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卯镇地图
冯卯镇相关地区地图:
招商引资
本着“冯卯以外就是外”、“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指导思想,发动全民抓招商,优化环境促引资,不断在硬化基础设施上下功夫,在强化服务督导上做文章,努力把有投资意向的外地客商引到冯卯来发展,留在冯卯上项目,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年来,全镇共引进利用外资8600余万元,先后完成了奥林水泥有限公司的复线和三线建设,民营私立龙腾学校的新上和扩建、奥林热电厂的组建、天力恒温库的联合投资及澳门华泰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投资开发的朱山岛和嶂山溶洞等21个项目的新上和技改。
获得荣誉
该镇先后被授予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全省扶贫开发先进单位、土地整理先进单位、水产工作先进单位、安全文明乡镇、农村财务管理示范镇;枣庄市文明乡镇、平安枣庄建设先进集体;山亭区招商引资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新农村建设
创建示范辅导基地。组织涉农技术人员进行调查摸底,把规模较大、管理规范、效益显著的原有大樱桃种植、网箱养鱼基地直接作为远程教育示范辅导基地。同时,把新兴的张庄肉鸡养殖基地、大温庄生猪繁育基地、池田藕种植基地等作为培育对象,提供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的扶持,把其培育成远教教学示范辅导基地。既为农民致富提供样板,又作为农村党员群众培训现场,边管理边学习边实践,做到“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目前,全镇建有区级远教示范辅导基地2处,镇级辅导基地12处。组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把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与发展农民专业组织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行“支部+远教+协会+基地”的学用模式,先后成立了岩马渔业合作社等四大经济合作协会组织,使现代远程教育更加贴近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依托张庄村肉鸡养殖基地成立的“山亭区昌盛肉鸡养殖合同社”,先后发展“合同鸡”养殖户20多家,预计年出栏肉鸡30余万只,纯收入60万元。冯卯镇在积极争取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资金的同时,多方筹集资金,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在18个村开展饮水工程建设。目前,这个镇共建大型蓄水池30余口,铺设管道20余公里,解决了2.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并计划在2年内解决全镇35个行政村5.3万农民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
工业发展
围绕“深化改革换机制、技术改造上档次、突出重点增效益”的工业发展思路,积极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努力壮大工业经济。把提高产品质量、节能降耗、增加效益作为强化管理的主攻方向,内外结合,标本兼治,确保了企业的产量、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制步伐,盘活存量资产,激发企业活力。以实现产业升级为核心,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改造一批、壮大一批、培植一批、转移淘汰一批”工业企业,推动产业结构由水平扩张向纵向提升的转变,进一步优化了经济结构,提高了整体素质,增强了市场经济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促进了全镇工业企业的快速成长发育和规模扩张,规划建设了塑料、纸箱、胶合板加工3处民营经济园区、10个专业村,民营企业发展到196家,民营经济在全镇财税中的贡献率达到48%。依托本镇及周边地区水果生产规模大、流通业发达和交通、地理区位优势,从废旧纸箱、塑料回收贩运入手,从加工增值着眼,抓大户带小户,逐步发展到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加工企业零星分布。为顺应市场大潮,推动纸箱和塑料回收加工业的规模化生产,系列化发展,该镇在现有的基础上,强化措施,狠抓投入,专门划出1.5平方公里的纸箱和塑料园区建设用地,投资500万元,完成了1平方公里的建设规模,实现了通讯、水、电、路配套,兴建了宏发批发市场。