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电子地图 > 肇庆市地图 > 鼎湖区地图 >
凤凰镇地图
凤凰镇相关地区地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

凤凰简介:邮编:546102,区号:0772,面积:400.8平方公里,人口:8.8万余人,凤凰镇,地处桂中,位于兴宾区北部,地处北纬23°54′,东经109°18′。东邻大湾乡、正龙乡,南接城厢乡、桥巩乡,西连良塘乡,北接柳江县百朋镇、穿山镇。现辖18个行政村129个自然村,2006年人口为87126人,其中农业人口50125人。居民以壮族、汉族为主,通行桂北壮话、客家话和西南官话。
工业企业辖区内有国家大型一档企业广西八一铁合金厂、中外合资广西康密劳(法、日、港)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和国营凤凰华侨农场。
交通运输凤凰镇交通便利,铁路、公路、水路运输条件十分优越,湘桂铁路直贯镇政府驻地,并设有两个火车站,其中凤凰火车站年货物吞吐量达100万吨,年客运量达9万人次;省道柳(州)来(宾)柏油公路纵贯境内西部;桂海高速公路穿越境内东部,设有凤凰入口。凤凰镇距兴宾区大湾乡红水河码头20多公里,航运上溯云、川、贵,下通粤、港、澳。
教育事业凤凰镇有3所中学,18所小学,在校学生14130人,教职工731人,1998年“两基”工作通过省级验收。
社会发展镇设卫生院1个,农村合作医疗所13所。凤凰镇通讯、供电条件较好,拥有4000门程控电话交换机,有一座移动电话发射塔,信号覆盖全镇及北五、大湾三个乡镇;该镇有凤凰35千伏、3200KVA变电站和广西八一铁合金总厂总装机容量为95000千伏变电站两个。凤凰镇实现了村村通路、村村通电、村村通电话、村村饮上卫生用水。
三农经济:全镇土地面积58.77万亩,耕地面积18.48万亩。凤凰镇田园著称粮仓,盛产优质稻谷,1980年被列为自治区商品粮生产基地镇。全镇糖业发展迅猛。2002年,全镇榨季有蔗面积7万亩,进厂料蔗28万吨,居整个柳州地区各乡镇之首。2005/2006榨季,甘蔗种植面积达17.6万亩,进厂原料糖80万吨,农业人口人均进厂料蔗12.25吨,人均料蔗收入3575元,整个榨季蔗糖业产生财政收入5136万元。2006年糖料蔗总产量成为全国最大的乡镇。2007年,荣获自治区农业厅颁发的“广西特色农业十强镇----糖蔗产业强镇”的称号。2002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1558万元,粮食总产量23999吨,农民人均有粮1006斤,为广西优质谷生产基地。工业总产值36262万元,财政收入10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78元。2006年,实现粮食总产量39865吨,工农业总产值12.59亿元,财政收入7752万元。全镇畜牧水产业持续发展,为兴宾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柳州地区经济强镇。2002年末生猪出栏60123头,牛出栏5562头,羊出栏3071只,家禽出栏18万羽,水产品产量766吨。凤凰镇菜牛远销苏杭,1996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秸秆养牛基地。2006年末建成三个规模肉牛养殖基地、9个养殖小区。
建制沿革:凤凰镇,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前始建于凤凰岭下的凤凰村,建制历史不长。民国26年(1937年),凤凰镇归牛岩、北五乡辖,有10个村属牛岩乡,3个村属北五乡。建国前为牛岩、北五、古昔3个乡辖,有36个村归牛岩乡,17个村归北五乡,5个村归古昔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始设区,先后设过区、乡、镇。1980年10月始称凤凰镇至今。2005年5月,撤乡并镇,原北五乡整建制并入凤凰镇。2005年5月起,凤凰镇辖凤凰、陈塘2个社区,大许、三凌、牛角、新隆、龙头、新安、富尧、龙岩、那马、黄塘、维都、北五、白山、三里、佳田、古楼、武宜、麦村18个村委会129个自然村(街)。
自然环境:凤凰镇西部属山区,其余属丘陵地区、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境内最高峰亭楼山峰,海拔512.7米。主要河流有凤凰河,从柳江县北朋镇自西向东,流经镇境约35公里,往东南流入正龙、大湾乡境内、汇入红水河,年平均流量28立方米每秒,最低水位2米,最高水位5米。境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无霜期长。1月份平均气温11.1℃,7月份平均气温28.6℃,年平均气温20.8℃。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无霜期325天左右,年日照时数1750小时。土壤为沙质泥及质沙土。矿产资源最著名为锰矿石、石灰石,锰矿石曾闻名全国。1992年国营凤凰华侨农场勘探出硅土矿,储量约为100万吨,尚未开发。凤凰镇自然资源丰富,镇境内探明有锰、磷、石灰石等矿产,为全国重要锰矿基地之一,也是广西最大的铁合金生产基地。广西八一铁合金总厂生产的硅锰合金、锰铁、硅铁等产品畅销日、韩、欧盟。石灰石储量为565吨,主要分布在八一厂区北部。1997年勘探发现,凤凰华侨农场硅土矿储量约为100吨。镇内主要河流凤凰河,全长14公里,年平均流量28立方米/秒。

