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乐乡地图
丰乐乡相关地区地图:
退耕还林和天保工程
退耕还林(草)工程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保持生态平衡,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工程,2003年乡政府加强了退耕还林工作的领导,通过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完成退耕还林3000亩(包括去年底追加的500亩),全年全乡种植洋芋1586亩,豌豆550亩。完成荒山造林2000多亩,2003年新发展成片桑园1331.46亩,栽桑树114.1万株;结构调整在蜡树进行高标准、上档次种植枇杷、脆柿300余亩,共栽枇杷10824株,桅柿650株,桃树4500株,同时套种优质草,发展养殖业。同时加强了对2000年、2002年退耕还林2350亩的管护,使全乡退耕还林面积达到5350亩,现经县退耕办检查验收,基本合格。严格执行退耕还林政策,分春秋两次对补栽情况成活率分村进行检查验收,并按规定兑现政策,2003年兑现粮食补助598012.74公斤,其中大米436903.7公斤,玉米381.1公斤,小麦160722公斤和107112.6元的苗木医疗补助。
牧业生产
抓住该县构筑养猪大县的有利契机,以建设全县“生猪生产第一乡”为目标,通过大户带动、政府服务、市场拉动,全乡养猪规模有了大幅度上升。到2006年末,全年生猪存栏6.88万头,出栏商品猪20万头,分别增长10%;黄牛存栏量4500头,同比增长7.6%;奶牛存栏500头,羊2100只,增长30%;家禽饲养量36万只,增长29%,特色养殖6万只,增长40%。全乡各类养殖大户增加到150户。申请组建了养貉协会,采取学习考察、定项引联、科技讲座等推进方式,扶持和引导特色养殖规模发展,全年特色养殖可实现产值2500万元。仅大板房屯280户农户就有230户搞起了特色养殖,占农户总数的85%,年创产值1500万元,人均纯增收3949元。
行政区划
现在的丰乐乡由原丰乐乡和康庄乡合并而成,全乡辖8个村:丰富村、永乐村、富强村、平庄村、康庄村、新立村、春生村、永进村,107个自然屯。九、农村经济,丰乐乡是个农业乡,发展粮食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在“以粮稳乡、以企强乡、以牧富乡、科技兴乡”的思想指引下,大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呈现了农村各业竟相发展的良好势头。到2006年,全乡农村社会总产值实现2.8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畜牧业产值实现9900万元,增长20%;乡企总产值实现8600万元,增长9%;劳务经济实现收入4300万元,增长13%;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949元,增长10.1%。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到2006年,全乡优质粮食作物面积达到14万亩,其中“两高”大豆种植面积6.7万亩,优质化、特色类、订单式作物面积占总面积的58%,现已建成绿色生猪、特色养殖、订单白菜、绿色大鹅四大产业基地,形成了“南麻、北药、东菜、西稻”的种植业新格局。
人文思想
为了加快发展,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从人抓起,大力营造有利于发展的人文环境,主要是“四句话“,即:坚持一个标准:坚持”三个有利于“为最高标准;营造三个最优:为投资者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良的环境、最优质的服务;树立三个信念:树立丰乐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树立把经济搞上去压倒一切的观念,树立发展的使命超过一切的观念;做到两视一甘当:视投资者为上帝,视引荐者为功臣,全体干部甘当投资者公仆。丰乐乡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五个好建设先进党委”、“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党委”、“党的建设先进党委”和“造林绿化先进乡”、“学校建设先进乡”、“招商引资先进乡”、“出口创汇先进乡”等荣誉称号,2006年,被市委授予“五个好建设先进党委”称号。
事业发展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今年共引进招商项目3项,资金3,100万元,年度固定资产总投资1,350万元,新建禽类加工、铅笔厂、东艺物流有限公司等引资企业3家,年度招商企业完成上缴税金183万元。向上争取资金318万元,其中争取D级危房改造项目资金56万元,维修校舍项目资金35万元,争取远程教育网络项目资金86万元,争取灌溉深水井项目资金25.4万元,争取饮水安全项目资金16万元,争取漂河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资金100万元。完成其他签约项目3项,其中在哈恰会上代表县签约项目1个,签约资金700万元;完成养貉收购公司签约项目1个;完成省级土地整理立项项目1个,目前已进入省土地厅项目库,预计总投资500万元。
劳务经济
劳务经济快速发展。本着积极向外,规模输出的原则,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年均引导性培训人员6000人,占总人口的15.3%。开展技能性培训480人,占总人口的1.2%。组建了乡村两级劳务输出组织,成立了为劳动力流动输出服务的专门工作机构。年均可输出人员9053人,占总人口的23%,年实现劳务收入4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