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西电子地图 > 贺州市地图 >
富川县地图
富川县相关地区地图:

名优特产

种植的水果、粮食,养殖的畜禽、淡水鱼远销欧、美、亚。其中最著名的是富川水牛、蜜枣、脐橙、银鱼、桂花鱼被列为广西基地县,脐橙获全国同类产品金奖。
脐橙:富川脐橙产业是贺州规划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是加入WTO以后富川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极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富川具有种植脐橙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被国家农业部列为柑橙优势区和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同时,富川脐橙生产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做大做强脐橙产业有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富川水牛:富川水牛因品种优良、体型高大、繁殖成活率高而享有盛誉,在富阳、朝东、麦岭等乡镇建立养殖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形成“公司+基地+农户+专业户”的发展模式,全县奶水牛产业企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
桂花鱼:又称桂鱼、鳜鱼、季花鱼、花鲫鱼等,在分类上属鲈形目,鱼旨科、鳜鱼属。它肉质丰厚坚实,洁白细嫩,味道鲜美,肌间刺少,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是驰名中外的淡水名贵鱼类之一。鳜鱼无论是糖醋、红烧、炸溜、清蒸等方法烹饪,都是宴席上的佳肴。亦有“淡水石斑”之称。

自然资源

富川县位于东经115°5′—111°28′,北纬24°37′—25.9°9′,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年均气温为19℃,年极端最高温度38.5℃,极端最低温度—3℃,全年≥10℃的活动积温为6072℃;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为1700毫米,年相对湿度75%;土地肥沃,富川以沙壤土和红壤土为主,P、K含量丰富,有机质含量高。属都庞岭山脉、海拔1000——1870米的西岭山,自北到南,贯穿整个富川的西部;东南部是萌渚岭山脉余脉;中部是平地,海拔250米。全县拥有耕地28万亩,其中水田18万亩,旱地10万亩。县境内矿产、水电、森林等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锡、金、铅、锑、锰、磷、稀土、铁、花岗岩等30多种,其中藏量丰富的有铁、锡、铜、锰、花岗岩等十多种。富川的土地资源十分丰富;宜种经济林荒山200平方公里;宜种水果和其他农作物荒坡地30万亩;宜养淡水鱼水面19万亩。县内主要河流有富江河、白沙河流经广西贺州、广东封开汇入珠江;秀水河流到湖南省。富川县是珠江与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地之一。

社会事业

科技:近年来,富川瑶族自治县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以科技为动力,围绕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这条主线,着重抓好农业科技推广、实用技术培训、农业信息服务,科技为农民插上腾飞的翅膀。为了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的支撑力,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村社会不断进步,富川坚持“科技兴县”战略不放松,并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保障各项科技工作的落实开展。建立完善覆盖全县范围的科技业务机构,形成政府涉农部门、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科技协会“三网合力”的科技联动格局,建设一支志愿服务农村的科技进村入户人才队伍,为农民送科技、做示范,把农业实用新技术推广到农村第一线。如今,全县共有科技协会40多个,会员近4000人,培育了各类乡土人才2万多人;多措并举加大科技金费投入,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建成开通“富川农业信息网”、“广西科技信息网”富川节点等近10个县乡村农业信息网站(点),为农村科技能人、种养大户等进行网上学习、交易开辟了绿色通道,帮助农民搭上了科技信息“直通车”;此外,通过落实农村党员大培训工程、阳光工程、科技进村入户工程等,根据特色产业特点和农民需求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为新农村建设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领头羊”。
教育:近年来,富川瑶族自治县通过家庭引导、学校教育、社区携手共同构建一个未成年人成长与发展的良好平台,以教育、服务、维权三个重要关键环节为抓手,开展“志愿服务、主题实践、希望工程”等一系列活动,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步入新天地。富川在关注未成年人成长中,特别重视家庭给予引导,在社区中打造无“黄、赌、毒”良好环境,并增加未成年人娱乐、休闲、学习等场所。在校园里广泛开展队旗、队徽、队礼、入队仪式教育和主题队会,培养未成年人光荣感和使命感,开展“爱心助成长”、“手拉手”、“十个一”青少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在未成年人中倡导奉献、诚信、友爱、进步的良好风尚;建立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监测机制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警机制,巩固少年军校、科技夏令营、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筑坚固的安全屏障。