历史传说

寻史溯源,宁晋历史上有“凤凰城”之说。相传公元前二十五世纪,在宁晋古大陆泽之滨有一棵高千丈的桑树,叶红椹紫,一万年才结一次果实。凤凰吃到成熟的果实后,引颈高歌,声音悠远,招得百鸟前去朝拜。看到如此情景,黄帝后代少昊就在这棵桑树下居住下来,发展生产,后称“穷桑帝”。凤凰飞走后,人们依照凤凰伏卧的形状,修建了一座城邑,取名凤凰城。即宁晋城的根基。据说,县城南关是凤头,街南口有对圆口井,是凤凰的两只眼,南门口到南关是凤凰的脖子,南门到北门是凤凰的身子,东、西、北三点成品字形,是凤凰的尾巴。后来又在城东修了一个月城(形如半月),是凤凰展开的左翅。少昊称帝后,迁移到了山东,在曲阜建都。从此,宁晋凤凰城成为福地,名人贤士纷纷前往,像舜、禹、汤、姜尚、重耳等均在宁晋建业立功,成就大器。因此,《诗经·大雅》中写道:“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高歌凤凰啼鸣,灵音招贤引才,秉承佳时兴盛的祥瑞之情。历史长河悠远,凤凰故事不断。民间传说,凤凰在宁晋每投下一个凤凰蛋,宁晋就会出一个官员。凤凰投下了九十九个蛋,宁晋也就出了九十九个官。到明朝时,宁晋除了皇帝和狱官外,满朝的官都出全了,上至名相,下至知县一堂。如今,宁晋人杰地灵,兴天盛地,大业鹏程,不断书写历史宏篇。

旅游资源

凤凰镇属于喀斯特地貌,镇内山峰姿态万千,风景优美,涌泉四见,溶洞丰富,山山有洞,洞洞有传说故事。有的洞中有丰富的地下河,有的洞中栖有数以万计的蝙蝠,有的洞被利用为商业场所。其中以陈村山最有名,陈村山是一座柱状的小山峰,内部基本上被大自然缕空,曲折的溶洞有如九回肠,互相联通。凤凰镇南部有康熙年间建筑的古坝,坝上形成数公里长的人工湖,河水翻过古坝,形成瀑布,轰隆作响,古坝周边竹木茂盛,是最美的风景区。凤凰镇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有诸多古迹,壮、客家杂居,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凤凰镇散布着多处古庙,岜银村附近险峻的半山腰上,有一贯穿山峰的溶洞,洞中自明朝起就有古庙,供奉本地信仰的女神。凤凰曾经是圩集繁荣的商业重心,有一些百年老铺,凤凰镇有许多特产,制作过程不与金属接触的超薄米粉,和烧鸭最为有名。

发展建设

2004年凤凰镇以招商引资工作为总抓手,先后引进富吉橡胶、凤凰阳光太阳能、吉安宏达实业、庸人炊具有限公司、富强钢构、凤凰包装材料厂等10多家外资企业落户凤凰镇。县级工业园——凤凰工业园已初具规模,已实现五通一平。2004年实现工业产值达6000万元,工业园区的形成、镇内企业的增加、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带动了城镇建设的加快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财税收入明显增长。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1.2亿元,财税收入达207.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726元。2005年,凤凰镇的主要工作思路为: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经济,状大财政总量;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城镇化进度,改善凤凰面貌;通过招商引资,调整农业结构,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综合建设

凤凰镇是毗邻各乡镇重要的商品聚散地。近几年来,共投入3亿多元建成的汕凤公路和丰柏公路第一期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凤凰公路东连饶平,南通潮州,西接丰顺,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投入1.2亿多元,改造老镇区,开辟新市区,进一步完善教育、文化、环保、卫生等配套。加大对通讯的投入,改善通讯质量,切实服务凤凰经济发展。1999年和2001年还被评为省卫生先进乡镇。现在,凤凰镇环境优美、商贸活跃、市场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凤凰镇是著名的生态旅游区。气候宜人,到处林茂茶香,山清水秀,郁郁葱葱;拥有凤凰天池等独特自然景观,以及其它特色文化、特色产品和饮食文化,使凤凰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区,吸引了以潮州乃兴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一批企业落户凤凰,进一步发展了凤凰生态农业和旅游业,形成厂一业兴百业旺的喜人局面。凤凰镇是著名的侨乡,旅居国外的华侨、侨裔3万多人,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大侨亲爱国爱乡,热心捐款修路造桥建学校,并积极投资建设凤凰,促进了家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发展建设