优良的环境,宽松的政策,激发了群众办厂经商热,吸收了温州、宁波及山东省沿海等地的客商入园投资,有效地加速了本地产、成品的外向程度。加工企业也由分散经营、产品单一发展到加工塑料颗粒、生产塑料绳、纸箱、水果网套、果菜保鲜纸和水果托盘等多项产品。目前,两大园区内共建有各类生产加工企业110个,其中科技型企业2个,利用外资企业12个,企业固定资产投资1500万元,其中利用外资640万元,年回收加工废旧塑料4000余吨,年产各类纸箱1500万个,水果网套10亿个,果菜保鲜纸650万张,年完成产值3200万元,实现税款14万元。营销范围逐步扩展到河北、江苏、浙江、安徽、辽宁和本省的济南、济宁、临沂、胶东等省、市和地区,逐步形成了地产外销、外产内销、近购远销、深购近销,集生产、加工、运销、批发、零售于一体远近闻名的纸箱塑料系列包装加工生产营销基地。加工园区的兴起,不仅带动了饮食、服务、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壮大,吸引了440多名劳动力入园就业,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园区周边村纸箱、塑料深加工业的迅速崛起,形成了冯卯镇西部最具有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交通运输
公路铁路交通便利。省道店(子)徐(州)公路,滕(州)平(邑)公路、木(石)娄(德)公路分别从东西部纵向穿过;中间冯(卯)八(里沟)路、甘(石桥)冯(卯)路横向穿境而过,村村通硬化路。西距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铁路仅20公里,距京杭大运河30公里;东、南、北分别有临沂、徐州观音和济南机场,距离均不超100公里。
农业发展
冯卯镇素有“水果之乡”的美称,林果生产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冯卯镇依托丰富的山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名优稀特果品,林果生产已形成规模优势。全镇建成了优质红富士苹果、樱桃、大枣、蜜桃、板栗等十大果品基地,建成省级样板园27个,引进优质红富士、丰水梨、“金太阳”杏、“兴华一号”葡萄、红灯和大紫大樱桃、中华寿桃、多品系油桃等果树品种近百个,各类果树发展到230万棵,林果总面积达到1.6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2万吨,位居枣庄市乡镇之首。红枣、红富士苹果连续多年在全市果品评优会上荣获金奖。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推广和应用,群众的管理经验不断丰富、先进技术和品种的引进力度不断加大,大棚种植、套袋技术已普遍被广大果农所掌握,所产果品均属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同时,该镇境内还建有两座库容为4000吨的冷藏库,为果品的生产和贮存提供了有利条件。该镇还是全省闻名的水果流通大镇,1.5万余人的果品贩运大军常年活跃在浙江、江苏、福建、东北三省等全国30多个省(市)、600多个城镇,并在芜湖、嘉兴等地建起了果品销售一条街,占据了当地市场90%以上的份额,年营销果品4000万吨,冯卯镇已成为全国有名的果品运销中转站之一。起步较早的水果流通专业村——万庄村,全村水果流通年营销额达100余万元,被原省委副书记高昌礼誉为“鲁南大地上的一枝报春花”。充分发挥山区、库区地缘广阔,饲草丰富的优势,坚持庭院先行、连片发展、配套成龙的综合措施,大力发展猪、羊、牛、兔、鸡、鸭、鹅养殖,全镇建成养殖小区6个,畜禽养殖基地8个,发展养殖专业村20个,养殖专业户2500个,各类畜禽存栏量达到20万头(只)。同时,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积极进行了波尔山羊杂交技术的试验和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已建成波尔山羊繁育基地1个,波尔山羊饲养总量达到1800余只。网箱养鱼亮点纷呈。立足岩马湖20000亩大水面,积极引导扶持库区村发展网箱养鱼。2006年,库面网箱发展到6000只,库岸黑鱼池、甲鱼池等发展到40余个,渔业产量达到了1.8万吨,养殖品种涉及鲤鱼、罗非鱼、花白鲢、武鲳、鲇鱼、鲫鱼、美国大口胭脂鱼、美国斑点叉尾鮰鱼等30多个品种,成立了枣庄市第一家渔业协会——岩马渔业协会,成为鲁南最大的淡水鱼养殖基地,成品鱼销往全国各地,并远销东南亚。网箱养鱼成为全省内陆湖养鱼亮点之一。池田莲藕一支独秀。在岩马湖下游因地制宜发展池田藕1000余亩,成立了“枣庄市丰园池田藕发展合作社”,注册了“仙玉莲”商标,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007年,在南赵庄、冯卯等8个村新规划发展池田藕2000亩,带动全市发展池田藕基地5000亩,并辐射到全省9个省区12000余亩。目前正在新建莲藕加工厂一处,春节前后“仙玉莲”牌鲜藕系列产品即可出现在山东各大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