经济建设

富川工业起步于60年代,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卷烟、卷烟材料、建材、化工、电力、煤炭、机械、制药、纺织、冶炼、印刷、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目前有年产15万大箱的卷烟工业,有与卷烟相配套的获国家中型一档企业的卷烟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有年产16万吨的水泥工业,有年产5000吨的蜜枣加工工业。多年来,企业本着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在市场竞争中劈波斩浪,奋力前进。开发创造了“三月三”香烟,“元宝”蜜枣等一批优质名牌产品,部份产品远销港澳东南亚及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工业:富川工业起步于60年代,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卷烟、卷烟材料、建材、化工、电力、煤炭、机械、制药、纺织、冶炼、印刷、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目前有年产15万大箱的卷烟工业,有与卷烟相配套的获国家中型一档企业的卷烟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有年产16万吨的水泥工业,有年产5000吨的蜜枣加工工业。多年来,企业本着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在市场竞争中劈波斩浪,奋力前进。开发创造了“三月三”香烟,“元宝”蜜枣等一批优质名牌产品,部份产品远销港澳东南亚及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农业:富川位于广西桂东北,是桂湘粤边界极少污染的宝地,是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的“桃花源”区。全县总面积1572平方公里,其中林地97万亩,牧地80万亩,待开发地30万亩,水面7万亩,耕地27.2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8.46万亩。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围绕农民增收目标,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按照“粮食调稳,结构调优,布局调活,效益调高”的思路走产业布局区域化、主导产业规模化的路子。目前全县已形成粮食,烤烟、反季节蔬菜、台湾小南瓜、东升南瓜、冬菜、花生、油菜、茶子、芋头等十大生产基地。富川产的优质米、水果、烤烟、蔬菜、植物油等农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以及港、澳、台、东南亚等地,其中富川烤烟曾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富川的夏阳白、东升小南瓜、芋头等特优农产品驰名港澳台,年产值超亿元。全县人口2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9%。1999年农业种植业总产值4.30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38元,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上,重点开发的种植业产品有反季节蔬菜、蘑菇、烤烟、银杏、植物油、优质米等名优产品,以生态农业“万元田”高新技术开发为重中之重。富川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农业综合开发前景非常广阔,目前所形成的各种特色产业市场发展前景看好,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块宝地,县委、县政府确立“以知识为本,走高科技兴县”的战略,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到富川投资开发,富川县将给予特别的优惠待遇政策以保证投资者得到丰厚的回报。
水电:富川瑶族自治县电网是发、供分离的水电网,县境内水力资源蕴藏量5万多KW,已开发2.4万KW,1999年发电量7000万KW/h。通过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建设,已形成35KV网架,35KV千伏变电站6座,主变容量1.95万KVA,用户35KV直配变压器容量0.630万KVA,1999年全县用电量6100万KW/h。2000年在建的110KV变电站,一期工程主变容量2万KVA,35KV变电站2座,设计主变容量0.52KVA,计划年底投产。规划近期开发小型水力发电站8座,装机0.6万KW。到2005年,富川将建成水电农村电气化县。
林业:富川境内群山环绕,山地宽广,全县林业用地面积69663公顷,占总面积的44.6%。森林蓄积量达154万立方米。富川原生植被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常见的树种资源有20多种,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珍贵林木有银杏、樟、楠、水杉、黄檀、红椿等。近10年来,富川县党委、政府狠抓了植树造林工作,每年造林5万多亩,于1991年完成了造林灭荒任务,并于1994年成为绿化达标县。目前通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富川已成为山青水绿,四季如春,生态环境优越的人间胜地。富川在抓好林业及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还发展了一批森工产业,其中松香、竹制品、木地板等产品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为富川综合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旅游资源