凤凰镇毗邻红安、麻城,是一个革命老区。这里,曾经为新中国建立作出了无私的奉献,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业绩;今天的凤凰镇委、镇政府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传统,瞄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大力发展特色林业产业基地及其后续产业——香菇业,促进了大地增绿、林业增效、农民增收。2006年初,凤凰镇在市老区工委及扶贫办的扶持下,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发展香菇产业。到2007年底,年产香菇600万公斤,产值3000万元。香菇产业不断壮大,已成为老区人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但是,香菇生产原料——栗材已成为发展香菇产业瓶颈。为此,凤凰镇委、镇政府本着建设节约型社会原则,结合凤凰实际,聘请有关专家组建智囊团,对凤凰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策划,根据凤凰山体比较贫瘠,而板栗树既耐瘠耐旱,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又能为香菇产业提供生产原料的特点,在北部山区建设板栗基地,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并列入本届政府目标。2008年3月10日,凤凰镇不等不靠,自筹资金10万元,购进板栗苗8.2万株,在凤凰镇毛冲村高标准、高质量连片开发板栗基地1000亩,并落实管护责任,明确由镇分管林业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据专家测算,1000亩板栗进入盛果期后,每年可产板栗40万公斤,产值100万元;收获板栗树修剪枝条及果苞50万公斤,可培育香菇60万袋,产值600万元;而且生产香菇后的残料可作农业生产和林业产业基地的肥料。近年来,凤凰镇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科技攻关,搞好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香菇产业、金属制品业、建筑业、畜禽养殖业渐成规模,成为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4万头种猪园区和三叉路村10万只蛋鸡园区。毛冲村1000亩板栗基地、毛冲村花菇科普示范基地、万亩油茶基地。去冬今春,在四屋村荒坡、岗地共栽培油茶1000亩,改造余山、刘湾等老油茶基地1000亩。宇妍生物有限公司与中科院武汉生物水生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合作,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对畜禽粪便进行发酵后深加工成生物肥料,2008年该公司出售生物肥料8000多吨,2009年销售10000多吨,产品供不应求。特色种植业迅速发展。周寨、郑元、三屋3个村甘蔗种植面积扩展至500亩,实现农民增收90万元。陈田村花生皮红肉脆,浓香可口,今年扩大种植面积200亩。主营航天育种的太空丹参和太空花生种植的菲尼克斯农业高科技公司投资500万元在三叉路村建立1000亩农业现代园。招商引资有了新突破。引进武汉宏源市政公司等一批发展潜力大、具备实力的建筑企业,大力发展建筑业。牵线搭桥帮助已停产多年的明圣白鹅有限公司与中邮建五局合作,中邮建五局目前已投资50多万元与明圣白鹅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开发,该公司项目重新启动。帮助武汉生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引进资金1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能力。与区科技局一道服务玛钢公司成功申报了市级30万元的科技项目,协调200万元的流动资金。引进的武汉灵星禽业集团,注册资金1880万元,为武汉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年生产加工保洁蛋4万吨,年销售额3-5亿元,带动农民创收1亿多元。村镇面貌发生新变化。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完善中心花坛二期工程、硬化及铺设彩色人行步砖;投入资金575万元完善改造凤凰大道配套工程(第一期);投资95万元新建停车场配套候车室、票证室、公共厕所等设施。全面推进4个村家园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美化村容村貌。加大农村饮用自来水改造工作,已改水15个村,解决2.1万人安全饮用水问题。街镇环境和街镇面貌有了明显改观。社会文化事业有了新进展。2009年考核年共出生306人,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5.75%,婴儿出生性别比为100:109。投资4.9万元建设农村信息共享工程19个,投资9万元配套建设农家书屋3家,投资10万元购置体育器材,兴建4处健身场所,投资13万元维修革命烈士陵园,镇福利院实现了星级达标,培训民工1200余人,转移就业1618人,投资100万元全面改造胜利小学,投资30万元进行中心小学改厕,2009年秋季凤凰中学升一中达30人,普通高中(含职高)升学率达80%,创历史新高。2009年全口径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00万元,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690元,比2008年增加739元。该镇计划到2010年,全镇板栗面积发展到8000,培育香菇1000万袋,实现产值过亿元,打造特色产业镇。凤凰镇开拓创新、大胆探索,为发展林业循环经济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6399男8343女8056家庭户户数3906家庭户总人口(总)15279家庭户男7882家庭户女73970-14岁(总)42840-14岁男22660-14岁女201815-64岁(总)1118515-64岁男568815-64岁女549765岁及以上(总)93065岁及以上男38965岁及以上女541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