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分别由05年的35%和35.7%,提高到51.1%和44.3%;三次产业比重由05年的22:44:34,调整到15:60:25。全县综合实力已连续7年位居全省十强、连续6年跻身中部百强,并于2008、2009连续两年荣获安徽省科学发展先进县一类县的第一名。2010年8月14日-15日,由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辽宁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鞍山市人民政府主办,海城市政府承办的2010年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在海城隆重召开。会上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肥西县成功跨入2009年全国百强县榜单,位列第94位,为安徽省唯一入选全国百强的县;在同时出炉的中部百强县排名中,肥西县位列第10位,成为安徽唯一进入中部十强的县。经济状况
工业: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强力推进园区建设,“千亿大桃花”工业板块已现雏形。以桃花、小庙、紫蓬为节点的“金三角”园区、新港工业园和新型工业示范园建设加快;桃花工业园税收突破10亿元大关,国家级合肥出口加工区获省政府批准,已上报国家部委待批;乡镇工业聚集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增工业平台6平方公里,全县园区建成面积达57.6平方公里。完成新桥临空产业园发展规划、新型工业示范园总体规划。园区合作加快推进,柏堰科技园二期10平方公里启动规划建设,新港工业园二期56平方公里签订合作协议。全年新开工项目110个;净增规上工业企业87家,总数达287家;完成规上工业产值366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94亿元,分别增长60.7%、52.2%。招商: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建立“县领导带头、口长单位牵头、部门和乡镇捆绑、专业小分队主动出击”的联动招商机制,积极开展“百日招商大冲刺”,组建7支口长单位招商小分队和12支产业招商小分队,选派4名县领导分别驻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招商,重点围绕汽车、家电等主导产业,引进龙头项目和产业链延伸项目63个。新增中央投资项目57个,争取资金2.4亿元;推进与央企合作,签约项目15个,协议金额278亿元。全年引进市外资金110亿元,增长43.49%。到位境外资金4464万美元,增长24%。
农业:现代农业稳步发展。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58亿元、增长10%,增加值31亿元、增长12.3%。省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顺利建成,出栏家禽7500万只,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新增苗木基地8000亩,荣获全省绿化模范县;新认定“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22个,廖渡村被评为国家级专业示范村。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农副产品加工项目8个,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断增强;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52个、市级以上示范组织7家,成立肥西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社;新评定安徽省农产品著名商标1个;新认证有机食品2个、绿色食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3个。合铜路高效农业示范带初显成效,中国中部花木城苗木、花卉两个精品交易市场建成运营。一、二、三产交融发展,新增星级农家乐9家。林权制度、水管体制、农村道路管护、农业社会化服务、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等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旅游:旅游商贸日趋繁荣。紫蓬山创4A景区圆满成功,三河创5A景区有序推进,紫蓬镇荣获全省最佳旅游乡镇,山南镇、铭传乡荣获全省优秀旅游乡镇,A级景区、星级农家乐总量继续保持全市第一。紫蓬山腹地公路全线贯通,西庐寺复建、三河美食城等一批旅游项目稳步推进。全国山地自行车赛、三河民间文化艺术节、安徽省青年集体婚礼等一系列节庆活动成功举办。开通三河至南京周末旅游直通车,顺利开启工农业游。接待游客19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12.8亿元。县商业网点规划在全省首获批准,商务信息网络更加完善,网上交易3200万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深入推进,新建“农家连锁店”120家,村级农家店覆盖面达50%;扎实开展“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活动,销售38000台(辆),销售额1.4亿元,补贴农户1670万元,全市领先。圆满完成工商系统市场管办脱钩工作,粮食清仓查库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