富川瑶族自治县古迹甚多,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自然景观秀丽奇特,历史文化丰富多彩,民俗风情绮丽多姿。有山高水长的白云飞瀑,佳山丽水的秀峰景色和波光鳞鳞的碧溪湖光;有古风十足的瑞光塔、风雨桥和民俗浓郁的凤溪古民居,令人流连忘返,美不胜收。富川聚集着汉、瑶等民族,他们的居室、服饰、婚娶、礼教、文化娱乐等各方面的习俗迥异,有着各自的鲜明特点。
富川古明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总面积0.42平方公里。几百年来,东、南、北三座城门,城内的文庙、武庙、11条鹅卵石花街、古戏台、灯楼、古井、古民居等建筑及大部分城墙、部分城壕基本上保存完好。1994年被列入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回澜风雨桥:座落于富川县油沐乡境内的沐笼、下花园和三园栋村之间的黄沙河上,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重修,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建石栏,清道光庚子年(1840年)再次重修,1986年至1987年,政府拔款进行最近的一次维修。回澜风雨桥由三座石拱、桥亭和阁楼三部组成,桥面全部用青石板铺设,桥上建有一亭,亭子由三十六条圆木柱,采用招梁式构架而成,供往来行人憩息、避风雨。据国家《古建园林技术》刊物上称回澜风雨桥是集中国北方的石券桥、南方的亭、古远的阁,以及本地的廊桥四种造型特点于一物的组合体,在中国古建园林中是极其独特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古桥。
秀水状元村: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的秀水村,是桂东一个边远的小山村,但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让这些庶民们长相厮守着这一方水土,明清时期遗留下的青砖瓦房青烟缭绕,厚重古朴的村庄静静地徜徉在秀峰山下,河滩上参天的古树遮天蔽日,一股巨大的地下河涌泉常年喷涌不止,这一方人杰地灵的地方,历史上曾出过1位状元和26位进士,所以又称状元村。秀水村是一个位于盆地中的山村,离湖南省江永县交界地仅几公里,石峰、河叉、村庄、田园散落其间,千百年来,人们爱护这里的山水就象爱护自己的家园一样,处处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协调关系。
福溪瑶寨:位于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境内,是在五座山梁包围中一块谷地里的村庄,福溪村总共有13座古门楼,门楼面向福溪,建筑呈敞开式,立柱、抬梁、屋檐造型古色古香,每一座门楼都挂有进士、文魁、武官等功绩牌匾,门楼成为了光宗耀祖的地方。据统计,福溪村历史上出了五位进士和35位头上戴有官帽的人士,一块块官宦恩赐的牌匾仍熠熠生辉。福溪村鼎盛时期曾经有过24座古戏台、24座庙宇和24座石花广场,一座风雨桥。现在保存完好的还有风雨桥和古戏台、古庙宇各3座。
凤溪古瑶:凤溪古瑶寨位于富川瑶族自治县城北镇,依山而建的民居红墙黛瓦,背靠都宠岭海拔1857米的北卡顶,头枕古树参天的观音山,两侧溪水绕村,房屋建筑都是按照明清时期的商业街市而建造的,大门、窗台、屋檐都建造得厚重和精美,许多人家都建有造型奇特的骑羊屋角,墙体配以精美的花鸟彩画,折射出古色古香的韵味。在风雨桥、古戏台、祠堂等立柱、屋檐和墙体上,一首首诗联、题词、彩画和美文映入眼峦,任人品读,古老的建筑和精美的文化一起与世生辉着。
碧溪湖:在700里贺江的上游,有一片水天相连的湖水,它就是龟石水库,龟石水库1961年开始蓄水,最大库容6亿立方米,是广西六大水库之一。它汇集了贺江源头无数条小溪的水,水色澄碧,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内陆湖,故称碧溪湖。沿途和岸边看不到任何垃圾,水质澄碧得像山冲的溪水一样透明。

城镇建设

交通县政府所在地位于美丽的碧溪湖畔,清澈的富江河从县城中心流过,富川瑶族自治县县城西距桂林市190公里,南距梧州市220公里,到广东省广州市380公里,207国道、20161省道经过富川。距富川不远的桂林市、梧州市都建有大中型机场,可达世界各地。规划、设计中的洛阳——湛江铁路东线经过富川,即将进入施工阶段。
通讯:县内各乡镇交通连成一片,长途直拨、移动电话及英特网直通全世界各国和地区。全县13个乡镇和县城开通程控电话、无线寻呼和移动通讯,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2万门。
电力: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建设经自治区有关部门验收达标,110千伏送变电工程全面启动。农业产业化势头良好,整个农村经济生机勃勃。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实现行政村通公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的目标。县城沿江商住小区、园艺场商住小区开发初具规模,商住楼鳞次栉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