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电子地图 > 合肥市地图 > 肥西县地图 >
铭传乡地图
铭传乡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名人

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号大潜山人,出生于安徽肥西县刘老圩一个世代耕织务农的农家。自幼托身陇亩,生活非常窘困。但为人刚毅任侠,耿介勇敢,平时喜欢耍枪弄棒,练就一身武艺。曾杀土豪、劫富户、捍法网,闯荡江湖,成为官府追捕的要犯。清咸丰四年(1854),接受官府招安,在乡兴办团练。时太平天国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刘铭传率团练与太平军对抗。1859年率团勇攻陷六安、驰援寿州,因功升千总。1862年,率练勇编入李鸿章的淮军,号称“铭字营”。在追随李鸿章、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的过程中,刘铭传因凶悍善战,战功显赫,很快由千总、都司、参将、副将提升为记名总兵,成为李鸿章麾下的一员大将。1865年因在山东镇压捻军而提升为直隶总督,并获得清廷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及一等男爵的封赏。1868年,奉旨督办陕西军务,旋因积劳成疾,辞官回乡

经济现状

2007年铭传乡工农业总产值23150万元,比2006年增长9%;农民人均收入4378元,比2006年增长22%;财政收入1098万元,完成县下达任务数的265%;招商引资完成了3000万元,100%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招商任务。铭传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全省创一流、中部进十强、全国争百强、全面建设富裕型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群策群力、真抓实干,紧紧依靠全乡人民,依托自身优势,全力围绕“铭传故里蚕桑大乡、淮军圩堡旅游兴乡”的发展战略,正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灿烂辉煌的明天!

目标

2008年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创争”目标,以“打造一村一品,发展特色农业,营造绿水清山,建设生态铭传,挖掘人文资源,发展旅游经济”为发展定位,加快富民强乡进程。2008年铭传乡经济社会的主要指标是: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2150万元,增长14%,财政收入1185万元,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4912元,增长12%;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0%。

简介

资源:铭传乡区位优势明显,距省城合肥40公里,距六安市30公里,距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20公里,距小井庄15公里,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35公里。铭传乡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一直在为打造生态、旅游、蚕桑之乡而努力。
指导思想:2007年,铭传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乡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肥西县十届七次全委会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一主线,积极实施“打造‘生态、人文、和谐’铭传”战略,以招商引资增加资金投入,以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发展,以开发人文资源强攻旅游经济。通过全乡上下共同努力,保持了国民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

旅游开发

铭传乡围绕打造“生态、人文、旅游之乡”的发展战略,主动承接紫蓬山和小井庄的旅游开发,打造好磨墩湖、潜山湖、刘老圩、张新圩、大潜山等景点。大力发展农家休闲娱乐,把旅游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亮点;积极支持刘老圩修复工作,打好“淮军”品牌。重点做好各景点道路和配套设施建设,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以紫蓬山——张老圩——磨墩湖——刘老圩——小井庄为重点旅游线路,全力做好山水风光游、生态农业。

乡镇建设

“三农”工作明显加强,农业农村实现新的发展。全面落实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2007年累计发放粮食、良种、农资、生猪等各种补贴660万元,发放退耕还林补贴201万元;大力发展蚕桑产业,推广大棚养蚕和方格簇养蚕新技术,全乡新增桑园500多亩,更新老桑1000多亩;积极实施养殖业、种植业富民工程,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铭传乡成立了大葱协会、养鸡协会、植保协会、蚕桑合作社、薄荷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服务,加快扶贫力度,落实磨墩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扶持对象达1000多人;启明新村示范点工程全面完工,铭传乡新建农村沼气300多户;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做到了“把树种上、把水留住、把结构调优”,共绿化荒山2000多亩,新修当家塘12口。

文明建设

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教科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和书本费,取缔无证幼儿园,整合教育资源,调优教育布局,教育条件和教学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加大科技投入,通过聘请专家讲课、科普赶集等活动,对农民进行种类科技培训,增强了农民群众致富创业的能力;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乡参保人数为30846人,参加率达85%以上,顺利完成新农合的补筹工作,同时启动了铭传卫生院建设;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村为主”工作机制,严厉打击“两非”行为,使计生工作在全县考评中位居中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