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镇地图
共和镇相关地区地图:
5、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共和镇
基本概况:共和镇全镇东西长11公里,南北宽10.3公里,总面积86.2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为北纬33°18′,东经118°5′。现有社会人口26000人,6252户人。辖9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居委会,162个村(居)民小组,耕地面积47921亩。国内生产总值1811万元,财政收入73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50元。被省评为普法先进乡镇,被省农林厅授予“绿色乡镇”称号。工业经济,工业企业92个,从业人员1274人,工业技改投入13354万元,工业入库税金197万元,举能大米、大丰拖斗获得“国家知名品牌”称号。
农业经济,优质稻米种植37800亩,种植绿色蔬菜6211亩,产量7453吨;家禽饲养量250万只,其中洪泽湖四季鹅130万只,年保种鹅13000只;桑园面积5000亩,蚕茧年产量550吨;成片造林537亩,育苗120亩,标准农田林网10000亩;举办劳动技能培训19期10600人次,劳务输出10562人,其中成建制输出350人。
6、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共和镇
共和镇(GongHeZhen)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境西部,距县府驻地25千米。人口3.1万,以汉族为主,还有藏、蒙古、回族等。面积264平方千米。下辖30个村委会(转嘴、苏尔吉、花勒城、上直沟、前营、后营、木场、石城、王家山、南村、北村、山甲、达草沟、上马申、下马申、河湾、后街、新庄、庄科脑、尖达、萱麻湾、押必、尕庄、东岔、西岔、盘道、东台、西台、葱湾、新湾)。1949年沿旧制设转嘴乡,1958年并入“七一”公社,1960年分设共和公社,1984年改设共和乡。2001年1月撤销共和、维新和盘道3乡,合并设立共和镇。共和镇政府驻前营村,共和镇是蔬菜大镇,为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努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农业经济,镇上建立领导包片联村,干部包村、包点、包户的“四包”责任制。对“千元田”建设突出村、蔬菜种植大户进行奖励,使“千元田”面积大幅增加,反季节露地蔬菜种植已形成规模。全镇30个行政村中,蔬菜种植村达13个,其中,百亩以上蔬菜种植村7个,建成了以上直沟村、苏尔吉村、花勒城村为重点的千亩包心白菜种植基地,以河湾村、木场村为重点的千亩胡萝卜种植基地,以葱湾村、盘道村为重点的千亩菠菜生产基地。全镇9600亩“千元田”中,露地蔬菜种植面积达5600亩,较2000年增长7倍,蔬菜种植收入预计达1000多万元。4、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共和镇
共和镇地处全县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距州府楚雄57公里,辖区面积244.05平方公里,国土面积244.05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58537亩,其中:水田48482亩,旱地10055亩。全镇辖24个村(居)委会,196个自然村,308个村(居)民小组,总户数21388户,总人口73690人,其中农业人62613人,非农业人口11077人;少数民族人口9277人,彝族人口901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3‰。全镇农民人均有粮457千克,农民人均纯收入3348.54元。2006年末,境内有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4184个,从业人员17491人,乡镇企业总产值100415万元;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0552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0015万元,农业总产值20537万元。完成财政总收入1305万元,其中地方财政自收收入370万元。辖区内有中学5所,完小29所,教职工786人,在校学生11022人;有医疗机构4家,有卫生技术人员104人;有村级卫生所24个,村医56名;文化机构1家(文化站),镇村文化室38个,文艺演出队25支。境内有两处风景名胜区、两处文物古迹,境内民族传统节日有“三月会”(城区)、“正月十六”(天台街)。这是一个发展中的小集镇,历史悠久,素有“左脚舞的故乡”、“花灯之乡”、“名腐乳之乡”、“名猪之乡”、“粮烟基地”的美誉。城镇建设
投入984万元,铺设农村四级路41公里,面积143.5万平方米;完成2个中心村的选址、创建一个市级康居示范村;新建和改建卫生厕所450座。社会事业,实施救助特困生工程,贫困生救助率100%,推行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16000人参加;农村自来水覆盖面积100%;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97人次,走访慰问困难户551户,发放救济粮25000斤,发放慰问金14.5万元。
人口与计划生育,出生人口161人,人口出生率6.19‰,计划生育率98.6%,期内节育率100%,生殖保健服务率100%,知识普及率100%,发放计划生育奖扶金80500元。